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翼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双旋翼共轴直升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翼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所谓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其包括:结构相同的上旋翼和下旋翼,由反向转动的内轴和外轴构成的主轴,其中,上旋翼安装在内轴的一端,下旋翼安装在外轴的一端,且上旋翼和下旋翼间具有一定间距;其中,上旋翼随内轴转动,而下旋翼随外轴转动,使得上旋翼和下旋翼可以反向转动,进而上旋翼和下旋翼产生的扭矩在航向不变的飞行状态下相互平衡,无需安装尾桨和尾梁,并且,通过上旋翼和下旋翼总距差动产生不平衡扭矩可实现航向操纵。
[0003]现有技术中,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实现航向操纵的旋翼驱动系统的结构复杂,导致工艺生产效率低,并且调试及检修也不便。
【发明内容】
[0004]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旋翼驱动系统,以简化旋翼驱动系统的结构,进而解决工艺生产效率低,且调试及检修也不便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000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翼驱动系统,适用于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所述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包括:
[0006]外轴19 ;
[0007]下旋翼桨毂14,固定在所述外轴19的一端的外侧;
[0008]至少两个第一桨叶夹持体,与所述下旋翼桨毂14连接,每个第一桨叶夹持体能够相对于所述下旋翼桨毂14扭转,且每个第一桨叶夹持体包括第一桨夹20和第二桨夹22,其中,所述第一桨夹20和第二桨夹22共同夹持下旋翼桨叶;
[0009]内轴15 ;
[0010]上旋翼桨毂16,固定在所述内轴15的一端的外侧;
[0011]至少两个第二桨叶夹持体,与所述上旋翼桨毂16连接,每个第二桨叶夹持体能够相对于所述上旋翼桨毂16扭转,且每个第二桨叶夹持体包括第三桨夹17和第四桨夹18,所述第三桨夹17和所述第四桨夹18共同夹持上旋翼桨叶;
[0012]箱体,包括:上盖26、箱体主体27和下盖I,内置有齿轮组,其中,所述齿轮组与所述外轴19、所述内轴15连接;
[0013]同步带轮7,与所述齿轮组相连,且所述同步带轮7的转动带动所述齿轮组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外轴19、内轴15转动,且所述外轴19和所述内轴15反向转动,所述下旋翼桨毂14相对于所述外轴19静止不动,所述上旋翼桨毂16相对于所述内轴15静止不动;
[0014]所述旋翼驱动系统包括:下旋翼驱动系统和上旋翼驱动系统;
[0015]其中,所述下旋翼驱动系统包括:
[0016]至少两个桨夹倾斜臂-下旋翼13,每个桨夹倾斜臂-下旋翼13的一端固定在所对应的第一桨叶夹持体的预设安装面上;
[0017]至少两个倾斜臂拉杆-下35,每个倾斜臂拉杆-下35的一端连接在所对应的桨夹倾斜臂-下旋翼13的另一端;
[0018]支撑塔10,套在所述外轴19上,一端固定在所述上盖26上;
[0019]下旋翼斜盘-动24,套在下旋翼斜盘-定11上,与每个倾斜臂拉杆-下35的另一端相连;
[0020]至少两个下旋翼变向组件,每个下旋翼变向组件的一端均连接在所述下旋翼桨毂14上,另一端均连接在所述下旋翼斜盘-动24上,以实现在所述下旋翼桨毂14随所述外轴19转动时带动所述下旋翼斜盘-动24转动;
[0021 ] 下旋翼斜盘-定11,通过下旋翼关节轴承57套在所述支撑塔10上,通过所述下旋翼关节轴承57与所述下旋翼斜盘-动24连接,且所述下旋翼斜盘-动24和所述下旋翼斜盘-定11能够相互独立的转动;
[0022]舵机安装基座2,通过连接件与所述下盖I固定连接;
[0023]至少三个第一舵机8,安装在所述舵机安装基座2上,每个第一舵机8包括:壳体、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能够上下伸缩的第一丝杆外套杆65,每个第一丝杆外套杆65的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均与所述下旋翼斜盘-定11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一丝杆外套杆65上下伸缩时,带动所述下旋翼斜盘-定11向特定方向倾斜,从而带动所述下旋翼斜盘-动24向特定方向倾斜;
