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和折叠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0685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和折叠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铰链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和折叠箱。



背景技术:

上世纪60年代起,集装箱就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多级联运的国际通用的运输工具。使用集装箱转运货物,可以直接在发货人的仓库装货,运输到收货人的仓库卸货,中途更换车、船时,无须将货物从箱内取出换装。集装箱作为国际货运的主要载体,由于其具备运输安全性高,作业简单,包装材料省,装卸效率高,运输成本低,便于自动化管理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地用于空运、航运和陆运结合的多种联合运输方式中,其被认为是海+陆+空运输的重要载体。

折叠式集装箱(简称折叠箱)是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集装箱,其卸货后可收叠堆放,卡车、火车或货轮回程载运的空柜数量将因此增加三倍,使载运空集装箱的成本降低75%。折叠式集装箱的设计复杂,几乎比一般集装箱贵上一倍,除了要能耐热、耐寒、耐海水盐蚀性外,还须禁得起吊装冲击,几百吨的堆叠承重,且须符合全球高度自动化码头的标准作业系统。由于全球贸易失衡,亚洲出口货物多于进口,所以海上集装箱有20%是空柜,而在内陆卸货完成的空柜,也须仰赖卡车或火车运回港口。航运业者每年花费大量资源处理空柜问题,若能降低空柜运送的支出,将有效提高获利率。

折叠箱的箱体通常具有角柱与底架,角柱与底架通过铰链结构铰接,角柱可以在外力作用下朝着底架的方向转动以放下或远离底架的方向转动以起立,从而实现角柱(通常还包括与角柱连接的端墙)与底架的折叠或打开。通常铰链结构包括锁紧部件,以实现角柱和底架之间打开状态下的锁定/解锁,保证只有在解锁时才能进行折叠,以保证安全性。

图1显示了现有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包括轴3’,内铰链4’,外铰链5’以及方销卡锁6’,其中,内铰链4’与折叠箱的角柱2’焊接成一体,通过方销卡锁6’以及轴3’与焊接在折叠箱的底架1’上的外铰链5’固定。目前折叠箱的缺陷在于:

(1)现有技术中,折叠箱铰链结构的紧锁部件为与折叠箱分离的方销卡锁6’,这样折叠箱铰链结构具有过多的零部件,使得折叠箱铰链结构的整体性偏低、稳定性偏差,安全隐患偏高。

(2)现有技术的折叠箱中,只采用“方销卡锁6’插入内铰链和外铰链”以固定角柱起立状态的情况。当集装箱使用时间较长时,方销卡锁6’会松动,甚至容易脱落。这样,同样说明折叠箱铰链结构的稳定性差,安全隐患偏高。

(3)现有技术中,为了能够牢固的固定折叠箱角柱,方销卡锁6’插入内铰链和外铰链中的截面积会非常大。为了配合卡锁6’,需要在内铰链4’和外铰链5’处开较大体积的槽或孔,这样会使得内铰链和外铰链过于薄弱,刚性较差,因此,现有技术的铰链结构的载重能力差。而在现有技术中,受到材料性能和成本的限制,很难从提高材料性能的角度方面开发超重箱型,会大大限制了折叠箱的发展。

因此,为了寻求技术上的突破,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需要从铰链结构入手,重新开发出更适应市场的新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该铰链结构紧锁部件数量少,稳定性高,安全性高,刚性好,从而载重能力好,将该铰链结构用于折叠箱可开发超重箱型,从而大大推动折叠箱的发展,提高产品竞争力。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其包括第一铰链和与第一铰链套设连接的第二铰链,所述第一铰链与折叠箱的底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铰链与折叠箱的角柱连接;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通过第一杆件装置连接,以控制所述角柱起立或放下,并且在所述角柱起立后,一外力施加于第二铰链并使第二铰链沿所述底架移动时,所述第一杆件装置减小第二铰链与所述底架之间的摩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其通过第一杆件装置控制所述角柱起立(即角柱垂直于底架)或放下(即角柱平行于底架),以实现折叠箱的折叠。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利用第一杆件装置减小第二铰链与所述底架之间的摩擦,使得第二铰链可以方便地沿所述底架移动,这一特性可以简化现有技术的方销卡锁式紧锁部件的结构及相应锁紧方式,同时优化铰链结构的稳定性和刚性,从而提高载重能力。将该铰链结构用于折叠箱可开发超重箱型,从而大大推动折叠箱的发展,提高产品竞争力。另外,可以减小第二铰链与底架之间的磨损,延长第二铰链与底架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整个折叠箱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第一杆件装置包括:

