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体的开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5087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箱体的开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箱体的开盖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产品的物流运作中,箱体需要通过人工手动打开以完成产品的生产、包装和检测等,如件烟的生产时需通过人工手动打开件烟的外盖或内盖以配合完成拆箱与检测等,所以人工的劳动强度较大且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件烟的拆箱与检测的劳动强度较大且效率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箱体的开盖装置。

一种箱体的开盖装置,用于打开箱体的摇盖,包括:

夹紧机构,用于夹紧所述箱体;

运动机构,所述夹紧机构设置于所述运动机构上,所述运动机构带动所述夹紧机构运动;所述运动机构固定于机架上;

打开机构,包括旋转组件和吸附组件,所述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夹紧机构上,所述吸附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旋转组件驱动所述吸附组件转动,所述吸附组件用于吸附所述摇盖;以及

撑盖机构,用于伸入所述箱体内并撑开所述摇盖,所述撑盖机构固定于所述机架上。

上述的箱体的开盖装置,开盖时,首先,运动机构带动夹紧机构运动至预定位置,使夹紧机构能够夹持箱体;其次,夹紧机构夹紧箱体;再次,夹紧机构上的旋转组件驱动吸附组件转动,使吸附组件能够吸附到箱体的摇盖;再次,旋转机构带动吸附组件反向转动,吸附组件带动摇盖转动,以使摇盖打开;最后,撑盖机构伸入箱体内以撑开摇盖,运动机构带动夹紧机构归位,从而完成了箱体检测前的准备工作;由于箱体的摇盖的打开过程完全由箱体的开盖装置完成,避免了人工手动打开摇盖,从而解决了箱体的拆箱与检测的劳动强度较大且效率较低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架本体、第一夹持架、第二夹持架和第一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夹持架固定于所述架本体上,所述第二夹持架滑动设置于所述架本体上,且所述第一夹持架和所述第二夹持架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架本体上,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架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架相对于所述架本体滑动,使所述箱体被夹紧于所述第一夹持架与所述第二夹持架之间;

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吸附组件的数目均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架上,另外一个所述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架上;其中一个所述吸附组件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旋转组件上,另外一个所述吸附组件设置于另外一个所述旋转组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包括架本体、第一夹持架、第二夹持架和两个第一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夹持架和所述第二夹持架分别滑动设置于所述架本体的两端,且所述第一夹持架和所述第二夹持架相对设置;

两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均设置于所述架本体上,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架连接,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夹持架相对于所述架本体沿正方向滑动;

另外一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夹持架连接,且另外一个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夹持架相对于所述架本体沿反方向滑动,使所述箱体被夹紧于所述第一夹持架与所述第二夹持架之间;

所述旋转组件和所述吸附组件的数目均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架上,另外一个所述旋转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架上;其中一个所述吸附组件设置于其中一个所述旋转组件上,另外一个所述吸附组件设置于另外一个所述旋转组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紧机构还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设置于所述架本体的两端,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架上,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夹持架上,使第一夹持架和第二夹持架均滑动连接于架本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立柱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夹紧机构连接,所述夹紧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夹紧机构相对于所述立柱滑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件包括旋转气缸和转动板,所述转动板与所述旋转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旋转气缸驱动所述转动板转动,所述吸附组件位于所述转动板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打开机构还包括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设置于所述旋转组件上,所述传感器组件用于判断所述摇盖是否吸附于所述吸附组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撑盖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三驱动组件和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所述第四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上,所述第四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的运动方向垂直;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能够用于抵接并推开所述摇盖;

当所述第三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四驱动组件运动至所述箱体内时,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抵接并推开所述摇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上设有活动板,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带动所述活动板运动;

所述第四驱动组件包括气缸和推板,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活动板上,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气缸带动所述推板运动,所述活动板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所述推板的运动方向,所述推板用于抵接并推开所述摇盖,使所述第四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端抵接并推开所述摇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撑盖机构还包括第五驱动机构和撑住板,所述第五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五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撑住板连接,所述第五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撑住板运动,所述撑住板所在的平面与活动板所在的平面平行,且所述撑住板的端部能够抵接所述摇盖;

