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轻烃运输过程中的托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645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轻烃运输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轻烃运输过程中的托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所使用的清洁燃料还是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及柴油为主。而天然气、液化石油气都是非常宝贵的化工原料,深加工后的附加值很高,因没有很好的替代能源,只能将其作为普通燃料烧掉。在当今世界能源供应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将其作为普通燃料烧掉是对有限资源的浪费。我们国家提出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改善能源结构与布局,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因地制宜地开拓可替代气源、以提高城市现代化,发展经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市品位,这将是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今后的首要任务。

轻烃是石油、乙烯工程和炼油厂生产裂解的一种副产品,在常温下是液体状态,其热值高于汽油、柴油及石油液化气,价格却低于上述燃料。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上百万吨轻烃副产品,因此开发利用轻烃燃料可大大缓解能源紧缺状况。

将轻烃作为替代燃料可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缓解石油供需矛盾,加快我国能源结构调整,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以及小城镇、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对洁净能源需求将日益加大,这也为轻烃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其间蕴藏着巨大的商机,是二十一世纪最具投资价值的新能源项目。

现有的轻烃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爆炸等安全风险,现有技术中通过压力罐车进行运输,这种方案在每次运输过程中需要将压力罐车灌满轻烃,以提高运输效率。但是在短距离的运输过程中需要采用压力罐进行运输,现有技术基本是将压力罐直接放在运输车上,需要人工搬运,增加劳动强度、降低效率,且在搬运过程中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为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用于轻烃运输过程中的托辊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效率且安全性高的用于轻烃运输过程中的托辊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轻烃运输过程中的托辊装置,包括机架、第一托辊和三角形支架,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托辊,所述三角形支架的一个倾斜面依次设有第二托辊、第三托辊和第四托辊。

进一步地,所述三角形支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且在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设有调节槽,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通过紧固件安装于调节槽内,所述第二支架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三支架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托辊、第三托辊和第四托辊均设于第三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调节螺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一方面通过三角形支架上的三个托辊可以方便的将压力罐提升,另一方面设置水平的多个托辊,可以方便的将压力罐水平搬运,整体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且安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轻烃运输过程中的托辊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机架,2、第一托辊,3、第一支架,4、第二支架,5、第三支架,6、调节槽,7、紧固件,8、第二托辊,9、第三托辊,10、第四托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轻烃运输过程中的托辊装置,包括机架1、第一托辊2和三角形支架,所述机架1上安装有多个依次排列的第一托辊2,所述三角形支架的一个倾斜面依次设有第二托辊8、第三托辊9和第四托辊10。

具体的,所述三角形支架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支架3、第二支架4和第三支架5,且在所述第二支架4的一端设有调节槽6,所述第一支架3的一端通过紧固件7安装于调节槽6内,所述第二支架4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支架3和第三支架5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托辊8、第三托辊9和第四托辊10均设于第三支架5上。

作为优选,所述紧固件7为调节螺母。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机架1设置在车厢内,将第二支架4与车尾接触,然后调节紧固件7使第三支架5在一个合理的倾斜位置(这主要是根据车厢的高度所定),最后压力罐可通过第二托辊8、第三托辊9和第四托辊10依次滚动提升至机架1上,再通过第一托辊2水平平移至合理的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方面通过三角形支架上的三个托辊可以方便的将压力罐提升,另一方面设置水平的多个托辊,可以方便的将压力罐水平搬运,整体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且安全性高的优点。

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是专利所有者可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之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只要不超过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描述的保护范围,都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