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件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05407阅读:533来源:国知局
元件供给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元件供给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供给被粘贴于粘贴介质的元件的元件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供给被粘贴于标签衬纸的粘着标签的供给装置,例如,提出了如下的方案:使标签保持带的拉出端通过狭缝,将标签保持带以弯曲的状态通过带齿卷盘进行输送(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该装置中,在弯曲部分剥落的标签由支撑部件支撑,由吸附头吸附而粘贴于印制基板。而且,作为供给配置在元件搬运带上的元件的供给装置,提出了如下的方案:将元件搬运带向分离板与螺旋状旋转轴之间的间隙(分离间隔)搬运,将通过该间隙而从元件搬运带分离的元件载置在多个螺旋状旋转轴的上方(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在该装置中,能够将元件自动地分离。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144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22960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该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通过带齿卷盘来搬运标签保持带,在标签保持带上需要形成有供带齿卷盘的齿插入的孔。而且,通过带齿卷盘的驱动控制,使标签保持带的搬运停止。而且,在专利文献2的装置中,利用排列多个的螺旋状旋转轴来支撑分离的元件,因此根据元件的位置的不同而可能会成为不稳定的状态。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课题而作出,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供给被粘贴于粘贴介质的元件时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更稳定地剥离元件并供给的元件供给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的主要目的而采用以下的方案。

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具备:搬运部,使粘贴有元件的粘贴介质沿搬运方向移动并利用角部将所述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粘贴介质剥离;元件支撑台,具有载置面,并以使被剥离了的所述元件处于所述搬运部的角部且被剥离了的所述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载置于该载置面的方式配置在所述搬运方向上的所述角部的前方;及检测部,在所述搬运方向上的所述元件支撑台上对所述元件的前端进行检测。

在该元件供给装置中,在元件支撑台上检测出元件的前端时,在利用角部将元件的一部分从粘贴介质剥离的状态下,该元件的一部分载置于搬运部的角部和元件支撑台的载置面。这样,元件即使处于其一部分从附加介质剥离的状态,元件的前端侧也由元件支撑台的载置面更稳定地支撑。而且,在该装置中,通过搬运部的搬运停止这样简单的控制,在利用角部将元件的一部分从粘贴介质剥离的状态下,该元件的一部分载置于元件支撑台的载置面。因此,在该装置中,通过更简单的结构,能够更稳定地剥下并供给元件。在此,“粘贴介质”只要是具有柔软性的介质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包括衬纸等。而且,“元件”只要是粘着于粘贴介质的元件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包括具有柔软性的缓冲材料、电子元件等。另外,将粘贴介质与元件粘着的粘着剂可以形成于粘贴介质,也可以形成于元件。而且,“角部”只要是能够变更粘贴介质的搬运方向而剥离元件即可,可以是锐角,也可以是曲面。而且,搬运部可以通过卷绕所述粘贴介质进行搬运。

在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检测部以埋入方式配置于所述元件支撑台。在该装置中,例如,通过使元件支撑台移动,能够同时调整元件前端的位置检测和元件前端的支撑位置。

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可以具备位置调整部,该位置调整部具有:引导件,使所述元件支撑台沿所述搬运方向滑动;及固定部,能够在所述引导件的范围内固定所述元件支撑台及解除所述元件支撑台的固定。在该装置中,通过位置调整部,容易进行元件的支撑位置的调整。此时,所述元件支撑台可以通过所述位置调整部固定在被剥离了的所述元件跨于所述搬运部的角部和所述元件支撑台这两者上的位置。在该装置中,在元件的一部分从附加介质剥下的状态下,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支撑。而且,可以是,所述位置调整部能够使所述元件支撑台沿上下方向移动而进行固定及解除固定。在该装置中,容易进行上下方向的支撑位置的调整。在该装置中,可以具有:引导件,使所述元件支撑台沿上下方向滑动;及固定部,在该引导件的范围内能够固定所述元件支撑台及解除所述元件支撑台的固定。

在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中,可以是,所述元件支撑台以使载置所述元件的载置面与所搬运的所述粘贴介质的表面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配置。在该装置中,在元件的一部分从附加介质剥下的状态下,能够更可靠地进行支撑。

在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中,可以是,所述元件支撑台的所述载置面由粘着性比拾取并配置所述元件的部件低的低粘着性材质形成。在该装置中,能够进一步抑制元件粘着于载置面的情况,因此能够更稳定地剥下并供给元件。作为低粘着性材质,可列举例如以聚四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为代表的氟树脂等。