当所述第五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撑住板运动至所述箱体内时,所述撑住板的端部与所述摇盖抵接。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箱体的开盖装置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箱体的开盖装置的夹紧机构夹紧箱体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箱体的开盖装置的打开机构的吸附组件吸附摇盖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箱体的开盖装置的打开机构的吸附组件随旋转组件反向转动90°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箱体的开盖装置的撑盖机构伸入箱体端面的两侧的摇盖之间的示意图;

图5a为图1所示箱体的开盖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立体图(不包括同步带保护罩);

图6为图1所示箱体的开盖装置的撑盖机构的推板推开摇盖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箱体的开盖装置的撑盖机构的撑住板撑住摇盖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箱体的开盖装置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箱体的开盖装置的首选实施例。但是,箱体的开盖装置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箱体的开盖装置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箱体的开盖装置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箱体10的开盖装置20用于打开箱体10的摇盖12。箱体10的开盖装置20包括夹紧机构22、运动机构24、打开机构26以及撑盖机构27。夹紧机构22用于夹紧箱体10。夹紧机构22设置于运动机构24上,运动机构24带动夹紧机构22运动。打开机构26包括旋转组件262和吸附组件264,旋转组件262设置于夹紧机构22上。吸附组件264设置于旋转组件262上,旋转组件262驱动吸附组件264转动,吸附组件264用于吸附摇盖12。撑盖机构27用于伸入箱体10内并撑开摇盖12。在本实施例中,运动机构24为竖直方向的直线移动平台。运动机构24带动夹紧机构22升降。旋转组件262设置于夹紧机构22上远离运动机构24的一侧。箱体10为长方体。当箱体10位于夹紧机构22的下方时,运动机构24带动夹紧机构22下降至预定位置,使夹紧机构22能够夹持于箱体10的侧壁上。

本实施例的箱体10的开盖装置20,开盖时,首先,运动机构24带动夹紧机构22运动至预定位置,使夹紧机构22能够夹持箱体10。其次,夹紧机构22夹紧箱体10。再次,夹紧机构22上的旋转组件262驱动吸附组件264转动,使吸附组件264能够吸附到箱体10的摇盖12。再次,旋转机构带动吸附组件264反向转动,吸附组件264带动摇盖12转动,以使摇盖12打开。最后,撑盖机构27伸入箱体10内以撑开摇盖12,运动机构24带动夹紧机构22归位,从而完成了箱体10检测前的准备工作。由于箱体10的摇盖12的打开过程完全由箱体10的开盖装置20完成,避免了人工手动打开摇盖12,从而解决了箱体10的检测的劳动强度较大且效率较低的问题。

如图1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箱体10的开盖装置20还包括输送线28,箱体10位于输送线28上,使箱体10通过输送线28输送至夹紧机构22的下方。当箱体10通过输送线28输送至运动机构24的下方时,运动机构24带动夹紧机构22下降至预定位置,使夹紧机构22能够夹持于箱体10的侧壁上。在本实施例中,输送线28固定于外部的机架(图中未示出)上。具体的,输送线28包括两个连接板282和多个滚筒284,两个连接板282平行固定于机架上,多个滚筒284平行设置于两个连接板282之间,每个滚筒284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连接板282的侧壁上。相邻两个滚筒284之间通过皮带286进行传动,以实现多个滚筒284联动。

