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盖栅板可拆卸的船舶侧推封盖系统及拆卸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78957发布日期:2020-03-10 10:15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封盖栅板可拆卸的船舶侧推封盖系统及拆卸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船舶侧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盖栅板可拆卸的船舶侧推封盖系统,以及针对该船舶侧推封盖系统上的封盖栅板的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船舶侧推技术中,为了减小船舶直航时的阻力,可以采用在船舶侧推隧道两端加设侧推封盖的技术。然而,该技术常见的一种困扰是,当隧道内的船舶侧推故障需要检修时人员无法进入隧道,导致船舶靠港时或海上精准定位时船舶侧推无法使用,影响船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船舶侧推领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封盖栅板可拆卸的船舶侧推封盖系统及拆卸方法。当船舶侧推出现故障需要人员进入隧道进行检修维护时或当侧推封盖栅板意外破损、寿命老化需要更换时,侧推封盖不需要破坏性拆除,可以正常拆卸后更换复原,大大降低了船舶的养护维修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为,提供一种封盖栅板可拆卸的船舶侧推封盖系统,包括封盖栅板、栅板转轴、侧推隧道穿舱件,所述封盖栅板与栅板转轴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栅板转轴与侧推隧道穿舱件为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侧推隧道穿舱件与侧推隧道采用穿舱水密连接,所述封盖栅板由数块组成。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封盖栅板与栅板转轴为螺栓连接或者法兰连接,可拆卸。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封盖栅板转轴与侧推隧道穿舱件为螺栓连接或者法兰连接,可拆卸。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封盖栅板由数块组成,数块封盖栅板共同组成侧推封盖,所组成的侧推封盖与所述侧推隧道通孔形状相匹配;当所述封盖栅板展开时共同组成侧推封盖并截断整个船舶的所述侧推隧道;当所述封盖栅板在所述栅板转轴的带动下呈平行态时使得整个所述侧推隧道开放,使得船舶侧推得以运行;所述封盖栅板在关闭位置时与周边的船体外板线型一致光顺。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包括侧推隧道、封盖栅板、栅板转轴、侧推隧道穿舱件、液压油缸、连杆机构和控制设备;数个所述侧推隧道穿舱件分别与所述侧推隧道形成穿舱水密连接,数根所述栅板转轴与所述侧推隧道穿舱件之间一一对应组成可拆卸式连接,数块所述封盖栅板与所述栅板转轴之间也一一对应的组成可拆卸式连接,各所述栅板转轴穿过所述侧推隧道穿舱件后通过所述连杆机构连接所述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固定在侧推隧道壁的外侧,并通过油管连接所述控制设备,所述液压油缸在所述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通过所述连杆机构使数根所述栅板转轴联动从而带动数块所述封盖栅板联动。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侧推隧道穿舱件的外壁与侧推隧道通过焊接连接,所述侧推隧道穿舱件的内壁设有两道第一密封和两道第二密封,所述栅板转轴安装在侧推隧道穿舱件中,所述侧推隧道壁为所述栅板转轴提供支撑;所述封盖栅板与所述栅板转轴的连接处安装有可拆卸螺母,所述可拆卸螺母将所述封盖栅板的底部与所述栅板转轴的头部连接,所述封盖栅板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垫;所述栅板转轴与所述侧推隧道穿舱件的连接处安装有可拆卸螺栓,所述可拆卸螺栓将所述栅板转轴的底部与所述侧推隧道穿舱件的底部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为,提供一种船舶侧推封盖系统的封盖栅板的拆卸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每套侧推封盖设计为由数片封盖栅板组成,将其中的一片封盖栅板设计为包括中间部分和两边部分,该片封盖栅板的中间部分与其两边部分设计为可拆卸式连接;

步骤二、将该片封盖栅板的两边的可拆卸式连接部分拆除后,就可以看到该片封盖栅板的中间部分与栅板转轴之间的接头,将该片封盖栅板的中间部分与栅板转轴之间的接头也设计为可拆卸式连接,操作人员就可以伸手进去操作拆卸该片封盖栅板的中间部分;

步骤三、将该片封盖栅板完全拆除后,就可以看到与该片封盖栅板相邻的两片封盖栅板与栅板转轴之间的法兰接头,拆除相邻的两片封盖栅板;

步骤四、依此类推,继续拆除已拆除掉的封盖栅板相邻两侧的封盖栅板,直至将封盖栅板全部拆除。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封盖栅板的中间部分与其两边部分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者法兰连接。

