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稳定性自行车前置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80833发布日期:2021-10-30 11:31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高稳定性自行车前置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自行车配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稳定性自行车前置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越来越来人将骑行自行车作为一项运动爱好,此类爱车人士一般会选择骑行山地自行车或公路自行车,甚至会自己改装自行车,而自行车轮部支撑架作为自行车必备的配件,现有的一体式支撑架一般安装在后轮,另外还有分离式的,支撑架和自行车分离,支撑架对前轮进行限位,而高稳定性的支撑架一般都是用户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但是现有的高稳定性支撑架都比较笨重,不便于用户携带,而且也不利于物流打包,因此,本发明人认为现有的高稳定性自行车前置支撑架还有进一步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改善高稳定性自行车支撑架不便于携带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稳定性自行车前置支撑装置。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高稳定性自行车前置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5.一种高稳定性自行车前置支撑装置,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接地杆和第二接地杆,第一接地杆和第二接地杆之间连接有互相平行的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的一端和第二限位杆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一接地杆垂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杆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二接地杆垂直固定连接;
6.所述第一接地杆垂直固定连接有互相平行的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所述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之间连接有限位管;第一接地杆还垂直连接有互相平行的第一接地段和第二接地段,所述第一接地段远离第一接地杆的一端和第一竖直杆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二接地段远离第二接地杆的一端和第二竖直杆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
7.所述第一限位杆、第一竖直杆以及第一接地段位于一个水平面内;所述第二限位杆、第二竖直杆以及第二接地段位于另一个水平面内。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与第一接地杆转动连接,使得支撑装置能够折叠,便于携带,并且利于打包;此外,在第一竖直杆和第一接地段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使得第一支撑杆对第一竖直杆进行支撑;在第二竖直杆和第二接地段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使得第二支撑杆对第二竖直杆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9.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呈弯曲角度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一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杆铰接,所述第一固定杆远离第一接地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地杆固定连接;
10.所述第二限位杆包括第三连接杆和第四固定杆,所述第三连接杆的一端和所述第
四固定杆的一端呈弯曲角度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远离第四固定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杆铰接,所述第四固定杆远离第一接地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地杆固定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呈弯曲状,从而起到支撑地面的作用,并能够对自行车的车轮进行限位。
12.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地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杆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接地段靠近第一支撑杆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直杆的侧面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竖直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
13.所述第二接地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地杆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地杆靠近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杆的侧面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二竖直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一竖直杆设置成铰接,将第二支撑杆和第二竖直杆设置成铰接,从而可以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进行折叠,便于携带;此外,在第一接地段和第二抵接段均设有限位槽,从而便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均能够插入并抵接于对应的限位槽,使得支撑杆不易移动,从而有助于提高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地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杆侧面铰接,所述第一接地段靠近第一支撑杆的表面开设有第一限位槽,第一接地段靠近第一限位槽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固定钩;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直杆的侧面铰接,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第一竖直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第一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一限位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固定钩与所述第一限位孔可拆卸连接;