如图2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紧机构22包括架本体221、第一夹持架222、第二夹持架223和两个第一驱动组件224。第一夹持架222和第二夹持架223分别滑动设置于架本体221的两端,且第一夹持架222和第二夹持架223相对设置。两个第一驱动组件224均设置于架本体221上,其中一个第一驱动组件224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一夹持架222连接,且其中一个第一驱动组件224驱动第一夹持架222相对于架本体221沿正方向滑动。另外一个第一驱动组件224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夹持架223连接,且另外一个第一驱动组件224驱动第二夹持架223相对于架本体221沿反方向滑动,使箱体10被夹紧于第一夹持架222与第二夹持架223之间。旋转组件262和吸附组件264的数目均为两个,其中一个旋转组件262设置于第一夹持架222上,另外一个旋转组件262设置于第二夹持架223上。其中一个吸附组件264设置于其中一个旋转组件262上,另外一个吸附组件264设置于另外一个旋转组件262上。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的端面的两侧均设有摇盖12,两侧的摇盖12打开过程的转动方向相反。如图3所示,其中一个吸附组件264吸附其中一侧的摇盖12,另外一个吸附组件264吸附另外一侧的摇盖12。两个旋转组件262带动两个吸附组件264沿相反方向转动,最终转动至如图4所示的状态。架本体221呈H型。第一夹持架222和第二夹持架223分别垂直设置于架本体221的两侧,且第一夹持架222与第二夹持架223相互平行。第一驱动组件224和第二驱动组件均为直线气缸。第一驱动组件224与第二驱动组件呈直线状设置于架本体221上,且第一驱动组件224和第二驱动组件的动力输出方向刚好相反,使第一夹持架222和第二夹持架223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夹紧机构22能够夹紧或松开箱体10的侧壁。吸附组件264包括吸盘264a和真空发生器(图中未示出),吸盘264a与真空发生器通过接管(图中未示出)连接。当真空发生器通过接管产生负压时,吸盘264a吸附摇盖12。当真空发生器通过接管对接管充气时,吸盘264a松开摇盖12。

