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无人机对需要在某特定位置(如海域、山区、森林等)进行投放的物资进行投放,进而起到应急作用。
然而,由于无人机自身的特性,在装载待投物时往往都是直接将待投物固定于无人机的底部,运行空中时直接将待投物进行投放即可。然而此种方式使得待投物完全裸露在空中,以至于在恶劣环境下或者空中遇到障碍物时极易对待投物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确保待投物在运送过程中不受恶劣环境或者空中障碍物所影响而造成损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应用于无人机,所述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固定于所述无人机上,且所述本体包括:存储区域,用于存储待投物;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且二者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所述存储区域;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以获取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进行旋转;其中,所述第二壳体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进行旋转,使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打开或者关闭,以将存储于所述存储区域的所述待投物投放或者存储。
可选的,所述本体的数量是n个,且n个所述本体并行的固定于所述无人机的底部;所述驱动件的数量与所述本体的数量相对应,且每一个所述驱动件对应地与一个所述本体中的所述第二壳体活动连接;其中,所述n大于等于2,且每一个所述驱动件分别获取独立地控制信号,对应地控制一个所述本体中的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对应地一个所述第一壳体进行旋转。
可选的,还包括: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以对所述待投物的投放位置进行定位。
可选的,还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上,以对所述待投物的投放位置进行实时摄像。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件是激光指示器;和/或,所述摄像装置是摄像机。
可选的,还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于所述无人机的底部;2个所述本体并行的固定于所述连接座上。
可选的,还包括:定位部件,所述定位部件固定于所述连接座上,以对所述待投物的投放位置进行定位。
可选的,还包括: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固定于所述连接座上,以对所述待投物的投放位置进行实时摄像。
可选的,所述定位部件是激光指示器;和/或,所述摄像装置是摄像机。
可选的,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驱动端和同步端,所述驱动端和所述同步端对称地分布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两端;所述本体还包括:轴承组件;第一罩体,所述第一罩体固定于所述驱动端上,且所述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罩体内;第二罩体,所述第二罩体固定于所述同步端上,且所述轴承组件固定于所述第二罩体内;其中,所述驱动件在所述第一罩体内与所述驱动端活动连接,所述轴承组件在所述第二罩体内与所述同步端活动连接,且所述轴承组件在所述第二罩体内和所述同步端同步转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应用于无人机,通过将本体固定于无人机上,并在本体内设置可先相对旋转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一存储区域,用于存储待投物。同时通过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进行旋转,使得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可以处于打开或者关闭两种状态,即当打开时,待投物被投放,当关闭时,则待投物被存储于该存储区域内。这样就使得待投物通过无人机在空中运送的过程中,由于待投物是被安置在存储区域内,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作用于与外界空间相隔离,以此确保了待投物在运送过程中不受外界恶劣环境(如雷雨天气)或者空中障碍物所影响而造成损坏,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应用于无人机,通过将本体固定于无人机上,并在本体内设置可先相对旋转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以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一存储区域,用于存储待投物。同时通过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进行旋转,使得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可以处于打开或者关闭两种状态,即当打开时,待投物被投放,当关闭时,则待投物被存储于该存储区域内。这样就使得待投物通过无人机在空中运送的过程中,由于待投物是被安置在存储区域内,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作用于与外界空间相隔离,以此确保了待投物在运送过程中不受外界恶劣环境(如雷雨天气)或者空中障碍物所影响而造成损坏,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的特点。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应用于无人机,所述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至少可以包括:本体1、驱动件14、定位部件3和摄像装置4。
其中,所述本体1包括:用于存储待投物的存储区域13、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固定于所述无人机的底部,且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活动连接,且二者可相对转动,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所述存储区域13。所述驱动件14与所述第二壳体12活动连接,以获取控制信号驱动所述第二壳体1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进行旋转。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所述本体1即为待投物的装载体,被安装于无人机的机身底部。当然,对于本体1如何安装在无人机的机身上,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可以是通过一固定装置固定于无人机的机身上,也可以是通过一快拆组件可拆卸式的固定于无人机的机身上,还可以直接通过螺钉或者螺栓将其以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于无人机的机身上,则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同样的,对于本体1在无人机的机身上的安装部位,本实用新型也并不局限,可以根据实际作用需求已经无人机机身底部的空间分布位置,固定于无人机的机身底部中间部位,后者侧部,或者前部,或者后部等,也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所述第二壳体12通过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进行旋转,使所述第二壳体1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打开或者关闭,以将存储于所述存储区域13的所述待投物投放或者存储。
