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婴儿车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1217发布日期:2022-02-19 16:58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婴儿车折叠车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车架,具体是指一种婴儿车折叠车架。


背景技术:

2.目前,供婴儿外车乘坐的婴儿车,其车架通常都会设计为折叠结构,以方便展开使用和折叠收纳,而这些具备折叠功能的婴儿车车架,大部分都是通过拉绳带动插销的形式进行解锁或锁定的,其操作方式主要依靠设置在手把组上的解锁滑套来实现,但是很多手把组都是由下手把管和伸缩活动设置在下手把管内的上手把管等构成,其目的是为了不同身高的用户都能通过伸缩来调整适用高度,而滑套式解锁的操作经常会出现车架已经完成折叠,但是伸长的上手把管却因为遗忘而未缩到下手把管内的情况,这样就导致了车架折叠后还需另外操作手把组伸缩,给使用带来极大不便。同时,拉绳式的解锁方式容易出现拉绳因意外卷绕、搭线、卡住等情况而导致车架无法解锁折叠的情况,也就是折叠操作的可靠性欠佳。另外,随着婴童用品市场的不断扩大,消费者也迫切希望生产厂家能推出更多具有不同操作方式的婴儿车折叠车架,以满足市场选购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使用可靠的婴儿车折叠车架。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婴儿车折叠车架,包括手把组、前脚组和后脚组,该手把组具有下手把管和伸缩活动设置在下手把管内的上手把管;所述的下手把管下端设有外关节盘,前脚组上端设有中关节盘,后脚组上端设有内关节盘,该外关节盘、中关节盘和内关节盘同轴铰接,所述的外关节盘与中关节盘之间设有沿轴向往复移动的锁齿,中关节盘与内关节盘之间设有沿径向往复移动的锁块;车架展开时,该锁齿同时啮合在外关节盘与中关节盘的齿槽内,并限制外关节盘相对中关节盘的转动;该锁块同时配装在中关节盘与内关节盘的锁槽内,并限制中关节盘相对内关节盘的转动;车架折叠时,该上手把管缩入下手把管内而推动锁齿沿轴向移动,并与外关节盘的齿槽脱离啮合,进而带动外关节盘相对中关节盘转动折叠;该外关节盘相对中关节盘继续转动而推动锁块沿径向移动,并从内关节盘的锁槽内脱离,进而带动中关节盘相对内关节盘转动折叠。
6.所述的外关节盘与锁齿之间设有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与外关节盘为同轴心转动安装;所述的外关节盘上设有解锁滑块,该解锁滑块上设有接触在驱动齿轮上的解锁杆;车架折叠时,该上手把管缩入下手把管内而推动解锁滑块移动,并经解锁杆带动驱动齿轮转动,该驱动齿轮将转动转换成推动锁齿沿轴向移动,并驱动锁齿与外关节盘的齿槽脱离啮合,进而带动外关节盘相对中关节盘转动折叠。
7.所述的外关节盘与驱动齿轮的相对端面上分别设有圆周波浪齿;车架展开时,驱动齿轮与外关节盘之间的圆周波浪齿以波峰配合波谷,该锁齿同时啮合在外关节盘与中关
节盘的齿槽内;车架折叠时,驱动齿轮被带动转动使其与外关节盘之间的圆周波浪齿以波峰配合波峰,该驱动齿轮将转动转换成推动锁齿沿轴向移动,并与外关节盘的齿槽脱离啮合。
8.所述的外关节盘上设有供所述下手把管下端插装固定的延伸柄,所述的解锁滑块安装在该延伸柄内,并沿延伸柄作轴向往复移动;所述的上手把管缩入下手把管内而推动延伸柄内的解锁滑块移动。
9.所述的外关节盘的内端面上设有与外关节盘同轴心的弧形轨道,该弧形轨道的末端设有凸槽;所述的中关节盘内端面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滑槽,所述的锁块配装在该滑槽内,且锁块内端被弹性向外顶推,锁块外端设有穿过中关节盘配装在弧形轨道或凸槽内的滑柱;车架展开时,滑柱配装在凸槽内,该锁块外端被弹性向外顶推而同时配装在中关节盘与内关节盘的锁槽内,并限制中关节盘相对内关节盘的转动;车架折叠时,中关节盘相对内关节盘转动折叠,并带动滑柱脱离凸槽而沿着弧形轨道滑动,进而推动锁块沿径向移动从内关节盘的锁槽内脱离。