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可以具备控制部,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元件的前端时,该控制部使所述搬运部对所述粘贴介质的搬运停止。在该装置中,通过控制部,能够更可靠地在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载置于元件支撑台的状态下停止。此时,可以是,当所述检测部对所述元件的前端的检测被解除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搬运部进行所述粘贴介质的搬运。

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可以具备拾取装置,该拾取装置拾取跨于所述搬运部的角部和所述元件支撑台这两者上的元件。这样的话,能够通过拾取装置拾取元件。作为该拾取装置,可列举例如拾取头沿X-Y轴方向移动的XY机器人、多关节臂机构的机器人等。此时,可以是,每当由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元件的前端时,所述搬运部停止所述粘贴介质的搬运,无论所述搬运部的搬运状态如何,所述拾取装置都反复执行所述元件的拾取处理。在该装置中,例如,如果以对应于粘贴介质的停止的时机而进行拾取处理的方式调整,则能够进行元件的拾取而不用对搬运部与拾取装置进行联动控制。因此,在该装置中,能够稳定地供给元件而不会使装置控制复杂。而且,可以是,所述拾取装置将一部分粘着于所述粘贴介质的元件以倾斜的状态剥下并拾取。在该装置中,即使是处于一部分粘着在粘贴介质上的状态的元件,也更容易拾取。

在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中,可以是,所述检测部基于遮光来检测所述元件的前端。即,所述检测部可以设为非接触式传感器。或者,所述检测部可以基于向所述元件的前端的接触来检测所述元件的前端。即,所述检测部可以设为接触式传感器。

或者,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可以具备:搬运部,使粘贴有元件的粘贴介质沿搬运方向移动并利用角部将所述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粘贴介质剥离;元件支撑台,具有载置面,并配置在所述搬运方向上的所述角部的前方,将被剥离了的所述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载置于该载置面;检测部,以埋入方式配置于所述元件支撑台,在所述搬运方向上的所述元件支撑台上对所述元件的前端进行检测;位置调整部,具有使所述元件支撑台沿所述搬运方向滑动的引导件和在所述引导件的范围内能够固定所述元件支撑台及解除所述元件支撑台的固定的固定部,在被剥离了的所述元件跨于所述搬运部的角部和所述元件支撑台这两者上的位置固定所述元件支撑台;及控制部,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出所述元件的前端时,使所述搬运部对所述粘贴介质的搬运停止。

在该装置中,元件即使处于其一部分从附加介质剥离的状态,该元件的前端侧也能由元件支撑台的载置面更稳定地支撑。而且,在该装置中,通过搬运部的搬运停止这样简单的控制,在利用角部将元件的一部分从粘贴介质剥离的状态下,该元件的一部分载置于元件支撑台的载置面。因此,在该装置中,通过更简单的结构,能够更稳定地剥下并供给元件。而且,在该装置中,例如,通过使元件支撑台移动,能够同时调整元件前端的位置检测和元件前端的支撑位置。而且,在该装置中,能够通过控制部更可靠地在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载置于元件支撑台的状态下停止。另外,在该装置中,可以采用上述的元件供给装置的形态,也可以具备实现上述的元件供给装置的功能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元件供给装置10的概略说明图。

图2是供给元件P1的搬运单元15的立体图。

图3是供给元件P2的搬运单元15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元件供给装置10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

图5是表示搬运处理例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拾取处理例程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7是供给、拾取元件P的元件供给装置10的动作的说明图。

图8是元件供给装置10B的概略说明图。

图9是另一位置调整部32B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图1是本发明的元件供给装置的一例即元件供给装置10的概略说明图。图2是供给元件P1的搬运单元15的立体图。图3是供给元件P2的搬运单元15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元件供给装置10的电连接关系的框图。本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0是供给向作为粘贴介质的衬纸12粘贴(粘着)的元件P并将从衬纸12剥离的元件P向部件M的目标位置粘贴的装置。元件供给装置10具备搬运单元15、拾取装置40及控制部50(参照图4)。