与所述第一铰链连接或一体成型的旋转轴;

与所述第二铰链连接或一体成型的转动轴;

连接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转动轴的第一杆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铰链可以绕着所述转动轴旋转,所述转动轴可以绕着所述旋转轴旋转,因此可以通过第一杆件装置控制所述角柱起立或放下,以实现折叠箱的折叠。所述旋转轴和转动轴通过第一杆件连接,可以防止角柱与底架脱离。在所述角柱起立后,一外力施加于第二铰链并使第二铰链沿所述底架移动时,所述转动轴绕着所述旋转轴旋转,此时,转动轴的位移轨迹是圆弧形,转动轴和所述旋转轴之间的高度差会有所改变,由于转动轴与第二铰链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旋转轴与第一铰链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因此所述高度差的变化直接导致第二铰链和底架之间的接触面部分或全部分离,第二铰链和底架之间的摩擦力将减小甚至变为零(此时,第一杆件为第二铰链提供一个向上的支撑力),这样所述第一杆件装置就减小了第二铰链与所述底架之间的摩擦。

其他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结构的第一杆件装置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更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第二铰链沿所述底架移动包括:所述第二铰链朝着所述底架的另一端的方向移动,并通过锁定机构进入锁定工位;所述第二铰链朝着背离所述底架另一端的方向移动,并通过锁定机构解锁离开所述锁定工位。

上述方案中,利用所述第二铰链可沿所述底架移动这一特性简化现有技术的方销卡锁紧锁部件的结构及相应紧锁方式,同时优化铰链结构的稳定性和刚性。具体来说,通过设置一个锁定机构,其在所述第二铰链沿所述底架在不同方向上移动时进入/离开锁定工位,从而实现第二铰链与第一铰链之间的锁定/解锁,即实现角柱和底架之间打开状态下(角柱起立后)的锁定/解锁,保证只有在解锁时才能进行折叠,以保证安全性。

另外,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杆件装置将所述第一铰链和所述第二铰链连接,使所述第二铰链不会脱离底架,并且使所述第二铰链在进入/离开所述锁定工位时不会偏移轨迹,保证精准的进入/离开所述锁定工位。

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铰链沿所述底架移动也可以包括沿所述底架其他方向的移动。

更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机构,所述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匹配设置的第一锁头和第一锁座,所述第一锁头设于所述第二铰链上,所述第一锁座设于第一铰链上或设于所述底架上,以限制第二铰链的移动;或者,所述第一锁头设于所述第一铰链上或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第一锁座设于第二铰链上,以限制第二铰链的移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锁定机构通过所述第一锁头和第一锁座在锁定工位的相互配合限制第二铰链相对于第一铰链和底架的移动,从而实现第二铰链与第一铰链之间的锁定,进而实现角柱起立状态的锁定。

更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所述第二锁定机构包括:匹配设置的第二锁头和第二锁座,所述第二锁头设于所述第一铰链上,所述第二锁座设于第二铰链上,以限制第二铰链的移动;或者,所述第二锁头设于所述第二铰链上,所述第二锁座设于第一铰链上,以限制第二铰链的移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锁定机构通过所述第二锁头和第二锁座在锁定工位的相互配合可以进一步限制第二铰链相对于第一铰链和底架的移动,从而进一步加强第二铰链与第一铰链之间的锁定,以进一步提高角柱起立状态的稳定性。

其他实施方式中,没有第二锁定机构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更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第一锁头和/或所述第二锁头为凸起结构,所述第一锁座和/或所述第二锁座为锁孔或锁槽。