16.所述第二接地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地杆侧面铰接,所述第二接地段靠近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开设有第二限位槽,第二接地段靠近第二限位槽的位置固定有第二固定钩;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杆的侧面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杆远离第二竖直杆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槽,第二支撑杆靠近所述第二限位槽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固定钩与所述第二限位孔可拆卸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接地杆分别与第一接地段和第二接地段进行铰接,从而实现将两个接地段进行折叠;然后通过第一固定钩和第一限位孔的连接,第二固定钩与第二限位孔的连接,从而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更好地固定,从而提高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18.优选的,所述限位管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限位管和第二限位管,所述第一限位管的一端和第二限位管的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一半弧管,所述第一限位管远离所述半弧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竖直杆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管远离所述半弧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竖直杆可拆卸连接。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之间设置限位管,从而能够对自行车前轮进行限位;并且该限位管与第一竖直杆和第二竖直杆可拆卸,从而便于对支撑装置打包。
20.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管的侧面设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竖直杆的靠近第一限位管的侧面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竖直杆内部贯通,当所述第一限位管沿轴线方向插接于所述第一竖直杆内部,所述第一固定孔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连接孔的位置对准,并贯穿连接有第一螺栓和与所述第一螺栓连接的第一螺母;
21.所述第二限位管的侧面设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竖直杆的靠近第二限位管的侧面设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竖直杆内部贯通,当所述第二限位管沿轴线方向插接于所述第二竖直杆内部,所述第二固定孔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连接孔的位置对准,并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栓和与所述第二螺栓连接的第二螺母。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限位管相对于第一竖直杆、第二竖直杆的高度,从而使得车轮大小不同的自行车均可适用该支撑装置,具有可调节性。
23.优选的,所述第一接地杆沿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二接地杆沿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节杆。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接地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杆,在第二接地杆的两端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节杆,从而便于对接地杆进行加长,增大支撑装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装置的稳定性;此外,也便于将支撑装置进行拆卸和物流打包。
25.优选的,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周面均套设有橡胶套。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周向均设置橡胶套,从而能够增大支撑装置与地面的摩擦力,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当用户外出或商家物流打包时,由于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分别与第一接地杆转动连接,使得支撑装置能够折叠,便于携带,并且利于物流打包;此外,在户外使用支撑装置时,由于第一竖直杆和第一接地段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使得第一支撑杆对第一竖直杆进行支撑;第二竖直杆和第二接地段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使得第二支撑杆对第二竖直杆进行支撑,从而提高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29.2.将第一接地杆分别与第一接地段和第二接地段进行铰接,从而实现将两个接地段进行折叠,便于携带或打包;然后通过第一固定钩和第一限位孔的连接,第二固定钩与第二限位孔的连接,从而将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更好地固定,从而提高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30.3.通过调节限位管相对于第一竖直杆、第二竖直杆的高度,从而使得不同车轮大小的自行车均可适用该支撑装置,具有可调节性。
附图说明
3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高稳定性自行车前置支撑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高稳定性自行车前置支撑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接地杆;111、第一铰接件;112、第二铰接件;113、第三铰接件;114、第四铰接件;115、第一调节杆;116、橡胶套;21、第二接地杆;211、第二调节杆;31、第一限位杆;311、第一连接杆;312、第一固定杆;41、第二限位杆;411、第二连接杆;412、第二固定杆;51、第一竖直杆;52、第二竖直杆;61、第一接地段;611、第一限位槽;612、第一固定钩;62、第二接地段;621、第二限位槽;622、第二固定钩;71、第一支撑杆;711、第一限位孔;72、第二支撑杆;721、第二限位孔;81、限位管;811、第一限位管;812、第二限位管;813、半弧管;814、第一连接孔;815、第二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高稳定性自行车前置支撑装置。参照图1,该支撑装置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接地杆11和第二接地杆21,第一接地杆11和第二接地杆21之间垂直连接有互相平行的第一限位杆31和第二限位杆41,第一接地杆11垂直固定连接有互相平行的第一竖直杆51和第二竖直杆52,第一竖直杆51和第二竖直杆52之间连接有限位管81;第一接地杆11还垂直连接有互相平行的第一接地段61和第二接地段62。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杆31的一端和第二限位杆41的一端均与第一接地杆11垂直铰接,第一限位杆31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杆41的另一端均与第二接地杆21垂直固定连接,以提高支撑装置的可折叠性。此外,第一接地段61远离第一接地杆11的一端和第一竖直杆51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71,第二接地段62远离第二接地杆21的一端和第二竖直杆52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支撑杆72,以提高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杆31、第一竖直杆51以及第一接地段61位于一个水平面内;第二限位杆41、第二竖直杆52以及第二接地段62位于另一个水平面内。
37.如图2所示,第一接地杆11的同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件111和第二铰接件112,第一铰接件111的转轴和第二铰接件112的转轴均平行于第一接地杆11。