元件供给装置10供给的元件P例如以粘贴于衬纸12的状态由元件供给装置10提供。作为该元件P,只要是粘贴于粘贴介质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除了膜状的标签、具有柔软性的海绵等缓冲材料、橡胶等防滑材料、树脂等固定部件之外,还可列举电子元件等。尤其是作为元件P,优选需要在元件侧形成粘着剂之后向部件M粘贴的作业的元件等。而且,作为部件M,没有特别限定,除了个人计算机(PC)等电子设备的框体、HDD的框体、电子设备的内部部件等之外,还可列举基板等。作为电子设备,例如,可列举笔记本PC、平板电脑等信息处理设备、智能电话、手机等通信设备、数码相机、摄像机、电视机等影像设备、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电设备、便携型及安置型的游戏设备等。另外,粘贴介质在此作为衬纸12进行说明,但只要是具有柔软性的介质即可,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包括无纺布、膜、金属箔等。而且,将粘贴介质与元件粘着的粘着剂可以形成在粘贴介质侧,也可以形成在元件P侧。

搬运单元15具备搬运部20、元件支撑台30、检测部31及位置调整部32。搬运部20具备供给带盘21、卷绕带盘22、角部23及搬运电动机24(参照图4)。该搬运部20具有使粘贴有元件P的衬纸12向搬运方向移动并利用角部23使元件P的至少一部分从衬纸12剥离的功能。供给带盘21卷绕粘贴有元件P的衬纸12而成。卷绕带盘22卷绕没有元件P的衬纸12。在搬运部20中,从供给带盘21开卷的衬纸12经由角部23而由卷绕带盘22卷绕。角部23是变更衬纸12的搬运方向而剥离元件P的结构。该角部23形成为曲面,但是只要能够变更衬纸12的搬运方向而剥离元件P即可,也可以形成为锐角。搬运电动机24驱动卷绕带盘22旋转,由此沿搬运方向搬运衬纸12。供给带盘21向与衬纸12的搬运方向相反的旋转方向被施力,从而向拉出的衬纸12施加预定的张力。

元件支撑台30是将由角部23剥离的元件P的至少一部分载置于载置面30a的平板状的部件。元件支撑台30的载置面30a由粘着性比拾取并配置元件P的部件M低的低粘着性材质形成。作为低粘着性材质,可列举例如以聚四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为代表的氟树脂等。支撑部件30可以是在其上表面粘贴有低粘着性材质的膜或板而成的结构,也可以是其整体由低粘着性材质形成。该元件支撑台30以使至少一部分剥离的元件P处于搬运部的角部23且剥离后的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载置于载置面30a的方式,配置在搬运方向上的角部23的前方。在此,元件支撑台30通过能够进行位置调整的位置调整部32来固定。而且,元件支撑台30以使载置元件P的载置面30a与搬运的衬纸12的表面成为同一平面即对齐的方式配置。作业者根据元件P的形状、材质及大小,来变更元件支撑台30的固定位置或者更换为另一元件支撑台。

检测部31是在搬运方向上的元件支撑台30的上方对元件P的前端进行检测的传感器。检测部31是基于遮光来检测元件P的前端的非接触式的遮光传感器。当该检测部31被遮光时,即该检测部31被元件P覆盖其表面时,输出预定的信号。另外,检测部31可以设为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的非接触式传感器,也可以设为基于向元件P的前端的接触来检测元件的前端的接触式传感器。该检测部31以埋入方式配置于元件支撑台30。检测部31的埋入位置只要根据元件P的大小或形状等而任意决定即可,例如,可以设为载置面30a的中央位置,也可以设为接近角部23的位置。另外,在搬运单元15中,具备1个检测部31,但是也可以具备2个以上的检测部。

位置调整部32是进行元件支撑台30的固定位置的变更的机构。如图2、3所示,位置调整部32具有:引导件33,使元件支撑台30向元件P的搬运方向的前后滑动;及固定部34,能够在引导件33的滑动范围内固定元件支撑台30及解除元件支撑台30的固定。位置调整部32能够将元件支撑台30固定在利用角部23被剥离的元件P跨于角部23和元件支撑台30这两者上的位置。引导件33是形成为L字状(阶梯状)的部件,在其阶梯部分形成的固定面33a上载置元件支撑台30。固定面33a以与元件P的搬运方向平行的方式形成。而且,沿着搬运方向的长孔、即供固定螺钉37插入的引导孔33b形成在引导件33的侧面。引导孔33b以比固定螺钉37的头部窄的宽度形成。在元件支撑台30的左右配置的壁部25上形成有使元件支撑台30沿上下方向滑动的作为引导件的引导孔35和使插入于引导孔33b的固定螺钉37露出的矩形形状的窗部26。引导孔35是沿上下方向形成的长孔,以比固定螺钉36的头部窄的宽度形成。固定部34包括:固定螺钉36,插入于引导孔35且能够在引导孔35的范围内固定引导件33及解除引导件33的固定;及固定螺钉37,经由引导孔33b而插入于螺纹孔38(参照图1)且能够在引导孔33b的范围内固定元件支撑台30及解除元件支撑台30的固定。在位置调整部32中,当松缓固定螺钉37时,元件支撑台30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当拧紧固定螺钉37时,元件支撑台30被固定在引导件33的前后方向的预定位置。而且,在位置调整部32中,当松缓固定螺钉36时,引导件33能够沿上下方向移动,当拧紧固定螺钉36时,引导件33被固定在上下方向的预定位置。在位置调整部32中,通过埋入有检测部31的元件支撑台30的移动及固定,能够同时调整元件前端的位置检测和元件前端的支撑位置。例如如图2、3所示,在棱柱状的元件P1和平板状的元件P2中,能够在不同的位置固定元件支撑台30。在此,借助作业者的作业,将元件支撑台30固定在利用角部23被剥离的元件P跨于角部23和元件支撑台30这两者上的位置。另外,该元件P的位置相当于拾取装置40的拾取位置。