具体而言,所述本体1中的第一壳体12,可以是一个呈半圆筒状的壳体结构,可以理解为是将一空心圆柱筒延其中心竖轴切至两半,其中一半即为所述的第一壳体11,另一半即为所述第二壳体12。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半径大于所述第二壳体12的内半径,这样就可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体12的外侧面能够紧密的贴合在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进行转动。以此来实现所述第二壳体1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打开或者关闭。即,当所述第二壳体1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打开时,则此时所述第二壳体12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是相互贴合的(可以理解为是相互重合的),存储区域13被打开,待投物被投放。当所述第二壳体1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关闭时,则此时所述第二壳体12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是相互分离的(可以理解为是不重合的),此时由所述第二壳体12和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了所述存储区域13,即待投物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区域13内。
这样就有效的保证了,当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由所述第二壳体12和所述第一壳体11构成一防护罩,将待投物暂时性的存储于存储区域13,以使所述待投物与外界空间相隔离,进而防止了外界的恶劣环境如雷雨天气或者空中障碍物对待投物因接触或者碰撞而造成损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的定义,并非是对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的编号顺序的实质限定,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仅是对壳体进行区分所用。换句话说,当第二壳体12固定于无人机上,且第二壳体12的内半径大于第一壳体11的内半径,继而使得第二壳体12相对于第一壳体11进行旋转,以实现所述第一壳体11相对于所述第二壳体12打开或者关闭,也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下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继续以第一壳体11的内半径大于第二壳体12的内半径为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在投放过程中,对投放物在预设的位置进行准确的投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还包括一定位部件2,所述定位部件2可以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以对所述待投物的投放位置进行定位。且定位部件2具有指示定位功能的激光指示器。当然,为了实时能够观测待投放的投放信息,以及采集投放地面的地理位置信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设置有摄像装置3,所述摄像装置3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11上,以对所述待投物的投放位置进行实时摄像。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驱动件14、定位部件2和摄像装置3,可均与无人机内部的飞行控制系统或者地面站或者远程终端连接进行信息传递,以通过飞行控制系统或者地面站或者远程终端向所述驱动件14发送驱动指令,继而通过所述驱动件14驱动所述第二壳体1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进行旋转。
更进一步的,请参阅图5-6,对于所述第二壳体12而言,所述第二壳体12可以包括:驱动端121和同步端122。所述驱动端121和所述同步端122对称地分布于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两端。也可以理解为,所述驱动端121和所述同步端122即为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两端。同时所述本体1还包括:轴承组件15、第一罩体16和第二罩体17。其中,所述第一罩体16固定于所述驱动端121上,且所述驱动件14固定于所述第一罩体16内。所述第二罩体17固定于所述同步端122上,且所述轴承组件15固定于所述第二罩体17内。
详细而言,所述驱动件14在所述第一罩体16内与所述驱动端121活动连接,以接收驱动信号驱动所述驱动端122进行旋转,同时驱动端121作为第二壳体12的一端使得第二壳体12整体与之进行同步转动。所述轴承组件15在所述第二罩体17内与所述同步端122活动连接,且所述轴承组件15在所述第二罩体17内和所述同步端122同步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罩体16呈半球状结构,使得第一罩体16的圆形开口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半圆形开口相匹配。所述第一罩体16包括一第一圆形开口端161,并通过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端161固定于所述驱动端121上。这里,第一罩体16呈半球状结构,可以理解为第一罩体16由与驱动端121连接部位处至其尾端,内径逐渐减小,即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端161是所述半球状结构中直径最大的一个圆形端口。同样的,所述第二罩体17呈半球状结构,使得第二罩体17的圆形开口也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的半圆形开口相匹配。所述第二罩体17包括一第二圆形开口端171,并通过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端171固定于所述同步端122上。这里,第二罩体17呈半球状结构,可以理解为第二罩体17由与同步端122连接部位处至其尾端,内径逐渐减小,即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端171是所述半球状结构中直径最大的一个圆形端口。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之所以将所述第一罩体16和所述第二罩体17设计成半球状结构,以使得所述第一罩体16和所述第二罩体17的外侧面(可以理解为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的迎风面)作为迎风面时,风的阻力顺着所述第一罩体16和/或所述第二罩体17的球状表面得以减缓,进而最大化的降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在空中运行过程中所收到的阻力。同时,也可以使得当遇到恶劣天气环境如雷雨天气时,降落于所述第一罩体16和/或所述第二罩体17上的雨水,可以顺着所述第一罩体16和/或所述第二罩体17的球状表面下流,避免积水。
对于驱动件15而言,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15可以包括:舵机141和舵机盘142。其中,所述舵机141固定于所述第一罩体16内。所述舵机盘142固定于所述驱动端121上,并与所述舵机141活动连接,以通过所述舵机141获取控制指令,驱动所述舵机盘142带动所述驱动端121进行转动。以此来实现驱动端121的旋转带动第二壳体12整体与之进行旋转,实现所述第二壳体1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打开或者关闭。即,当舵机141获取控制指令,驱动所述舵机盘142带动所述驱动端121(第二壳体1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打开时,则此时所述第二壳体12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是相互贴合的(可以理解为是相互重合的),存储区域13被打开,待投物被投放。当舵机141获取控制指令,驱动所述舵机盘142带动所述驱动端121(第二壳体1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关闭时,则此时所述第二壳体12的外侧面和所述第一壳体11的内侧面是相互分离的(可以理解为是不重合的),此时由所述第二壳体12和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了所述存储区域13,即待投物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区域13内。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请进一步参阅图5-6,所述驱动件14还可以包括:第一连接盘143和第二连接盘18。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与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端161相卡接,且所述驱动端121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上,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盘143相卡接。