上述方案中,通过所述凸起结构和所述锁孔或锁槽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所述第一锁头和第一锁座、第二锁头和第二锁座在锁定工位的相互配合限制第二铰链相对于第一铰链和底架的移动。在锁定工位,所述凸起结构进入所述锁孔或锁槽以被限制相对运动。因此,上述方案的锁紧机构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方销卡锁来说,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而且提高了整个铰链结构的整体性和随之带来的稳定性,甚至提高了整个折叠箱的整体性和随之带来的稳定性。此外,所述第一、第二锁头或第一、第二锁座对应设置在第一铰链、第二铰链或底架上,充分的利用了第一、第二铰链和底架结构,节省了材料。再者,上述锁定机构,不需要在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上设置方销卡锁所对应的体积较大的槽或孔,提高了铰链结构的强度与刚性,进而提高了铰链结构的载重能力。

在其他实例中,锁定机构除了凸起结构、锁槽、锁孔的结构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设计成其他熟知结构。

更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底架的一端设有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具有支撑面,以支撑在折叠状态下的角柱,所述支撑体与所述第二铰链相对位置处设有第一锁头或第一锁座。

上述方案中,所述支撑体一方面起到支撑折叠状态下的角柱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用于设置第一锁头或第一锁座的作用。在所述支撑体上设置第一锁头或第一锁座,可以实现锁定方式简单且锁定牢固的最佳结合。

在其他实例中,所述底架的一端不设置支撑体,此时第一锁头或第一锁座设置在底架的其他位置,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及上述任一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铰链结构还包括第二杆件,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第二铰链连接,传递施加于第二铰链并使第二铰链沿所述底架移动的所述外力。

为了实际使用中方便实现所述第二铰链沿所述底架移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与所述第二铰链连接的第二杆件来传递施加于第二铰链并使第二铰链沿所述底架移动的所述外力。

更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第二杆件的尾端与所述第一杆件、第二铰链通过所述转动轴铰接。

上述方案中,通过将第二杆件铰接在转动轴上,将所述外力通过转动轴传递给第二铰链并使第二铰链沿所述底架移动。将第二杆件铰接在转动轴上,可以不用在第二铰链上增加其他的装置用于与第二杆件连接,简化铰链结构,并且,从本实用新型铰链结构的整体性考虑,在转动轴上施力为最佳施力点,可以对第二铰链施加相对小的力来使第二铰链移动,使铰链结构的各部件不容易损坏。

在其他实例中,所述铰链结构不包括第二杆件,例如,通过人工直接对折叠箱角柱、端墙施力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更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还包括:驱动把手,其与所述第二杆件的首端连接;其中,所述驱动把手带动第二杆件运动,所述第二杆件带动所述第二铰链沿所述底架移动。

上述方案中,所述驱动把手可以方便人工操作,通过人工施加所述外力。另外,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锁定后,需要将所述驱动把手进行固定,防止驱动把手随意移动,进而防止不需要的解锁,以提高角柱与端墙的稳定性,以提高折叠箱的安全性。当然,不固定驱动把手也可以。

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杆件装置不设置有驱动把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更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驱动把手通过凸轮与第二杆件的首端连接,其中所述驱动把手于凸轮的第一孔与凸轮铰接,所述第二杆件于凸轮的第二孔与凸轮铰接,或者,所述驱动把手通过齿轮齿条结构与第二杆件的首端连接,所述驱动把手与齿轮齿条结构的齿轮连接,所述第二杆件与齿轮齿条结构的齿条连接,或者,所述驱动把手还可以通过曲柄连杆结构与第二杆件的首端连接,所述驱动把手与曲柄连杆结构的曲柄连接,所述第二杆件与曲柄连杆结构的连杆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凸轮利用杠杆原理将所述驱动把手上施加的外力放大传递到所述第二杆件,从而使得操作更省力。同样,所述齿轮齿条结构、曲柄连杆结构也是利用其工作原理使得操作更省力,并且通过上述结构将第二杆件的移动转化成所述驱动把手的转动使用更加方便。此外,通过使用齿轮齿条结构可以使所述第二杆件的移动更加精准。

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连接结构将驱动把手与杆件连接。

更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底架上设置有固定架,所述凸轮或所述齿轮或所述曲柄设置于所述固定架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架起到固定所述凸轮或所述齿轮或所述曲柄的作用。

