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锚绳自动绕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41665发布日期:2020-10-28 11:38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锚绳自动绕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绳装置,具体是一种锚绳自动绕绳装置。



背景技术:

绕绳装置用钢丝绳在卷筒上缠绕和放出,实现容器升降的机械。钢丝绳一端固定并缠绕在提升卷筒上,另一端绕过天轮悬挂提升容器。

绕绳装置利用卷筒正、反方向转动缠绕或放出钢丝绳,进而实现提升容器的升、降运动,且一个容器只用一根提升钢丝绳悬挂的缠绕式提升机。单卷筒提升机一般在卷筒上只缠绕一根钢丝绳,作单钩提升。它重量轻、体积小、基建投资少;但提升量有限,容器自重不能平衡。

然而现有的锚绳自动绕绳装置,由于锚绳给船舶进行停靠使用,而船舶在河流、湖泊或者海域中停船时,由于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因此,船舶在河流、湖泊或者海域中停船时惯性一般较大,传统的锚绳自动绕绳装置由于没有设计防倒转组件,当船舶在风浪较大的河流、湖泊或者海域停船时,容易造成锚绳自动绕绳装置发生倒转现象,进而影响船舶的停靠。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锚绳自动绕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一种锚绳自动绕绳装置,包括:

底座,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输入电机,与所述输入电机啮合传动的减速齿轮组,与所述减速齿轮组连接的绕绳轮,以及与所述绕绳轮同轴转动的防倒转组件;

所述防倒转组件包括与所述绕绳轮同轴转动的转动轴,套接所述转动轴的棘轮,与所述棘轮抵接的挡块,与所述挡块转动连接的铰接板,与所述铰接板转动连接的延伸块,与所述延伸块固定连接的固定板,以及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挡块转动连接的固定板;所述棘轮上开有∠形齿槽,挡块与棘轮抵接部形状与棘轮上开有的∠形齿槽适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铰接板包括与所述挡块转动连接的下铰接块,以及与所述下铰接块铰接的上铰接块;所述上铰接块与下铰接块铰接处设有铰接棒,所述上铰接块与延伸板转动连接,所述上铰接块延伸板转动连接处设有连接棒,设计铰接板主要为了当绕绳轮在进行对绳索绕取时以供挡块的回弹幅度,进而使得当绕绳轮在进行对绳索绕取时挡块将紧贴沿着棘轮开有∠状的台阶面进行运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挡块与固定板转动连接件出设有旋转轴,设计旋转轴主要为了可以使挡块可以进行上下幅度的运动,进而当当绕绳轮在进行对绳索绕取时挡块将沿着棘轮开有∠形齿槽进行弹动,进而使得当绕绳轮在进行对绳索绕取时挡块将紧贴沿着棘轮开有∠状的台阶面进行运动。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还固定安装有左侧板与右侧板,所述左侧板与右侧板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内嵌由轴承,所述转动轴插接右侧板上的轴承,设计轴承,主要为了使得转动轴的转动更加顺畅。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右侧板固定连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减速齿轮组包括插接所述输入电机的输入轴,套接所述输入轴的小齿轮,与所述小齿轮啮合的中齿轮,插接所述中齿轮的传动轴,套接所述传动轴的啮合齿轮,与所述啮合齿轮啮合的大齿轮,以及插接所述大齿轮的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所述绕绳轮固定连接,设计减速齿轮组主要为了增加输入电机输入的扭矩力,进而使得绕绳时的绕取力更大。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锚绳自动绕绳装置,在绕绳轮的端部设计防倒转组件,使用棘轮与挡块的配合使用,进行防止绕绳轮出现倒转现象,进而防止当船舶在风浪较大的河流、湖泊或者海域停船时,造成锚绳自动绕绳装置发生倒转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倒转组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铰接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减速齿轮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底座1、输入电机2、左侧板3、减速齿轮组4、大齿轮41、输出轴42、中齿轮43、啮合齿轮44、传动轴45、小齿轮46、输入轴47、绕绳轮5、防倒转组件6、转动轴61、固定件62、固定板63、棘轮64、挡块65、铰接板66、下铰接块661、上铰接块662、连接棒663、铰接棒664、延伸块67、固定块68、旋转轴69、右侧板7。

