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利用用户注意力判断执行机动车的调运过程的方法以及用于机动车的调运辅助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7832395发布日期:2021-12-07 22:37阅读:80来源:国知局
用于利用用户注意力判断执行机动车的调运过程的方法以及用于机动车的调运辅助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执行机动车的自动调运过程(rangiervorgang)的方法。在该方法的情形中,机动车的自动调运通过用户借助于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来执行。在此,用户处在机动车之外在机动车的周围环境区域中。为了调运过程的这种执行,信号在通讯发射设备与机动车之间被交换。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调运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其中用户位于机动车之外且借助于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例如尤其移动无线电设备,其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控制调运过程的针对机动车的调运过程是已知的。因此就此而言参照ep 2 617 627 a2。如下该处也是常见的是,由车辆检测到的图像信号被传递到该远程控制装置(其是便携式通讯设备)处。由此可在该远程控制装置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图像。也可行的是,确定和检查在该远程操作装置与车辆之间的最大距离。在超出该最大距离的情形中,车辆被自动停止。
3.此外,由wo 2013/037694 a1已知一种用于自动调运机动车的调运系统和方法。同样在该处,机动车的相应的调运过程通过在该调运过程期间位于机动车之外的用户来控制。同样地为此,用户具有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例如移动电话)。此外还设置成,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可具有摄像头,其构造用于从通过该摄像头所拍摄的图像中提取脸部且将其与被存储在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中的参考脸部比较。由此,调运系统的操作仅可对于注册用户开放。
4.在其中用户布置在机动车之外且借助于这样的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控制调运过程的这些调运过程的情形中重要的是,与此伴随的责任对于用户而言同样被全面地感知。就此而言,由现有技术丝毫没有解释用户还实际监控该调运过程到何种程度的进一步公开内容。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执行机动车的调运过程的方法以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调运系统,在其中该调运过程通过位于机动车之外的用户来执行且关于针对监控该调运过程的用户责任的安全性被提高。
6.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的方法和调运系统来实现。
7.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执行机动车的自动调运过程的方法,在其中机动车的自动调运通过用户借助于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来执行。用户在该调运过程期间位于机动车之外在机动车的周围环境区域中。在借助于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这样执行调运过程时,信号在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与机动车之间被交换。在机动车的调运过程期间,利用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光学检测装置检测周围环境且根据检测到的信息确定用户的关于由用户
监控调运过程的注意力状态。当所确定的实际注意力状态低于额定注意力状态时,调运过程至少被中断。通过所提及的方面此时使得如下成为可能:正好在这样的在其中用户位于机动车之外且因此不再对机动车的可能的方向盘和/或可能的踏板具有直接影响的调运场景的情形中,然而可全面安全地设计外部的调运过程。通过对用户注意力的此时明确的监控实现在调运过程时提高的安全性。用户的实际注意力就此而言非常重要且被考虑作为是否调运过程可被执行或者可进一步进行或至少被中断或若有可能完全被中止的重要标准。该主要的方面以特别有利的方式通过对周围环境、尤其用户自身的图像检测被实现。由这些信息可非常精确地推断出用户的当前注意力状态。就此而言,图像拍摄使得能够非常准确地识别用户的注意力状态如何。在本发明的所提及的方面中,就此而言以非常有利的方式利用反正存在的摄像头,其位于用户的紧邻的附近、即布置在由用户自身拿着的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中。由此必要时也可进行对用户的非常近的拍摄。由此又得到在分析该图像和用户的由此确定的注意力方面的优点。
8.优选地设置成,当用户未被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光学检测装置检测到时,中断调运过程。例如这可能是这种情况,当用户未注视或如此地拿着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使得由用户注视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是不可行或不充分可行时。同样地,用户通过光学检测装置的这样的未检测到是这种情况,当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例如基本上不再由用户拿着而被另外地存放时。同样存在这样的未检测到,例如当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由用户被如此地拿着,使得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特殊子部件(例如显示单元)的充分注视无法由用户看到时。
9.例如若有可能也存在用户的不充分注意力,当用户虽然被检测到,然而仅以对于注视而言非代表性的身体部分被检测到时。例如这可能是这种情况,当用户在一个手中拿着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且该手在身体的侧面向下垂且然后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以其正面或其背面面对或直接背对腿部区域或骨盆区域时。于是可推断出如下,即,用户至少未看到通讯设备。