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凸轮、齿轮或曲柄通过其他结构或直接固定在底架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第一铰链为内铰链,所述第二铰链为外铰链,或者,所述第一铰链为外铰链,所述第二铰链为内铰链。

上述方案中,所述外铰链套设在所述内铰链的外部。

更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第一铰链为内铰链,所述第二铰链为外铰链时,所述第二铰链包括两相对侧板,所述内铰链位于所述侧板之间,所述第一杆件装置包括:

穿透于所述内铰链的旋转轴;

穿入所述外铰链两侧板的转动轴;

连接所述旋转轴和所述转动轴的第一杆件。

上述实施方式下的铰链结构,可以将铰链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刚性的结合达到非常好状态,同时还可以非常有效的延长铰链结构与底架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地,上述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中,所述第一杆件位于所述外铰链外侧或位于所述外铰链与内铰链之间,所述第一杆件包括一个杆或者所述第一杆件包括两个杆。

上述实施方式下的铰链结构,可以将铰链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刚性的结合进一步达到最佳状态,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有效延长铰链结构与底架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紧锁部件数量少,稳定性高,刚性好,从而载重能力好。

(2)用于折叠箱时可开发超重箱型,从而大大推动折叠箱的发展,提高产品竞争力。

(3)所述转动轴为一轴两用,即所述转动轴既承担了所述第二铰链与所述第一杆件之间的铰接作用,又承担了所述第二杆件与所述第二铰链之间的力的传递作用,进一步提高了铰链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4)所述第二铰链在移动过程中与底架接触少,对底架和第二铰链的磨损少,可以延长底架和第二铰链的使用寿命。另外,所述第二铰链与底架摩擦力较小,操作过程也更加省力和方便。

(5)所述锁紧机构通过锁头和锁座设置在铰链上,结构更加紧凑,提高了铰链结构的整体性,同时也提高了铰链的强度和刚性。

(6)所述驱动把手通过凸轮或齿轮齿条结构或曲柄连杆结构移动第二杆件,使操作更加方便省力。而且,齿轮齿条结构可以使第二杆件的移动能够更加精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折叠箱由于具有上述所提及的任意一种铰链结构,同样具有上述优点和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处于锁定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处于锁定状态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处于锁定状态的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处于解锁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处于折叠状态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第二杆件和驱动把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下处于锁定状态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下处于锁定状态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下的外铰链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下处于锁定状态的内铰链及杆件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七种实施方式下的第二杆件和驱动把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八种实施方式下的第二杆件和驱动把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及折叠箱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但是该解释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不当限定。

第一种实施方式

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处于锁定状态的主视结构。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处于锁定状态的轴测结构。图4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处于锁定状态的局部轴测结构。图5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处于解锁状态的主视结构。图6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处于折叠状态的轴测结构。图7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第二杆件和驱动把手的连接结构。

如图2所示,结合参考图3-图7,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包括第一铰链4和与第一铰链4套设连接的第二铰链5、第一杆件装置以及锁定机构,第一铰链4与折叠箱的底架1一端连接,第二铰链5与折叠箱的角柱2连接;第一铰链4和第二铰链5通过第一杆件装置连接。其中:第二铰链5套设在第一铰链4的外部,因而第一铰链4为内铰链,第二铰链5为外铰链。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铰链5包括两侧板(侧板51和侧板52,见图3、图4和图6)。第一铰链4位于侧板51和侧板52之间。

上述第一杆件装置包括:与第一铰链4连接并与第二铰链5不接触的旋转轴31,同时连接于第二铰链5的侧板51和侧板52,并与第一铰链4不接触的转动轴32,连接旋转轴31和转动轴32的第一杆件33。

本实施方式中,旋转轴31与第一铰链4插接,例如,旋转轴31穿入第一铰链4,其中,穿入包括穿透状态和未穿透状态。其他实施方式中,旋转轴与第一铰链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插接,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他实施方式中,旋转轴与第一铰链也可以直接焊接,或者焊接与插接同时并存,当然,也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连接方式。其他实施方式中,旋转轴与第一铰链也可以一体成型。

