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1180发布日期:2020-09-23 01:0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皮划艇脚踏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划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皮划艇脚踏板。



背景技术:

目前的皮划艇脚踏板的锁定结构不方便,需要人起身双手操作,才能调节脚踏板位置,调节尾舵连接金钢绳时也不便捷,会导致人在踩踏脚踏板时金钢绳带动尾舵乱动影响船体稳定与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皮划艇脚踏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皮划艇脚踏板,包括脚踏板主体、抽芯、脚踏板锁扣、双面连接滑块、滚轮弹片和金刚绳滚轮,所述的抽芯贯穿连接所述的脚踏板锁扣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主体内部左侧,所述的双面连接滑块可滑动的连接所述的脚踏板主体左侧,所述的滚轮弹片可挤压伸缩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主体上,所述的金刚绳滚轮对应所述的滚轮弹片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主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脚踏板主体包括脚踏板面、安装所述的滚轮弹片和金刚绳滚轮的槽体和嵌入所述的抽芯和脚踏板锁扣的通道,所述的槽体位于所述的脚踏板面前端,所述的通道位于所述的脚踏板面和槽体左侧,所述的槽体内设置有挡片和第一限位柱体,所述的挡片紧贴所述的脚踏板面背面,所述的第一限位柱体设置在所述的槽体中间位置并对应贯穿所述的滚轮弹片,所述的通道内设置有使得所述的抽芯和脚踏板锁扣限位滑动的第二限位柱。从而使用者通过脚踏板主体的脚踏板面进行踩踏,通过槽体内设置滚轮弹片和金刚绳滚轮以及通道内设置抽芯和脚踏板锁扣完成整体的皮划艇脚踏板的锁止调整和对尾舵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的抽芯包括拉手、使得所述的抽芯限位滑动的限位槽和贯穿所述的脚踏板锁扣的通孔,所述的拉手位于所述的抽芯后侧端部,所述的限位槽设置在所述的抽芯中间并前侧呈开口状,所述的通孔设置在所述的抽芯前侧端部。从而通过抽芯上设置的拉手、限位槽和通孔配合脚踏板锁扣完成该种皮划艇脚踏板锁止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的脚踏板锁扣包括锁止端部、卡扣槽、倾斜陡坡和第一弹片,所述的锁止端部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锁扣左端,所述的卡扣槽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锁扣后侧并对应所述的第二限位柱,所述的倾斜陡坡设置在所述的第二限位柱前侧,所述的第一弹片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锁扣右侧。从而通过脚踏板锁扣上的锁止端部、卡扣槽、倾斜陡坡和第一弹片配合抽芯完成该种皮划艇脚踏板锁止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的滚轮弹片包括限位孔和第二弹片,所述的限位孔对应贯穿所述的第一限位柱体,所述的第二弹片对应所述的挡片设置,所述的限位孔内圈后侧设置有第一卡齿。从而通过滚轮弹片上的限位孔限位金刚绳滚轮,通过第二弹片的设置,使得弹片弹出状态下,金刚绳滚轮只能单向转动收紧金刚绳无法放松,从而前后推动该种左右设置的皮划艇脚踏板联动尾舵,需要放松金刚绳时则需要手动将弹片压进固定位置,才能使滚轮能够双向滚动调节金刚绳松紧。

进一步的,所述的金刚绳滚轮包括缠绕金刚绳子的槽颈和第二卡齿,所述的槽颈位于所述的金刚绳滚轮中部,所述的第二卡齿设置在所述的金刚绳滚轮底部。从而通过金刚绳滚轮上的槽颈来缠绕金刚绳,通过第二卡齿对应配合第一卡齿,并通过第二弹片的设置,使得弹片弹出状态下,金刚绳滚轮只能单向转动收紧金刚绳无法放松,从而前后推动该种左右设置的皮划艇脚踏板联动尾舵,需要放松金刚绳时则需要手动将弹片压进固定位置,才能使滚轮能够双向滚动调节金刚绳松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划艇脚踏板,包括脚踏板主体、抽芯、脚踏板锁扣、双面连接滑块、滚轮弹片和金刚绳滚轮。该种皮划艇脚踏板通过运用抽芯替代原有的脚踏板锁定结构,只需要单手将抽芯往内挤压,即可调整皮划艇脚踏板前后位置,拉出抽芯即可把皮划艇脚踏板位置锁定,该设计使得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即可调整皮划艇脚踏板位置,方便快捷,同时在皮划艇脚踏板上设计有金刚绳滚轮用于调节金刚绳长度,还设有滚轮弹片,滚轮弹片弹出状态下,金刚绳滚轮只能单向转动收紧金刚绳无法放松,从而前后推动该种左右设置的皮划艇脚踏板联动尾舵,需要放松金刚绳时则需要手动将滚轮弹片压进固定位置,才能使金刚绳滚轮能够双向滚动调节金刚绳松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皮划艇脚踏板,包括脚踏板主体1、抽芯2、脚踏板锁扣3、双面连接滑块4、滚轮弹片5和金刚绳滚轮6,所述的抽芯2贯穿连接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主体1内部左侧,所述的双面连接滑块4可滑动的连接所述的脚踏板主体1左侧,所述的滚轮弹片5可挤压伸缩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主体1上,所述的金刚绳滚轮6对应所述的滚轮弹片5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主体1上。所述的脚踏板主体1包括脚踏板面1-1、安装所述的滚轮弹片5和金刚绳滚轮6的槽体1-2和嵌入所述的抽芯2和脚踏板锁扣3的通道1-3,所述的槽体1-2位于所述的脚踏板面1-1前端,所述的通道1-3位于所述的脚踏板面1-1和槽体1-2左侧,所述的槽体1-2内设置有挡片7和第一限位柱体8,所述的挡片7紧贴所述的脚踏板面1-1背面,所述的第一限位柱体8设置在所述的槽体1-2中间位置并对应贯穿所述的滚轮弹片5,所述的通道1-3内设置有使得所述的抽芯2和脚踏板锁扣3限位滑动的第二限位柱9。所述的抽芯2包括拉手2-1、使得所述的抽芯2限位滑动的限位槽2-2和贯穿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的通孔2-3,所述的拉手2-1位于所述的抽芯2后侧端部,所述的限位槽2-2设置在所述的抽芯2中间并前侧呈开口状,所述的通孔2-3设置在所述的抽芯2前侧端部。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包括锁止端部3-1、卡扣槽3-2、倾斜陡坡3-3和第一弹片3-4,所述的锁止端部3-1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左端,所述的卡扣槽3-2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后侧并对应所述的第二限位柱9,所述的倾斜陡坡3-3设置在所述的第二限位柱9前侧,所述的第一弹片3-4设置在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右侧。所述的滚轮弹片5包括限位孔5-1和第二弹片5-2,所述的限位孔5-1对应贯穿所述的第一限位柱体8,所述的第二弹片5-2对应所述的挡片7设置,所述的限位孔5-1内圈后侧设置有第一卡齿10。所述的金刚绳滚轮6包括缠绕金刚绳子的槽颈6-1和第二卡齿11,所述的槽颈6-1位于所述的金刚绳滚轮6中部,所述的第二卡齿11设置在所述的金刚绳滚轮6底部。

