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坠落的安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91343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防坠落的安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梯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坠落的安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作为垂直交通工具,电梯的应用随之也越来越广,甚至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工具。

在现有技术中,当电梯厅门门板下部的门滑块发生故障,脱离门导轨,造成门板下部虚掩。由于重力原因,靠近或者施加作用力于厅门门板的人员,都会不慎跌入厅门门板下部的缺口,掉进井道,易发生人身伤亡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坠落的安全装置,能避免厅门外的人们因不慎而跌入井道中,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坠落的安全装置,包括柔性防坠件及固设于井道壁的触发装置,所述柔性防坠件的一端固设于厅门门板上,所述触发装置设有与所述柔性防坠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触发装置通过所述连接部检测所述柔性防坠件的受力情况,并根据预设的受力情况发送报警信息。

上述防坠落的安全装置使用时,当人靠近或者施加作用力于厅门门板而不慎跌入厅门门板的下部的缺口时,该坠井者可通过拉住柔性防坠件或被柔性防坠件缠住,避免该坠井者继续掉进井道中,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同时利用触发装置通过所述连接部检测所述柔性防坠件的受力情况,并根据预设的受力情况发送报警信息,通知井道外的专业人员前来救援,同时可通过电梯控制器控制电梯轿厢停运。该防坠落的安全装置能避免厅门外的人们因不慎而跌入井道中,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坠件的外部涂设有荧光涂层,或所述柔性防坠件内设有多个荧光颗粒。因而通过荧光涂层或荧光颗粒的发光,便于坠井者识别该柔性防坠件,抓取柔性防坠件来固定自身位置,同时降低坠井者的内心恐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坠件的外部还设有反光涂层,所述反光涂层与所述荧光涂层相错开。因而可通过借用厅门打开所投射过来光来便于识别该柔性防坠件,抓取柔性防坠件来固定自身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坠件还设有第一磁吸体,所述井道壁还设有与所述第一磁吸体磁吸配合的固定件;或所述井道壁设有第二磁吸体,所述柔性防坠件设有与所述第二磁吸体磁吸配合的配合体。因而可将该柔性防坠件固设于预设位置,避免干扰电梯轿厢的正常运行,无需增大井道空间,增大建造成本,也便于对旧电梯的改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装置包括支架、弹力件、拉杆及触发开关,所述支架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体及第二支撑体,所述弹力件套设于所述拉杆中、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体与所述第二支撑体之间,所述拉杆通过所述第一支撑体及所述第二支撑体可移动安设于所述支架中;所述拉杆设有与所述触发开关相配合的触发体,所述触发体可随所述拉杆上下移动,所述触发体与所述第一支撑体相配合形成所述弹力件的夹固部,所述拉杆的一端设有所述连接部。因而通过触发体与触发开关的触发配合,便于产生触发信号,进而利用该触发信号使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息,及利用该触发信号通过电梯控制器控制电梯轿厢的停止,避免电梯轿厢撞击坠井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体设有与所述拉杆套接配合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支撑体设有与所述拉杆套接配合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因而便于安装或拆卸拉杆,便于该拉杆的更换或维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装置还包括锁舌,所述锁舌的一端与所述拉杆转动连接、另一端向外设置、并通过弹簧固定在拉杆上,所述拉杆设有容纳所述锁舌的容纳腔,当所述锁舌受挤压时,可转动至所述容纳腔内;其中,当所述触发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锁舌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外侧;当所述触发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锁舌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体的内侧、并与所述第二支撑体限位配合。因而通过设置锁舌,当拉杆受力下压弹力件,使触发体下移而触发开关时,锁舌与第二支撑体限位配合,使触发体与触发开关保持信号输出的状态;只有当坠井者被救出时,专业人员完成对厅门门板的门滑块与门导轨的维修和对防坠落保护装置进行检查,才将锁舌复位,触发开关停止输出触发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应急装置,所述应急装置设有应急灯泡;其中,当所述触发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应急灯泡断电;当所述触发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应急灯泡通电。因而可为坠井者或/和救援人员提供照明,提高救援效率。该应急装置可串联多个触发开关的输出信号为一个信号,例如所有的常闭信号,串入电梯制动器的控制回路中,任何一个触发开关输出触发信号,都会引起电梯制动器动作,使电梯轿厢停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装置还包括用于发送报警信息的报警模块及用于与电梯控制器通信连接的通信模块,所述报警模块及所述通信模块分别与所述触发开关电连接。因而利用该报警模块便于提醒救援人员,同时利用该通信模块与电梯控制器通信连接,便于及时控制电梯轿厢停止;该报警信息可为灯光、声音、短信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防坠件呈网状,所述柔性防坠件的一侧固设于所述厅门门板,所述柔性防坠件另一侧固设于所述井道壁、且其中一端通过所述触发装置固设于所述井道壁;或所述柔性防坠件包括至少两根交错设置的拉绳,至少两根所述拉绳的一端的间隔设置于所述厅门门板,至少两根所述拉绳的另一端间隔设置于所述井道壁上、且其中一根所述拉绳通过所述触发装置固设于所述井道壁。该柔性防坠件呈网状,增大防坠面积,便于网住坠井者,防止坠井者因恐慌而来不及反应抓取柔性防坠件;利用至少两根交错设置的拉绳,便于安装柔性防坠件,同时也能形成卡位缠住坠井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坠落的安全装置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的一端可转动设置于所述井道壁上。当所述扶手处于第一位置时,紧贴所述井道壁,因而不会干扰电梯轿厢在井道的运行;当扶手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扶手的自由端远离所述井道壁设置,供受坠井者抓扶使用,便于坠井者较轻松的等待专业人员的救援。该扶手设有荧光标示物,便于坠井者识别该扶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坠落的安全装置还包括多个设置于井道壁的承压凹部或承压凸起,所述承压凹部或所述承压凸起与所述柔性防坠件相配合形成支撑位。因而利用该承压凹部或承压凸出形成供坠井者踩踏的踩踏位,同时与柔性防坠件相配合,便于坠井者控制身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坠落的安全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坠落的安全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坠落的安全装置的防坠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触发装置、应急装置及电梯控制器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坠落的安全装置的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防坠落的安全装置的实施例二防坠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柔性防坠件,200、触发装置,202、报警模块,204、通信模块,210、支架,212、第一支撑体,214、第二支撑体,220、弹力件,230、拉杆,232、触发体,234、容纳槽,236、连接部,240、触发开关,250、锁舌,260、夹固部,300、应急装置,310、应急灯泡,400、井道壁,500、厅门门板,600、坠井者,700、电梯控制器,710、轿厢驱动装置,800、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防坠落的安全装置,包括柔性防坠件100及固设于井道壁的触发装置200,柔性防坠件100的一端固设于厅门门板上,触发装置200设有与柔性防坠件1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连接部,触发装置200通过连接部检测柔性防坠件100的受力情况,并根据预设的受力情况发送报警信息。