依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所述封盖栅板与栅板转轴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或者法兰连接。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封盖栅板可拆卸的船舶侧推封盖系统及拆卸方法,在结构上封盖栅板与栅板转轴为螺栓式或法兰式可拆卸连接,栅板转轴与侧推隧道穿舱件为螺栓式或法兰式可拆连接,侧推隧道穿舱件与侧推隧道采用穿舱水密连接。封盖栅板由数块组成,封盖栅板与侧推隧道通孔形状相匹配。如此实现了,当船舶侧推出现故障需要人员进入隧道进行检修维护时或侧推封盖栅板意外损坏、老化需要更换时,船舶侧推封盖不需要破坏性拆除,可以正常拆卸后更换复原;同时,由于侧推隧道穿舱件和侧推隧道之间为穿舱水密连接,该拆卸不会导致船舱进水。采用双曲面封盖栅板的船舶侧推封盖形式,封盖栅板在关闭位置时与周边的船体结构线型一致光顺,可以更好的减少船舶航行阻力,节能增效;还可以减少艏侧推管隧开口(凹坑)产生的水动力噪音和气泡,最大限度的避免噪音和气泡对科考船的水下探测仪器的工作性能造成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封盖栅板可拆卸的船舶侧推封盖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封盖栅板可拆卸的船舶侧推封盖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封盖栅板可拆卸的船舶侧推封盖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侧推隧道穿舱件与侧推隧道壁之间的穿舱水密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封盖栅板可拆卸的船舶侧推封盖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封盖栅板从栅板转轴上拆卸下来的示意图。

图5a、图5b、图5c、图5d是本发明所提供的封盖栅板可拆卸的船舶侧推封盖系统第二种实施例在局部拆卸时按照时间先后的各种中间状态示意图。其中,为了使得观察方便,上述各示意图中将其他辅助结构部分隐藏略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封盖栅板可拆卸的船舶侧推封盖系统,包括侧推隧道1、封盖栅板2、栅板转轴3、侧推隧道穿舱件4、液压油缸5、连杆机构6和控制设备。在本实施例中,每套侧推封盖由三块封盖栅板2组成,相应地栅板转轴3、侧推隧道穿舱件4的数量也均为三。其中,三个侧推隧道穿舱件4分别与侧推隧道1形成穿舱水密连接,三根栅板转轴3与侧推隧道穿舱件4之间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并通过螺栓连接组成可拆卸式连接,三块封盖栅板2与栅板转轴3之间也是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并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组成可拆卸式连接,各栅板转轴3穿过侧推隧道穿舱件4后通过连杆机构6连接液压油缸5,液压油缸5固定在侧推隧道壁1的外侧,并通过油管连接控制设备,液压油缸5在控制设备的控制下,通过连杆机构6使三根栅板转轴3联动,带动三块封盖栅板2联动。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三块封盖栅板2共同组成侧推封盖,封盖栅板2与侧推隧道1通孔形状相匹配。如此,当封盖栅板2展开时,其共同组成了侧推封盖并截断整个船舶侧推隧道1,起到了对侧推隧道1内船舶侧推的保护作用并减小了船舶航行的阻力。当封盖栅板2在栅板转轴3的带动下呈平行态时,其使得整个侧推隧道1开放,使得船舶侧推得以运行。封盖栅板2通过冷压成型做成复杂的双曲面,与周边的船体外板做成一直的曲面度,达到光顺的效果。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侧推隧道穿舱件4的外壁与侧推隧道1通过焊接连接;侧推隧道穿舱件4的内壁设有两道密封7和两道密封8,栅板转轴3安装在侧推隧道穿舱件4中,可以保持良好的水密性。封盖栅板2通过栅板转轴3和侧推隧道穿舱件4与侧推隧道壁1连接,如此,侧推隧道壁1为栅板转轴3提供了支撑,便于其抵抗水流的冲击,不容易被损毁。封盖栅板2底部设有密封垫11,可以保证封盖栅板2与栅板转轴3连接时的水密性。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船舶侧推发生故障时,可以将封盖栅板2和栅板转轴3接头处的可拆卸螺母9拆卸下来,从而将封盖栅板2从栅板转轴3上拆卸下来方便检修人员进入侧推隧道1,并在维修完成后将封盖栅板2和栅板转轴3接头处的可拆卸螺母9重新安装复原。当封盖栅板2意外破损或寿命老化时,可以将栅板转轴3底部的可拆卸螺栓10拆卸下来,从而将封盖栅板2和栅板转轴3一起拆卸下来更换一套新的封盖栅板2和栅板转轴3。

如图5a~图5d所示,针对客户提出的侧推封盖的拆卸要求,申请人提供了一套简单有效的逐步拆卸各封盖栅板的方案:

一、在本实施例中,每套侧推封盖由四片封盖栅板组成,其中每套侧推封盖的第二片封盖栅板的两边设计为法兰连接的部分,这两部分是可以方便地从第二片封盖栅板的中间部分上拆卸下来的;

二、当第二片封盖栅板的两边的法兰连接部分拆除后,就可以看到封盖栅板与栅板转轴之间的接头,在本实施例中,封盖栅板与栅板转轴之间的接头也是法兰连接,操作人员就可以伸手进去操作拆卸第二片封盖栅板的中间部分了;

三、当第二片封盖栅板完全拆除后,第一片和第三片封盖栅板与栅板转轴之间的法兰接头也可以拆除了;

四、拆除第一片封盖栅板;

五、同样的方式拆除第三片和第四片封盖栅板;

六、安装的方式:反之亦然。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专利。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