具体而言,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与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端161相卡接,且所述驱动端121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上,这就使得当舵机141驱动舵机盘142进行旋转时,旋转中的舵机盘142带动所述驱动端121进行同步转动,而由于驱动端121与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之间固定连接,进而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也同步转动。由于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与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端161、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相卡接,因此所述第一连接盘143在转动过程中,即可实现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端161(第一罩体16)和所述第一壳体11相对于旋转中的第一连接盘处于静止状态。
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与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端161之间的卡接方式、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之间的卡接方式,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端161的内侧开设一凹陷的圆环滑槽,在所述第一连接盘143的边缘部位开设一凸起的凸台,并通过该凸台卡接在第一圆形开口端161内侧的圆环滑槽内,以此实现于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与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端161之间的卡接,并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盘143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端161进行旋转。同样的,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之间的卡接方式,也可以是在第一连接盘143的边缘侧表面处开设一圆环滑槽,此时可将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上开设的凸台理解为在所述第一连接盘143直径方向上,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上开设的圆环滑槽在所述第一连接盘143的盘面上,二者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同时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开设有一凸起的凸台,并通过该凸台卡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盘143的边缘侧表面处所开设圆环滑槽内,以此实现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与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的卡接,并使得所述第一连接盘143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进行旋转。
当然,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盘143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罩体16可相对转动,即在第一连接盘143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罩体16静止不动。还存在其他的设计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述的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与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端161之间相卡接、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相卡接仅是其中实现的一种方式,并非局限。
例如,还可以是将所述第一连接盘143和所述第一壳体1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罩体16的第一圆形开口端161相卡接,即在所述第一圆形开口端161的边缘部位,和靠近边缘部位的内侧面,分别开设凹陷的圆环滑槽,同时在第一连接盘143的边缘部位开始一匹配的凸台,在第一壳体11的一端的边缘部位也开设一匹配的凸台,进而分别将第一连接盘143的边缘部位凸台卡接在第一圆形开口端161靠近边缘部位内侧面的圆环滑槽内,以及将第一壳体11的一端的凸台卡接在第一圆形开口端161边缘部位的圆环滑槽内,以此也可实现所述第一连接盘143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罩体16可相对转动,即在第一连接盘143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罩体16静止不动,也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需要补充的是,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位于所述舵机盘142和所述驱动端121之间,所述舵机盘142和所述第一连接盘143固定连接,以通过所述舵机141依次驱动所述舵机盘142、所述第一连接盘143带动所述驱动端121进行转动。所述舵机盘142和所述第一连接盘143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是螺钉连接,也可以是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只要能够使得二者之间可发生同步转动的固定连接,则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与第一连接盘143相对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空中投放的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盘18,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与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端171相卡接,且所述同步端122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上,所述第二壳体1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盘18相卡接;所述轴承组件15在所述第二罩体17内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与所述同步端122活动连接。
相同的,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与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端171相卡接,且所述同步端121固定于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上,这就使得当舵机141驱动舵机盘142进行旋转时,旋转中的舵机盘142带动所述驱动端121(第二壳体12)进行同步转动,而由于同步端122与所述第二连接盘18之间固定连接,进而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盘18也同步转动。由于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与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端171、所述第一壳体11的另一端相卡接,因此所述第二连接盘18在转动过程中,即可实现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端171(第二罩体17)和所述第一壳体11相对于旋转中的第二连接盘18处于静止状态。