如图1至图3所示,该防坠落的安全装置使用时,由于电梯厅门门板下部的门滑块发生故障,脱离门导轨,造成门板下部虚掩;当人靠近或者施加作用力于厅门门板而不慎跌入厅门门板的下部的缺口时,该坠井者可通过拉住柔性防坠件100或被柔性防坠件100缠住,避免该坠井者继续掉进井道中,造成人身安全事故;同时利用触发装置200通过连接部检测柔性防坠件100的受力情况,并根据预设的受力情况发送报警信息,通知井道外的专业人员前来救援,同时可通过电梯控制器控制电梯轿厢停运。该防坠落的安全装置能避免厅门外的人们因不慎而跌入井道中,提高电梯使用的安全性。

该柔性防坠件的两端使用扣搭的方式,固定在厅门门板及触发装置上,方便电梯专业人员的操作。该柔性防坠件能承受大于100kg的重力。

在本实施例中,柔性防坠件100的外部涂设有荧光涂层(未示出),或柔性防坠件100内设有多个荧光颗粒(未示出);因而通过荧光涂层或荧光颗粒的发光,便于坠井者识别该柔性防坠件100,抓取柔性防坠件100来固定自身位置,同时降低坠井者的内心恐慌。进一步的,柔性防坠件100的外部还设有反光涂层(未示出),反光涂层与荧光涂层相错开;因而可通过借用厅门打开所投射过来光来便于识别该柔性防坠件100,抓取柔性防坠件100来固定自身位置。进一步的,柔性防坠件100还设有第一磁吸体(未示出),井道壁还设有与第一磁吸体磁吸配合的固定件(未示出);或井道壁设有第二磁吸体(未示出),柔性防坠件100设有与第二磁吸体磁吸配合的配合体(未示出);因而可将该柔性防坠件100固设于预设位置,避免干扰电梯轿厢的正常运行,无需增大井道空间,增大建造成本,也便于对旧电梯的改造。该第一磁吸体可通过柔性防坠件100内设磁粉制成,或通过连接一块磁铁构成,或外涂设有磁性涂层构成等;该固定件可通过磁铁、铁块或其他可被磁吸的材料制成;该第二磁吸体可为磁铁,该配合体可通过磁铁;铁块或其他可被磁吸的材料制成。

