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轮车前减震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49768阅读:1849来源:国知局
三轮车前减震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〇〇〇1]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三轮车上的前减震器总成。
【背景技术】
[0002] 机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因其是前单轮,后两轮的车体结构,所以前轮不仅要承载重量,还要控制前轮的左右偏摆、控制方向。为了提高三轮车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驾驶三轮车的舒适性,在三轮车的前轮连接处均设有减震器总成。传统的摇臂式前减震器总成,其左、右支撑管为独立悬臂式,左、右支撑管采用弯型结构,不仅工艺实施困难,不利于装配,生产成本高,而且后期塑形变形严重,无法保证左、右摇臂同轴度要求,会影响前减震器总成的整体性能,存在行驶颠簸、偏摆等不稳定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保证左右摇臂同轴度要求的三轮车前减震器总成。
[0004]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三轮车前减震器总成,包括方向轴下联板(1)、下端与方向轴下联板(1)相固定的方向轴(2)、以及位于方向轴下联板(1)下方并且左右对称布置的前减震器(3),其特征在于:在每个前减震器(3)的前侧均对应设置有支撑管(4),该支撑管(4)为直管结构,支撑管(4)的上端与方向轴下联板(1)相固定,在支撑管(4)上部的后侧安装支座(5),该支座(5)与前减震器(3)的上端铰接,前减震器(3)的下端铰接在摇臂(6)上,所述摇臂¢)的上端与支撑管(4)下端固定的底座(7)相铰接。
[0005]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左、右支撑管采用直管结构,不进行塑形加工,工艺实施简单,后期无塑形变形影响,可保证左、右摇臂同轴度的要求,从而更能保障前减震器总成的整体性能,消除了行驶颠簸、偏摆等不稳定隐患。同时,前减震器总成的结构更加简单、紧凑,不仅装配操作简便,组装效率高,而且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6] 所述方向轴下联板(1)为开口在前的“V”形,方向轴(2)的下端与方向轴下联板
(1)的后端固定,在方向轴下联板(1)前端的左右两边开设有适配孔,所述支撑管(4)的上端从方向轴下联板(1)上的适配孔中穿过,支撑管(4)与方向轴下联板(1)焊接固定。以上结构一方面方向轴下联板造型简单,易于加工制作;另一方面,方向轴下联板为方向轴和左右支撑管提供了安装位置,在方便方向轴及支撑管安装的同时,能确保方向轴、支撑管与方向轴下联板连接牢靠。
[0007] 所述支撑管(4)为矩形管,在支撑管(4)的顶部扣装封头(8),该封头(8)与支撑管(4)焊接固定;所述支撑管(4)的下端伸入底座(7)中,两者焊接固定。以上结构支撑管取材方便,生产成本低;支撑管的上下两端分别由封头和底座封口,能有效防止灰尘、雨水、泥水等进入支撑管内;底座与支撑管接触面积大,两者连接的牢固性好。
[0008]所述摇臂(6)的上端一体形成有第一轴套(6a),该第一轴套(6a)位于底座(7)下端的开档中,第一轴套(6a)通过螺栓与底座(7)连接,在摇臂(6)的下端一体形成有第二轴套(6b),第二轴套(6b)与第一轴套(6a)平行。以上结构摇臂与底座之间拆装方便,并且摇臂相对于底座转动灵活,能进一步确保前减震器的减震性能;第二轴套用于穿设前轮轴,以便于前轮装配。
[0009]在所述摇臂(6)上一体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一支耳(6c),第一支耳(6c)位于第一轴套(6a)与第二轴套(6b)之间,所述前减震器(3)的下端位于两个第一支耳(6c)之间,且前减震器(3)的下端通过螺栓与两个第一支耳(6c)连接。以上结构前减震器与摇臂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好,并且拆装方便、快捷。
[〇〇1〇]在所述摇臂(6)的下端一体形成有两个左右对称的第二支耳(6d),第二支耳(6d)
位于第二轴套^b)的后上方,两个第二支耳^d)的相对位置开设有装配孔。第二支耳作为备用,起扩展功能的作用,以便于其它零件布置;比如,在前减震器的后侧再设置一个减震器,第二支耳能够为增设的减震器提供下安装点。
[0011]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加工制作,有利于前减震器装配,所述支座(5)为开口朝下的“U”形,支座(5)的上端接近方向轴下联板⑴的底面,所述前减震器⑶的上端位于支座(5)的开档中,前减震器(3)通过螺栓与支座(5)连接。
[0012]在两根支撑管(4)的前侧设有第一加强管(9),所述第一加强管(9)为闭合端在上开口端在下并倾斜布置的“U”形,第一加强管(9)开口端的两头分别焊接在两根支撑管(4)的下部。第一加强管将左、右两根支撑管连接成整体,起增加结构强度的作用,一方面可提高前减震器总成支撑管整体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在三轮车正面碰撞时还能起保险杠的作用。另外,第一加强管的闭合端还为前挡泥板提供了安装位置,以便于前挡泥板装配。
[0013]为了进一步增加结构强度及整体承载能力,在所述第一加强管(9)的后上方设有两根左右对称布置的第二加强管(10),这两根第二加强管(10)与两根支撑管(4) 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加强管(10)的下端与第一加强管(9)的闭合端相焊接,第二加强管(10)的上端弯折后与支撑管(4)的上部相焊接。
[00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装配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左、右支撑管采用直管结构,不进行塑形加工,工艺实施简单,后期无塑形变形影响,可保证左、右摇臂同轴度的要求,从而更能保障前减震器总成的整体性能,消除了行驶颠簸、偏摆等不稳定隐患,在多种类型的三轮车上均适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8]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方向轴下联板1、方向轴2、前减震器3、支撑管4、支座5、摇臂6、底座7、封头8、第一加强管9和第二加强管10等构成。其中,方向轴下联板1前高后低倾斜设置,并优选为开口在前的“V”形。方向轴2的下端与方向轴下联板1的后端固定,方向轴2与方向轴下联板1之间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做赘述。在方向轴下联板1前端的左右两边开设有适配孔,以供支撑管4穿过。
[0019]如图1、图2所示,左右两根支撑管4对称设置,该支撑管4为直管结构,支撑管4优选为矩形管,且支撑管4下端在前上端在后倾斜布置。两根支撑管4与方向轴下联板1上的两个适配孔一一对应,支撑管4的上端从方向轴下联板1上对应的适配孔中穿过,支撑管4与方向轴下联板1焊接固定。在支撑管4的顶部扣装封头8,该封头8将支撑管4的上端口密封,且封头8与支撑管4焊接固定。支撑管4的下端伸入底座7中,支撑管4的下端口由底座7密封,支撑管4与底座7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