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吸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98280阅读:4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吸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盘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吸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加工制造过程中,某些需作特殊保护的产品或是空间受限不能直接用手取放,需要借助吸盘实现,然而,现有的吸盘不方便被握取并施力,导致加工制造过程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的手持吸盘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吸盘装置,该手持吸盘装置包括壳体、缸筒、推动杆、弹性元件、底部端盖、第一密封圈、吸盘及连接件;所述壳体及所述缸筒为中空圆柱体,所述壳体包括顶端及远离顶端的底端;所述推动杆包括操作端及活塞端,所述第一密封圈套于所述活塞端上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中;所述壳体套在所述缸筒外,所述活塞端收容于所述缸筒内并靠近所述壳体的顶端,所述底部端盖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活塞端与所述底部端盖之间,所述推动杆与所述底部端盖间隔相对并在缸筒内形成贮气空间;所述底部端盖开设有与所述贮气空间连通的排气孔,所述吸盘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底部端盖上并通过排气孔与所述贮气空间连通。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缸筒包括第一组装端及第二组装端,第一组装端及第二组装端为同轴的圆柱且第一组装端的外径大于第二组装端的外径;所述第一组装端的外径与所述壳体的外径一致,所述第二组装端的外径与所述壳体的内径对应;所述第一组装端包括第一组装端面,所述第二组装端包括与第一组装端面相背的第二组装端面,所述缸筒开设有贯穿第一组装端面及第二组装端面且由第一组端面向第二组端面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配合孔、第二配合孔、第三配合孔及第四配合孔。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端及所述活塞端均是实心圆柱体,所述活塞端进一步包括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位于所述操作端与所述第二配合部之间;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的外径分别对应于第一配合孔及第二配合孔的直径并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配合孔及第二配合孔内;第一配合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密封圈的第一环形凹槽。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配合部的第一环形凹槽数量为两个,每个对应收容一个所述第一密封圈。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底部端盖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并且所述排气孔贯穿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外径对应于所述第三配合孔的直径并收容于第三配合孔;所述第二端外径与所述缸筒外径一致并对应于外壳的内径,所述第二端收容于所述壳体的底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处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外径大于第四配合孔的直径的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卡于所述第四配合孔内。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盘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排气孔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排气孔靠近所述第二端设置有内螺纹,吸盘通过所述连接件穿入安装孔及排气孔,安装孔与排气孔连通;所述连接件为螺丝,安装孔及排气孔的内径与螺丝直径一致,安装孔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螺丝相配合的螺纹。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所述活塞端开设有第一收容槽,所述第一端开设有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及第二收容槽与排气孔同轴,且第二收容槽与排气孔连通,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收容于第一收容槽及第二收容槽。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缸筒、推动杆、弹性元件、底部端盖、第一密封圈、吸盘及连接件同轴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持吸盘装置,通过吸盘吸取物体,避免了用手直接接触物体,且可以通过手操作推动杆施加外力,结构小巧,适合狭窄空间操作,安装简单,吸盘易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手持吸盘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手持吸盘装置吸取物品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手持吸盘装置松开物品状态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持吸盘装置100包括壳体10、缸筒20、推动杆30、弹性元件40、底部端盖50、第一密封圈60、吸盘70及连接件80。

所述壳体10由塑胶加工而成,所述壳体10为中空圆柱体并包括顶端101及远离顶端101的底端102。所述壳体10开设有孔径一致的通孔用于套在所述缸筒20外面,在使用时所述壳体10用于操作者握持。

所述缸筒20为中空圆柱体,所述缸筒20包括第一组装端21及位于第一组装端21一侧的第二组装端22。所述第一组装端21及所述第二组装端22为同轴的圆柱且第一组装端21的外径大于第二组装端22的外径。所述第一组装端21的外径与所述壳体10的外径一致,所述第二组装端22的外径与所述壳体10的内径对应。所述第一组装端21包括第一组装端面211,所述第二组装端22包括与第一组装端面211相背的第二组装端面221。所述缸筒20开设有由第一组装端面211向第二组装端面221直径依次增大的第一配合孔23、第二配合孔24、第三配合孔25及第四配合孔26。