如图1、图4及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触发装置200包括支架210、弹力件220、拉杆230及触发开关240,支架210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体212及第二支撑体214,弹力件220套设于拉杆230中、并设置于第一支撑体212与第二支撑体214之间,拉杆230通过第一支撑体212及第二支撑体214可移动安设于支架210中;拉杆230设有与触发开关240相配合的触发体232,触发体232可随拉杆230上下移动,触发体232与第一支撑体212相配合形成弹力件220的夹固部260,拉杆230的一端设有连接部236。因而通过触发体232与触发开关240的触发配合,便于产生触发信号,进而利用该触发信号使报警模块发出报警信息,及利用该触发信号通过电梯控制器控制电梯轿厢的停止,避免电梯轿厢撞击坠井者。进一步的,第一支撑体212设有与拉杆230套接配合第一安装孔(未示出),第二支撑体214设有与拉杆230套接配合第二安装孔(未示出),第二安装孔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因而便于安装或拆卸拉杆230,便于该拉杆230的更换或维修。再进一步的,触发装置200还包括锁舌250,锁舌250的一端与拉杆230转动连接、另一端向外设置、并通过弹簧固定在拉杆230上,拉杆230设有容纳锁舌250的容纳腔,当锁舌250受挤压时,可转动至容纳腔内;其中,当触发体232处于第一位置时,锁舌250设置于第二支撑体214的外侧;当触发体232处于第二位置时,锁舌250设置于第二支撑体214的内侧、并与第二支撑体214限位配合。因而通过设置锁舌250,当拉杆230受力下压弹力件220,使触发体232下移而触发开关240时,锁舌250与第二支撑体214限位配合,使触发体232与触发开关240保持信号输出的状态;只有当坠井者被救出时,专业人员完成对厅门门板的门滑块与门导轨的维修和对防坠落保护装置进行检查,才将锁舌250复位,触发开关240停止输出触发信号。同时还包括应急装置(未示出),应急装置设有应急灯泡310;其中,当触发体232处于第一位置时,应急灯泡310断电;当触发体232处于第二位置时,应急灯泡310通电;因而可为坠井者或/和救援人员提供照明,提高救援效率。该应急装置可串联多个触发开关240的输出信号为一个信号,例如所有的常闭信号,串入电梯制动器的控制回路中,任何一个触发开关240输出触发信号,都回引起电梯制动器动作,使电梯轿厢停止。触发装置200还包括用于发送报警信息的报警模块及用于与电梯控制器通信连接的通信模块,报警模块及通信模块分别与触发开关240电连接;因而利用该报警模块便于提醒救援人员,同时利用该通信模块与电梯控制器通信连接,便于及时控制电梯轿厢停止;该报警信息可为灯光、声音、短信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信息。该弹力件200为弹簧、橡胶筒、硅胶筒等,优选为螺旋弹簧。

如图1、图6及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柔性防坠件100呈网状,柔性防坠件100的一侧固设于厅门门板,柔性防坠件100另一侧固设于井道壁、且其中一端通过触发装置200固设于井道壁;或柔性防坠件100包括至少两根交错设置的拉绳,至少两根拉绳的一端的间隔设置于厅门门板,至少两根拉绳的另一端间隔设置于井道壁上、且其中一根拉绳通过触发装置200固设于井道壁。该柔性防坠件100呈网状,增大防坠面积,便于网住坠井者,防止坠井者因恐慌而来不及反应抓取柔性防坠件100;利用至少两根交错设置的拉绳,便于安装柔性防坠件100,同时也能形成卡位缠住坠井者。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坠落的安全装置还包括扶手,扶手的一端可转动设置于井道壁上。当扶手处于第一位置时,紧贴井道壁,因而不会干扰电梯轿厢在井道的运行;当扶手处于第二位置时,扶手的自由端远离井道壁设置,供受坠井者抓扶使用,便于坠井者较轻松的等待专业人员的救缓。该扶手设有荧光标示物,便于坠井者识别该扶手。

在本实施例中,防坠落的安全装置还包括多个设置于井道壁的承压凹部(未示出)或承压凸起(未示出),承压凹部或承压凸起与柔性防坠件100相配合形成支撑位。因而利用该承压凹部或承压凸出形成供坠井者踩踏的踩踏位,同时与柔性防坠件100相配合,便于坠井者控制身体。该承压凹部为向井道壁凹设的凹坑,该承压凸起为向外凸出于井道壁的凸块。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