本实施方式中,转动轴32与第二铰链5插接,例如,转动轴32穿入第二铰链5的两侧板51和52中,其中,穿入包括穿透状态和未穿透状态。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动轴与第二铰链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插接。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动轴与第二铰链也可以直接焊接,或者焊接与插接同时并存,当然,也可以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其他连接方式。其他实施方式中,转动轴与第二铰链也可以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旋转轴穿入第一铰链、转动轴穿入第二铰链两侧板中包括以下情况:(1)第二铰链5的其中一个侧板没有被转动轴32穿透;(2)第二铰链5的两个侧板都没有被转动轴穿透(3)第二铰链5的两个侧板都被转动轴穿透;(4)第一铰链4被旋转轴穿透;(5)第一铰链4没有被旋转轴穿透。以上这几种情况可以任意组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杆件33包括两个杆,为杆331和杆332(见图3和图4),杆331和杆332设置在第一铰链4的两侧,杆331设置在第一铰链4与侧板51之间,杆332设置在第一铰链4与侧板52之间。本实施方式中包括两个杆的第一杆件,可以使得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相对移动时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刚性达到最佳,同时还可以更佳的延长铰链结构与底架的使用寿命。

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杆件只包括一个杆,该杆设置在第一铰链的一侧且设置在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之间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相对于第一杆件包括两个杆的情况,第一杆件只包括一个杆,铰链结构的整体成本较低。

本实施方式中,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机构,该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匹配设置的第一锁头611和第一锁座612,第一锁头611设于第二铰链5上,为第二铰链5靠近底架的一端上,第一锁座612设于底架1上,其中,底架1的一端设有支撑体11,即支撑体11属于底架的一部分,该支撑体11具有支撑面B,以支撑在折叠状态下的角柱2,支撑体11与第二铰链5的第一锁头611的相对位置处设有上述第一锁座612。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头611为凸起结构,相应的,第一锁座为锁槽,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座也可以为锁孔。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头也可以为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锁头结构,第一锁座也可以为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锁座结构。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没有支撑体,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折叠箱的端墙在放下时,地板实现对端墙的支撑。此时,第一锁座可以设置在底架的其他位置上。

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第一锁座设于第一铰链上,此时,可以在第一铰链连接或一体成型锁板,此时锁板也属于第一铰链的一部分,在所述锁板上设置第一锁座,也可以直接在第一铰链设置第一锁座。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第一锁头设于第一铰链上或设于底架上,第一锁座设于第二铰链上。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锁头设置于第二铰链上,第一锁座设于第一铰链上时,第一锁头的位置不一定与底架相对,可以设置在第二铰链的其他位置上,当第二铰链沿所述底架移动时,能够与第一铰链上的第一锁座实现锁定即可。当然,当第一锁座设置于第二铰链时,第一锁头设置于第一铰链时,第一锁座的位置不一定与底架相对,可以设置在第二铰链的其他位置上,当第二铰链沿所述底架移动时,能够与第一铰链上的第一锁头实现锁定即可。

本实施方式中,上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该第二锁定机构包括:匹配设置的第二锁头621和第二锁座622,第二锁头621设于第一铰链4上,第二锁座622设于第二铰链5上。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锁头621为凸起结构,第二锁座622为锁孔,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锁座为锁槽,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锁头也可以为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锁头结构,第二锁座也可以为其他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锁座结构。

在其它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第二锁头设于第二铰链上,第二锁座设于第一铰链上。

本实施方式中,同时具有第一锁定机构和第二锁定机构,在锁定状态时,可以更好的限制第二铰链的移动,从而使得角柱在起立状态下更加稳固。

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只有第一锁定机构。

此外,上述铰链结构还包括第二杆件7和驱动把手8。第二杆件7的尾端与第一杆件33、第二铰链5通过转动轴32铰接。请结合参考图7,驱动把手8通过凸轮81与第二杆件7的首端连接,其中驱动把手8于凸轮81的第一孔C与凸轮81铰接,第二杆件7于凸轮81的第二孔D与凸轮81铰接。其中,底架1上设置有固定架12,凸轮81设置于固定架12上。实现凸轮81的稳定固定,其他实施方式中,如果不设置有固定架,将凸轮直接固定在底架上也可以。

