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20061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框架、前轮部以及后轮在向左右转弯时向车辆的左右侧向倾斜的车辆。
【背景技术】
[0002]已知有在向左右转弯时车身框架、前轮部以及后轮向车辆的左右侧向倾斜的车辆。专利文献1、2以及非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具有左右并排的两个前轮的车辆。
[0003]在专利文献1、2以及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中,中心支架被安装在动力单元。动力单元以与后轮一起相对于车身框架进行摆动的方式被车身框架支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的图5)。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5-313876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美国外观设计专利D547,242S公报。
[0008]非专利文献
[0009]非专利文献1:Catalogo parti di ricamb1, MP3300ie LT Mod.ZAPM64102,Piagg1 公司。

【发明内容】

[0010]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11]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车辆中,中心支架被设置为能够转换为中心支架支承车辆的使用姿势。另外,中心支架具备踏板。说明了以往的中心支架的操纵方法。首先,使用者站在车辆的侧面,一只手抓住车辆的前部,另一只手抓住车辆的后部,由此支承车辆。接着,使用者用脚向踏板施加负荷,并使车辆的后部向上方抬起。由此,中心支架被转换为使用姿势。
[001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车辆:所述车辆具备能够以与以往采用的中心支架所不同的操作方法转换为使用姿势的中心支架和可倾斜的车身框架。
[0013]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4]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辆(以下记为方式1的车辆),具备:
[0015]车身框架,所述车身框架能够在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倾斜;
[0016]前轮部,所述前轮部包含至少一个能够与所述车身框架一起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倾斜的前轮;
[0017]后轮,所述后轮能够与所述车身框架一起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倾斜;
[0018]座椅,所述座椅具有驾驶员乘坐的落座面,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所述落座面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比所述前轮部的旋转中心靠后方、且比所述后轮的旋转中心靠前方的位置;
[0019]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被所述车身框架保持,并产生所述后轮的驱动力;
[0020]车把,所述车把具有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左侧的左把手以及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右侧的右把手,并能够改变所述前轮部的朝向;
[0021]中心支架,所述中心支架具有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左侧的左接地部以及配置在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上的右侧的右接地部,所述中心支架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旋转,通过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旋转,所述中心支架能够在所述左接地部和所述右接地部接地的使用姿势与所述左接地部和所述右接地部脱离地面的存放姿势之间转换;以及
[0022]踏板,所述踏板通过施加负荷使所述中心支架从所述存放姿势旋转到所述使用姿势,
[0023]所述中心支架被构成为:通过对所述踏板施加负荷、并且对所述车把的所述左把手和右把手施加朝向后方的力,而从所述存放姿势转换为所述使用姿势。
[0024]根据本发明,通过对踏板施加负荷、并且对车把的左把手以及右把手施加朝向后方的力,中心支架被转换到使用姿势。由此,使用者在用左手以及右手分别握住车把的左把手以及右把手的状态下,对踏板施加负荷、并且双腕使出向后方拉的力,从而能够使中心支架转换到使用姿势。由此,能够用与以往采用的、使车辆的后部朝上方抬起的方法不同的操作方法,使具备可倾斜的车身框架的车辆的中心支架从存放姿势转换到使用姿势。
[0025]另外,本发明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
[0026]方式2所涉及的车辆在方式1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27]当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存放姿势时,所述踏板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所述座椅的所述落座面的前端靠前方、且比所述前轮部的旋转中心靠后方的位置。
[0028]专利文献1、2以及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的中心支架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座椅的落座面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与此相对,根据方式2所涉及的车辆,使用者对踏板施加负荷,从而中心支架被转换到使用姿势,所述踏板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座椅的落座面的前端靠前方、且比前轮部的旋转中心靠后方的位置。使用者在用左手以及右手分别握住车把的左把手以及右把手的状态下,由于对踏板施加负荷而操作性提高,所述踏板配置在比座椅的落座面的前端靠前方、且比前轮部的旋转中心靠后方的位置。由此能够通过与以往不同的操作方法,使中心支架转换到使用姿势。
