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林景区紧急救援用悬崖绳索救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95345发布日期:2021-09-10 22:15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绳索救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山林景区紧急救援用悬崖绳索救援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驴友倾向于未被开发的景区进行攀登活动,一旦天气情况发生突变或者迷失方向,很容易发生驴友被困事件,在对这些被困人员进行救援时,由于被困地区尚未开发,地势不仅复杂,而且救援人员对具体的地势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盲目使用绳索进行救援,不仅无法救到被困人员,还可能对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山林景区紧急救援用悬崖绳索救援系统。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山林景区紧急救援用悬崖绳索救援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5.(1)检查救援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乘坐载具直至载具无法通行,然后步行至救援信号发射地附近;
6.(2)第一次起飞无人机,通过无人机自带的摄像头配合搜救卫星搜索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通过搜救人员分组进行搜索;
7.(3)获得被困人员位置后,救援人员分为两组,一组将无人机收回,在无人机的载物框内放入保温衣物、高热量食品和通讯设备;二组寻找可以架设救援绳索的地点;
8.(4)一组在将保温衣物、高热量食品和通讯设备送给被困人员后,通过通讯设备对被困人员进行安抚,教导被困人员穿戴保温衣物,并再次通过无人机将被困人员需要穿戴的救援设备送下;二组在选定救援绳索架设地点后,通过利器先将崖边的树枝、藤蔓砍掉,然后将新型救援绳、安全绳和保险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巨石或树干上,另一端系在救援人员的防撞外衣上,通过设置滑轮组,使得救援绳在滑轮组上滑动,同时,将滑轮组一端稍微伸出崖壁,在救援绳下垂段旁边放下攀爬软梯;
9.(5)救援人员在下降过程中,无人机位于救援人员侧下方,提醒救援人员下方具体地势情况,救援人员下降至被困人员高度后,指导被困人员穿戴救援设备,该过程须通过救援人员自带的摄像设备传输至崖顶救援指挥部,经过救援指挥部和救援人员双重检查后方可开始上升,通过收卷设备将被困人员一次提升,下降的救援人员清理垃圾后,最后被提升。
10.作为改进,所述步骤(3)中高热量食品优选巧克力、压缩饼干和葡萄糖液,所述通讯设备包括高功率对讲机或有信号的手机。
11.作为改进,所述步骤(4)中的利器包括电动切割机、户外刀具或工兵铲等。
12.作为改进,所述步骤(4)中选择固定的树干时,优选依旧存活、根系发达且树干直径在20cm以上的树木,所述选择固定的巨石时,优选质地坚硬、大部分埋于泥土中的巨石,在所述树木和巨石四周需设置若干固定杆。
13.作为改进,所述步骤(4)中的新型救援绳选用多根经过表面处理的规格为1500d

2500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采用七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合为一股,并线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通过捻线机进行加捻,每根长丝通过张力调节器控制,定时测定其转速和捻度,通过捻线机加捻后的股线在全自动预织机上预织成符合高速编织机锭子大小的筒子进行编织,经过蒸汽热定型处理的高强高弹尼龙纤维三股线为绳芯,按照部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绳股为s捻向、另一部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绳股为z捻向编织成绳皮,绳皮结合绳芯一次性编织成绳。
14.作为改进,所述步骤(4)中的防撞外衣为背心式设计,内部设有吸汗袋,外衣外侧设有夜光警示带,外衣后背和前胸处均设有橡胶软板,两侧肋部填充海绵,所述防撞外衣采用松紧带进行穿戴固定。
15.作为改进,所述步骤(4)中的攀爬软梯根据实际情况设于救援绳左侧或右侧,所述攀爬软梯距离救援绳的距离为30

50cm。
16.作为改进,所述步骤(5)中的收卷设备可采用电力和人力进行驱动。
17.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通过无人机技术、卫星技术和传统人力搜寻可以更快的获得被困人员的位置;通过佩戴新型救援绳和防撞外衣能够更好的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设置的攀爬软梯可以共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短暂休息,便于恢复体力。
具体实施方式
18.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或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的变更、组合或替换,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且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19.种山林景区紧急救援用悬崖绳索救援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20.(1)检查救援设备的安全可靠性,乘坐载具直至载具无法通行,然后步行至救援信号发射地附近;
21.(2)第一次起飞无人机,通过无人机自带的摄像头配合搜救卫星搜索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通过搜救人员分组进行搜索;
22.(3)获得被困人员位置后,救援人员分为两组,一组将无人机收回,在无人机的载物框内放入保温衣物、高热量食品和通讯设备;二组寻找可以架设救援绳索的地点;
23.(4)一组在将保温衣物、高热量食品和通讯设备送给被困人员后,通过通讯设备对被困人员进行安抚,教导被困人员穿戴保温衣物,并再次通过无人机将被困人员需要穿戴的救援设备送下;二组在选定救援绳索架设地点后,通过利器先将崖边的树枝、藤蔓砍掉,然后将新型救援绳、安全绳和保险绳的一端分别固定在巨石或树干上,另一端系在救援人员的防撞外衣上,通过设置滑轮组,使得救援绳在滑轮组上滑动,同时,将滑轮组一端稍微伸出崖壁,在救援绳下垂段旁边放下攀爬软梯;
24.(5)救援人员在下降过程中,无人机位于救援人员侧下方,提醒救援人员下方具体
地势情况,救援人员下降至被困人员高度后,指导被困人员穿戴救援设备,该过程须通过救援人员自带的摄像设备传输至崖顶救援指挥部,经过救援指挥部和救援人员双重检查后方可开始上升,通过收卷设备将被困人员一次提升,下降的救援人员清理垃圾后,最后被提升。
25.所述步骤(3)中高热量食品优选巧克力、压缩饼干和葡萄糖液,所述通讯设备包括高功率对讲机或有信号的手机。
26.所述步骤(4)中的利器包括电动切割机、户外刀具或工兵铲等,所述步骤(4)中选择固定的树干时,优选依旧存活、根系发达且树干直径在20cm以上的树木,所述选择固定的巨石时,优选质地坚硬、大部分埋于泥土中的巨石,在所述树木和巨石四周需设置若干固定杆。
27.所述步骤(4)中的新型救援绳选用多根经过表面处理的规格为1500d

2500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采用七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合为一股,并线后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长丝通过捻线机进行加捻,每根长丝通过张力调节器控制,定时测定其转速和捻度,通过捻线机加捻后的股线在全自动预织机上预织成符合高速编织机锭子大小的筒子进行编织,经过蒸汽热定型处理的高强高弹尼龙纤维三股线为绳芯,按照部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绳股为s捻向、另一部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绳股为z捻向编织成绳皮,绳皮结合绳芯一次性编织成绳。
28.所述步骤(4)中的防撞外衣为背心式设计,内部设有吸汗袋,外衣外侧设有夜光警示带,外衣后背和前胸处均设有橡胶软板,两侧肋部填充海绵,所述防撞外衣采用松紧带进行穿戴固定。
29.所述步骤(4)中的攀爬软梯根据实际情况设于救援绳左侧或右侧,所述攀爬软梯距离救援绳的距离为30

50cm。
30.所述步骤(5)中的收卷设备可采用电力和人力进行驱动。
31.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专利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专利,凡在本发明专利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