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干扰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2667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防干扰无人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干扰无人机。



背景技术: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控制器操纵的不载人飞机,来实现喷洒作业,可以喷洒药剂、种子、粉剂等。随着土地流转、农业土地生产规模化,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业生产,使用无人机植保已成为普遍化的需求。

现有的无人机一般包括装有液体的储液箱及与储液箱连接的喷管。当无人机在农田上飞行时,储液箱中的液体通过喷管喷洒到农田里的作物上,实现植保。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现有技术中,无人机需配备供控制器通讯所用的电池,电池通常和控制器共同安装在机身中,这样就有可能在无人机飞行时,电池对控制器产生干扰,影响无人机在既定的路线上飞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电池和控制器共同安装在机身中造成电池对控制器产生干扰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干扰无人机。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干扰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包括机身、控制器、喷洒组件、多个旋翼及多个机臂,所述喷洒组件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多个旋翼通过与其一一对应设置的机臂等角度间隔布置在所述机身外侧,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飞行的控制器安装在所述机身中,

所述无人机还包括内装有电池的电池仓,所述电池仓通过挂架安装在所述机身外部,所述挂架包括挂板、封闭板和多个挂杆,所述挂板和所述机身的底部相对设置,所述挂板朝向所述机身的侧面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封闭板覆盖在所述安装槽上,所述多个挂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挂板及所述机身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无人机还包括用于支撑所述机身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两组相对布置的支撑组件,每个所述支撑组件均包括两根竖撑和一根横撑,所述竖撑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两根竖撑的第一端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两根竖撑的第二端部安装在所述横撑上,两组所述支撑组件中的所述竖撑之间通过连接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喷洒组件包括储液箱、液压泵、多个喷管及与所述喷管一一对应的喷头,所述储液箱安装在所述挂架背离所述机身的侧面下方且位于所述支架的两组支撑组件之间,所述液压泵安装在所述储液箱上,所述多个喷管均设置在所述机身外侧,所述喷管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多个喷管的第一端部通过所述液压泵与储液箱连通,所述多个喷管的第二端部延伸到所述机身外侧的不同位置,所述喷头安装在对应的所述喷管的第二端部。

进一步地,所述喷洒组件还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储液箱的撑架,所述撑架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和底板,所述顶板通过多个螺杆与所述挂板固定连接,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杆连接,所述多个固定杆、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围成一个与所述储液箱相匹配的固定区域,所述储液箱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区域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喷洒组件的喷管和喷头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喷管相对设置;所述喷洒组件还包括三通,所述三通安装在所述连接撑上,所述三通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所述三通的进口与所述液压泵的输出口连通,所述三通的两个出口分别与两个所述喷管的第一端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喷头的侧壁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内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杆,通过转动调节螺杆,可以调整喷头所喷出的液剂的压力。

进一步地,所述机臂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一端部固定安装在所述机身上,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通过折叠装置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可折叠连接,所述旋翼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二端部。

优选地,所述折叠装置包括:

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上,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同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

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上,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同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套管的端部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通过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转动连接;

卡钩,所述卡钩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卡钩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转动连接,所述卡钩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卡扣连接;

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所述第一套管的中心轴。

优选地,所述折叠装置包括:

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上,与所述第一连杆的第二端部同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一套筒的端部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锁合空间;

锁止组件,所述锁止组件包括控制杆、限位杆及复位弹性件,所述控制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控制杆的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外侧,所述复位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杆的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控制杆的第二端部伸入到所述锁合空间内,所述限位杆位于所述锁合空间内,所述限位杆垂直固定设置在所述控制杆上;

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固定套装在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上,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第一端部同第一端部的所述第二套筒的端部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通过第三转轴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二套筒的中心轴;

