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捷式街道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垃圾桶顾名思义就是装垃圾的地方,垃圾桶多数以金属或塑胶制,用时放入塑料袋,当垃圾一多便可扎袋丢掉,多数垃圾桶都有盖以防垃圾的异味四散,有些垃圾桶可以以脚踏开启。垃圾桶是人们生活中“藏污纳垢”的容器,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折射。在公共场所中,垃圾桶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它被称为街道分类垃圾桶,街道基本上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个街道分类垃圾桶,这样的设置给人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也减少了垃圾随处乱丢的现象。
但是,就目前街道上的分类垃圾桶来说,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装垃圾的容量小,不能盛放多余的垃圾,需要清理的次数频繁,而在清理的过程中,垃圾桶不方便取出,且内部的垃圾桶容易出现偏移,造成垃圾丢放错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捷式街道分类垃圾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装垃圾的容量小,而在清理的过程中,垃圾桶不方便取出,且内部的垃圾桶容易出现偏移,造成垃圾丢放错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式街道分类垃圾桶,包括可回收垃圾桶、烟灰盒、不可回收垃圾桶、垃圾桶卡槽和垃圾桶,所述可回收垃圾桶的上端固定有投放口,且投放口的上方位置安装有遮挡板,所述烟灰盒的底部设置有遮挡板,所述可回收垃圾桶的右侧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位置固定有固定套筒,所述不可回收垃圾桶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杆,所述连接块的右侧安装有烟灰盒,所述垃圾桶的上方连接有卡板和旋转接头,所述垃圾桶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提升把手,所述垃圾桶的内侧固定有透气网,且透气网的下方安装有防漏板,所述垃圾桶卡槽的上方连接有垃圾桶。
优选的,所述遮挡板设置有2个,分别位于垃圾桶的正上方,且遮挡板的宽度与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的宽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以固定杆为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旋转范围为0-90度。
优选的,所述垃圾桶底部的直径小于垃圾桶卡槽最内层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捷式街道分类垃圾桶,设置有两个对称的垃圾桶,将垃圾进行很好的分类,装垃圾的容量大,需要清理的次数少,而在清理的过程中,旋转式的遮挡板,推起后即可拿取垃圾桶,取出较为方便,且内部的垃圾桶上方连接有卡板,垃圾扔进去后直接滑落进入垃圾桶中,通过固定卡槽固定的垃圾桶不会出现偏移,稳定性好,防漏式的垃圾桶,有效地防止了液体的流出,整体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分类垃圾桶内部示意图。
图中:1、遮挡板,2、投放口,3、可回收垃圾桶,4、固定套筒,5、固定杆,6、连接块,7、烟灰盒,8、不可回收垃圾桶,9、卡板,10、提升把手,11、透气网,12、垃圾桶卡槽,13、旋转接头,14、垃圾桶,15、防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捷式街道分类垃圾桶,包括可回收垃圾桶3、烟灰盒7、不可回收垃圾桶8、垃圾桶卡槽12和垃圾桶14,可回收垃圾桶3的上端固定有投放口2,且投放口2的上方位置安装有遮挡板1,遮挡板1设置有2个,分别位于垃圾桶14的正上方,且遮挡板1的宽度与可回收垃圾桶3和不可回收垃圾桶8的宽度相等,烟灰盒7的底部设置有遮挡板1,可回收垃圾桶3的右侧连接有固定杆5,固定杆5的下端位置固定有固定套筒4,不可回收垃圾桶8的左侧设置有固定杆5,可回收垃圾桶3和不可回收垃圾桶8以固定杆5为对称结构,连接块6的右侧安装有烟灰盒7,连接块6的旋转范围为0-90度,垃圾桶14的上方连接有卡板9和旋转接头13,垃圾桶14的左右两侧设置有提升把手10,垃圾桶14的内侧固定有透气网11,且透气网11的下方安装有防漏板15,垃圾桶卡槽12的上方连接有垃圾桶14,垃圾桶14底部的直径小于垃圾桶卡槽12最内层的直径。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捷式街道分类垃圾桶时,以固定杆5对称设置的可回收垃圾桶3和不可回收垃圾桶8,对垃圾进行很好的分类,垃圾从投放口2投入,然后在卡板9上滑落至垃圾桶14中,上方的遮挡板1能够遮挡阳光和雨水,确保垃圾不会快速变质,遮挡板1上设置有烟灰盒7,进行烟头的收集,当垃圾放满时,通过连接块6的旋转作用带动遮挡板1的提起,此时可直接取出内部的垃圾桶14,当手触碰到卡板9时,在旋转接头13的旋转下,往边侧移动,然后通过提升把手10拿起垃圾桶14,进行更换,新的垃圾桶14在放置时要对准垃圾桶卡槽12,进行很好的固定,这就是便捷式街道分类垃圾桶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