具体实施方式

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分析,出现这一问题(现有锚绳自动绕绳装置在风浪较大的河流、湖泊或者海域进行绕绳时,绕绳轮容易发生倒转)的原因在于,现有的锚绳自动绕绳装置,由于锚绳给船舶进行停靠使用,而船舶在河流、湖泊或者海域中停船时,由于没有摩擦力的作用因此,船舶在河流、湖泊或者海域中停船时惯性一般较大,传统的锚绳自动绕绳装置由于没有设计防倒转组件,当船舶在风浪较大的河流、湖泊或者海域停船时,容易造成锚绳自动绕绳装置发生倒转现象,进而影响船舶的停靠,而本实用新型在绕绳轮的端部设计防倒转组件,使用棘轮与挡块的配合使用,进行防止绕绳轮出现倒转现象,进而防止当船舶在风浪较大的河流、湖泊或者海域停船时,造成锚绳自动绕绳装置发生倒转现象。

一种锚绳自动绕绳装置,包括:底座1、输入电机2、左侧板3、减速齿轮组4、大齿轮41、输出轴42、中齿轮43、啮合齿轮44、传动轴45、小齿轮46、输入轴47、绕绳轮5、防倒转组件6、转动轴61、固定件62、固定板63、棘轮64、挡块65、铰接板66、下铰接块661、上铰接块662、连接棒663、铰接棒664、延伸块67、固定块68、旋转轴69、右侧板7。

其中,所述输入电机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减速齿轮组4与所述输入电机2同轴转动,所述减速齿轮组4与所述输入电机2啮合传动,所述绕绳轮5与所述减速齿轮组4传动连接,所述防倒转组件6与所述绕绳轮5同轴转动。

所述防倒转组件6包括与所述绕绳轮5同轴转动的转动轴61,套接所述转动轴61的棘轮64,与所述棘轮64抵接的挡块65,与所述挡块65转动连接的铰接板66,与所述铰接板66转动连接的延伸块67,与所述延伸块67固定连接的固定板63,以及与所述固定块68固定连接且与所述挡块65转动连接的固定板63;所述棘轮64上开有∠形齿槽,挡块65与棘轮64抵接部形状与棘轮64上开有的∠形齿槽适配。

所述铰接板66包括与所述挡块65转动连接的下铰接块661,以及与所述下铰接块661铰接的上铰接块662;所述上铰接块662与下铰接块661铰接处设有铰接棒664,所述上铰接块662与延伸板转动连接,所述上铰接块662延伸板转动连接处设有连接棒663,设计铰接板66主要为了当绕绳轮5在进行对绳索绕取时以供挡块65的回弹幅度,进而使得当绕绳轮5在进行对绳索绕取时挡块65将紧贴沿着棘轮64开有∠状的台阶面进行运动。

所述挡块65与固定板63转动连接件出设有旋转轴69,设计旋转轴69主要为了可以使挡块65可以进行上下幅度的运动,进而当当绕绳轮5在进行对绳索绕取时挡块65将沿着棘轮64开有∠形齿槽进行弹动,进而使得当绕绳轮5在进行对绳索绕取时挡块65将紧贴沿着棘轮64开有∠状的台阶面进行运动。

所述底座1上还固定安装有左侧板3与右侧板7,所述左侧板3与右侧板7上固定安装有固定件62,所述固定件62内嵌由轴承,所述转动轴61插接右侧板7上的轴承,设计轴承,主要为了使得转动轴61的转动更加顺畅。

所述固定板63与所述右侧板7固定连接。

所述减速齿轮组4包括插接所述输入电机2的输入轴47,套接所述输入轴47的小齿轮46,与所述小齿轮46啮合的中齿轮43,插接所述中齿轮43的传动轴45,套接所述传动轴45的啮合齿轮44,与所述啮合齿轮44啮合的大齿轮41,以及插接所述大齿轮41的输出轴42;所述输出轴42与所述绕绳轮5固定连接,设计减速齿轮组4主要为了增加输入电机2输入的扭矩力,进而使得绕绳时的绕取力更大。

工作原理说明:当锚绳需要进行绕绳时,此时由输入电机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输入轴47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小齿轮46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中齿轮43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传动轴4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啮合齿轮44进行转动,进而带动大齿轮4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输出轴4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绕绳轮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锚绳进行绕取,而当船舶在风浪较大的水域绕绳时,此时绕绳装置容易发生倒转现象,而本实用新型在绕绳轮5进行绕绳时,绕绳轮5将带动转动轴61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记录进行转动,此时挡块65将紧贴沿着棘轮64开有∠状的台阶面进行运动,而当绕绳轮5出现倒转时,此时绕绳轮5将带动转动轴61进行倒转,进而带动棘轮64进行倒转,而棘轮64在倒转时,此时挡块65将与棘轮64开有的∠形齿槽进行抵接,进而阻挡棘轮64发生倒转,进而防止绕绳轮5发生倒转,进而预防对锚绳绕绳时发生的倒转现象。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