具体安装时,首先,将所述的双面连接滑块4可滑动卡入所述的脚踏板主体1的左侧,将所述的抽芯2前端的限位槽2-2对应插入所述的通道1-3内,所述的限位槽2-2的前端开口对应插入所述的第二限位柱9,然后,在所述的抽芯2的通孔2-3贯穿安装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使得所述的倾斜陡坡3-3紧贴所述的通孔2-3的前端,所述的第一弹片3-4紧贴所述的通道1-3的右侧内壁,所述的锁止端部3-1露在所述的通道1-3外侧,然后,在所述的脚踏板主体1的槽体1-2上安装所述的滚轮弹片5,其中,所述的滚轮弹片5的限位孔5-1对应贯穿在所述的第一限位柱体8上,所述的滚轮弹片5的第二弹片5-2对应所述的挡片7紧贴设置,然后,将所述的金刚绳滚轮6对应所述的滚轮弹片5上的限位孔5-1,并贯穿所述的第一限位柱体8,完成整体的安装后,通过所述的双面连接滑块4将整体皮划艇脚踏板安装在皮划艇两侧,并在所述的金刚绳滚轮6的槽颈6-1缠绕上金刚绳,并将金刚绳连接皮划艇的尾舵上用来调整控制尾舵。

具体工作原理:使用者单手可将所述的抽芯2往内挤压,由于所述的抽芯2上的通孔2-3贯穿安装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因此,所述的抽芯2往内挤压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往前侧挤压并推出所述的通道1-3,此时,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处于一种松弛状态,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上的锁止端部3-1与皮划艇侧边处于松弛状态,使用者可以脚部踩踏所述的脚踏板主体1上的脚踏板面1-1,即可调整皮划艇脚踏板前后位置;反之,使用者单手将所述的抽芯2往后侧拉出所述的通道1-3,由于所述的抽芯2上的通孔2-3贯穿安装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因此,所述的抽芯2往外拉的过程中带动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往后侧拉并进入所述的通道1-3,此时,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处于一种压紧的状态,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上的第一弹片3-4紧贴所述的通道1-3右内侧壁,由于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上设置的倾斜陡坡3-3以及所述的第一弹片3-4的弹力恢复作用,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上的锁止端部3-1压紧皮划艇侧边,从而达到该种皮划艇脚踏板锁定状态,同时,在此过程中,所述的卡扣槽3-2对应所述的第二限位柱9限位滑动,防止所述的抽芯2带动所述的脚踏板锁扣3整体拔出所述的通道1-3,该设计使得使用者坐在座椅上即可调整皮划艇脚踏板位置,方便快捷。同时,在该种皮划艇脚踏板上还设有所述的金刚绳滚轮6用于调节缠绕在所述的槽颈6-1上的金刚绳长度,具体的,在常态情况下,所述的金刚绳滚轮6可转动调节,所述的滚轮弹片5处于弹出状态下,由于所述的限位孔5-1内圈后侧设置有第一卡齿10,所述的金刚绳滚轮6底部设置有第二卡齿11,因此,所述的金刚绳滚轮6只能单向转动收紧金刚绳无法放松,从而使得尾舵不会乱动,需要放松金刚绳时则需要手动将所述的滚轮弹片5压进固定位置,由于所述的滚轮弹片5上的第二弹片5-2对应所述的挡片7紧贴设置,在压进固定过程中,所述的第二弹片5-2受到挤压往内,使得所述的金刚绳滚轮6能够双向滚动调节金刚绳松紧,从而调节控制尾舵,调节完成后,松开所述的滚轮弹片5,停止向内压进,所述的滚轮弹片5上的第二弹片5-2在弹力的作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所述的金刚绳滚轮6只能单向转动收紧金刚绳无法放松,从而达到所述的金刚绳锁紧状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与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