10.尤其地设置成,当用户的对于注意力判断而言代表性的身体部分未被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光学检测装置检测到时,中断调运过程。
11.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利用摄像头作为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光学检测装置来执行检测。摄像头尤其如此地在通讯发射设备处定向,使得其以检测区域朝向用户定向,当用户使其正面(通讯发射设备的显示单元和/或操作单元通常构造在正面上且可接近)面对用户时。这是一种非常有利的实施方案,因为在根据规定操纵和注视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时,该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由用户通常如此地拿着,使得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该正面或者前面面对用户、尤其用户的脸部。因此用户能够以有利的方式利用前置摄像头以对于判断注视而言代表性的身体部分被充分地图像检测,当用户因此根据规定拿着该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时。因而如果用户尤其以其代表性的身体部分未被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该前置摄像头检测到时,则可推断出如下,即,用户的注意力降低,尤其鉴于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操纵和/或注视。因为这在一种特殊的实施方案中是可被考虑用于判断注意力状态的方面,以此可作关于这一点的判断。
12.光学检测装置可以是在对于人而言可见的光谱范围中敏感的摄像头。然而其也可以是红外线摄像头或激光扫描仪。
13.优选地,机动车借助于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调运被如下地执行,即,用户进行到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中的输入,其然后引起相应的被发送至机动车的信号,以便于能够然后相应地通过机动车的自己的功能单元相应地调运该机动车。因此可设置成,与此有关地可实现到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中的输入,其引起机动车的向前行驶和/或向后行驶和/或转向角。由此还可产生其它信号,例如机动车的加速或制动。因此就此而言也有利的是,用户注视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以便于可执行到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中的这种精确的且正确的输入。尤其地这是有利的,当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明确的操作元件须被操纵,以便于可产生这样的动作和伴随的信号时。因此在这些设计方案中也重要的是,用户在所述操纵时至少有时监控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尤其直接在其视野中具有该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正好那么就此而言,利用前置摄像头检测用户、尤其其代表性的身体部分可能是特别有利的,以便于能够推断出是否用户以相应的注意力操作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
14.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设置成,当利用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光学检测装置检测到脸部作为用户的代表性的身体部分时,用户的视线方向被确定。根据该经确定的视线方向,实际注意力状态被确定。视线方向是一个有利的中心参数,其可推断出当前的注意力。因为由用户自身监控调运过程也主要取决于该用户以其眼睛识别出什么,所以通过视线方向的该确定可精确地推断出用户当前正看向哪里。通过该视线方向评估可识别出实际注意力状态,其尤其低于或高于额定注意力状态。例如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可设置成,视线方向的该判断额外地或代替是否用户直接看向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标准而被考虑,以便于推断出当前的实际注意力状态或者确定该当前的实际注意力状态。
15.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可设置成,当该视线方向与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背对时,若有可能识别出低于额定注意力状态的实际注意力状态。额外地或作为对此的替代可设置成,当用户的视线方向与机动车背对时,识别出若有可能低于额定注意力状态的实际注意力状态。尤其地如果存在两个标准(即用户的视线方向不仅与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而且与机动车背对),识别出低于额定注意力状态的实际注意力状态。在视线方向例如与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背对的情况中,此外也可还额外地检查是否视线方向与机动车背对或不背对。如果在此视线方向面对机动车,尤其地可根据另外的标准来决定那么当前的实际注意力状态被判断为低于还是高于额定注意力状态。那么当例如识别出如下,即,用户全面地在机动车的方向上看且全面地监控该机动车时,那么也可判断为高于额定注意力状态的实际注意力状态,即使当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也未同时在用户的视野中时。尤其当在机动车的周围环境区域中不允许另外的尤其靠近的对象和/或不允许其它动态交通流和/或不允许其它人员时,这可有助于如下,即,那么实际注意力状态被判断为高于额定注意力状态。然而另一方面如果在这样的情况中这些所提及的标准更关键,因为例如存在相对机动车放在附近的对象和/或存在动态交通流和/或在待调运的机动车的附近环境中存在一个或多个人员,这可能导致如下,即,在其中用户以其视线方向仅部分亦或完全指向机动车的实际注意力状态然而被判断为低于额定注意力状态。
16.相应的判断那么也可单独地进行,当确认如下,即,用户的视线方向指向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然而不指向机动车且因此机动车不在用户的视野中或仅足够地部分在用户的视野中。尤其当识别出用户的视线方向(尤其仅)指向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且在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面对用户的显示单元上显示待调运的机动车与周围环境圈作为在当前情况中
