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268497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转向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一些转向装置包括用于通过使转向轮绕倾斜中心轴摆动来调节转向轮的高度位置的倾斜机构(例如,参见专利文献I)。
[0003]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转向装置中,柱支架螺钉固定至减速机构壳体,该减速机构壳体容置减速机构以用于辅助转向操作。柱支架由经由倾斜中心轴固定至车身的固定支架以可摆动的方式支承。
[0004]在转向装置中,设置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在要通过倾斜机构执行倾斜调节时释放对车身支架的侧板以及固定至转向柱的柱支架的侧板的紧固。在锁定机构中,凸轮机构按压车身支架的侧板与固定至转向柱的柱支架的侧板,从而执行紧固操作。此外,在锁定机构中,通过凸轮机构的按压通过操作杠杆来释放,从而取消了对凸轮机构的紧固操作。
[0005]此外,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转向装置中,设置有用于吸收车辆的碰撞中的冲击的能量吸收机构。在固定支架中形成有倾斜中心轴穿过其的长孔。在能量吸收机构中,当冲击施加至转向柱时,倾斜中心轴沿长孔滑动以吸收冲击。
[0006]引文列表
[0007]专利文献
[0008]专利文献1:JP-A-2011-98659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0]在专利文献I中公开的转向装置中,在吸收施加至转向柱的冲击时,车身支架与车身分离。在吸收冲击期间,当沿取消凸轮机构的紧固操作的方向施加力时,与车身分离的车身支架可能会与诸如车身的加固件之类的车身的结构碰撞。当车身支架与车身的结构碰撞时,该碰撞阻碍了转向柱的轴向运动,并且因此可能会妨碍冲击吸收。因此,需要研发可以平稳地吸收冲击的转向装置。
[0011]考虑到以上所讨论的情况而实施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包括能量吸收机构的转向装置能够平稳地吸收冲击。
[0012]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3]在下文中,将对用于实现目的及其功能和效果的装置进行描述。
[0014]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装置,该转向装置包括用于吸收施加至转向柱的冲击的能量吸收机构,并且该转向装置包括调节车身支架绕转向柱的轴线的旋转的旋转调节部。
[0015]根据该构型,转向装置包括旋转调节部。因此,在吸收冲击中车身支架与车身分离并且柱支架与车身支架的紧固被释放(1ssened)的情况下,甚至当车身支架试图绕转向柱的轴线旋转时,该旋转通过旋转调节部来调节。因此,不阻碍转向柱的轴向运动。因此,不妨碍冲击吸收,并从而可以平稳地吸收冲击。
[0016]可以在车身支架中设置调节车身支架绕支承轴的摆动的摆动调节部,所述支承轴支承柱支架。
[0017]根据该构型,转向装置包括摆动调节部。因此,在吸收冲击中车身支架与车身分离并且柱支架与车身支架的紧固被释放的情况下,甚至当车身支架试图绕支承柱支架的支承轴摆动时,该摆动通过摆动调节部来调节。因此,不阻碍转向柱的轴向运动。因此,不妨碍冲击吸收,并从而可以平稳地吸收冲击。
[0018]旋转调节部可以包括突出件以及调节突出件的运动的调节部分,该突出件可以设置在车身支架和传感器壳体中的一者上,并且调节部分可以设置在车身支架和传感器壳体中的另一者上。
[0019]根据该构型,突出件和调节部分设置为旋转调节部,该突出件设置在车身支架和传感器壳体中的一者上,并且调节部分设置在车身支架和传感器壳体中的另一者上。因此,车身支架的旋转可以通过具有突出件和调节部分的简单的构型来调节。
[0020]旋转调节部可以包括对应于不同的旋转方向的一对突出件以及调节突出件的运动的一对调节部分。
[0021]根据该构型,旋转调节部包括对应于不同的旋转方向的一对突出件以及一对调节部分。因此,突出件通过调节部分在不同的旋转方向上进行调节,并且可以确定地调节车身支架的旋转。
[0022]摆动调节部可以使用旋转调节部的突出件和调节部分。
[0023]根据该构型,摆动调节部还使用旋转调节部的突出件和调节部分,并且因此摆动调节和旋转调节可以通过突出件和调节部分来执行。因此,不需要额外地设置摆动调节部,并且该装置可以简单地构造。
