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可折叠的共轴结构。
背景技术:
无人驾驶无人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无人机。机上无驾驶舱,但安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装置、信息采集装置等设备。地面、舰艇上或母机遥控站人员通过雷达等设备,对其进行跟踪、定位、遥控、遥测和数字传输。可在无线电遥控下像普通无人机一样起飞或用助推火箭发射升空,也可由母机带到空中投放飞行。无人机常用于对山区和跨越大江大河的输电线路的巡检,以及在冰灾、水灾、地震、滑坡、夜晚期间进行巡线检查。
现有共轴无人机均由上旋翼和下旋翼的上下桨叶全变距控制,其在收纳时通常只能通过横向折叠的方式进行收纳,这种只能横向折叠功能的共轴无人机,当无人机本身体积较大时(如四旋翼机型或六旋翼机型等),由于无人机本身体积较大需要占据空间,所以仅通过横向折叠即可,但是对于部分小型无人机(mini圆筒型无人机等),由于无人机本身体积较小,而此时仅通过横向折叠时候并不能满足收纳要求,存在占据空间大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双向可折叠的共轴结构,能够实现横向、纵向双向折叠,使得将其应用于小型无人机时具有减小收纳空间的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向可折叠的共轴结构,包括:第一旋翼组、第二旋翼组及中心固定轴;其中,所述第一旋翼组包括两个第一旋翼、第一连接座和第一旋翼折叠机构;所述第一连接座套设在所述中心固定轴上,所述第一旋翼折叠机构和所述第一连接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旋翼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第一旋翼折叠机构的两侧,以通过所述第一旋翼折叠机构分别进行横向方向上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折叠;所述第一连接座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其中,所述第二旋翼组包括两个第二旋翼、第二连接座和第二旋翼折叠机构;所述第二连接座套设在所述中心固定轴上,所述第二旋翼折叠机构和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旋翼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第二旋翼折叠机构的两侧,以通过所述第二旋翼折叠机构分别进行横向方向上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折叠;其中,所述中心固定轴具有一固定端,并通过所述固定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座、电机和所述第二旋翼组,使得所述第一旋翼组、所述第二旋翼组及所述电机各自以所述中心固定轴为中心轴对称分布,所述第一旋翼组、第二旋翼组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电机的上下端面处,以通过所述电机绕所述中心固定轴旋转时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旋翼组和所述第二旋翼组进行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一旋翼折叠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桨夹,每一个所述第一桨夹包括第一平行臂、第二平行臂、第一销轴和第一凸臂,所述第一平行臂开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平行臂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凸臂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一平行臂和所述第二平行臂通过各自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一凸臂上,并与所述第一凸臂形成一凹槽结构,以使得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旋翼通过其端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凹槽结构内,并通过所述第一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旋翼的端部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将任意一个所述第一旋翼和其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桨夹销轴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旋翼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桨毂,所述第一桨毂包括两个第一凹臂和一个第一连接环,两个所述第一凹臂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环的两侧,每一个所述第一凹臂对应的与一个所述第一凸臂通过所述第三连接孔销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且所述第一连接环套设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并通过第一螺钉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将所述第一连接环与所述第一连接座