卡钩,所述卡钩固定设置在所述第四连接部上,所述卡钩伸入到所述锁合空间内,所述卡钩与所述限位杆可操作性地分离或卡合。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公开的一种防干扰无人机,由于无人机包括内装有电池的电池仓,且电池仓通过挂架安装在机身外部,挂架包括挂板、封闭板和多个挂杆,挂板和机身的底部相对设置,挂板朝向机身的侧面上设置有安装槽,电池安装在安装槽中,封闭板覆盖在安装槽上,多个挂杆的两端分别与挂板及机身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使供控制器通讯所用的电池安装在机身外侧,即电池外置,以避免在无人机飞行时,电池对控制器产生的可能干扰,保证无人机在既定的路线上飞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干扰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干扰无人机的喷管的布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干扰无人机的储液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的储液箱内的各个独立空间连通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储液箱内的各个独立空间连通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储液箱内的各个独立空间连通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干扰无人机的机臂的可折叠实现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机臂折叠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机臂折叠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机臂折叠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卡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干扰无人机的机臂的可折叠的实现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机臂折叠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机臂折叠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干扰无人机。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防干扰无人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干扰无人机的喷管的布置示意图,参见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防干扰无人机,包括机身1、控制器、喷洒组件a、多个旋翼2及多个机臂4,喷洒组件a安装在机身1上,多个旋翼2通过与其一一对应设置的机臂4等角度间隔布置在机身1外侧,用于控制无人机飞行的控制器安装在机身1中。通过控制器控制旋翼转动,可以带动无人机飞行,在无人机的飞行过程中,喷洒组件工作,完成无人机的植保作业。

结合图1,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无人机还包括内装有电池的电池仓3,电池仓3通过挂架b安装在机身1外部,挂架b包括挂板5、封闭板6和多个挂杆7,挂板5和机身1的底部相对设置,挂板5朝向机身1的侧面上设置有安装槽,电池安装在安装槽中,封闭板6覆盖在安装槽上,多个挂杆7的两端分别与挂板5及机身1固定连接。这样就可以使供控制器通讯所用的电池安装在机身1外侧,即电池外置,以避免在无人机飞行时,电池对控制器产生的可能干扰,保证无人机在既定的路线上飞行。

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电池仓外置,电池仓内的电池可以采用太阳能发电,以节省能源。此种情况下,封闭板6可以由透明材质制成。

另外,为了减轻挂架b的重量,可以在挂板5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9。

结合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无人机还包括用于支撑机身1的支架c,该支架c可以包括两组相对布置的支撑组件,每个支撑组件均包括两根竖撑10和一根横撑11,竖撑10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两根竖撑10的第一端部固定安装在机身1上,两根竖撑10的第二端部安装在横撑11上,两组支撑组件中的竖撑10之间通过连接撑12连接为一体,以保证支架c整体的稳固性。

结合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喷洒组件a可以包括储液箱13、液压泵14、多个喷管15及与喷管15一一对应的喷头16,储液箱13安装在挂架b背离机身1的侧面下方且位于支架c的两组支撑组件之间,液压泵14安装在储液箱13上,多个喷管15均设置在机身1外侧,喷管15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多个喷管15的第一端部通过液压泵14与储液箱13连通,多个喷管15的第二端部延伸到机身1外侧的不同位置,喷头16安装在对应的喷管15的第二端部。

结合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电池仓3也可以设置在支架c的两组支撑组件之间,由于储液箱13和电池仓3均可以设置在支架c的两组支撑组件之间,这样,支架c可以对储液箱13和电池仓3进行一定的防护,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储液箱13和电池仓3被外界损坏。

结合图1及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该喷洒组件a还可以包括用于安装储液箱13的撑架d,撑架d包括相对设置的顶板17和底板18,顶板17通过多个螺杆19与挂板5固定连接,顶板17和底板18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杆20连接,多个固定杆20、顶板17和底板18围成一个与储液箱13相匹配的固定区域,储液箱13固定设置在该固定区域内。

本发明实施例中,储液箱13的底部可以向下凸起,底板18上设置有与向下凸起的储液箱13的底部相匹配的通孔,储液箱13的底部插设在通孔中,可以实现对储液箱13的定位,防止无人机在飞行时储液箱13发生晃动。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无人机的储液箱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储液箱13内可以设置有若干隔板21,若干隔板21将储液箱13内分隔为若干相互连通的独立空间,这样可以缓存储液箱13内的液剂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晃动而导致无人机机体的不稳定,增加无人机的飞行的稳定性。

