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升式居住平台控制室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53924发布日期:2019-07-24 10:0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自升式居住平台控制室的设计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升式居住平台控制室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常见的各类海上航行船舶的驾驶室以及海洋工程装备的中控室,进出这些综合性控制室的门,无论是对外开启的风雨密门,还是对内开启通往其他舱室的门,或通往上下甲板的通道,无一例外都是考虑船员进出的方便。基于此而设的门位一般都置于通向开敞甲板或其他舱室的舱壁的中间或偏中间部位。

随着设计的深入,在进行中控室的设备布置时,这一设计思路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首先,门的开启需要一绝对净空间,不能有任何设备占据。如图1所示,作为中控室内的核心设备——中控台901,也代表了室内的最长设备,其右端部正好和一扇通往厕所的门902相对峙。门902在关闭时,门板与中控台右端之间留下的空间受限于满足规范要求的最小通道间距要求。特别是人员在此间隙开门不方便,且门在开启时又阻断了通道。中控室内集中了多个系统的控制设备,其中较为高大的落地式安装的设备,比如分体式空调903、雾笛障碍灯机柜905、公共广播和通用报警系统机柜904等,占去了紧缺的平面空间。若置其于室内中间,则对中控室通过窗户对外的视线和采光都构成影响。若紧贴舱壁,则促使一些壁式安装设备的空间更加紧张甚至无法安装。面对这诸多的两难困境,唯一可能实行的解决办法就是被迫移出部分设备到临近本已布置紧张的舱室。这样势必影响了中控室的集中控制功能,同时加剧了临近舱室内布局的紧张。这些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是一些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基于特定门位的特别考虑(设计),包括占用极限位置、改变门的开启方向和综合利用启闭门的动态空间(对分体式空调进行维护)等三个关键要素,进一步乃至最大化释放可利用空间,为整个控制室的设计布局,提供充分必要条件。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自升式居住平台控制室的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位于控制室右舱壁上的通往厕所的门设置为右开方式,同时,将该通往厕所的门沿着控制室右舱壁平移到靠近控制室前舱壁的位置;

步骤二,将并排设置的升降系统主控制台和中控台朝控制室后舱壁方向平移;升降系统主控制台与控制室后舱壁的距离为100-125cm;

步骤三,将分体式空调沿控制室右舱壁向通往厕所的门的方向移动,并使分体式空调设于通往厕所的门的右侧;

步骤四,将雾笛障碍灯机柜设于分体式空调的右侧,雾笛障碍灯机柜固设于控制室右舱壁;将公共广播和通用报警系统机柜设于雾笛障碍灯机柜的左侧;公共广播和通用报警系统机柜和雾笛障碍灯机柜沿控制室的左右方向分布;

步骤五,将烟气及气体控制柜和水雾系统模拟板固设于控制室右舱壁;

步骤六,将文件柜、电罗经主单元、不间断电源固设于控制室前舱壁;

步骤七,在控制室左舱壁和控制室前舱壁连接的直角区域处设置桌台,桌台上设置组合无线电台和航行告警接收机控制板;

步骤八,将直升机甲板灯控制柜和应急切断主单元固设于控制室左舱壁;

步骤九,将广播光信号中继单元、搜救雷达应答器、白昼信号灯插座和救生艇处广播遥控单元用安全隔离栅固设于控制室后舱壁。

步骤一中,通往厕所的门朝控制室内打开时,门板贴合于控制室前舱壁。

步骤二中,中控台沿控制室的左右方向分布,升降系统主控制台插设于中控台的中部。

步骤三中,分体式空调与控制室右舱壁的距离为25-40cm;分体式空调与通往厕所的门之间的距离为25-35cm。

步骤四中,雾笛障碍灯机柜与分体式空调的距离为18-25cm。

步骤五中,烟气及气体控制柜设于雾笛障碍灯机柜的右侧,水雾系统模拟板设于烟气及气体控制柜的右侧。

步骤六中,电罗经主单元设于文件柜和不间断电源之间;不间断电源设于电罗经主单元的右侧。

步骤七中,将双向无线电话、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充电用插座、网络接口终端盒设置于桌台上。

步骤八中,应急切断主单元设于桌台和直升机甲板灯控制柜之间。

步骤九中,搜救雷达应答器为两个,两搜救雷达应答器分别位于广播光信号中继单元和救生艇处广播遥控单元用安全隔离栅的两侧;步骤九中,白昼信号灯插座为两个,两白昼信号灯插座分别位于广播光信号中继单元和救生艇处广播遥控单元用安全隔离栅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可以使控制室内各系统设备得到充分、合理的布置,实现集中在同一舱室控制的功能,还可以满足最小人行通道的间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控制室的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设计方法设计出的控制室的布置图。