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旋翼折叠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桨夹,每一个所述第二桨夹包括第三平行臂、第四平行臂、第二销轴和第二凸臂,所述第三平行臂开设有第五连接孔,所述第四平行臂上开设有第六连接孔,所述第二凸臂上开设有第七连接孔,所述第三平行臂和所述第四平行臂通过各自的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凸臂上,并与所述第二凸臂形成一凹槽结构,以使得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旋翼通过其端部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凹槽结构内,并通过所述第二销轴依次穿过所述第五连接孔、所述第二旋翼的端部及所述第六连接孔,将任意一个所述第二旋翼和其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二桨夹销轴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旋翼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二桨毂,所述第二桨毂包括两个第二凹臂、一个第二连接环、一个连接轴和两个用于传导驱动力的导力臂,两个所述第二凹臂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环的横向两侧,每一个所述第二凹臂对应的与一个所述第二凸臂通过所述第七连接孔销轴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四连接孔相对应的第八连接孔,且所述第二连接环套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座上,所述连接轴依次穿过所述第八连接孔、所述第四连接孔将所述第二连接环和所述第二连接座旋转连接;两个所述导力臂对称的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环的纵向两侧,并分别与变距组件活动连接,以通过所述变距组件驱动两个所述导力臂带动所述第二连接环绕所述连接轴进行旋转。
可选的,所述第一平行臂和所述第二平行臂相互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三平行臂和所述第四平行臂相互平行。
可选的,所述第一平行臂和/或所述第二平行臂相对于所述第一凹臂的折叠角度为0°-90°。
可选的,所述第三平行臂和/或所述第四平行臂相对于所述第二凹臂的折叠角度为0°-90°。
可选的,所述第一旋翼相对于所述第一桨夹的折叠角度为0°-180°;和/或,所述第二旋翼相对于所述第二桨夹的折叠角度为0°-180°。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折叠的共轴结构,包括:第一旋翼组、第二旋翼组及中心固定轴;其中,第一旋翼组包括两个第一旋翼、第一连接座和第一旋翼折叠机构;所述第二旋翼组也包括两个第二旋翼、第二连接座和第二旋翼折叠机构;且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套设在中心固定轴上,两个第一旋翼对称的固定在第一旋翼折叠机构的两侧,以通过第一旋翼折叠机构分别进行横向方向上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折叠;两个所述第二旋翼对称的固定在第二旋翼折叠机构的两侧,以通过第二旋翼折叠机构分别进行横向方向上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折叠;同时中心固定轴的固定端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座、电机和第二旋翼组,使得第一旋翼组、第二旋翼组及电机各自以中心固定轴为中心轴对称分布,并通过电机绕中心固定轴旋转时分别带动第一旋翼组和第二旋翼组进行旋转。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横向、纵向双向折叠,使得将其应用于小型无人机时具有减小收纳空间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折叠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折叠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共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装置整体中电机、旋翼组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旋翼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旋翼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旋翼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旋翼折叠机构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其中本实施中所涉及的“和/或”关键词,表示和、或两种情况,换句话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及的a和/或b,表示了a和b、a或b两种情况,描述了a与b所存在的三种状态,如a和/或b,表示:只包括a不包括b;只包括b不包括a;包括a与b。