如图1所示,拾取装置40是对跨于搬运部20的角部23和元件支撑台30这两者上的状态的元件P进行拾取的装置。拾取装置40具备搬运及固定部件M的搬运部41、多关节的臂机构42及把持并拾取元件P的元件把持部44。在该拾取装置40中,通过臂机构42,能够以各种角度把持元件P。在拾取装置40中,除了机械性地把持并拾取元件P的元件把持部44之外,可以更换为吸附并拾取元件P的元件吸附部。

控制部50对元件供给装置10的整体进行控制。如图4所示,控制部50构成为以CPU51为中心的微型处理器,具备存储处理程序的ROM52、存储各种数据的HDD53、被用作作业区域的RAM54及与外部装置进行电信号的交接的输入输出接口55等。该控制部50与搬运电动机24、检测部31及拾取装置40等电连接,与这些设备交接信号。该控制部50设定为,当检测部31检测出元件P的前端时,使搬运部20对衬纸12的搬运停止,当解除检测部31对元件P的前端的检测时,进行搬运部20对衬纸12的搬运。而且,控制部50设定为,分别进行搬运部20的搬运处理和拾取装置40的拾取处理,而不进行联动控制。

接下来,说明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0的动作、尤其是搬运部20的元件P的搬运处理及拾取装置40的元件P的拾取处理。图5是表示搬运处理例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拾取处理例程的一例的流程图。图7是供给、拾取元件P的元件供给装置10的动作的说明图,图7(a)是初期的说明图,图7(b)是元件P的检测的说明图,图7(c)是元件P的把持的说明图,图7(d)是元件P的拾取的说明图。搬运处理例程及拾取处理例程存储在控制部50的HDD53中,按照作业者的作业开始指示,由CPU51分别执行。

当搬运处理例程开始时,CPU51对搬运电动机24进行驱动,将从供给带盘21拉出的衬纸12向搬运方向搬运(步骤S100、图7(a))。接下来,CPU51基于检测部31的信号来判定是否检测出元件P的前端(步骤S110),在未检测出元件P的前端时,使搬运电动机24的驱动继续。另一方面,在检测出元件P的前端时,即检测部31被遮光时,CPU51使搬运电动机24停止(步骤S120)。此时,元件P以一部分从衬纸12剥离的状态、且一端跨于角部23侧而另一端跨于载置面30a侧的状态(拾取位置)停止(图7(b))。接下来,CPU51基于来自检测部31的信号来判定元件P的前端检测是否被解除(步骤S130),在元件P的前端检测未被解除时,看作元件P存在于元件支撑台30上,使搬运电动机24的停止继续。另一方面,在元件P的前端检测被解除时,CPU51看作从元件支撑台30拾取了元件P,执行步骤S100以后的处理。即,CPU51对搬运电动机24进行驱动,将衬纸12从供给带盘21拉出。这样,CPU51基于来自检测部31的信号来控制搬运电动机24的驱动。