10.所述的锁块外端与内关节盘的锁槽之间分别设有定位配装的定位缺和定位块。
11.所述的中关节盘的内端面上设有与内关节盘同轴心的弧形槽,该弧形槽内设置弹性元件;内关节盘的外端面上设有伸入弧形槽内的弹簧柱;所述的弹性元件一端弹性顶推安装在弹簧柱上,另一端弹性顶推在弧形槽的槽壁上。
12.所述的锁齿与中关节盘之间设有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顶推锁齿轴向移动紧贴驱动齿轮。
13.所述的下手把管上端设有收车钩,该收车钩与驱动齿轮之间设有相连的拉绳。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主要是在车架的外关节盘与中关节盘之间设有沿轴向往复移动的锁齿,中关节盘与内关节盘之间设有沿径向往复移动的锁块;这样,当车架展开时,该锁齿就会同时啮合在外关节盘与中关节盘的齿槽内,以此来限制外关节盘相对中关节盘的转动;而锁块同时配装在中关节盘与内关节盘的锁槽内,以此限制中关节盘相对内关节盘的转动;当车架折叠时,只需将上手把管缩入下手把管的同时,该缩入的上手把管就会同步推动锁齿沿轴向移动,并与外关节盘的齿槽脱离啮合,从而带动外关节盘相对中关节盘转动折叠;而外关节盘相对中关节盘的继续转动,又会推动锁块沿径向移动从内关节盘的锁槽内脱离,从而带动中关节盘相对内关节盘转动折叠。显然,该婴儿车车架的折叠操作主要是利用上、下手把管的伸缩实现的,也就是收折好手把组的同时也同步解锁了车架的折叠,这样就避免传统的婴儿车在车架完成折叠后却忘记将上手把管缩到下手把管内的尴尬情况,操作更加方便;同时,整个折叠操作过程无需拉绳辅助,也提升了使用可靠性,并充分满足市场的选购需要。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外关节盘、中关节盘和内关节盘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的立体分解图。
19.图5为图3的同轴剖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为车架展开时滑柱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21.图7为车架展开时锁块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22.图8为外关节盘相对中关节盘转动折叠时滑柱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23.图9为外关节盘相对中关节盘转动折叠完成后滑柱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24.图10为外关节盘相对中关节盘转动折叠完成后锁块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25.图11为中关节盘相对内关节盘转动折叠完成后滑柱的位置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按上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再作详细说明。
27.如图1~图11所示,1.手把组、11.下手把管、12.上手把管、13.收车钩、2.前脚组、3.后脚组、4.外关节盘、41.延伸柄、5.中关节盘、51.滑槽、52.弧形槽、6.内关节盘、61.定位块、62.弹簧柱、7.锁齿、8.锁块、81.锁柱、82.定位缺、9.解锁滑块、91.解锁杆、10.驱动齿轮、20.弹性元件、30.齿槽、40.圆周波浪齿、50.锁槽。
28.一种婴儿车折叠车架,如图1、图2所示,展开状态时可方便婴儿外出乘坐使用,折叠状态时可方便父母收纳,该折叠车架主要包括手把组1、前脚组2和后脚组3等。
29.其中,手把组1具有下手把管11和伸缩活动设置在下手把管内的上手把管12,该下手把管11下端设有圆形的外关节盘4,前脚组2上端设有圆形的中关节盘5,后脚组3上端设有圆形的内关节盘6,且外关节盘4、中关节盘5和内关节盘6通过圆心处的铆钉作同轴铰接。
