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器的机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8312发布日期:2019-07-13 10:30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飞行器的机翼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飞行器的机翼。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包括这种机翼的飞行器。



背景技术:

该机翼包括主机翼、缝翼、以及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将该缝翼可移动地连接至该主机翼,使得该缝翼能够在缩回位置与至少一个伸展位置之间移动。连接组件至少包括第一连接站(connectionstation)和第二连接站,该第二连接站与该第一连接站在翼展方向上间隔开。该连接组件还可以包括另外的连接站,例如第三连接站或者第三连接站和第四连接站。

第一连接站包括第一链接机构、第一缝翼轨道以及第一驱动站(drivestation)。第一链接机构经由第一联结件枢转安装至主机翼、并且经由第二联结件枢转安装至缝翼。第一缝翼轨道在主机翼处被导引用于沿预先限定的路径移动、并且经由第三联结件枢转安装至缝翼。优选地,第一缝翼轨道沿第一纵向轴线以伸长的方式延伸、并且经由主机翼处的滚轮被导引用于沿着沿第一纵向轴线延伸的路径平移式移动。优选地,第一缝翼轨道具有笔直形式,即沿笔直的第一纵向轴线延伸。第一驱动站包括第一输入区段、第一齿轮单元、以及第一输出区段,该第一输入区段联接至驱动轴,该第一输出区段驱动性地联接至第一缝翼轨道以用于使第一缝翼轨道沿该路径移动。

第二连接站包括第二链接机构、第二缝翼轨道以及第二驱动站。第二链接机构经由第四联结件枢转安装至主机翼、并且经由第五联结件枢转安装至缝翼。第二缝翼轨道在主机翼处被导引用于沿预先限定的路径移动、并且经由第六联结件枢转安装至缝翼。优选地,第二缝翼轨道沿第二纵向轴线以伸长的方式延伸、并且经由主机翼处的滚轮被导引用于沿着沿第二纵向轴线延伸的路径平移式移动。优选地,第二缝翼轨道具有笔直形式,即沿笔直的第二纵向轴线延伸。第二驱动站包括第二输入区段、第二齿轮单元、以及第二输出区段,该第二输入区段联接至驱动轴,该第二输出区段驱动性地联接至第二缝翼轨道以用于使第二缝翼轨道沿该路径移动。

第一齿轮单元和第二齿轮单元将来自第一输入区段和第二输入区段(即,来自驱动轴)的低转矩式高转速转化为第一输出区段和第二输出区段处的高转矩式低转速。驱动轴优选地由中央驱动单元(例如液压和/或电动马达安排)驱动。第一联结件、第二联结件、第三联结件、第四联结件、第五联结件以及第六联结件优选地形成为球形联结件或形成为万向联结件,并且被优选地被配置成围绕彼此平行的、和/或与翼展方向平行的、和/或与主机翼的前缘平行的旋转轴线枢转。

类似的机翼在现有技术中是已知的。对于此类机翼,在第一连接站和第二连接站不同步移动的情况下可能发生歪斜的情况,并且缝翼可能围绕竖直轴线发生歪斜。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防止缝翼的这种歪斜情况。

此目的的实现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同步轴,所述同步轴将所述第一连接站联接至所述第二连接站,以使所述第一连接站和所述第二连接站同步移动。同步轴优选地是旋转轴并且优选地经由球形联结件或万向联结件联接至第一连接站和第二连接站,以在例如机翼在空气动力学载荷的作用下弯曲的情况下避免产生约束力。以这样的方式,同步轴提供了,第一连接站和第二连接站同步地(即,并行地)移动,使得由于第一连接站和第二连接站在翼展方向上间隔开,而防止了缝翼的歪斜。

除第一连接站和第二连接站之外,连接组件可以包括另外的连接站。例如,可以提供第三连接站,该第三连接站包括第三链接机构和/或第三缝翼轨道。此外,可以提供第四连接站,该第四连接站包括第四链接机构和/或第四缝翼轨道。同步轴可以仅联接第一连接站和第二连接站,或还可以将第三连接站和/或第四连接站联接至第一连接站和第二连接站。