的图像或视频时,优选地确定大于或等于额定注意力状态的实际注意力状态。
17.在另一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可设置成,实际注意力状态那么也被判断为高于额定注意力状态,当至少一次交替地和/或对于预设的时间间隔而言视线方向仅朝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指向且先前或之后视线方向那么仅朝机动车指向时。这样的场景可推断出如下,即,用户以高的注意力跟踪调运过程且在此不仅想要监控机动车而且想要监控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然而也可设置成,确认如下,即,用户至少有时在视野中同时具有不仅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而且机动车。例如这可能是这样的,当用户以其脸部面对机动车定向且在该姿态中那么还在其视野中如此地拿着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使得该用户尤其在正面处也可注视该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在这样的情况中,实际注意力状态被判断为高于额定注意力状态。尤其在这些情况中,调运过程不受限制地被执行且被维持。
18.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设置成,确定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相对机动车的位置和/或方位且在确定实际注意力状态的情形中考虑该位置和/或该方位。通过这样的特殊的信息也可测定是否用户当其全面地看到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时也基本上完全具有额外地且同时可注视机动车的可能性。如此可抑制这样的情况,在所述情况中用户虽然全面地注视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然而例如以背部或很大程度上侧向地面对机动车。在这些情况中于是可符合需求地作出决定且确定实际注意力状态低于额定注意力状态。
19.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设置成,用户的视线方向根据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位置和/或方位来判断且根据此那么确定实际注意力状态。因为如上面已示例地解释的那样,通过该设计方案也可推断出用户关于机动车的方位和视线方向。
20.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尤其相对于机动车的位置和/或方位可例如根据gps信号和/或根据至少一个图像来确定。该至少一个图像可利用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摄像头和/或利用机动车的至少一个摄像头来拍摄。由此那么也可确定用户相对于机动车的方位当前是如何的。
21.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设置成,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摄像头在调运过程期间被连续运行。尤其地,因此由此可实现用户的连续监控且识别出该用户可被或不可被图像检测,尤其地代表性的身体部分(如优选脸部)。因此,在对用户关于机动车的自动调运过程的监控要求的安全性方面可被提高。
22.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设置成,当实际注意力状态被识别为低于额定注意力状态时,则通过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产生触觉的和/或听觉的警报信号。这是另一种非常有利的实施方案,因为由此使得用户立即注意到其分心。通过使该警报信号由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自身来产生,用户自身直觉地被指明信号源且直觉地又转向该信号源。尤其地这也意味着如下,即,其于是至少注视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且因此其视线方向再次转向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额外地或作为对此的替代可设置成,当达到用户的大于或等于额定注意力状态的实际注意力状态时,继续该被中断的调运过程。
23.尤其地,这样的调运过程是机动车到泊车区中的泊车过程。例如,这样的泊车过程可以是所谓的远程泊车过程。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就此而言可以是用于执行该调运过程且用于与机动车的至少一个控制单元无线通讯的控制单元。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可例如是移动无线电设备或是平板电脑或类似物。其因此以有利的方式额外于机动车的外部自动调运过程的该控制功能具有至少一个另外的关于该控制功能独立的且不同的功能。尤其地,这
可以是该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主要功能而调运过程的自动控制是次要功能。
24.尤其地有利的是,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相对机动车自身的位置和/或方位同样是已知的。这可依据gps定位和/或通过至少一个摄像头图像的图像评估和/或通过其它方面的信息来确定。在一种有利的实施方案中,尤其地基于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相对机动车的所确定的位置和/或方位和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在空间中的位置(尤其还连续地)测定用户的视线方向。例如,这可经由眼睛跟踪方法(其也可被称为视线检测方法或眼图方法)实现。由此可确定用户的视线方向直接朝机动车指向还是间接经由注视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显示单元(在其上尤其也实时图像地显示机动车与周围环境区域)来注视机动车。
25.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电子调运辅助系统。该调运辅助系统具有机动车和与此分开的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通讯发射设备构造用于与机动车无线通讯,从而使得机动车的调运过程可由在机动车之外的用户利用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来控制。该调运系统构造用于执行根据上述方面或其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的方法。尤其地,该方法利用调运辅助系统来执行。