如图4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紧机构22还包括第一导轨225、第二导轨226、第一滑块227和第二滑块228,第一导轨225和第二导轨226分别设置于架本体221的两端,第一滑块227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225上,第二滑块228滑动连接于第二导轨226上,第一滑块227设置于第一夹持架222上,第二滑块228设置于第二夹持架223上,使第一夹持架222和第二夹持架223均滑动连接于架本体22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轨225、第二导轨226、第一滑块227和第二滑块228的数目均为两个。架本体221呈H型,两个第一导轨225平行设置于架本体221的一端,两个第二导轨226平行设置于架本体221的另一端,两个第一滑块227间隔设置于第一夹持架222上,两个第二滑块228间隔设置于第二夹持架223上。其中一个第一滑块227位于其中一个第一导轨225上,另外一个第一滑块227位于另外一个第一导轨225上。其中一个第二滑块228位于其中一个第二导轨226上,另外一个第二滑块228位于另外一个第二导轨226上,使第一夹持架222和第二夹持架223均能够平稳地滑动连接于架本体221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夹紧机构22包括架本体221、第一夹持架222、第二夹持架223和第一驱动组件224。第一夹持架222固定于架本体221上,第二夹持架223滑动设置于架本体221上,且第一夹持架222和第二夹持架223相对设置。第一驱动组件224设置于架本体221上,第一驱动组件224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夹持架223连接,且第一驱动组件224驱动第二夹持架223相对于架本体221滑动,使箱体10被夹紧于第一夹持架222与第二夹持架223之间。旋转组件262和吸附组件264的数目均为两个,其中一个旋转组件262设置于第一夹持架222上,另外一个旋转组件262设置于第二夹持架223上。其中一个吸附组件264设置于其中一个旋转组件262上,另外一个吸附组件264设置于另外一个旋转组件262上。在本实施例中,箱体10的端面的两侧均设有摇盖12,两侧的摇盖12打开过程的转动方向相反。其中一个吸附组件264吸附其中一侧的摇盖12,另外一个吸附组件264吸附另外一侧的摇盖12。两个旋转组件262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带动两个吸附组件264沿相反方向转动。架本体221呈H型。第一夹持架222和第二夹持架223分别垂直设置于架本体221的两侧,且第一夹持架222与第二夹持架223相互平行。第一夹持架222与架本体221 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一驱动组件224为直线气缸。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架222与架本体221还可以通过焊接或胶接或铆接。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夹持架222与架本体221还可以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当箱体10位于夹紧机构22的下方时,第一驱动组件224驱动第二夹持架223朝第一夹持架222方向,以使箱体10被夹紧。当夹紧机构22松开箱体10时,第一驱动组件224驱动第二夹持架223远离第一夹持架222运动。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运动机构24包括立柱242和第二驱动组件244,第二驱动组件244设置于立柱242上,第二驱动组件244的动力输出端与夹紧机构22连接,夹紧机构22滑动设置于立柱242上,第二驱动组件244驱动夹紧机构22相对于立柱242滑动。同时参见图5a,在本实施例中,立柱242固定于机架上。第二驱动组件244包括伺服电机244a、螺杆244b、螺母244c以及钢球(图中未示出),伺服电机244a设置于立柱242的端部,螺杆244b与伺服电机244a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螺母244c螺纹连接于螺杆244b上,且钢球位于螺母244c与螺杆244b之间。夹紧机构22固定于螺母244c上。伺服电机244a驱动螺杆244b转动,以带动架本体221在竖直方向相对于立柱242作直线运动。具体在本实施例中,运动机构24还包括第一带轮244d、第二带轮244e和同步带244f,第一带轮244d设置于伺服电机244a的动力输出轴上,第二带轮244e设置于螺杆244b上,同步带244f缠绕于第一带轮244d和第二带轮244e上,使伺服电机244a的输出动力通过同步带244d传递至螺杆244b上。运动机构24还包括第三导轨246和第三滑块248。第三导轨246设置于立柱242上,且第三导轨246与螺杆244b平行。第三滑块248滑动设置于第三导轨246上,且第三滑块248与架本体221固定连接,使架本体221滑动连接于立柱242上。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旋转组件262包括旋转气缸262a和转动板262b,转动板262b与旋转气缸262a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旋转气缸262a驱动转动板262b转动,吸附组件264位于转动板262b上。在本实施例中,转动板262b呈L型,转动板262b固定于旋转气缸262a的动力输出端,使旋转气缸262a驱动转动板262b转动。吸盘264a固定于转动板262b远离旋转气缸262a的一端上。如图6所示,转动板262b和旋转气缸262a的数目均为两个,两个旋转气缸262a分别固定于第一夹持架222和第二夹持架223上。其中一个转动板262b固定于其中一个旋转气缸262a的动力输出端,另外一个转动板262b固定于另外一个旋转气缸262a的动力输出端。吸盘264a的数目为六个,其中三个吸盘264a并排固定于其中一个转动板262b的侧壁上,另外三个吸盘264a并排固定于另外一个转动板262b的侧壁上,使位于同一转动板262b的三个吸盘264a能够同时吸附或松开摇盖12。

再次参见图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打开机构26还包括传感器组件266,传感器组件266设置于旋转组件262上,传感器组件266用于判断摇盖12是否吸附于吸附组件264上。在本实施例中,传感器组件266包括两个光电检测开关266a,两个光电检测开关266a并排设置于转动板262b上,且两个光电检测开关266a间隔分布于三个吸盘264a之间,以判断摇盖12是否吸附于吸盘264a上。传感器组件266的数目为两个,两个传感器组件266分别设置于两个转动板262b上。