根据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输出区段包括第一驱动小齿轮,所述第一驱动小齿轮接合所述第一缝翼轨道处提供的第一齿条,以用于沿与第一缝翼轨道对应的路径驱动所述第一缝翼轨道。另外或替代性地,所述第二输出区段包括第二驱动小齿轮,所述第二驱动小齿轮接合所述第二缝翼轨道处提供的第二齿条,以用于沿与第二缝翼轨道对应的路径驱动所述第二缝翼轨道。缝翼轨道的这种齿轮齿条副驱动是非常高效且可靠的。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同步轴将所述第一输出区段联接至所述第二输出区段,以使所述第一输出区段和所述第二输出区段同步移动。联接第一输出区段和第二输出区段是防止缝翼歪斜的非常高效且可靠的方式。

尤其优选的是,所述同步轴将所述第一驱动小齿轮联接至所述第二驱动小齿轮,以使所述第一驱动小齿轮和所述第二驱动小齿轮同步移动。第一驱动小齿轮和第二驱动小齿轮可以固定地安装至同步轴、或可以以齿轮传动的方式接合该同步轴。这表现了防止歪斜的简单方式。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同步轴是与所述驱动轴同轴地安排的。例如,驱动轴可以在同步轴内运转。这允许非常紧凑的设计。

替代性地,所述同步轴还可以被安排成与所述驱动轴平行地间隔开。这允许独立于驱动轴来设计同步轴。

根据替代性实施例,所述同步轴将所述第一链接机构联接至所述第二链接机构,以使所述第一链接机构和所述第二链接机构同步移动。联接第一链接机构和第二链接机构表现了防止缝翼歪斜的另一种非常高效且可靠的方式。

尤其优选的是,所述同步轴被安排成使得其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联结件和所述第四联结件的旋转轴线重合。这意味着,同步轴在主机翼处与第一联结件和第四联结件对齐、并且围绕其中心轴线相对于主机翼旋转,这表现了同步轴的可靠且高效的安排。替代性地,同步轴还可以被安排成与第一联结件和第四联结件的旋转轴线平行地间隔开,使得该同步轴间隔开地围绕第一联结件和第四联结件以某一半径旋转。

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第一链接机构包括第一链接元件,该第一链接元件以其第一末端经由第一联结件安装至主机翼、并且以其相反的第二末端经由第二联结件安装至缝翼。另外或替代性地,第二链接机构包括第二接元件,该第二链接元件以其第一末端经由第四联结件安装至主机翼、并且以其相反的第二末端经由第五联结件安装至缝翼。以这样的方式,这些链接机构可以通过仅包括一个链接元件而非常简单地形成。

尤其优选的是,第一链接元件经由第一条杆安装至缝翼,该第一条杆以其一个末端固定地安装至缝翼、并且以其相反的另一个末端经由第二联结件枢转安装至第一链接元件。另外或替代性地,第二链接元件经由第二条杆安装至缝翼,该第二条杆以其一个末端固定地安装至缝翼、并且以其相反的另一个末端经由第五联结件枢转安装至第二链接元件。这样的第一条杆和第二条杆可以是缝翼的固定部分,或者可以是所述连接组件的刚性地安装至缝翼的部分。通过包括此类条杆,可以根据需要来影响缝翼的移动路径和定向。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同步轴将所述第一链接元件联接至所述第二链接元件。优选地,同步轴在第一联结件和第四联结件处联接第一链接元件和第二链接元件,但还可以在第二联结件和第五联结件处、或分别在第一联结件与第四联结件之间的中间位置处和第二联结件与第五联结件之间的中间位置处联接第一链接元件和第二链接元件。以这样的方式,提供了同步轴的简单且高效的安排。

根据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链接机构形成为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两个链接元件,所述两个链接元件在翼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枢转安装至所述主机翼、并且在所述翼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枢转安装至所述缝翼。另外或替代性地,所述第二链接机构形成为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两个链接元件,所述两个链接元件在翼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枢转安装至所述主机翼、并且在所述翼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的位置枢转安装至所述缝翼。这种四连杆机构涉及高效且可靠的连接设计。

根据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同步轴包括经由联接机构而彼此连接的第一轴部分和第二轴部分,所述联接机构提供在所述连接组件的正常操作期间使得所述第一轴部分和所述第二轴部分解除扭转联接,并且所述联接机构提供在所述第一驱动站和所述第二驱动站中的一者失效时使得所述第一轴部分和所述第二轴部分扭转联接。以这样的方式,在正常操作期间可以避免例如由于机翼弯曲而引起的约束力,同时,在一个驱动站失效时,另一个驱动站仍然可以联接至那一个驱动站、并且没有歪斜地驱动缝翼。