26.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具有指令,以所述指令确定从机动车的外部利用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控制机动车的自动调运过程的用户的注意力状态。尤其地可利用计算机程序产品评估这些利用摄像头、尤其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的前置摄像头所拍摄的信息。尤其地,就此而言用户的视线方向可通过检测到的图像信息来确定且根据此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确定实际注意力状态。该实际注意力状态然后通过计算机程序产品与额定注意力状态相比较且根据该比较决定是否至少中断调运过程。
27.本发明也包括所描述的实施形式的特征的组合。
附图说明
28.下面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此唯一的附图显示了机动车的调运过程的示例性的场景。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所阐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在该实施例中,实施形式的所描述的各部分相应地是本发明的各个待彼此独立地考虑的特征,其相应地也彼此独立地改进本发明且由此也单独地或以不同于所显示的组合被看作是本发明的组成部分。此外,所描述的实施形式也可通过本发明的已描述的特征的另外特征来补充。
30.在该图中显示了机动车1。机动车1可例如是乘用车。然而其也可以是载重汽车。机动车1应执行调运过程。在该实施例中,该自动调运过程应是泊车过程。机动车1在该调运过程的情形中应被泊入到此处示例性地设置的泊车区2中。机动车1的用户3在调运过程开始之前离开机动车1。机动车1的调运过程通过用户3借助于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从机动车1的外部控制。机动车1具有至少一个控制单元5。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其例如可以是移动无线电设备、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构造用于与机动车1、尤其控制单元5无线通讯。通过在图中的设计方案也形成调运辅助系统6。该调运辅助系统6构造用于执行如下面所解释的方法。尤其地,该方法利用该调运辅助系统6来执行。
31.调运过程可通过用户3如下地开始,即,该用户相应地操作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
其就此而言可实现到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中的特殊输入,以便于开始机动车1的调运过程。机动车1的动作(例如转向和/或加速和/或制动和/或向前移动和/或向后移动)通过用户3到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中的输入来开始,其中,对此相应的信号被产生且被传递到控制单元5处。
32.在机动车1的调运过程期间,用户3利用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的光学检测装置(其此处尤其是摄像头7)来检测。尤其地,摄像头7是通讯发射设备4的前置摄像头。优选地,摄像头7在调运过程期间连续运行。
33.尤其地,根据摄像头7的检测到的信息确定用户3的关于由用户3监控调运过程的注意力状态。当确认用户3的实际注意力状态低于必要的且尤其经预设的额定注意力状态时,至少中断调运过程。尤其地,当对于注意力判断而言用户3的代表性的身体部分未被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的摄像头7检测到时,中断调运过程。
34.尤其地就此而言设置成,当利用摄像头7检测到脸部8作为用户3的代表性的身体部分时,则确定用户3的视线方向,且根据该视线方向确定实际注意力状态。尤其地当视线方向b1与通讯发射设备4且与机动车1背对时,识别出低于额定注意力状态的实际注意力状态。如果另一方面识别出视线方向b2(其中用户3看向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的显示单元9),则在一种实施方案中可判断实际注意力状态大于或等于额定注意力状态。尤其地这是这种情况,当在显示单元9上展示周围环境区域和机动车1的当前状态的图像或视频时。
35.尤其地也可检查用户3和/或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相对机动车1的位置和/或方位如何。如果就此而言视线方向b2虽然面对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然而背对机动车1,因为用户3例如在很大程度上侧向地或以背部面对机动车1,则在这样的情况中那么又可判断实际注意力状态低于额定注意力状态。尤其当上面所提及的图像或视频未被显示在显示单元9上时。
36.另一方面如果在另一示例中识别出视线方向b3(其中用户3看向机动车1、然而在视野中没有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则在该实施例中可识别出大于或等于额定注意力状态的实际注意力状态。那么此处在另一示例中在有利的实施方案中也可考虑,是否一个或多个对象存在于机动车1的附近的周围环境中,以便于那么实现对注意力状态的更精确的判断。对在机动车1和/或交通流等等的附近的周围环境区域中的可能对象的这种考虑也可在用户3具有视线方向b2的情况中被考虑。
37.在另一有利的实施方案中设置成,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相对机动车1的位置和/或方位是已知的和/或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在空间中的位置是已知的并且还关于对用户3的注意力的判断考虑这一点。尤其地,可鉴于用户3的注意力状态考虑这些额外的关于机动车1和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的位置和方位的信息,当视线方向被评估且被考虑用于判断实际注意力状态时。尤其地,这可例如当存在视线方向b2或视线方向b3时实现。也可存在如下情况,在其中用户3具有视线方向b3且就此而言如此地拿着通讯发射设备4,使得该用户那么也可同时注视尤其显示单元9。尤其地就此而言识别出大于或等于额定注意力状态的实际注意力状态。
38.优选地,该自动的调运利用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实现,当在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4与机动车1之间的间距a小于参考间距时。如果间距a大于参考间距,则自动中断调运过程,而不取决于用户3的实际注意力状态。
39.附图标记列表:1 机动车2 泊车区3 用户4 便携式通讯发射设备5 控制单元6 调运辅助系统7 摄像头8 脸部9 显示单元a 间距b1 视线方向b2 视线方向b3 视线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