对于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与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端171之间的卡接方式、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另一端之间的卡接方式,可以是在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端171的内侧开设一凹陷的圆环滑槽,在所述第二连接盘18的边缘部位开设一凸起的凸台,并通过该凸台卡接在第二圆形开口端171内侧的圆环滑槽内,以此实现于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与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端171之间的卡接,并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盘18可相对于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端171进行旋转。同样的,对于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另一端之间的卡接方式,也可以是在第二连接盘18的边缘侧表面处开设一圆环滑槽,此时可将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上开设的凸台理解为在所述第二连接盘18直径方向上,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上开设的圆环滑槽在所述第二连接盘18的盘面上,二者所在的平面相互垂直。同时所述第一壳体11的另一端也开设有一凸起的凸台,并通过该凸台卡接在所述第二连接盘18的边缘侧表面处所开设圆环滑槽内,以此实现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与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的卡接,并使得所述第二连接盘18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进行旋转。
当然,对于所述第二连接盘18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二罩体17可相对转动,即在第二连接盘18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一罩体17静止不动。还存在其他的设计方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上述的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与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端171之间相卡接、所述第二连接盘18与所述第一壳体11的另一端相卡接仅是其中实现的一种方式,并非局限。
例如,还可以是将所述第二连接盘18和所述第一壳体11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罩体17的第二圆形开口端171相卡接,即在所述第二圆形开口端171的边缘部位,和靠近边缘部位的内侧面,分别开设凹陷的圆环滑槽,同时在第二连接盘18的边缘部位开始一匹配的凸台,在第一壳体11的另一端的边缘部位也开设一匹配的凸台,进而分别将第二连接盘18的边缘部位凸台卡接在第二圆形开口端171靠近边缘部位内侧面的圆环滑槽内,以及将第一壳体11的另一端的凸台卡接在第二圆形开口端171边缘部位的圆环滑槽内,以此也可实现所述第二连接盘18可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二罩体17可相对转动,即在第二连接盘18旋转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第二罩体17静止不动,也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
通过上述第一连接盘143和第二连接盘18,实现了所述第二壳体12和所述第一壳体11之间的相对旋转的连接方式,即实现了所述第二壳体12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11可处于打开或者关闭的状态。当然,为了减轻整机重量,由于第一连接盘143要与舵机盘142的盘面活动连接,因此对于第一连接盘143采用的是实心体结构,而对于第二连接盘18而言,由于其不需要与舵机盘142的盘面连接,因此对于第二连接盘18可尽量采用“空心体”的结构设计,以便减轻自动,例如:第二连接盘包括:十字型架181、支撑圆盘182即框架183。十字型架181做为支撑骨架用于连接所述支撑圆盘182和所述框架183,使得所述支撑圆盘182被固定于所述框架183内,以此通过十字型架181的结构来取代第一连接盘143的实心体结构,达到减轻自重的技术效果。轴承组件15固定于所述支撑圆盘182上,且作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轴承组件15可以包括一轴承151和一法兰盘152。其中,所述轴承151和所述法兰盘152在所述支撑圆盘182处轴承连接。对于所述轴承151、所述法兰盘152及所述支撑圆盘182的轴承连接,以实现第二连接盘18的相对转动以是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值得一提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所述轴承组件15,是为了使得所述轴承组件15与所述驱动件14在所述第二壳体12的两端构成一对旋转的平衡支点,以避免当仅存在驱动件14这一个旋转支点时,造成第二壳体12旋转不平稳的技术缺陷。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上述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均是指的无人机的机身底部固定了一个本体1,但是对于本体1的数量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也即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本体1的数量是可以n个,且n个所述本体1可以并行的固定于所述无人机的底部。同时,所述驱动件14的数量与所述本体1的数量相对应,且每一个所述驱动件14对应地与一个所述本体1中的所述第二壳体12活动连接;其中,所述n大于等于2,且每一个所述驱动件14分别获取独立地控制信号,对应地控制一个所述本体1中的所述第二壳体12相对于对应地一个所述第一壳体11进行旋转。
例如,继续参阅图1-4,即为n=2时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此时为了便于连接2个或者多个本体1(下面以n=2为例进行阐述),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包括一个连接座4。且2个所述本体1并行的固定于所述连接座4上。
具体而言,所述连接座可以包括:座体41、第一盖体42和第二盖体43。
其中,所述座体41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且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合围形成一内部呈空心结构的所述座体41;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为两个对立面,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为两个对立面;2个所述本体1对称地固定于所述第三侧面和所述第四侧面上。所述第一盖体42盖合在所述第一侧面上,且所述连接座4通过所述第一盖体42与所述无人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盖体43盖合在所述第二侧面上,且所述第二盖体43上开设有第一投射窗口431和第二投射窗口432。所述定位部件2固定于所述第一投射窗口431处,所述摄像装置3固定于所述第二投射窗口432处。相同的,所述定位部件2可以是激光指示器;所述摄像装置3可以是摄像机。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