尤其优选的是,联接机构形成为离合器、扭转游隙机构(例如滑键连接件)、或具有一定抗扭弹性的扭转依从性元件,其中,滑键在相应的凹槽内具有某一扭转游隙。这些表现了联接机构的简单且有效的实例。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飞行器,所述飞行器包括根据以上描述的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机翼。以上关于机翼所描述的特征和优点相应地适用于所述飞行器。

附图说明

借助于附图更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飞行器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机翼的示意图示,并且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机翼的示意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飞行器1。飞行器1包括机身3和安装至机身3的机翼5。每个机翼5包括主机翼7、缝翼9、以及连接组件11,该连接组件将缝翼9可移动地连接至主机翼7,使得缝翼9可以在缩回位置与至少一个伸展位置之间移动。

图2和图3展示了可以如何形成图1中示出的机翼5的两个不同实施例。这两个实施例具有的共同点在于,连接组件11包括第一连接站13和第二连接站15,该第二连接站与该第一连接站13在翼展方向17上间隔开。

第一连接站13包括第一链接机构19、第一缝翼轨道21以及第一驱动站23。第一链接机构19经由第一联结件25枢转安装至主机翼7、并且经由第二联结件27枢转安装至缝翼9。具体地,第一链接机构19包括第一链接元件29,该第一链接元件以其第一末端31经由第一联结件25安装至主机翼7、并且以其相反的第二末端33经由第二联结件27和第一条杆35安装至缝翼9。第一条杆35以其一个末端37固定地安装至缝翼9、并且以其相反的另一个末端39经由第二联结件27枢转安装至第一链接元件29。第一缝翼轨道21在主机翼7处被导引用于沿由第一滚轮41形成的预先限定的路径移动、并且经由第三联结件43枢转安装至缝翼9。第一驱动站23包括第一输入区段45、第一齿轮单元49、以及第一输出区段51,该第一输入区段联接至驱动轴47,该第一输出区段驱动性地联接至第一缝翼轨道21以用于使第一缝翼轨道21沿该路径移动。第一输出区段51包括第一驱动小齿轮53,该第一驱动小齿轮接合第一齿条55,该第一齿条提供在第一缝翼轨道21处以用于沿该路径驱动第一缝翼轨道21。

同样地,第二连接站15包括第二链接机构57、第二缝翼轨道59以及第二驱动站61。第二链接机构57经由第四联结件63枢转安装至主机翼7、并且经由第五联结件65枢转安装至缝翼9。具体地,第二链接机构57包括第二接元件67,该第二链接元件以其第一末端69经由第四联结件63安装至主机翼7、并且以其相反的第二末端71经由第五联结件65和第二条杆73安装至缝翼9。第二条杆73以其一个末端75固定地安装至缝翼9、并且以其相反的另一个末端77经由第五联结件65枢转安装至第二链接元件67。第二缝翼轨道59在主机翼7处被导引用于沿由第二滚轮79形成的预先限定的路径移动、并且经由第六联结件81枢转安装至缝翼9。第二驱动站61包括第二输入区段83、第二齿轮单元85、以及第二输出区段87,该第二输入区段联接至驱动轴47,该第二输出区段驱动性地联接至第二缝翼轨道59以用于使第二缝翼轨道59沿该路径移动。第二输出区段87包括第二驱动小齿轮89,该第二驱动小齿轮接合第二齿条91,该第二齿条提供在第二缝翼轨道59处以用于沿其相应的路径驱动第二缝翼轨道59。

图2和图3中示出的两个实施例进一步具有的共同点在于,连接组件11包括旋转同步轴93,该旋转同步轴将第一连接站13联接至第二连接站15,以使第一连接站13和第二连接站15同步移动,以便防止缝翼9歪斜。

根据图2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同步轴93将第一输出区段51联接至第二输出区段87,以使第一输出区段51和第二输出区段87同步移动。具体地,同步轴93将第一驱动小齿轮53联接至第二驱动小齿轮89,以使第一动小齿轮53和第二驱动小齿轮89同步移动。第一动小齿轮53和第二驱动小齿轮89固定地安装至同步轴93。进一步,同步轴93是围绕驱动轴47同轴地安排的。

替代性地,根据图3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同步轴93将第一链接机构19联接至第二链接机构57以使第一链接机构19和第二链接机构57同步移动。具体地,同步轴93将第一链接元件29联接至第二链接元件67、并且被安排成使得其旋转轴线与第一联结件25和第四联结件63的旋转轴线重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