[0029]方式3所涉及的车辆在方式1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30]所述中心支架具有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车身框架旋转的支承部,
[0031]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支承部配置在比所述座椅的所述落座面的前端靠前方、且比所述前轮部的旋转中心靠后方的位置。
[0032]专利文献1、2以及非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的中心支架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座椅的落座面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与此相对,根据方式3所涉及的车辆,中心支架以支承部为支点进行旋转,所述支承部在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配置在比座椅的落座面的前端靠前方、且比前轮部的旋转中心靠后方的位置。并且,通过该旋转,中心支架被转换到使用姿势。因此,能够通过与以往不同的操作方法使中心支架转换到使用姿势。
[0033]方式4所涉及的车辆在方式3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34]在当所述车辆处于直立状态下俯视观察时,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支承部配置在比所述车把的所述左把手的后端以及所述右把手的后端靠前方的位置。
[0035]根据方式4的车辆,中心支架以支承部为支点进行旋转,所述支承部配置在比车把的左把手的后端以及右把手的后端靠前方的位置。并且,通过该旋转,中心支架被转换为使用姿势。因此,能够通过与以往不同的操作方法使中心支架转换到使用姿势。
[0036]方式5所涉及的车辆在方式3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37]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容纳曲柄轴的曲柄箱部,
[0038]在所述车身框架的前后方向上,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支承部配置在比所述曲柄箱部靠前方的位置。
[0039]根据方式5的车辆,中心支架以配置在比曲柄箱部靠前方的支承部为支点、中心支架能够旋转地被支承。因此,能够通过与以往不同的操作方法使中心支架转换到使用姿势。
[0040]方式6涉及的车辆在方式1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41 ] 所述踏板与所述中心支架一体地设置,
[0042]通过对与所述中心支架一体地设置的所述踏板施加负荷、并且对所述车把的所述左把手以及右把手施加朝向后方的力,所述中心支架从所述存放姿势转换到所述使用姿势。
[0043]根据方式6的车辆,使用者在用左手以及右手分别握住车把的左把手以及右把手的状态下,对中心支架一体地设置的踏板施加负荷,并且对车把的左把手以及右把手施加朝向后方的力,从而中心支架被从存放姿势转换到使用姿势。因此,能够将使用者施加到踏板的负荷有效地利用到中心支架的姿势的转换上,从而操作性优良。因此,能够通过与以往不同的操作方法使中心支架转换到使用姿势。
[0044]方式7所涉及的车辆在方式1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45]还具备抑制机构,当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使用姿势时,所述抑制机构抑制所述中心支架从所述使用姿势向所述存放姿势旋转。
[0046]根据方式7的车辆,当中心支架处于使用姿势时,抑制机构抑制中心支架从使用姿势向存放姿势旋转。因此,能够实现与以往不同的中心支架。
[0047]方式8所涉及的车辆在方式1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48]当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使用姿势时,至少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左接地部以及所述右接地部与所述后轮接地。
[0049]根据方式8的车辆,由于当中心支架处于使用姿势时至少中心支架的左接地部以及右接地部与后轮接地,因此能够通过与以往不同的操作方法使中心支架转换到使用姿势。
[0050]方式9所涉及的车辆在方式1的车辆上采用如下构成:
[0051]当所述中心支架处于所述使用姿势时,至少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左接地部、所述中心支架的所述右接地部、所述前轮部以及所述后轮接地。
[0052]根据方式9所涉及的车辆,在将中心支架设为使用姿势的情况下,车辆被中心支架的左接地部以及右接地部、前轮部、后轮的多个点支承。因此,能够实现与以往不同的中心支架。
[0053]发明的效果
[0054]根据本发明,提供具备中心支架和可倾斜的车身框架的车辆,所述中心支架能够通过与以往采用的中心支架不同的操作方法被转换到使用姿势。
【附图说明】
[0055]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立体图;
[0056]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俯视图;
[0057]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的侧视图;
[0058]图4是示出左前轮、右前轮、连杆机构及其周边的主视图;
[0059]图5是示出左前轮、右前轮、连杆机构及其周边的俯视图;
[0060]图6是示出当车辆倾斜时的连杆机构及其周边状态的主视图;
[0061]图7是示出改变车把的朝向时的连杆机构及其周边状态的俯视图;
[0062]图8是说明中心支架的固定结构的立体图;
[0063]图9是说明中心支架的固定结构的俯视图;
[0064]图10是说明中心支架的配置的侧视图;
[0065]图11是说明中心支架的配置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0066]图12是示出中心支架的周边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67]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
[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