38.第一限位杆31包括第一连接杆311和第一固定杆312,第一连接杆311的一端和第一固定杆312的一端呈弯曲角度焊接固定,第一连接杆311远离第一固定杆312的一端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由第一铰接件111的转轴贯穿,第一固定杆312远离第一接地杆11的一端与第二接地杆21的侧面焊接固定。
39.第二限位杆41包括第二连接杆411和第二固定杆412,第二连接杆411的一端和第四固定杆的一端呈弯曲角度焊接连接,第二连接杆411远离第二固定杆412的一端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由第二铰接件112的转轴贯穿,第二固定杆412远离第一接地杆11的一端与第二接地杆21的侧面焊接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杆31的弯曲角度和第二限位杆41的弯曲角度相同,且弯曲方向均为远离第一接地杆11和第二接地杆21形成的平面,使得第一限位杆31和第二限位杆41可以起到支撑地面和限制前轮位移的作用。
40.第一接地杆11远离第一铰接件111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三铰接件113,远离第二铰接件11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第四铰接件114,第三铰接件113的转轴和第四铰接件114的转轴均平行于第一接地杆11。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铰接件111和第三铰接件113相对于第一接地杆11呈镜面对称,第二铰接件112和第四铰接件114相对于第一接地杆11呈镜面对称。
41.第一接地段61的一端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由第三铰接件113的转轴贯穿,从而可以将第一接地段61向第一竖直杆51的方向折叠90
°
。第二接地段62的一端同样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由第四铰接件114的转轴贯穿,从而可以将第二接地段62向第二竖直杆52的方向折叠90
°

42.第一接地段61靠近第一支撑杆71的表面凹陷有第一限位槽611,第一接地段61靠近第一限位槽611的位置固定有第一固定钩612;第一支撑杆71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杆51的侧面铰接,第一支撑杆71远离第一竖直杆51的一端插入并抵接于第一限位槽611,第一支撑杆71靠近第一限位槽611的位置开设有第一限位孔711;当支撑装置放置在地面上时,第一固定钩612可贯穿第一限位孔711,从而更好地将第一支撑杆71固定于第一接地段61。在本实
施例中,第一支撑杆71和第一竖直杆51之间铰接的转轴垂直于第一竖直杆51。
43.第二接地段62靠近第二支撑杆72的表面凹陷有第二限位槽621,第二接地段62靠近第二限位槽621的位置固定有第二固定钩622;第二支撑杆72的一端与第二竖直杆52的侧面铰接,第二支撑杆72远离第二竖直杆52的一端插入并抵接于第二限位槽621,第二支撑杆72靠近第二限位槽621的位置开设有第二限位孔721;当支撑装置放置在地面上时,第二固定钩622可贯穿第二限位孔721,从而更好地将第二支撑杆72固定于第二接地段62。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杆72和第二竖直杆52之间铰接的转轴垂直于第二竖直杆5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槽611和第二限位槽621为方型限位槽,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楔型槽、圆型槽等。
44.可选的,第一接地段61的一端与第一接地杆11的侧面焊接固定,第一接地段61靠近第一支撑杆71的表面凹陷有第一限位槽611,第一支撑杆71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杆51的侧面铰接连接,第一支撑杆71远离第一竖直杆51的一端插入并抵接于第一限位槽611。第二接地段62的一端与第二接地杆21的侧面焊接固定,第二接地段62靠近第二支撑杆72的表面凹陷有第二限位槽621,第二支撑杆72的一端与第二竖直杆52的侧面铰接连接,第二支撑杆72远离第二竖直杆52的一端插入并抵接于第二限位槽621。
45.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管81包括互相平行的第一限位管811和第二限位管812,第一限位管811的一端和第二限位管812的一端之间焊接有一半弧管813,即半弧管813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限位管811,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限位管812;第一限位管811远离半弧管813的一端与第一竖直杆51可拆卸连接,第二限位管812远离半弧管813的一端与第二竖直杆52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管811的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一连接孔814,第二限位管812的侧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四个第二连接孔815,且第一限位管811上的第一连接孔814与第二限位管812上的第二连接孔815相对于第一限位管811和第二限位管812之间的中垂线呈对称分布。在本实施例中,限位管81可以为空心管,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实心管。
46.第一竖直杆51远离第一接地杆11的端部侧面设有第一固定孔(图中未示出),第一竖直杆51内部贯通,即中空状态;第二竖直杆52远离第一接地杆11的端部侧面设有第二固定孔(图中未示出),第二竖直杆52内部贯通,即中空状态,且第二固定孔和第一固定孔分别相对于第一接地杆11的高度相同。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管811的外管径小于第一竖直杆51的内管径,当第一限位管811沿轴线方向插接于第一竖直杆51内,第一限位管811的外侧壁与第一竖直杆51的内侧壁相抵接,将第一固定孔与第一限位管811其中一个第一连接孔814的位置对准,并贯穿连接有第一螺栓和与第一螺栓连接的第一螺母,与此同时,第二固定孔与第二限位管812对应的一个第二连接孔815的位置对准,并贯穿连接有第二螺栓和与第二螺栓连接的第二螺母,从而实现限位管81的可调节,使得本实施例的支撑装置能够适用于轮子大小不同的自行车。
4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接地杆11沿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一调节杆115,第一调节杆115内部中空,第二接地杆21沿轴线方向的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第二调节杆211,第二调节杆211内部中空。从而实现第一接地杆11、第二接地杆21的可伸缩加长,并且在携带的时候能够可拆卸。
48.此外,在第一调节杆115和第二调节杆211的周面均套设有橡胶套116,可以在橡胶
套116上增设防滑纹,从而有助于提高支撑装置的稳定性。
4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高稳定性自行车前置支撑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50.使用人员在使用时,将支撑装置安放在平地,然后将支撑装置打开,使得第一接地杆11、第二接地杆21均与地面抵接,若第一接地段61和第二接地段62是与第一接地杆11固定连接的,然后将第一支撑杆71的末端插接于第一限位槽611,将第二支撑杆72的末端插接于第二限位槽621;若第一接地段61和第二接地段62是与第一接地杆11铰接的,则将第一接地段61和第二接地段62转动到与地面抵接,然后将第一支撑杆71的末端插接于第一限位槽611,并用第一固定钩612勾住第一限位孔711,将第二支撑杆72的末端插接于第二限位槽621,并用第二固定钩622勾住第二限位孔721。
51.然后根据自行车车轮大小,调节第一限位管811和第二限位管812,然后用螺栓和螺母将第一限位管811和第一竖直杆51固定,将第二限位管812和第二竖直杆52固定;然后再调节第一接地杆11和第二接地杆21的长度,即可将支撑装置调整好。
5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