其他实施方式中,不设置有驱动把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其他实施方式中,不设置有第二杆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继续结合参考图2-图6,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下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工作时:

如图2所示,当前折叠箱处于打开状态,角柱2起立(即角柱2垂直于底架1),铰链结构处于锁定状态,第二铰链5位于锁定工位,此时锁定机构限制第二铰链5上下移动和沿底架移动,同时,第二杆件7与第一杆件装置中的转动轴32连接,限制了转动轴32的转动,这样,第二杆件7限制了第二铰链5左右移动,因此第二铰链5被固定且无法转动,折叠箱无法折叠,且无法折叠状态会比较牢固,因此,该折叠箱铰链的安全性高。另外,折叠箱铰链装置的紧锁部件数量少,稳定性高,刚性好,从而载重能力好。

当折叠箱需要折叠时,需要先将铰链结构解锁。通常由人工向驱动把手8施加一外力,以带动驱动把手8和凸轮81旋转,凸轮81通过第二杆件7带动第一杆件33绕着旋转轴31转动,该转动带动转动轴32向上并同时向背离底架另一端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二铰链5向上并同时向背离底架1另一端的方向移动。通常第一杆件33设置为与竖直方向夹角较小,因此第二铰链5向上移动的幅度较小,但可以使其与底架1之间的接触面部分或全部分离,从而减小第二铰链5与底架1之间的摩擦,而第二铰链5向背离底架1另一端的方向移动的幅度较大,使其离开锁定工位,此时铰链结构处于解锁状态,此时角柱2可朝底架1转动(如图5所示)。将角柱2朝底架1转动以放下角柱2(即角柱2平行于底架1)从而完成折叠箱的折叠,支撑体11通过其支撑面B支撑在折叠状态下的角柱2(如图6所示)。

折叠箱的打开过程为上述过程的逆过程,原理相同,因此不再赘述。

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二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当旋转轴穿过第一铰链时,穿过第一铰链的旋转轴延长至穿入第二铰链。此时的穿入同样包括穿透状态和未穿透状态。需要说明的是,(1)第二铰链上与旋转轴对应设置的孔或槽应满足第二铰链能够旋转(角柱起立或放下过程中)并且能够沿底架移动。(2)第一杆件可设置在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铰链外侧。当第一杆件设置在第一铰链与第二铰链之间时,具体可以参考第一种实施方式。当第一杆件设置在第二铰链外侧时,旋转轴是穿透于第二铰链的两个侧板的。第一杆件可以包括两个杆,该两个杆分别设置在第二铰链外侧。第一杆件可以只包括一个杆,该杆设置在第二铰链的外侧。具体可以参考第一种实施方式。

其他实施方式中,旋转轴与第一铰链采用其他方式的连接或一体成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具体参考第一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

第三种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转动轴同时穿透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第一铰链具有容纳转动轴移动的孔。具体可以参考第一种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实施方式。

第四种实施方式

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穿透第一铰链的旋转轴延长至穿入第二铰链,且,转动轴同时穿透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具体可以参考第一第二种实施方式至第三种实施方式。

第五种实施方式

上述第一至第四种实施方式都是转动轴与第二铰链的两个侧板连接的情况。第四种实施方式与第一至第四种实施方式不同之处在于:转动轴只与第二铰链的一个侧板连接或一体成型,此时,第一杆件只包括一个杆,该杆,可以设置在第二铰链与第一铰链之间,也可以设置在第二铰链的外侧,将转动轴与旋转轴连接。

该转动轴与第二铰链的具体连接方式请参考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四种实施方式。进一步的,该转动轴、第二铰链、旋转轴、第一铰链之间的连接关系请参考第一至第四种实施方式。

第六种实施方式

图8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下处于锁定状态的主视结构。图9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下处于锁定状态的轴测结构。图10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下的外铰链的结构。图11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六种实施方式下处于锁定状态的内铰链及杆件的轴测结构。