30.所述的外关节盘4与中关节盘5之间设有驱动齿轮10和锁齿7,该驱动齿轮与外关节盘4为同轴心转动安装,且外关节盘4与驱动齿轮10的相对端面上,也就是外关节盘4的内端面上和驱动齿轮10的外端面上分别设有圆周波浪齿40;而锁齿7可沿外关节盘4的轴心线作轴向内、外往复移动,并在锁齿7与中关节盘5之间设有弹性元件20,故常态下受该弹性元件顶推,该锁齿7将轴向向外移动而紧贴住驱动齿轮10。
31.同时,外关节盘4上设有供下手把管11下端插装固定的延伸柄41,该延伸柄内设有活动安装的解锁滑块9,即解锁滑块能够沿延伸柄41的轴心线作轴向往复移动,在解锁滑块9下端设有向下延伸并穿入外关节盘4内而接触在驱动齿轮10上的解锁杆91。
32.这样,当车架展开时,驱动齿轮10与外关节盘4之间的圆周波浪齿40是以波峰配合波谷的,故锁齿7被弹性元件20向外顶推移动就会同时啮合在外关节盘4与中关节盘5的齿槽30内,以此限制了外关节盘4相对中关节盘5的转动。
33.当车架折叠时,上手把管12缩入下手把管11的同时,上手把管12下端就会推动解锁滑块9向下移动,并经解锁杆91同步带动驱动齿轮10转动,此时随着驱动齿轮10被带动转动,使其与外关节盘4之间的圆周波浪齿40以波峰配合波峰,则驱动齿轮10就会将转动转换成推动锁齿7沿轴向向内移动,并使锁齿与外关节盘4的齿槽30脱离啮合,使得外关节盘4相对中关节盘5就能形成转动折叠,也就是手把组1能够转动折叠至前脚组2上。
34.所述的中关节盘5与内关节盘6之间设有沿径向往复移动的锁块8,该锁块在本实施例中共设有对称的两个,由于两个锁块8的设计结构完全相同,故本实施例仅以其中一个为例进行详细描述。
35.具体为:外关节盘4内端面上设有与外关节盘同轴心的弧形轨道42,该弧形轨道的末端设有凸槽43;中关节盘5内端面上设有沿径向延伸的滑槽51,锁块8配装在该滑槽51内,
且锁块8内端被弹性元件20作弹性向外顶推,锁块8外端设有穿过中关节盘5配装在弧形轨道42或凸槽43内的滑柱81。
36.车架展开时,滑柱81配装在凸槽43内,该锁块8外端被弹性向外顶推而同时配装在中关节盘5与内关节盘6的锁槽50内,并限制中关节盘5相对内关节盘6的转动;而且,锁块8外端与内关节盘6的锁槽50之间分别设有定位缺82和定位块61作定位配装,以保证车架展开时锁定结构的可靠性。
37.当车架折叠时,随着外关节盘4相对中关节盘5的继续转动,就会带动滑柱81脱离凸槽43而沿着弧形轨道42滑动,由于滑柱81从外径更大的凸槽43内进入了外径更小的弧形轨道42内,就会推动锁块8沿径向移动从内关节盘6的锁槽50内脱离,也就是锁块8外端脱离定位并离开了内关节盘6的锁槽50,进而带动中关节盘5相对内关节盘6转动折叠,也就是折叠了手把组1的前脚组2能够继续转动折叠至后脚组3上。
38.另外,中关节盘5的内端面上还设有与中关节盘5同轴心的弧形槽52,该弧形槽内设置弹性元件20,且内关节盘6的外端面上设有伸入弧形槽52内的弹簧柱62;因此,弹性元件20一端弹性顶推安装在弹簧柱62上,另一端弹性顶推在弧形槽52的槽壁上。
39.该结构的设计目的为:当前脚组2能够转动折叠至后脚组3上时,可通过弧形槽52内的弹性元件20分别将前、后脚组之间的折叠推开一定角度,或者说防止前、后脚组之间折叠并拢过紧,从而方便车架完成折叠后,在前、后脚组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保证折叠后的车架能更稳定的站立放置。
40.所述的下手把管11上端设有收车钩13,该收车钩与驱动齿轮10之间设有相连的拉绳,在车架从折叠状态变成展开状态时,通过收车钩13带动驱动齿轮10的转动,来保证复位后的弹性元件20顶推锁齿8能够可靠的重新啮合在外关节盘4与中关节盘5的齿槽30内。
41.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操作主要是利用上、下手把管的伸缩实现的,也就是收折好手把组1的同时也同步解锁了车架的折叠,这样就避免传统的婴儿车在车架完成折叠后却忘记将上手把管12缩到下手把管11内的尴尬情况,操作更加方便;同时,整个折叠操作过程无需拉绳辅助,也提升了使用可靠性,并充分满足市场的选购需要。
4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任何与该实施例类似的结构设计,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