同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9,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折叠的共轴结构,包括:第一旋翼组21、第二旋翼组22及中心固定轴23;其中,第一旋翼组21包括两个第一旋翼211、第一连接座212和第一旋翼折叠机构213;所述第二旋翼组22也包括两个第二旋翼221、第二连接座222和第二旋翼折叠机构223;且第一连接座212和第二连接座222均套设在中心固定轴23上,两个第一旋翼211对称的固定在第一旋翼折叠机构213的两侧,以通过第一旋翼折叠机构213分别进行横向方向上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折叠;两个所述第二旋翼221对称的固定在第二旋翼折叠机构223的两侧,以通过第二旋翼折叠机构223分别进行横向方向上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折叠;同时中心固定轴23的固定端232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座212、电机1和第二旋翼组22,使得第一旋翼组21、第二旋翼组22及电机1各自以中心固定轴23为中心轴对称分布,并通过电机1绕中心固定轴旋转时分别带动第一旋翼组21和第二旋翼组22进行旋转。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横向、纵向双向折叠,使得将其应用于小型无人机时具有减小收纳空间的技术效果。
为了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阅下述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可折叠的共轴结构,应用于无人机,包括第一旋翼组21、第二旋翼组22及中心固定轴23,并通过中心固定轴23的固定端231依次穿过第一旋翼组21、中心竖槽和第二旋翼组22。
其中,第一旋翼组21具体包括:两个第一旋翼211、第一连接座212和第一旋翼折叠机构213。该第一旋翼折叠机构213用于连接两个第一旋翼211,用于实现两个第一旋翼211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折叠,第一连接座212用于将两个第一旋翼211、第一连接座212和第一旋翼折叠机构213与中心固定轴23连接,而中心固定轴23套设在电机1的中心竖槽中,且第一连接座212与电机1固定连接,以通过电机1的上旋转体12驱动两个第一旋翼211进行旋转。
具体的,第一连接座212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21,第一连接座212套设在中心固定轴23上,并通过若干个第一安装孔1221a固定在第一转子122的第一内圆结构1221上。第一旋翼折叠机构213和第一连接座212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旋翼211对称的固定在第一旋翼折叠机构213的两侧,以通过第一旋翼折叠机构分别进行横向方向上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折叠。
进一步的,该第一旋翼折叠机构213包括:两个第一桨夹2131和第一桨毂2132。其中,每一个第一桨夹2131包括第一平行臂21311、第二平行臂21312、第一销轴21313和第一凸臂21314,第一平行臂21311开设有第一连接孔21311a,第二平行臂21312上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1312a,第一凸臂21314上开设有第三连接孔21314a,第一平行臂21311和第二平行臂21312通过各自的端部固定在第一凸臂21314上,并与第一凸臂21314形成一凹槽2133结构,以使得任意一个第一旋翼211通过其端部设置在对应的凹槽2133结构内,并通过第一销轴21313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21311a、第一旋翼211的端部及第二连接孔21312a,将任意一个第一旋翼211和其对应的一个第一桨夹2131销轴连接。也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第一旋翼折叠机构213的左右两侧设有2个对称的第一桨夹2131用于安装左右两个对称的第一旋翼211,左右两侧的每一个第一桨夹2131均设置有一个由第一平行臂21311、第二平行臂21312和第一凸臂21314所构成的凹槽2133结构,这样可以实现将第一旋翼211的端部插入该凹槽2133结构中,并通过第一销轴21313、第一连接孔21311a和第二连接孔21312a将二者连接。
另外,第一桨毂2131包括两个第一凹臂21321和一个第一连接环21322,两个第一凹臂21321对称的固定在第一连接环21322的两侧,每一个第一凹臂21321对应的与一个第一凸臂21314通过第三连接孔21314a销轴连接,第一连接环21322上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2121相对应的第二螺纹孔21322a,且第一连接环21322套设在第一连接座212上,并通过第一螺钉依次穿过第一螺纹孔2121、第二螺纹孔21322a将第一连接环21322与第一连接座212螺纹连接。也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第一桨毂2131的左右两侧,对称的设置有2个第一凹臂21321,且该2个第一凹臂21321与2个第一凸臂21314相对应,每一个第一凸臂21314通过对应的第三连接孔21314a与对应的一个第一凹臂21321销轴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第一桨夹2131通过其第一凸臂21314与第一桨毂2131中对应的一个第一凹臂21321销轴连接,使得第一桨夹2131通过该销轴连接可以绕第一凹臂21321(也即第一桨夹2131)进行纵向方向上的旋转折叠,同时,由于两个第一旋翼211的端部插入凹槽2133结构中,也是通过第一销轴21313的销轴连接,使得第一旋翼211可相对于第一桨夹2131在横向方向上进行旋转折叠,以此实现对飞行装置收纳过程中第一旋翼211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折叠,减小飞行装置的收纳体积,达到节省占用空间的技术效果。