图3为图2中的A向视图。

图4为图2中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发明。

按本发明的设计方法设计出来的自升式居住平台控制室的布置图,如图2、图3、图4所示。

一种自升式居住平台控制室的设计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位于控制室右舱壁10上的通往厕所的门11设置为右开方式,同时,将该通往厕所的门11沿着控制室右舱壁10平移到靠近控制室前舱壁30的位置。通往厕所的门11朝控制室内打开且门板和门框垂直时,门板贴合于控制室前舱壁30。

步骤二,将并排设置的升降系统主控制台51和中控台52朝控制室后舱壁40方向平移;升降系统主控制台51与控制室后舱壁40的距离为100-125cm。中控台沿控制室的左右方向分布,升降系统主控制台插设于中控台的中部。

步骤三,将分体式空调12沿控制室右舱壁10向通往厕所的门11的方向移动,并使分体式空调12设于通往厕所的门11的右侧。分体式空调与控制室右舱壁的距离为25-40cm;分体式空调与通往厕所的门之间的距离为25-35cm。

步骤四,将雾笛障碍灯机柜13设于分体式空调12的右侧,雾笛障碍灯机柜13固设于控制室右舱壁10。雾笛障碍灯机柜与分体式空调的距离为18-25cm。将公共广播和通用报警系统机柜14设于雾笛障碍灯机柜的外侧;公共广播和通用报警系统机柜14和雾笛障碍灯机柜13沿控制室的左右方向分布。

步骤五,将烟气及气体控制柜15和水雾系统模拟板16固设于控制室右舱壁10。烟气及气体控制柜设于雾笛障碍灯机柜的右侧,水雾系统模拟板设于烟气及气体控制柜的右侧。

步骤六,将文件柜31、电罗经主单元32、不间断电源33固设于控制室前舱壁30。电罗经主单元32设于文件柜31和不间断电源33之间;不间断电源33设于电罗经主单元32的右侧。

步骤七,在控制室左舱壁20和控制室前舱壁30连接的直角区域处设置桌台21,桌台上设置组合无线电台22和航行告警接收机控制板23。

步骤七中,将双向无线电话26、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充电用插座28、网络接口终端盒27设置于桌台上。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充电用插座28固设于桌台的上表面,双向无线电话26插设于便携式无线电设备充电用插座28上。

步骤八,将直升机甲板灯控制柜24和应急切断主单元25固设于控制室左舱壁20。应急切断主单元25设于桌台21和直升机甲板灯控制柜20之间。

步骤九,将广播光信号中继单元41、搜救雷达应答器42、白昼信号灯插座43和救生艇处广播遥控单元用安全隔离栅44固设于控制室后舱壁40。

步骤九中,搜救雷达应答器42为两个,两搜救雷达应答器分别位于广播光信号中继单元41和救生艇处广播遥控单元用安全隔离栅44的两侧。

步骤九中,白昼信号灯插座43为两个,两白昼信号灯插座43分别位于广播光信号中继单元41和救生艇处广播遥控单元用安全隔离栅44的两侧。

按本发明的设计方法设计出来的自升式居住平台控制室如图2、图3和图4所示。

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先行改变通往厕所的门的左右开启方向,然后通过协调各有关专业科室,将门平移到合适位置。移门的结果使得门在开启呈90度垂直门框时,门板贴合控制室前舱壁。以此调整来错开中控台端部与门的对峙局面,既方便开门,又保证满足中控台周围最小人行通道间距的要求。同时利用该门在开和闭两个常态下,门前的空间兼做分体式空调的维护空间,来进一步乃至最大化释放可能存在的空间,使得控制室各系统的控制设备能得到充分、合理的最优化布置。

本发明的设计方法,可以使控制室内各系统设备得到充分、合理的布置,实现集中在同一舱室控制的功能,还可以满足最小人行通道的间距要求。

本发明的设计方法,成功解决常规门位设计思路带来的控制台右端与门对峙造成开门不便,人行通道不畅的绝对难题,也避免诸多设备中间布置与靠壁布置的两难困境,且综合利用门在开和闭两个常态下的门前空间兼做柜式空调的维护空间,进一步乃至最大化释放可能存在的空间,使得控制室各系统的控制设备能得到充分、合理的最优化布置,保障其集中在同一舱室内控制的功能。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