[0024]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0025]根据本发明,在包括能量吸收机构的转向装置中,冲击可以被平稳地吸收。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示出了转向装置的构型的侧视图。
[0027]图2为示出了转向装置的构型的右端视图。
[0028]图3为示出了转向装置的构型的俯视图。
[0029]图4为示出了转向装置的构型在吸收冲击期间的侧视图。
[0030]图5为示出了转向装置的构型的沿图3中的5-5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至图5对在其中实施了本发明的转向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0032]如图1至图3中所示,转向装置I包括构成转向轴2的一部分的柱轴3,该柱轴3连接有转向轮6。在柱轴3中,柱轴3的上侧由上支承机构29支承。在上支承机构29中,设置有用于调节转向轮6的高度位置的倾斜机构8。
[0033]柱轴3以可旋转的方式容置在转向柱4中。转向轮6固定至柱轴3的位于车辆的后侧的端部。与之相比,中间轴经由未示出的万向接头联接至柱轴3的位于车辆的前侧(图中的左侧)上的端部,使得由于转向操作的旋转(转向扭矩)被传递至例如齿条齿轮机构的转向机构,从而改变了转向轮的转向角度。柱轴3以倾斜姿态安装在车辆上,在倾斜姿态的情况下,前端部定位在车辆的竖向方向的下侧中。
[0034]转向装置I构造为柱辅助型电动转向系统(EPS),该电动转向系统(EPS)通过用电动马达作为驱动源而旋转地驱动柱轴3。具体地,减速装置壳体12设置在转向柱4的前端部中,该减速装置壳体12中容置有提供了具有辅助动力的转向系统的EPS致动器的输入轴和输出轴。在转向柱4的前端部中,传感器壳体13与减速装置壳体12相邻地设置,该传感器壳体13中设置有用于基于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相对旋转位移来检测转向扭矩的扭矩传感器。
[0035]其中容置有电动马达的马达壳体14附接至减速装置壳体12和传感器壳体13。电动马达的旋转经由减速机构传递至输出轴以提供具有辅助动力的转向系统。
[0036]用作控制装置的ECU(电子控制单元)15设置在转向柱4的前端部的下方。从扭矩传感器和车辆速度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被输入至ECU15。基于扭矩检测的结果、车辆速度检测的结果等,ECU15控制电动马达用以辅助转向操作。
[0037]转向装置I包括倾斜机构8,该倾斜机构8沿车辆的竖向方向移动转向柱4以调节转向轮6的高度位置。转向柱4由固定至车身的固定支架26支承。转向柱4被支承以使得能够绕倾斜中心轴28倾斜,该倾斜中心轴28穿过减速装置壳体12的倾斜轴附接部27。在这种构型中,当转向柱4在与车辆的高度方向大致一致的倾斜方向(具体地,绕倾斜中心轴28的倾斜方向)上的位置被改变时,转向轮6的竖向位置可以被调节。
[0038]上支承机构29包括:待固定至车身的车身支架31 ;待固定至转向柱4(外管24)的柱支架32 ;以及将车身支架31与柱支架32联接至彼此的支承轴33。
[0039]车身支架31包括夹持件34和套35,其中,该夹持件34形成为在转向轴2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向下指向的大致U形形状,该套35固定至夹持件34的上表面。用作沿倾斜方向延伸的通孔的倾斜长孔37分别形成在夹持件34的一对侧板34a、34b中。
[0040]如图3中所示,车身支架31通过固定套35附接至车身。朝向车辆的后侧敞开的带凹口槽38形成在套35的待附接至车身的附接板36中。
[0041]如图1至图3中所示,U形囊状部(capsule)40以可拆卸的方式设置在套35的附接部中。囊状部40中的每个囊状部均具有夹持套35的一对固定件40a、以及调节该对固定件40a的间隙的调节部分40b。在固定件40a中分别地形成有未示出的螺栓的带螺纹部穿过其的通孔40c。套35的带凹口槽38的边缘部分被夹持在固定件40a之间。车身支架通过将螺母拧至紧固螺栓(未示出)而固定至车身,该紧固螺栓穿过套35的带凹口槽38以及囊状部40的通孔40c。
[0042]如图2中所示,柱支架32形成为在转向轴2的轴向方向上观察时向上指向的大致U形形状。一对侧板设置在柱支架32中。柱支架32的所述一对侧板的上端部向内弯曲并通过焊接等固定至转向柱4(外管24)。
[0043]此外,用于保持转向轮6的高度位置和纵向位置的锁定机构50设置在转向装置I中。能够绕支承轴33旋转并与其成一体的操作杠杆52设置在锁定机构50中。锁定机构50包括凸轮机构53,该凸轮机构53根据操作杠杆52的旋转位置在轴向方向上向夹持件34的侧板施加力,使得该侧板在支承轴33的轴向方向上从两侧夹持柱支架32的侧板。
[0044]如图1中所示,能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