和第一旋翼组21结构类似,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第二旋翼组22具体也包括:两个第二旋翼221、第二连接座222和第二旋翼折叠机构223。其中,第二连接座222上开设有第四连接孔2221,该第二连接座222套设在中心固定轴23上,第二接座222通过若干个第二安装孔固定在电机1的下旋转体13的第二内圆结构上。同时,第二旋翼折叠机构223和第二连接座222固定连接,两个第二旋翼222对称的固定在第二旋翼折叠机构223的两侧,以通过第二旋翼折叠机构223分别进行横向方向上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折叠。
进一步的,第二旋翼折叠机构223包括:两个第二桨夹2231,每一个第二桨夹2231包括一个第三平行臂22311、一个第四平行臂22312、第二销轴22313和第二凸臂22314。其中,第三平行臂22311开设有第五连接孔22311a,第四平行臂22312上开设有第六连接孔22312a,第二凸臂22314上开设有第七连接孔22314a,第三平行臂22311和第四平行臂22312通过各自的端部固定在第二凸臂22314上,并与第二凸臂22314形成一凹槽2133结构,以使得任意一个第二旋翼221通过其端部设置在对应的凹槽2133结构内,并通过第二销轴22313依次穿过第五连接孔22311a、第二旋翼221的端部及第六连接孔22312a,将任意一个第二旋翼221和其对应的一个第二桨夹2231销轴连接;
也即,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第二旋翼折叠机构223的左右两侧设有2个对称的第二桨夹2231用于安装左右两个对称的第二旋翼221,左右两侧的每一个第二桨夹2231均设置有一个由第三平行臂22311、第四平行臂22312和第二凸臂22314所构成的凹槽2133结构,这样可以实现将第二旋翼221的端部插入该凹槽2133结构中。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桨毂2232可以包括两个第二凹臂22321、一个第二连接环22322、一个连接轴22323和两个用于传导驱动力的导力臂22324,两个第二凹臂22321对称的固定在第二连接环22322的横向两侧,每一个第二凹臂22321对应的与一个第二凸臂22314通过第七连接孔22314销轴连接,第二连接环22322上设置有与第四连接孔2221相对应的第八连接孔22322,且第二连接环套设在第二连接座上,连接轴依次穿过第八连接孔、第四连接孔将第二连接环和第二连接座旋转连接;两个导力臂对称的固定在第二连接环的纵向两侧,并分别与变距组件活动连接,以通过变距组件驱动两个所述导力臂带动第二连接环绕所述连接轴进行旋转。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第二桨夹2231通过其第二凸臂22314与第二桨毂2232中对应的一个第二凹臂22321销轴连接,使得第二桨夹2231通过该销轴连接可以绕第二凹臂22321(也即第二桨夹2231)进行纵向方向上的旋转折叠,同时,由于两个第二旋翼221的端部插入凹槽2133结构中,也是通过第二销轴22313的销轴连接,使得第二旋翼221可相对于第二桨夹2231在横向方向上进行旋转折叠,以此实现对飞行装置收纳过程中第二旋翼211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折叠,减小飞行装置的收纳体积,达到节省占用空间的技术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实现单旋翼驱动变距,本实用新型创新性的仅将第二旋翼组22与变距组件3进行连接,也即在第二连接环22322的纵向两侧对称的设置两个导力臂22324,并分别将其与变距组件3活动连接,以实现变距组件带动两个导力臂22324驱动第二连接环22322进行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平行臂和所述第二平行臂相互平行。所述第三平行臂和所述第四平行臂相互平行。所述第一平行臂和/或所述第二平行臂相对于所述第一凹臂的折叠角度为0°-90°(可以理解为从水平位置向下折叠90°)。所述第三平行臂和/或所述第四平行臂相对于所述第二凹臂的折叠角度为0°-90°(可以理解为从水平位置向下折叠90°)。所述第一旋翼相对于所述第一桨夹的折叠角度为0°-180°(可以理解为从水平位置最左侧折向水平位置最右侧);所述第二旋翼相对于所述第二桨夹的折叠角度为0°-180°(可以理解为从水平位置最左侧折向水平位置最右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双向可折叠的共轴结构,包括:第一旋翼组、第二旋翼组及中心固定轴;其中,第一旋翼组包括两个第一旋翼、第一连接座和第一旋翼折叠机构;所述第二旋翼组也包括两个第二旋翼、第二连接座和第二旋翼折叠机构;且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均套设在中心固定轴上,两个第一旋翼对称的固定在第一旋翼折叠机构的两侧,以通过第一旋翼折叠机构分别进行横向方向上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折叠;两个所述第二旋翼对称的固定在第二旋翼折叠机构的两侧,以通过第二旋翼折叠机构分别进行横向方向上的横向折叠和纵向方向上的纵向折叠;同时中心固定轴的固定端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座、电机和第二旋翼组,使得第一旋翼组、第二旋翼组及电机各自以中心固定轴为中心轴对称分布,并通过电机绕中心固定轴旋转时分别带动第一旋翼组和第二旋翼组进行旋转。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横向、纵向双向折叠,使得将其应用于小型无人机时具有减小收纳空间的技术效果。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