[0024]至少三个第一电机9,每个第一电机9与所对应的第一舵机8连接,控制所对应的第一舵机8的第一丝杆外套杆65上下伸缩;
[0025]第一止转杆25,一端固定在所述上盖26上的所述支撑塔10所在位置以外的位置,且另一端具有通孔;
[0026]第一滑套体44,设置在所述下旋翼斜盘-定11上,且穿入所述第一止转杆25的通孔,以保证所述下旋翼斜盘-定11能够向特定方向倾斜,无法随所述下旋翼斜盘-动24转动;
[0027]其中,所述上旋翼驱动系统包括:
[0028]至少两个桨夹倾斜臂-上旋翼42,每个桨夹倾斜臂-上旋翼42的一端固定在所对应的第二桨叶夹持体的预设安装面上;
[0029]至少两个倾斜臂拉杆-上41,每个倾斜臂拉杆-上41的一端连接在所对应的桨夹倾斜臂-上旋翼42的另一端;
[0030]至少两个上旋翼变向杆-上40,每个上旋翼变向杆-上40的一端与所对应的倾斜臂拉杆-上41的另一端连接;
[0031]拉杆堵头-上39,与每个上旋翼变向杆-上40的另一端相连;
[0032]至少两个拉杆56,位于所述内轴15内,每个拉杆56的一端通过所述拉杆堵头-上39与所对应的上旋翼变向杆-上40连接;
[0033]拉杆堵头-下64 ;
[0034]至少两个上旋翼变向杆-下45,每个上旋翼变向杆-下45 —端与所述拉杆堵头-下64连接,并通过拉杆堵头-下64与所对应的拉杆56的另一端连接;
[0035]至少两个上旋翼变向杆-L臂47,每个上旋翼变向杆-L臂47的一端与所对应的上旋翼变向杆-下45的另一端连接;
[0036]上旋翼倾斜盘滑杆46 ;
[0037]上旋翼斜盘-动4,通过上旋翼关节轴承59套在所述上旋翼倾斜盘滑杆46上,且与所述上旋翼变向杆-L臂47的另一端连接,从而在所述上旋翼变向杆-L臂47和上旋翼变向杆-下45的作用下,所述上旋翼桨毂16随所述内轴15转动时带动所述上旋翼斜盘-动4转动;
[0038]上旋翼斜盘-定3,套在所述上旋翼斜盘-动4上,且所述上旋翼斜盘-动4和所述上旋翼斜盘-定3能够相互独立的转动;
[0039]至少三个第二舵机58,安装在上盖26上,每个第二舵机58包括:壳体、一端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能够上下伸缩的第二丝杆外套杆28,每个第二丝杆外套杆28的伸出所述壳体的一端均与所述上旋翼斜盘-定3连接,以实现所述第二丝杆外套杆28上下伸缩时,带动所述上旋翼斜盘-定3向特定方向倾斜,从而带动所述上旋翼斜盘-动4向特定方向倾斜;
[0040]至少三个第二电机49,每个第二电机49与所对应的第二舵机58的第二丝杆外套杆28连接,控制所对应的第二舵机58的第二丝杆外套杆28上下伸缩运动;
[0041]第二止转杆29,一端固定在所述舵机安装基座2上,且另一端具有通孔;
[0042]第二滑套体30,设置在所述上旋翼斜盘-定3上,且穿入所述第二止转杆29的通孔,以实现所述上旋翼斜盘-定3能够向特定方向倾斜,无法随所述上旋翼斜盘-动4转动。
[0043]优选的,所述上旋翼驱动系统还包括:
[0044]内轴头架-上37,与每个上旋翼变向杆-上40连接,以支撑每个上旋翼变向杆-上40且不影响每个上旋翼变向杆-上40的转动,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内轴15安装有所述上旋翼桨毂16的一端;
[0045]内轴头架下31,与每个上旋翼变向杆-下45连接,以支撑每个上旋翼变向杆-下45且不影响每个上旋翼变向杆-下45的转动,且一端固定在所述内轴15上,另一端与所述上旋翼倾斜盘滑杆46安装有所述上旋翼斜盘-动4 一端连接。
[0046]优选的,所述下旋翼驱动系统还包括:
[0047]至少三个第一变速箱体5,每一第一变速箱体5与所对应的第一电机9连接,其中,每一第一变速箱体5对所对应的第一电机9所输出的转速进行调整;
[0048]相应的,所述上旋翼驱动系统还包括:
[0049]至少三个第二变速箱体43,每一第二变速箱体43与所对应的第二电机49连接,其中,每一第二变速箱体43对所对应的第二电机49所输出的转速进行调整。
[0050]优选的,所述第一变速箱体5为齿轮式变速箱体或链条式变速箱体,所述第二变速箱体43为齿轮式变速箱体或链条式变速箱体。
[0051]优选的,所述桨夹倾斜臂-下旋翼13固定在所述第一桨叶夹持体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所述桨夹倾斜臂-上旋翼42固定在所述第二桨叶夹持体的一端的宽度大于另一端的宽度。
[0052]优选的,每一个下旋翼变向组件由止转板21和下旋翼变向杆-L臂23构成,其中,所述止转板21的一端和下旋翼变向杆-L臂23的一端连接,所述止转板21的另一端连接到下旋翼桨毂14上,所述下旋翼变向杆-L臂23的另一端连接到下旋翼斜盘动24上。
[0053]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套体44穿入所述第一止转杆25的通孔,且不穿出所述通孔;
[0054]或者,所述第一滑套体44穿入所述第一止转杆25的通孔,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