接下来,说明拾取装置40的元件P的拾取处理。拾取处理例程在搬运处理例程的执行后,经过了预定时间之后开始。该预定时间设定为将元件P搬运至搬运单元15的拾取位置为止的充足的时间。而且,作为拾取装置40搬运部件M并拾取元件P而配置于部件M的时间比下一元件P由搬运部20搬运到拾取位置的时间长的情况进行说明。当该拾取处理例程开始时,CPU51通过搬运部41将部件M搬运至元件P的配置位置(步骤S200),使臂机构42向元件P的拾取位置移动(步骤S210)。接下来,CPU51通过元件把持部44把持元件P(图7(c)),并且以倾斜状态进行拾取(步骤S220、图7(d))。即,拾取装置40将一部分粘着于衬纸12的元件P以倾斜的状态剥下并拾取。接下来,CPU51将拾取的元件P配置在部件M的预定位置(步骤S230),反复进行步骤S200以后的处理。这样,在元件供给装置10中,每当由检测部31检测出元件P的前端时,搬运部20停止衬纸12的搬运,无论搬运部20的搬运状态如何,拾取装置40都反复执行元件P的拾取处理。在该元件供给装置10中,能够进行元件P的搬运及拾取处理而不对搬运部20与拾取装置40进行联动控制。

在此,本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与本发明的构成要素的对应关系明确。本实施方式的搬运部20相当于搬运部,元件支撑台30相当于元件支撑台,检测部31相当于检测部,拾取装置40相当于拾取装置,控制部50相当于控制部,位置调整部32相当于位置调整部。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元件供给装置10中,在元件支撑台30上检测出元件P的前端时,在利用角部23将元件P的一部分从衬纸12剥离的状态下,该元件P的一部分载置于角部23和载置面30a。这样,元件P即使处于其一部分从附加介质剥离的状态,元件P的前端侧也由元件支撑台的载置面更稳定地支撑。而且,在该装置中,通过搬运部20的搬运停止这样简单的控制,在利用角部23将元件P的一部分从衬纸12剥离的状态下,该元件P的一部分载置于载置面30a。因此,在该装置中,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构造或控制),更稳定地将元件P从衬纸12剥下并供给。而且,在该装置中,检测部31以埋入方式配置于元件支撑台30,因此通过元件支撑台30的移动,能够同时调整元件前端的位置检测和元件前端的支撑位置。

另外,在该装置中,由于具备位置调整部32,该位置调整部32具有引导件33和固定部34,因此容易调整元件的支撑位置及元件前端的检测位置。而且,在该装置中,以使搬运的衬纸12的表面与载置面30a成为同一平面的方式配置,因此在将元件P的一部分从附加介质剥下的状态下,能够更可靠地支撑元件P。此外,载置面30a由低粘着性材质形成,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元件P粘着于载置面30a的情况,能够更稳定地剥下元件P并供给。并且,在该装置中,能够拾取元件P而不对搬运部20与拾取装置40进行联动控制,因此能够稳定地供给元件P而不会使装置控制复杂。并且,在该装置中,将元件P以倾斜的状态剥下,因此即便是处于一部分粘着于衬纸12上的状态的元件P,也容易拾取。

另外,在该装置中,将元件支撑台30沿搬运方向(前后)设为可动式,或者将元件支撑台30沿上下方向设为可动式,由此,即使在使用形状、大小等不同的元件P时,仅通过进行元件支撑台30的位置调整就能够共同地使用元件供给装置10。此外,即使在使用各种衬纸12(粘贴介质)时,通过进行元件支撑台30的位置调整也能够更简单地调整根据衬纸12的粘着性而略微不同的元件P的最佳的剥离量。