结合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隔板21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隔板21呈十字交叉状布置,两个隔板21将储液箱13内部分隔成四个独立空间,四个独立空间相互连通。这样,无人机在飞行时,储液箱13内的液体的混动会被隔板21阻挡,以缓存液体对储液箱13的冲击,保证无人机在飞行时的稳定性,保证植保的正常运作。

结合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储液箱13可以包括上盖13a、下盖13b和侧板13c,上盖13a的边缘和下盖13b的边缘通过侧板13c连接,上盖13a、下盖13b和侧板13c围成一个封闭的储存室,该存储室内可以存放用于植保的液体,液体的种类可以分为水体或农药,以实现农作物的灌溉防害。

结合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上盖13a可以为弧形状,下盖13b可以为圆盘形,侧板13c设置在上盖13a和下盖13b之间,侧板13c可以和上盖13a以及下盖13b为一体式结构,在上盖13a上可以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以实现液体的吸取和排放。

结合图3,本发明实施例中,每个隔板21均具有顶部和底部,每个隔板2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上盖13a和下盖13b密封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独立空间连通的第一种实现方式为: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储液箱内的各个独立空间连通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4,每个隔板21均具有前端和后端,每个隔板2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与侧板13c之间具有空隙,液体在空隙内流动,即可实现各个独立空间连通的相互连通。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储液箱内的各个独立空间连通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5,每个隔板21的前端和后端均和侧板13c密封连接,而两个隔板21的底部的中部均具有使四个独立空间相互连通的开口,由于液体是在隔板21的中部流动,不仅可以实现四个独立空间相互连通,还可以进一步地缓存液体对储液箱侧壁的冲击。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个独立空间连通的第三种实现方式为: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储液箱内的各个独立空间连通的第三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6,每个隔板21的前端和后端均和侧板13c密封连接,每个隔板21的底部的两侧均具有使相邻的独立空间相互连通的开口。

本发明实施例中,下盖13c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插槽,隔板21底部插设在插槽13c中,以实现隔板21在储液箱13内的安装。

当然,隔板21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安装在储液箱13内,例如螺钉或粘接,本发明实施例对隔板21安装在储液箱13内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储液箱13内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可以安装在下盖13c的内壁上,当储液箱13内没有液体时可以停止液体的喷洒,节省能源。

本发明实施例中,液压泵14可以安装在储液箱13的底部,液压泵14的输入口可以通过一个软管与出液口相连通,以实现储液箱21内的液剂的排放。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储液箱13内存放药剂或水,以实现对植物的防虫去害及灌溉作业。

本发明实施例中,喷洒组件a的喷管15和喷头16均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喷管15相对设置在无人机飞行时的左右两侧,这种设置可以在不减少喷洒组件a的喷洒面积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减少喷洒组件的数量,以精简机构。

本发明实施例中,喷洒组件a还可以包括三通22,该三通22安装在连接撑12上,三通22具有一个进口和两个出口,三通22的进口与液压泵14的输出口连通,三通22的两个出口分别与两个喷管15的第一端部连通。液压泵14从储液箱13中吸取的液剂可以通过三通22输送至喷管15中,完成液剂的输送。

本发明实施例中,喷头16的侧壁设置有螺栓孔,螺栓孔内设置有与其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杆,转动调节螺杆,可以调整喷头所喷出的液剂的压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在喷头16的内壁中喷涂有正离子层,这样,液剂从喷头喷出后会含有正离子,和地表的负离子相互吸引,以使液剂能更好的被吸收。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机臂的可折叠实现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的机臂的可折叠的实现方式二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7及图11,本发明实施例中,机臂4可以包括第一连杆4a和第二连杆4b,第一连杆4a和第二连杆4b均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连杆4a的第一端部固定安装在机身1上,第一连杆4a的第二端部通过折叠装置8与第二连杆4b的第一端部可折叠连接,旋翼3安装在第二连杆4b的第二端部,由于第一连杆4a和第二连杆4b可以通过折叠装置8实现机臂4的可折叠,这样,可以减少无人机中的占地面积,以方便运输。

