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水上娱乐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6183发布日期:2020-09-08 13:52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水上娱乐平台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上娱乐平台。



背景技术:

水上娱乐活动因其丰富的趣味性和较好的安全性,在各地已逐渐普及,特别是在较为炎热的夏季,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水上娱乐园等娱乐方式作为消暑活动。水上娱乐平台是一种常用的水上娱乐设施,现有的水上娱乐平台通常只是浮在水面的平台,在平台上设置各种娱乐设施或者供人乘坐,功能较为单一,娱乐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功能丰富,能够提高娱乐性的功能水上娱乐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水上娱乐平台,包括平台主体,所述的平台主体包括:

中心体,其上设置有压载水泵;

若干可载人的侧体,环绕所述的中心体均匀分布并与所述中心体相连接,各侧体上设置有喷口,所述的喷口通过输水管路与所述的压载水泵连接,所述的喷口用于喷射水流以驱动所述的侧体上下活动和/或绕所述的中心体转动;

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输水管路的通断和压载水泵的启停。

优选的,各所述侧体上喷口的数量为若干个,其中包括有侧喷口和朝向下方的下喷口,所述侧喷口用于喷射水流以驱动侧体绕中心体转动。

优选的,所述的侧喷口的喷射方向垂直于其所在侧体与所述中心体的连线。

优选的,各所述侧体上侧喷口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其中具有至少一侧喷口用于驱动侧体绕中心体正向转动,以及至少一侧喷口用于驱动侧体绕中心体反向转动。

可选的,所述的喷口可摆动设置在侧体上,侧体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喷口摆动以调整喷口喷射方向的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的侧体包括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的上层平台、支柱和浮体,所述的上层平台用于载人;所述支柱上各处的横截面均左右对称同时前后对称,其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呈流线型,其左右方向的宽度自前端向中部逐渐增大,且其前后方向的长度大于左右方向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支柱上各处横截面的左右宽度与前后长度的比例大于或等于0.15:1,支柱的前后长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支柱自上而下三等分为上段部、中段部和下段部,其中上段部的左右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其底端的左右宽度为顶端左右宽度的2/3;所述中段部各处的横截面相同,且其左右宽度等于上段部底端的左右宽度;所述下段部的左右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其顶端的左右宽度与所述上段部底端的左右宽度相等,其底端的最大左右宽度与所述上段部顶端的左右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侧体的预定吃水线位于所述的上段部上。

优选的,所述的浮体为回转体,其中心轴平行于前后方向,浮体的前后长度为左右宽度的5~15.5倍,其外部轮廓呈流线型;所述浮体25的前后长度与所述支柱24的高度相等。

优选的,各所述的侧体分别通过一连接杆与所述的中心体相连,所述平台主体的最大宽度为5~15m,所述中心体的上部呈圆柱状,其直径为1~3m,中心体的底面呈球面状,中心体的直径与高度的比例大于或等于2:1,所述的压载水泵位于所述中心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各侧体环绕中心体均匀分布,能够提高平台主体的平稳度,压载水泵抽取的水能够通过输水管路输送到各侧体上的喷口再经由喷口,由此产生的反推力能够推动侧体绕中心体转动和/或上下活动,由此使得平台主体能够进行旋转、摇晃、上下浮动等动作,功能更为丰富,能够有效提高娱乐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侧体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3中b-b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3中c-c出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中心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水上娱乐平台,包括平台主体,平台主体包括:中心体10,其上设置有压载水泵11;若干可载人的侧体20,环绕中心体10均匀分布并与中心体10相连接,各侧体20上设置有喷口,喷口通过输水管路12与压载水泵11连接,喷口用于喷射水流以驱动侧体20上下活动和/或绕中心体10转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输水管路12的通断和压载水泵11的启停。本实用新型中,各侧体20环绕中心体10均匀分布,能够提高平台主体的平稳度,压载水泵11抽取的水能够通过输水管路12输送到各侧体20上的喷口再经由喷口,由此产生的反推力能够推动侧体20绕中心体10转动和/或上下活动,由此使得平台主体能够进行旋转、摇晃、上下浮动等动作,功能更为丰富,能够有效提高娱乐性。

在本实施例中,侧体20的数量为四个,使得平台主体呈十字星,实际应用中,侧体20的数量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压载水泵11和控制装置在本领域内应用广泛,控制装置可通过控制开关等开控制压载水泵11的启停,以及通过阀门等来控制输水管路12的通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灵活应用,在此不另作详述。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还可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各侧体20上喷口的数量为若干个,其中包括有侧喷口21和朝向下方的下喷口22,侧喷口21用于喷射水流以驱动侧体20绕中心体10转动,有助于简化侧体20的结构,利用控制装置控制相应输水管路12的通断可以控制侧喷口21和下喷口22的工作状态,侧喷口21喷射的水流可以使平台主体旋转或者移动,下喷口22喷射的水流可以使平台主体上下晃动,由此能够切换平台主体的运动模式,使用更为灵活方便。