如图8所示,结合参考图9-图11,第六种实施方式下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五种实施方式下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的区别主要在于:第六种实施方式下,第一铰链4a套设在第二铰链5a的外部,因而第一铰链4a为外铰链,第二铰链5a为内铰链。第一杆件装置位于第一铰链4a和第二铰链5a之间。具体来说,该实施方式下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包括第一铰链4a和与第一铰链4a套设连接的第二铰链5a、第一杆件装置、锁定机构、第二杆件7a和驱动把手8a。第一铰链4a与折叠箱的底架1a一端连接,第二铰链5a与折叠箱的角柱2a连接;第一铰链4a和第二铰链5a通过第一杆件装置连接。其中:上述第一杆件装置包括:与第一铰链4a连接或一体成型的旋转轴31a,与第二铰链5a连接或一体成型的转动轴32a,连接旋转轴31a和转动轴32a的第一杆件33a。上述锁定机构包括第一锁定机构,该第一锁定机构包括:匹配设置的第一锁头611a和第一锁座612a,第一锁头611a设于第一铰链4a上或设于底架1上,第一锁座612a设于第二铰链5a上。上述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锁定机构,该第二锁定机构包括:匹配设置的第二锁头621a和第二锁座622a,第二锁头621a设于第二铰链5a上,第二锁座622a设于第一铰链4a上。第一锁头611a和第二锁头621a为凸起结构,第一锁座612a和第二锁座622a为锁槽。具体可以参考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图8至图11,上述第六种实施方式中的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具体结构、尺寸可以根据连接底架、角柱、第一杆件装置的结构、尺寸和具体连接方式来相应调整。

上述第六种实施方式下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工作过程和原理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五种实施方式下的工作过程和原理相同,因此不再赘述,具体可以参考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五种实施方式。

第七种实施方式

图1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七种实施方式下的第二杆件和驱动把手的连接结构。

如图12所示,第七种实施方式下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六种实施方式下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的区别主要在于:第七种实施方式下,驱动把手8b通过齿轮齿条结构与第二杆件7b的首端连接,驱动把手8b与齿轮齿条结构的齿轮81b连接,第二杆件7b与齿轮齿条结构的齿条71b连接。驱动把手8b带动齿轮81b转动,此时,齿轮81b在齿条71b上的滚动以实现第二杆件7b的移动。

需要说明的是,齿轮81b和齿条71b具有齿,所述水平移动的距离可根据齿轮、齿条上齿的尺寸、齿间距进行精确调节。

其他实施方式中,齿轮的个数、尺寸与齿条的个数、尺寸不受本实施方式的限制。

其他实施方式中,不设置有驱动把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其他实施方式中,不设置有第二杆件装置,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请参考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六种实施方式。

第八种实施方式

图1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在第八种实施方式下的第二杆件和驱动把手的连接结构。

如图13所示,第八种实施方式下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七种实施方式下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的区别主要在于:第八种实施方式下,驱动把手8c通过曲柄连杆结构与第二杆件7c的首端连接,驱动把手8c与曲柄连杆结构的曲柄81c连接,第二杆件7c与曲柄连杆结构的连杆71c连接。驱动把手8c带动曲柄81c转动,此时,曲柄81c带动71c移动以实现第二杆件7b的移动。

其他实施方式中,不设置有驱动把手,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其他实施方式中,不设置有第二杆件装置,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具体请参考第一种实施方式至第六种实施方式。

上述各实施方式下的用于折叠箱的铰链结构紧锁部件数量少,稳定性高,刚性好,从而载重能力好,用于折叠箱时可开发超重箱型,从而大大推动折叠箱的发展,提高产品竞争力。此外,转动轴为一轴两用,即转动轴既承担了第二铰链与第一杆件之间的铰接作用,又承担了第二杆件与第二铰链之间的力的传递作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铰链、第一杆件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具体结构,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其他形式的外铰链、第一杆件的结构,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箱中的铰链结构可采用上述各实施方式下的结构,由于其他主要结构(例如端墙等)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结构并无明显不同,故在此不再通过另外的说明书附图对其进行详细说明了。

需要注意的是,所公开实施方式的上述说明使得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显而易见地对于本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类似变化和修改,这种类似变化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得出或者很容易便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会受到该实施方式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