所述推动杆30包括操作端31及位于操作端31一端的活塞端32。所述操作端31及所述活塞端32均是实心圆柱体,所述操作端31用于承接操作者施加的外力。所述活塞端32进一步包括第一配合部321及第二配合部322。所述第一配合部321位于所述操作端31与所述第二配合部322之间。所述第一配合部321及所述第二配合部322的外径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配合孔23及所述第二配合孔24的直径。所述第一配合部32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密封圈60的第一环形凹槽3211。所述第一密封圈60为圆环形且截面为圆形的橡胶密封圈。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321的第一环形凹槽321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对应收容一个所述第一密封圈60。

所述底部端盖50包括第一端51及第二端52并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端51与所述第二端52的排气孔53。所述第一端51外径对应于所述第三配合孔25的直径并收容于所述缸筒20的第三配合孔25。所述第二端52外径与所述缸筒20外径一致并对应于外壳10的内径,所述第二端52收容于所述壳体10的底端102。所述第一端51与所述第二端52连接处开设有一个用于收容第二密封圈61的第二环形凹槽511,所述第二密封圈61的外径略大于第四配合孔26的直径。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盘70底部开设有与所述排气孔53对应的安装孔71,所述排气孔53靠近所述第二端52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吸盘70通过所述连接件80穿入安装孔71及排气孔53连接至底部端盖50,所述安装孔71与排气孔53连通。所述连接件80为螺丝,所述安装孔71及排气孔53的内径与螺丝直径一致,所述安装孔71内壁设置有与所述螺丝相配合的螺纹,即作为连接件的螺丝与排气孔53及安装孔71的螺纹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40为弹簧,所述活塞端32开设有第一收容槽323,所述第一端51开设有第二收容槽54。所述第一收容槽323及第二收容槽54与排气孔53同轴,且第二收容槽54与排气孔53连通,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收容于第一收容槽323及第二收容槽54。

请参考图2,组装时,先将所述第一密封圈60套在所述活塞端32的第一环形凹槽3211上并将所述第二密封圈61套在所述第二环形凹槽511上。接着将所述壳体10套在所述缸筒20外,其中所述缸筒20第一组装端21抵靠在所述壳体10顶端101,所述推动杆30从所述缸筒20的第二组装端22往所述缸筒20的第一组装端21推入,所述操作端31穿过所述缸筒20第一配合孔,所述活塞端32收容于所述缸筒20内并靠近所述壳体10顶端101,接着将所述弹性元件40装入所述缸筒20内,所述弹性元件40一端抵靠于所述推动杆30。

然后将所述底部端盖50装入所述缸筒20及所述壳体10内,所述第一端51收容于所述缸筒20的第三配合孔25,所述第二端52收容于所述壳体10的底端102,且第二密封圈61卡于第四配合孔26内,所述弹性元件40远离所述推动杆30的另一端抵靠于所述底部端盖50。具体的,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元件40为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收容于所述第一收容槽323及第二收容槽54。最后将所述连接件80穿过所述吸盘70的安装孔与所述底部端盖50的排气孔,使吸盘安装所述底部端盖50上。所述推动杆30与所述底部端盖50之间通过设置所述弹性元件40间隔相对并在缸筒20内形成贮气空间201,所述排气孔53及所述安装孔71与所述贮气空间201连通。所述吸盘70通过所述连接件80固定在所述底部端盖50上并通过排气孔53与所述贮气空间201连通。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缸筒20、推动杆30、弹性元件40、底部端盖50、密封圈60、吸盘70及连接件80同轴安装。

请参考图2及图3,使用时,将手持吸盘装置100放置在待吸附物体表面上,按压所述推动杆30向所述壳体10的底端102运动,压缩所述弹性元件40,使所述缸筒20内的贮气空间201的空气通过排气孔53及安装孔71排出;松开所述推动杆30,所述弹性元件40自动复位,所述吸盘70内的空气通过安装孔71及排气孔53进入所述缸筒20内再次形成贮气空间201,所述吸盘70中间变形顶起而与物体之间形成真空,进而吸取物体。

物体取完后,按压所述推动杆30向所述壳体10的底端102运动,压缩所述弹性元件40,使所述缸筒20内的贮气空间201的空气通过排气孔53及安装孔71排出,空气排入所述吸盘70,物体被松开。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手持吸盘装置100,通过所述吸盘70吸取物体,避免了用手直接接触物体,且可以通过手操作推动杆30施加外力,结构小巧,适合狭窄空间操作,安装简单,吸盘70易更换。

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