为了实现机臂4的可折叠,本发明实施例的折叠装置有两种实现方式,分别为:

实现方式一:

结合图7,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一的折叠装置包括:

第一套筒8a,第一套筒8a固定套装在第一连杆4a的第二端部上,与第一连杆4a的第二端部同第一端部的第一套筒8a的端部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一连接部8b和第二连接部8c;

第二套筒8d,第二套筒8d固定套装在第二连杆4b的第一端部上,与第二连杆4b的第一端部同第一端部的第二套筒8d的端部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三连接部8e和第四连接部8f,第三连接部8e通过第一转轴与第二连接部8c可转动连接;

卡钩8g,卡钩8g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卡钩8g的第一端部通过第二销轴与第一连接部8b可转动连接,卡钩8g的第二端部与第四连接部8f卡扣连接;

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平行设置,且均垂直于第一套筒4a的中心轴。

在实现方式一中,当无人机处于飞行状态时,卡钩8g的第二端部卡扣在第四连接部8f上,第一连杆4a和第二连杆4b处于同轴状态,以实现无人机的飞行及喷洒作用;当无人机处于待工作状态时,卡钩8g的第二端部和第四连接部8f相互分离,通过外力可以使第三连接部8e与第二连接部8c绕第二转轴转动,实现第一连杆4a和第二连杆4b可折叠设置,即可改变机臂4的长度,使处于待工作状态的无人机的占地面积减少,以方便运输。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机臂折叠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8,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连接部8b可以包括两个第一耳板,两个第一耳板相对设置在第一套筒8a的外壁上,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穿过两个第一耳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第一耳板和第一套筒8a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结合图8,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连接部8c可以包括两个第二耳板,两个第二耳板相对设置在第一套筒8a的外壁上,第二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穿过两个第二耳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耳板和第一套筒8a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机臂折叠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9,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连接部8e可以为呈条状的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设置有被第二转轴活动穿过的通孔,以实现第三连接部8e与第二连接部8c的可转动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8e和第二套筒8d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结合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连接部8f可以为呈钩状的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的钩部向背离第一套筒8a的方向弯曲。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连接部8f和第二套筒8d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机臂折叠的第一种实现方式的卡钩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中,卡钩8g可以呈U型,卡钩8g包括腹板和分别位于腹板两侧的第一翼板和第二翼板,第一翼板设置有被第一转轴穿过的通孔,以实现卡钩8g和第一连接部8b的可转动连接,而第二翼板可以通过卡块8h与第二固定块的钩部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结合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中,卡块8h的中部通过第三销轴与卡钩的第二翼板可转动连接,第三销轴平行于第一销轴且垂直于第一套筒8a的中心轴,卡块8h的任意一端钩设在第二固定块的钩部内,使用时,通过外力搬动没有和第二固定块的钩部相配合的卡块8g的一端,即可使卡块8g从第二固定块的钩部相脱离。

结合图8,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套筒8a的侧壁上可以设置有一段第一缺口8i,第一缺口8i从第一套筒8a的任意一端向第一套筒8a的中部延伸,以方便第一套筒8a在第一连杆4a上进行套装,第一套筒8a的侧壁上设置有多组连接件,每组连接件均包括两个连接板8j,两个连接板8j相对设置在第一缺口8i的两侧,每个连接板8j均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即可实现第一套筒8a在第一连杆4a上的固定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缺口8i最好从第一套筒8a背向第二套筒8d的一端开始向第一套筒8a的中部延伸。

当然,第一套筒在第一连杆上的固定设置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第一套筒过盈配合在第一连杆上等,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一套筒在第一连杆上的固定设置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结合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套筒8d的侧壁上设置有一段第二缺口8k,第二缺口8k从第二套筒8d的任意一端向第二套筒8d的中部延伸,以方便第二套筒8d在第二连杆4b上进行套装,第二套筒8d的侧壁上也设置有多组连接件,每组连接件均包括两个连接板8j,两个连接板8j相对设置在第二缺口8k的两侧,每个连接板8j均设置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即可实现第二套筒8d在第二连杆4b上的固定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缺口8k最好从第二套筒8d背向第一套筒8a的一端开始向第二套筒8d的中部延伸。

