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货物运输用临时周转装置。
背景技术:
货物运输是现代运输主要方式之一,也是构成陆上货物运输的两个基本运输方式之一。它在整个运输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货物运输过程中需要进行临时周转,现有周转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周转装置结构比较单一,较重的货物放置在周转台面上,由于货物比较重,无法对其进行旋转调节,导致后期对货物进行固定存在不便;2、在对货物进行固定时,工人都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捆绳固定,导致货物的表面容易刮花,且由于采用捆绳的方式,会导致货物固定不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货物运输用临时周转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货物运输用临时周转装置,包括底板、夹持机构、啮合机构,所述底板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矩形板状,所述底板的顶面两侧设有一对竖向对称固接的侧板,每块所述侧板的中部均设有夹持机构,位于两块侧板之间在底板的顶面设有横向放置的支撑转盘,所述底板的顶面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顶部设有轴承环,所述轴承环内插设有贯穿固接的转筒,且所述转筒的顶端与支撑转盘的底面中部固接,所述转筒的底部安装有啮合机构。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限位杆、铰接板、夹持杆,所述侧板的里侧面中部设有横向贯穿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插设有滑动贯穿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端设有限位拉环,所述限位杆的里端设有铰接板,位于限位孔里侧四个方向在侧板的里侧面上设有四根活动铰接的夹持杆,所述铰接板的四侧面均设有四根活动铰接的铰接杆,且每根所述铰接杆的外端均与对应的夹持杆的中部活动铰接。
优选地,位于铰接板与限位孔之间在限位杆的里段上套设有张力弹簧,每根所述夹持杆的外端均设有吸盘。
优选地,所述啮合机构包括蜗轮环、蜗杆,位于圆形通孔内在转筒的底部套设有蜗轮环,位于圆形通孔的底部前方在底板的底面设有一对固定轴承,两个所述固定轴承之间设有横向放置的蜗杆,且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个固定轴承内,所述蜗杆与蜗轮环啮合连接,所述蜗杆的一端套设有转轮。
优选地,所述支撑转盘的顶面外侧边沿均匀设有若干定位槽,位于支撑转盘的两侧在底板的顶面设有一对l形板,每块所述l形板的顶面均设有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内均插设有t形定位销,且每根所述t形定位销的底端均插设在对应的定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底面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开口朝下的滚轮支架,每个所述滚轮支架的开口内均通过滚轮轴与滚轮滚动连接;所述底板的一侧面设有一对斜向固接的推杆,每根所述推杆的外端部均套设有把手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啮合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转轮缓慢转动蜗杆,啮合带动蜗轮环及转筒沿着轴承环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支撑转盘及货物同步转动,带动货物的两侧调整至合适的夹持角度,方便了对较重的货物进行转向调节;
2、通过夹持机构的配合使用,松开限位拉环,在张力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带动限位杆及铰接板沿着限位孔向内滑动,在铰接杆铰接作用的配合下,带动夹持杆进行收拢,使得吸盘分别吸附在货物的两侧,从而对货物的两侧进行夹持固定,增加了货物固定时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各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周转台面旋转不便及货物固定不牢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较为简单,方便了对较重的货物进行转向调节,增加了货物固定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处放大图;
