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用十字轨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75658阅读:1040来源:国知局
输送装置用十字轨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输送装置使用的轨道。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人工助力吊具小车行走轨道总长度近百米,有多处分支和交汇,分支和交汇处大多采用人字形结构,布局较为复杂;并且人工助力吊具小车在人字形轨道交汇处行走时,要进行复杂的变轨切换,不仅费事费力、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发生侧倾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局简单、安全方便、吊具小车行走到交汇处时无需变轨切换的轨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输送装置用十字轨道,包括由两块相对设置的槽形轨道板形成的轨道,两根垂直设置的轨道之间通过连接装置互通;所述连接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与轨道互通的十字沟槽,对应十字沟槽上方的连接装置中设置有控制小车转向的旋转机构。

上述输送装置用十字轨道,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相邻轨道板之间的四块立柱,四块立柱的顶端通过主盖板固定连接,相邻立柱的底端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四块连接板之间形成供小车通过的十字沟槽。

上述输送装置用十字轨道,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十字沟槽中心上方的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和支撑轴承,所述支撑轴承通过连接轴固定在主盖板中心。

上述输送装置用十字轨道,所述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包括位于同一平面上、左右对称设置的两块板式凸轮,两块凸轮通过固定在支撑轴承上的凸轮连接板连接。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

本实用新型采用十字形结构,人工助力吊具小车在轨道交汇处的转向通过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控制,可实现十字轨道交叉处的拖动转向;同样在T形轨道交叉处也可顺利转弯,有效的解决了轨道复杂变轨切换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吊具小车做直线运动时的结构状态图;

图6、图7为本实用新型在吊具小车做转向运动时的结构状态图。

其中:1.主盖板,2.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3.凸轮,4.凸轮连接板,5.支撑轴承,6.立柱,7.连接板,8.十字沟槽,9.轨道板,10.轨道,11.吊具小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输送装置用十字轨道,其结构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两根垂直设置的轨道10,轨道10由两块相对设置的槽形轨道板9形成,两根轨道10之间通过连接装置互通;连接装置的底部设置有与轨道互通的十字沟槽8,连接装置中设置有控制小车转向的旋转机构。

连接装置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一块主盖板1、四块立柱6和四块连接板7,四块立柱6对称设置在相邻轨道板之间,四块立柱的顶端通过主盖板1固定连接,相邻立柱的底端通过连接板7固定连接,四块连接板之间形成供小车通过的十字沟槽8。

旋转机构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2、支撑轴承5和连接轴,连接轴的顶端固定在主盖板中心,支撑轴承5固定连接在连接轴的底端,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2设置在十字沟槽8的中心上方,并与支撑轴承5固定连接。

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2的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两块板式凸轮3和一块凸轮连接板4,两块板式凸轮3位于同一平面上,并左右对称设置,两块凸轮3通过凸轮连接板4连接,凸轮连接板4的中心固定在支撑轴承5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吊具小车做直线运动,无需变轨。当吊具小车抵达十字沟槽时,与吊具小车行走方向垂直的十字沟槽被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遮盖,如图4所示,此时吊具小车可以无障碍直接滑行通过。而当吊具小车抵达十字沟槽时,如遇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处于垂直断开状态,即吊具小车行走方向的十字沟槽被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遮盖,如图5所示,此时吊具小车首先和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的凸轮接触,驱动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旋转,直到与吊具小车行走方向垂直的十字沟槽被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遮盖,吊具小车便可无障碍直接滑行通过。

第二种情况, 吊具滑轮小车做转向运动,需要变轨。当吊具小车运行至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的中心位置时,如图6所示,转动吊具小车把手,凸轮旋转双边桥机构会和吊具小车同时转动,当一起转动90度或270度后,如图7所示,吊具小车便可进入新的轨道方向,进一步接受推拉运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