侧喷口21的喷射方向垂直于其所在侧体20与中心体10的连线,使得侧喷口21喷水的水流能够尽可能的用于驱动平台主体旋转,减少动力的浪费,另外也使得平台主体不易出现横移。

各侧体20上侧喷口21的数量为两个及以上,其中具有至少一侧喷口21用于驱动侧体20绕中心体10正向转动,以及至少一侧喷口21用于驱动侧体20绕中心体10反向转动,如此能够实现平台主体的正向旋转和方向旋转,功能更为丰富,使用更为灵活方便。在本实施例中,侧喷口2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侧体20的前端和后端,下喷口22的数量为一个,位于侧体20的底部,实际应用中,侧喷口21和下喷口22的数量以及分布方式可根据需要灵活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侧体20包括自上而下连接在一起的上层平台23、支柱24和浮体25,上层平台23用于载人,浮体25用于提供浮力;支柱24上各处的横截面均左右对称同时前后对称,其左侧壁和右侧壁均呈流线型,其左右方向的宽度自前端向中部逐渐增大,且其前后方向的长度大于左右方向的宽度,形状规则,易于加工制造,并且能够有效减小平台主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侧体20的支柱24受到的水阻力,减少对侧喷口21喷射水流的驱动力的损耗,降低对压载水泵11功率大小的要求,也更为节能,同时能够减小平台主体旋转过程中对周围水的扰动,使得平台主体的旋转更为平稳顺畅,方便使用。

在本实施例中,支柱24上各处横截面的左右宽度n与前后长度m的比例大于或等于0.15:1,能够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减小受到的水流阻力,支柱24的前后长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在侧体20上下浮动的过程中也能够减小对周边水的扰动,支柱24自上而下三等分为上段部、中段部和下段部,其中上段部的左右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其底端的左右宽度为顶端左右宽度的2/3;中段部各处的横截面相同,且其左右宽度等于上段部底端的左右宽度;下段部的左右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其顶端的左右宽度与上段部底端的左右宽度相等,其底端的最大左右宽度与上段部顶端的左右宽度相等,使得支柱24与上层平台23以及浮体25的连接更为平滑,能够保证结构强度同时有效降低平台主体旋转以及上下晃动时受到的水阻力。

在本实施例中,侧体20的预定吃水线位于上段部上,使得侧体20不易出现侧向倾斜,能够提供较大的浮力以进行载人,并且支柱24露出水面的部分较短,方便使用者上下上层平台23,能够减小安全隐患,提升安全性能。

本实施例中,浮体25为回转体,其中心轴平行于前后方向,浮体25的前后长度l为左右宽度b的5~15.5倍,其外部轮廓呈流线型,浮体25的前后长度l与支柱24的高度h相等,该浮体25形状规则,易于加工制作,能够有效减小平台主体旋转过程中浮体25受到的水阻力,并能够在高度较小的同时获得较大的浮力。

本实施例中,各侧体20分别通过一连接杆30与中心体10相连,平台主体的最大宽度l为5~15m,大小适宜,方便在目前的大部分水上娱乐业园、泳池等处使用,并且使得侧体20能够提供较大的力矩来防止平台主体单边载人时出现倾覆,中心体10的上部呈圆柱状,其直径r为1~3m,中心体10的底面呈球面状,中心体10的直径r与高度h的比例大于或等于2:1,形状规则,易于加工,并且旋转时受到的水阻力也较小,压载水泵11位于中心体10的内部,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水效果,输水管路12自各连接杆30内经过而与侧体20上的喷口连接,能够将压载水泵11和输水管路12隐藏,避免其受到磕碰损坏等,也有助于保持平台主体外形的美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喷口可以可摆动的设置在侧体20上,侧体20上设置用于驱动喷口摆动以调整喷口喷射方向的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来调接喷口的喷射方向,由此使得平台主体在旋转、晃动、横移等多种动作模式之间的切换,使用灵活方便。驱动装置可采用伺服电机等常用驱动结构,其可由控制装置进行控制,这些都是本领域中的常用结构和控制方式,在此不另作详述。

在不出现冲突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将上述附加技术特征自由组合以及叠加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中,以平台主体旋转时侧体20的瞬时速度方向亦即侧体20绕中心体10转动的轨迹的切线方向为前后方向,正向转动为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反向转动为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仅为便于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