如图5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撑盖机构27包括固定板272、第三驱动组件273和第四驱动组件274,第三驱动组件273设置于固定板272上。第四驱动组件274设置于第三驱动组件273的动力输出端上,第四驱动组件274的动力输出端的运动方向与第三驱动组件273的动力输出端的运动方向垂直。第四驱动组件274的动力输出端能够用于抵接并推开摇盖12。当第三驱动组件273驱动第四驱动组件274运动至箱体10内时,第四驱动组件274的动力输出端抵接并推开摇盖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三驱动组件273的动力输出端上设有活动板273a,第三驱动组件273带动活动板273a运动。第四驱动组件274包括气缸274a和推板274b,气缸274a设置于活动板273a上,气缸274a的动力输出端与推板274b连接。气缸274a带动推板274b运动,活动板273a所在的平面平行于推板274b的运动方向。推板274b用于抵接并推开摇盖12,使第四驱动组件274的动力输出端抵接并推开摇盖12。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272固定于外界的机架上。第三驱动组件273包括第一直线气缸273b、第一导杆273c以及活动板273a,第一直线气缸273b固定于固定板272上。第一导轨225套接于固定板272上,且第一导轨225的端部固定于活动板273a上。气缸274a和推板274b的数目均为两个,其中一个推板274b固定于其中一个气缸274a的动力输出端,另外一个推板274b固定于另外一个气缸274a的动力输出端。两个气缸274a呈直线状固定于活动板273a上,且两个气缸274a的动力输出方向相反。当第一夹持架222上的吸盘264a和第二夹持架223上的吸盘264a分别吸附箱体10的端面的两侧的摇盖12并打开预定的角度时,第一直线气缸273b通过第一导杆273c驱动活动板273a运动至箱体10的端面的两侧的摇盖12之间。如图6所示,当活动板273a运动至两侧的摇盖12之间时,两个气缸274a的动力输出端相背运动,以撑开箱体10端面两侧的摇盖12。

如图7所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撑盖机构27还包括第五驱动机构275和撑住板276,第五驱动机构275设置于固定板272上,第五驱动机构275的动力输出端与撑住板276连接,第五驱动机构275驱动撑住板276运动,撑住板276所在的平面与活动板273a所在的平面平行,且撑住板276的端部能够抵接摇盖12。当第五驱动机构275驱动撑住板276运动至箱体10内时,撑住板276的端部与摇盖12抵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五驱动机构275包括第二直线气缸275a和第二导杆275b,第二直线气缸275a设置于固定板272上,且第二直线气缸275a的动力输出端与第二导杆275b一端连接,第二导杆275b的另一端与撑住板276连接。当两个气缸274a的动力输出端背向运动撑开箱体10的端面的两侧的摇盖12至预定角度时,第二直线气缸275a驱动第二导杆275b动作,第二导杆275b带动撑住板276伸入箱体10的端面两侧的摇盖12之间,使撑住板276的两端分别与端面的两侧的摇盖12抵接,以防端面的两侧的摇盖12回弹。

箱体10的开盖装置20的开盖过程具体如下:

1)如图1所示,箱体10通过输送线28输送至运动机构24的下方。

2)如图2所示,运动机构24带动夹紧机构22下降至预定位置。

3)如图2所示,夹紧机构22夹紧箱体10。

4)如图3所示,开盖机构的两个吸附组件264随相应的一个旋转组件262转动90°,使两个吸附组件264均能够吸附相应的一个摇盖12。

5)如图4所示,当两个吸附组件264吸附相应的一个摇盖12后,两个旋转组件262带动相应的一个吸附组件264反向转动90°,以将箱体10的端面的两侧的摇盖12均打开至90°。

6)如图5所示,当箱体10的端面的两侧的摇盖12均打开至90°时,撑盖机构27的第三驱动组件273带动活动板273a伸入箱体10端面的两侧的摇盖12之间,两个吸附组件264均松开相应的一个摇盖12,夹紧机构22松开箱体10,且运动机构24带动夹紧机构22回位。

7)如图6所示,当运动机构24带动夹紧机构22回位后,活动板273a上的两个气缸274a分别驱动相应的一个推板274b运动,以撑开箱体10的端面的两侧的摇盖12至角度β(β>90°)。

8)如图7所示,撑盖机构27的第五驱动机构275驱动撑住板276伸入箱体10的端面两侧的摇盖12之间,使撑住板276的两端分别与端面的两侧的摇盖12抵接,以防端面的两侧的摇盖12回弹,从而使箱体10端面的两侧的摇盖12被完全打开。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