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研究领域中的一种生产辅助机构,特别是一种复押撕膜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汽车门框饰条、门饰条等复押、滚压产品时,为了防止产品表面外观质量,一般会在产品表面贴合一层保护膜,待产品成型后,通过驱动装置直接从产品表面撕掉保护膜,在产品表面上脚贴合所需的配件。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保护膜随着产品经过复押模具或者滚压模具后通过矫正架表面,会被矫正架刮花,导致在撕膜过程中,保护膜容易断掉。另外,由于是通过驱动装置直接撕膜,且保护膜和产品之间的贴合度不一,在撕膜过程中,保护膜离开产品表面后导致产品抖动,导致后续上胶不均匀;也出现撕膜速度不稳定,容易出现保护膜拉断或者崩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押撕膜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复押撕膜装置,包括两块横板、位于两块横板之间的若干个固定辅助滚轮以及位于固定辅助滚轮上方的撕膜滚轮,所述撕膜滚轮和其中一个所述固定辅助滚轮之间形成将产品以及产品表面的保护膜固定的压紧通道,撕膜滚轮的下端压触在保护膜的外表面,撕膜滚轮的上方布置有转向滚轮,所述转向滚轮上安装有角度旋转机构,所述保护膜的一端沿着撕膜滚轮的外表面向上延伸、穿过转向滚轮和角度旋转机构之间的间隙后收卷在撕膜收取轮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旋转机构包括L形固定板,所述L形固定板的水平端下方安装有U形调整板,所述U形调整板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竖直板固定在横板上,所述L形固定板的竖直端通过螺栓安装有U形支架,所述转向滚轮的两端安装在U形支架的两个侧壁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形调整板上布置有一条U形调整槽,所述L形固定板的水平端通过螺栓穿过U形调整槽后固定在U形调整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竖直板上布置有条形调整槽,所述U形调整板通过螺栓穿过条形调整槽后固定在第一竖直板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撕膜滚轮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竖直板与横板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竖直板上布置有条形调整槽,所述撕膜滚轮的两端能在第二竖直板的条形调整槽移动后调整撕膜滚轮在第二竖直板上的高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块所述横板均配置一块U形夹板,所述U形夹板和横板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在生产线上的安装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撕膜滚轮、转向滚轮以及角度旋转机构,当产品经过压紧通道后,保护膜平整的贴着撕膜滚轮的外表面向上延伸、穿过转向滚轮和角度旋转机构之间的间隙后收卷在撕膜收取轮上,防止在撕膜过程中出现产品抖动的现象,进而增加产品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为上胶工序提供良好的上胶条件;另外,通过转向滚轮以及角度旋转机构调整转向滚轮的角度,使本实用新型适应各种角度的撕膜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参照图1~图3, 一种复押撕膜装置,包括两块横板1、位于两块横板1之间的若干个固定辅助滚轮2以及位于固定辅助滚轮2上方的撕膜滚轮3,所述撕膜滚轮3和其中一个所述固定辅助滚轮2之间形成将产品以及产品表面的保护膜固定的压紧通道,撕膜滚轮3的下端压触在保护膜的外表面,撕膜滚轮3的上方布置有转向滚轮4,所述转向滚轮4上安装有角度旋转机构,所述保护膜的一端沿着撕膜滚轮3的外表面向上延伸、穿过转向滚轮4和角度旋转机构之间的间隙后收卷在撕膜收取轮上。
通过设置撕膜滚轮3、转向滚轮4以及角度旋转机构,当产品经过压紧通道后,保护膜平整的贴着撕膜滚轮3的外表面向上延伸、穿过转向滚轮4和角度旋转机构之间的间隙后收卷在撕膜收取轮上,防止在撕膜过程中出现产品抖动的现象,进而增加产品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为上胶工序提供良好的上胶条件;另外,通过转向滚轮4以及角度旋转机构调整转向滚轮4的角度,使本实用新型适应各种角度的撕膜要求。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角度旋转机构包括L形固定板6,所述L形固定板6的水平端下方安装有U形调整板5,所述U形调整板5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竖直板8固定在横板1上,所述L形固定板6的竖直端通过螺栓安装有U形支架7,所述转向滚轮4的两端安装在U形支架7的两个侧壁上,保护膜平整的贴着撕膜滚轮3的外表面向上延伸、穿过转向滚轮4和U形支架7之间的间隙后收卷在撕膜收取轮。松开螺栓,U形支架7以螺栓为旋转中心旋转后调整其与L形固定板6的角度,继而调整转向滚轮4的角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U形调整板5上布置有一条U形调整槽,所述L形固定板6的水平端通过螺栓穿过U形调整槽后固定在U形调整板5上,松开螺栓,通过L形固定板6在U形调整槽上移动调整转向滚轮4在U形调整板5上的位置,L形固定板6以螺栓为旋转中心旋转,进而调整转向滚轮4的角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竖直板8上布置有条形调整槽,所述U形调整板5通过螺栓穿过条形调整槽后固定在第一竖直板8上,通过U形调整板5在第一竖直板8上的条形调整槽上移动后固定,调整转向滚轮4的高度,继而调整转向滚轮4和撕膜滚轮3之间的间隙,使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各种型号的饰条复押生产或滚压生产。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撕膜滚轮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二竖直板9与横板1连接。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竖直板9上布置有条形调整槽,所述撕膜滚轮3的两端能在第二竖直板9的条形调整槽移动后调整撕膜滚轮3在第二竖直板9上的高度,继而调整压紧通过的高度。
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每块所述横板1均配置一块U形夹板10,所述U形夹板10和横板1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在生产线上的安装空间。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