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79775阅读:来源:国知局
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可增加支撑梁的左翼和右翼之间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加强抵抗行李厢储物撞击支撑梁所引起的变形量的能力。
[0042]本实施例的左翼21和右翼22的横截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左翼21和右翼22为对称的结构。以右翼22为例,如图5和图6所示,可以看出,右翼22由多个沿车身上、下方向设置的凹、凸筋所构成,这些凹、凸筋的结构设计可以增加支撑梁2的强度。需要指出的是,支撑梁的左翼21和右翼22还可以设置成其它结构,如为不规则的曲面结构或者为平板结构。左翼和右翼的截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可进一步提高抵抗行李厢撞击支撑梁所引起的变形量的能力。
[0043]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23包括底座本体231,该底座本体231的左端设有向左翼21的方向突起的左连接部232,底座本体231的右端设有向右翼22的方向突起的右连接部233,其中,左连接部232与左翼21的形状相匹配,右连接部233与右翼22的形状相匹配;底座本体231与第一横梁I固定连接,左连接部232的上端与左翼21的下端固定连接,右连接部233的上端与右翼22的下端固定连接。当支撑梁的左翼21和右翼22的横截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时,那么相应地,底座的左连接部232和右连接部233的横截面也为凹凸相间的形状,由此可确保左翼21、右翼22和左连接部232、右连接部233的进行衔接。优选地,支撑梁2的左翼21和底座23的左连接部232焊接连接,支撑梁2的右翼22和底座23的右连接部233焊接连接,使得左翼21、右翼22和底座23形成一体结构。
[0044]本实施例在支撑梁2的底座本体231上设置了三个第一横梁安装部234,该三个第一横梁安装部234呈三角形分布,通过该三个第一横梁安装部234与第一横梁I螺纹连接,可以进一步加强支撑梁2的强度和刚度。
[0045]其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横梁I的前、后边缘与后地板3固定连接,而第一横梁I的左、右两端则分别与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横梁I的前、后边缘与后地板3焊接连接,同时,第一横梁I的中部向上弯曲,如图10所示,使得第一横梁I的中部与后地板3之间形成腔体,该腔体能加强后地板3的强度和刚度,有效改善后地板的局部模态,提升车身后部的NVH性能,同时,还能起到支撑加强V形支撑梁的强度作用,以将支撑梁、后地板、后地板纵梁、后窗台板和侧围更加连贯的连接。
[0046]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横梁I上设有座椅安装部和安全带安装部11,其中,座椅安装部包括后排座椅安装部12和儿童安全座椅安装部13,这些安装部大部分分布在第一横梁I的中部与后地板3之间所形成的腔体内或者形成在第一横梁I与后地板3的焊边上,而第一横梁I与后地板3以及后地板纵梁固定连接,从而起到加强各安装部的强度的作用。同时,后排座椅安装在该第一横梁I上,可以减少安装部支架的零件数量和生产线的工装夹具等,这大大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
[0047]为了提高第一横梁I的强度,本实施例的第一横梁I上设有多个加强筋14。优选地,该多个加强筋14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加强筋14分布在相关座椅安装附件的安装部,能够起到加强各安装部以及加强第一横梁I的强度的作用。
[0048]此外,为了给油箱预留安装空间,第一横梁I的前侧还设置开口向下的卡槽15。
[0049]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左翼21、右翼22和底座23焊接形成V形的支撑梁2,并在左翼21和右翼22之间焊接第二横梁24,由此形成一体结构后,再通过支撑梁2的底座23的三个第一横梁安装部234与第一横梁I螺纹连接形成本实施例的支撑结构,在该支撑结构中,第一横梁I焊接在后地板3上,且其两端与后地板左纵梁4和后地板右纵梁5固定连接,再将支撑梁2的左翼21和右翼22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后窗台板6、左侧围板和右侧围板7固定连接,从而形成连贯的框架结构,可有效改善支撑梁、后地板、后地板纵梁、后侧围、后窗台板等车身后部的局部模态,同时可提高白车身后部的弯扭刚度和强度,提升了整车的NVH性能。支撑梁的左翼21和右翼22中部设计有第二横梁24,可以加强抵抗行李厢储物撞击支撑梁所引起的变形量的能力,进而提升了对后排乘员的防护能力。后排座椅的相关安装件集成在第一横梁I上,有效提高各个安装点的强度,同时可减少安装所需零件数量和生产线的工装夹具等,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
[005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固定在后地板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上;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包括左翼、右翼和底座,所述左翼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的左端和左侧围板上,所述右翼的上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后窗台板的右端和右侧围板上,所述左翼和右翼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和右翼之间的间距自上而下逐渐变小,形成V形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还包括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位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且其两端分别与所述左翼和右翼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行李厢饰板安装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为两端大中间小的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的前、后边缘与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向上弯曲,使得所述第一横梁的中部与所述后地板之间形成腔体。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翼和右翼的横截面为凹凸相间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的左端设有向所述左翼的方向突起的左连接部,所述底座本体的右端设有向所述右翼的方向突起的右连接部; 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 所述左连接部与所述左翼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右连接部与所述右翼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左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左翼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右连接部的上端与所述右翼的下端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座椅安装部和安全带安装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多个沿车身的前后方向设置的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车身后部支撑结构,其包括第一横梁和支撑梁,第一横梁固定在后地板上,且其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后地板左纵梁和后地板右纵梁上;支撑梁包括左翼、右翼和底座,左翼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的左端和左侧围板上,右翼的上端固定连接至后窗台板的右端和右侧围板上,左翼和右翼的下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底座与所述第一横梁固定连接,使得后地板、后地板纵梁、侧围和后窗台板形成连贯结构,可以有效提高支撑梁、后地板等车身后部结构的局部模态,同时提高了白车身后部的弯扭刚度和强度,进而提高了整车的NVH性能和抗冲击力。支撑梁为V形,可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的结构强度。
【IPC分类】B62D25-08
【公开号】CN204488953
【申请号】CN201520111977
【发明人】吴纯福, 戴太亮, 耿富荣, 褚安华, 曾鑫, 张成波
【申请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22日
【申请日】2015年2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