另外,本发明不受上述的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只要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当然就能以各种形态实施。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检测部31以埋入方式配置于元件支撑台30,但是只要能够在元件支撑台30上对元件P的端部进行检测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检测部31可以配置于壁部25,也可以配置在元件支撑台30的上方。此时,检测部31可以是遮光传感器以外的传感器。在该形态的装置中,也是能够通过更简单的结构更稳定地将元件P从衬纸12剥下并供给。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通过具有引导件33及固定部34的位置调整部32来固定元件支撑台30及解除元件支撑台30的固定的情况,但只要是能够使元件支撑台30移动及固定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位置调整部可以设为将配置在元件支撑台30的下表面的支柱固定的机构。或者可以省略位置调整部3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载置面30a与衬纸12的表面对齐的情况,但也可以不在同一平面上。在这种情况下,载置面30a优选为位于比衬纸12的表面低的位置。而且,载置面30a由低粘着性材质形成,但是其可以省略。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不对搬运部20与拾取装置40进行联动控制,但是没有特别限定于此,也可以对搬运部20与拾取装置40进行联动控制。具体而言,CPU51只要在停止了搬运电动机24之后进行使臂机构42移动的处理即可。这样的话,能够更可靠地在部件M上配置元件P。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拾取装置40将一部分粘着于衬纸12的元件P以倾斜的状态剥下并拾取,但是没有特别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元件P以水平状态拾取。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拾取装置40具备臂机构42,但是只要能够拾取元件P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于此。图8是另一元件供给装置10B的概略说明图。元件供给装置10B具备拾取装置40B,该拾取装置40B具有:搬运部41B;具有X轴滑动件及Y轴滑动件的XY机器人机构42B;及装配有吸嘴45的安装头44B。在该拾取装置40B中,通过XY机器人机构42B,安装头44B沿X-Y轴方向移动,通过吸嘴45吸附并拾取元件P。即便如此,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备位置调整部32且位置调整部32具有L字状的引导件33的情况,但是没有特别限定于此。图9是另一位置调整部32B的说明图。如图9所示,位置调整部32B具有:引导件33B,使元件支撑台30向元件P的搬运方向的前后滑动;固定部34B,能够在引导件33B的滑动范围内固定元件支撑台30及解除元件支撑台30的固定。引导件33B是颠倒的L字状角形件,在L字的底面即固定面33a上载置元件支撑台30。固定面33a以与元件P的搬运方向平行的方式形成。而且,沿着搬运方向的长孔、即供固定螺钉37插入的引导孔33b形成在引导件33B的固定面33a上。在壁部25形成有使引导件33B沿上下方向滑动的作为引导件的引导孔35。固定部34B包括:固定螺钉36,插入于引导孔35且能够在引导孔35的范围内固定引导件33及解除引导件33的固定;及固定螺钉37,插入于引导孔33b且能够在引导孔33b的范围内固定元件支撑台30及解除元件支撑台30的固定。在该位置调整部32B中,固定螺钉37从下表面侧插入,因此未形成上述窗部26。在这样的位置调整部32B中,也与上述的实施方式同样,能够根据元件更容易地将元件支撑台30沿前后及上下进行移动及固定。另外,在位置调整部32B中,需要来自装置侧面及下方的螺纹操作,因此优选只要装置侧面处的螺纹操作即可的位置调整部32。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具备能够将元件支撑台30沿前后及上下进行移动及固定的位置调整部32的情况,但是没有特别限定于此。例如,元件供给装置可以省略引导孔35,而具备能够仅沿搬运方向(前后方向)使元件支撑台30进行移动及固定的位置调整部。或者,元件供给装置可以省略引导孔33b,而具备能够仅沿上下方向使元件支撑台30进行移动及固定的位置调整部。元件支撑台30的移动方向只要根据使用的元件的种类(形状、大小、材质)等而适当设定即可。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使元件支撑台30移动并固定的情况,但是没有特别限定于此,可以将元件支撑台30固定成不能移动,并使搬运部20侧例如角部23移动并固定。或者,在元件供给装置中,可以使搬运部20及元件支撑台30这两方能够移动及固定。即便如此,也能够将从粘贴介质剥离了一部分的元件形成为支撑于角部和元件支撑台30的状态。此外,在元件供给装置中,可以将元件支撑台30固定成不能移动。即使在该装置中,只要在通过搬运部20的角部23将元件P的一部分从衬纸12剥离的状态下,该元件P的一部分载置于角部23和载置面30a,就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更稳定地将元件P从衬纸12剥下并供给。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设为具备控制部50和拾取装置40的元件供给装置10,但也可以设为不具有控制部50和拾取装置40的元件供给装置10。例如,可以将控制部50从后方装入,或者将拾取装置40设为另一装置。在该形态的装置中,元件P的前端侧也由元件支撑台的载置面更稳定地支撑,因此能够通过更简单的结构更稳定地将元件P从衬纸12剥下并供给。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能够利用于拾取、配置元件的装置的技术领域。

附图标记说明

10、10B 元件供给装置

12 衬纸

15 搬运单元

20 搬运部

21 供给带盘

22 卷绕带盘

23 角部

24 搬运电动机

25 壁部

30 元件支撑台

30a 载置面

31 检测部

32、32B 位置调整部

33、33B 引导件

33a 固定面

33b 引导孔

34、34B 固定部

35 引导孔

36、37 固定螺钉

38 螺纹孔

40、40B 拾取装置

41、41B 搬运部

42 臂机构

42B XY机器人机构

44 元件把持部

44B 安装头

45 吸嘴

50 控制部

51 CPU

52 ROM

53 HDD

54 RAM

55 输入输出接口

M 部件

P、P1、P2 元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