图中序号:底板1、滚轮11、推杆12、把手套13、l形板14、t形定位销15、侧板2、限位杆21、限位拉环22、铰接板23、铰接杆24、夹持杆25、吸盘26、张力弹簧27、支撑转盘3、轴承环31、转筒32、蜗轮环33、蜗杆34、固定轴承35、转轮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1:为了解决现有周转台面旋转不便及货物固定不牢的问题,本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货物运输用临时周转装置,参见图1-4,包括底板1、夹持机构、啮合机构,所述底板1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矩形板状,所述底板1的顶面两侧设有一对竖向对称固接的侧板2,每块所述侧板2的中部均设有夹持机构,位于两块侧板2之间在底板1的顶面设有横向放置的支撑转盘3,所述底板1的顶面中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顶部设有轴承环31,所述轴承环31内插设有贯穿固接的转筒32,且所述转筒32的顶端与支撑转盘3的底面中部固接,所述转筒32的底部安装有啮合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限位杆21、铰接板23、夹持杆25,所述侧板2的里侧面中部设有横向贯穿的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插设有滑动贯穿的限位杆21,所述限位杆21的外端设有限位拉环22,所述限位杆21的里端设有铰接板23,位于限位孔里侧四个方向在侧板2的里侧面上设有四根活动铰接的夹持杆25,所述铰接板23的四侧面均设有四根活动铰接的铰接杆24,且每根所述铰接杆24的外端均与对应的夹持杆25的中部活动铰接;位于铰接板23与限位孔之间在限位杆21的里段上套设有张力弹簧27,每根所述夹持杆25的外端均设有吸盘26;松开限位拉环22,在张力弹簧27的张力作用下,带动限位杆21及铰接板23沿着限位孔向内滑动,在铰接杆24铰接作用的配合下,带动夹持杆25进行收拢,使得吸盘26分别吸附在货物的两侧,从而对货物的两侧进行夹持固定,增加了货物固定时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啮合机构包括蜗轮环33、蜗杆34,位于圆形通孔内在转筒32的底部套设有蜗轮环33,位于圆形通孔的底部前方在底板1的底面设有一对固定轴承35,两个所述固定轴承35之间设有横向放置的蜗杆34,且所述蜗杆34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个固定轴承35内,所述蜗杆34与蜗轮环33啮合连接,所述蜗杆34的一端套设有转轮36;通过转轮36缓慢转动蜗杆34,啮合带动蜗轮环33及转筒32沿着轴承环3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支撑转盘3及货物同步转动,带动货物的两侧调整至合适的夹持角度,方便了对较重的货物进行转向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转盘3的顶面外侧边沿均匀设有若干定位槽,位于支撑转盘3的两侧在底板1的顶面设有一对l形板14,每块所述l形板14的顶面均设有定位孔,每个所述定位孔内均插设有t形定位销15,且每根所述t形定位销15的底端均插设在对应的定位槽内,方便了对调整后的支撑转盘3进行固定,避免了货物在固定后发生二次位置偏移。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1的底面四个拐角处均设有开口朝下的滚轮支架,每个所述滚轮支架的开口内均通过滚轮轴与滚轮11滚动连接;所述底板1的一侧面设有一对斜向固接的推杆12,每根所述推杆12的外端部均套设有把手套13;工人握紧把手套13通过推杆12推动底板1,带动滚轮11进行移动,推动底板1移动指定位置,增加了整体移动的便捷性。
实施例2:在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其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工人握紧把手套13通过推杆12推动底板1,带动滚轮11进行移动,推动底板1移动指定位置后,通过限位拉环22拉动限位杆21沿着限位孔向外滑动,带动张力弹簧27被压缩;
步骤二,把待周转的货物居中放置在支撑转盘3的顶面上,并通过转轮36缓慢转动蜗杆34,啮合带动蜗轮环33及转筒32沿着轴承环3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支撑转盘3及货物同步转动,带动货物的两侧调整至合适的夹持角度停止;
步骤三,松开限位拉环22,在张力弹簧27的张力作用下,带动限位杆21及铰接板23沿着限位孔向内滑动,在铰接杆24铰接作用的配合下,带动夹持杆25进行收拢,使得吸盘26分别吸附在货物的两侧,从而对货物的两侧进行夹持固定;
步骤四,在两块l形板14上的定位孔内均插设有t形定位销15,且每根t形定位销15的底端均插设在对应的定位槽内,从而对支撑转盘3进行固定;
步骤五,工人握紧把手套13通过推杆12滚轮11,带动底板1及货物进行周转移动。
本实用新型通过各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周转台面旋转不便及货物固定不牢的问题,且整体结构设计较为简单,方便了对较重的货物进行转向调节,增加了货物固定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