当然,第二套筒在第二连杆上的固定设置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第二套筒过盈配合在第二连杆上等,本发明实施例对第二套筒在第二连杆上的固定设置的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实现方式二: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机臂折叠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机臂折叠的第二种实现方式的第二套筒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1、图12及图13,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方式二的折叠装置包括:

第一套筒8a,第一套筒8a固定套装在第一连杆4a的第二端部上,与第一连杆4a的第二端部同第一端部的第一套筒8a的端部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一连接部8b和第二连接部8c,第一连接部8b具有锁合空间;

锁止组件,锁止组件包括控制杆8o、限位杆8p及复位弹性件8q,控制杆8o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控制杆8o的第一端部位于第一连接部8b外侧,复位弹性件8q的两端分别与控制杆8o的第一端部及第一连接部8b连接,控制杆8o的第二端部伸入到锁合空间内,限位杆8p位于锁合空间内,限位杆8p垂直固定设置在控制杆8o上;

第二套筒8d,第二套筒8d固定套装在第二连杆4b的第一端部上,与第二连杆4b的第一端部同第一端部的第二套筒8d的端部的外壁上相对设置有第三连接部8e和第四连接部8f,第三连接部8e通过第三转轴与第二连接部8c可转动连接,第三转轴垂直于第二套筒8d的中心轴;

卡钩8g,卡钩8g固定设置在第四连接部8f上,卡钩8g伸入到锁合空间内,卡钩8g与限位杆8p可操作性地分离或卡合。

本发明的无人机在使用时,锁止组件中的限位杆卡合在卡钩中,锁止组件的复位弹性件提供锁紧力,防止限位杆从卡钩中脱离,无人机正常使用;当无人机的机臂需要折叠时,推动锁止组件中的控制杆移动,使限位杆从卡钩中脱离,此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处于可转动连接的状态,转动第二连杆,即可实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相对翻转,使机臂可以折叠收拢,以使机臂缩短,以减少无人机整体存放时的占用空间,且方便运输。

结合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8b可以为呈条状的第一固定块,第一固定块设置有沿第一套筒8a的轴向贯通的通槽,该通槽即为锁合空间。

结合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复位弹性件8q可以为套装在控制杆8o上的压缩弹簧,此种情况下,卡钩8g的钩部需向第三连接部8e的方向延伸,当限位杆8p卡合在卡钩8g的钩部时,由于压缩弹簧的复位作用,可以防止限位杆8p从卡钩8g的钩部中脱离。

结合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控制杆8o的第一端部上可以固定设置有盖板8m,以方便对控制杆8o进行操作。

结合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限位杆8p的中部可以固定设置在控制杆8o上,而卡钩8g可以设置有两个,两个卡钩8g相对安装在控制杆8o的两侧,由于采用两个卡钩8g与一个限位杆8p相配合,因此,可以提高机臂处于不折叠状态时的锁紧力,保证无人机正常运行。

另外,在锁合空间内可以固定设置有一个导向板8n,该导向板8n平行于限位杆8p设置,导向板8n的中部可以设置有供控制杆8o的第二端部滑动穿过的导向孔,这样可以对控制杆8o的操作进行导向。

结合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8c可以包括两个耳板,两个耳板相对设置在第一套筒8a的外壁上,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固定穿过两个耳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套筒8a及位于其两侧的第一连接部8b和第二连接部8c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结合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8e也可以为呈条状的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设置两个耳板之间,第二固定块设置有被第三转轴活动穿过的通孔,以实现第三连接部8e与第二连接部8c的可转动连接。

结合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连接部8f也可以为呈条状的第三固定块,两个卡钩8g固定设置在第三固定块上。

结合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套筒8d、第三连接部8e、第四连接部8f及两个卡钩8g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结合图13,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套筒8a和第一连杆4a的连接方式及第二套筒8d与第二连杆4b的连接方式类似,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做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将旋翼2和机身1连接的机臂4分成由折叠装置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由于两个连杆可以通过折叠装置实现机臂的折叠,这样,可以减少无人机中的占地面积,以方便运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