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贴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贴胶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汽车动力电池的产量在逐年增长。其中在电池模组装配过程中电芯件的粘接是核心工艺。
现有的粘接技术主要是通过双组份胶水的涂胶系统做平面运动完成涂胶的。其最快只能做到每三秒一件的涂胶速度,且由于胶水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都会释放挥发性气体,且属于易燃物,环境影响较大,即便使用快速固化的双组份胶水,涂胶后的固化时间也要在一小时以上,而且还需要加温固化,由于双组份胶水涂胶系统的结构特性,在设备停产时,为避免胶水凝固,设备需要不断排胶,造成大量的浪费。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环保和高效的贴胶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贴胶设备,不仅环保,而且生产效率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贴胶设备,包括:支架和胶带卷以及用于输送电池的输送装置,所述支架上设有和所述胶带卷铰接的置胶轴和拉动所述胶带卷在所述置胶轴上转动的动力机构,所述胶带卷包括连续带状的底膜,所述底膜上设有沿所述底膜的长度方向呈分段式均匀分布的胶体,每段所述胶体的上表面均单独覆盖有保护膜,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将所述底膜和所述胶体分离的分离组件,经过分离后的所述胶体的底部用于和经过所述输送装置输送来的电池的上表面进行贴合。
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滚筒和驱动所述滚筒转动的电机,所述滚筒用于缠绕经所述分离组件分离后的所述底膜。
优选地,所述分离组件包括和所述底膜的底部相互接触的尖端部,所述尖端部的尖端位于所述电池的上方,所述尖端包括两块呈预设角度,且通过侧边进行固定连接的平板。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拉紧所述胶带卷的主辊轮和两个副辊轮,所述主辊轮的表面和所述保护膜相互接触,所述副辊轮位于所述主辊轮的两侧,所述副辊轮的表面和所述底膜相互接触。
优选地,所述保护膜的一侧突出于所述胶体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支架上还设有用于将所述胶带卷的底膜贴紧在所述尖端表面的压紧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贴胶设备,包括:支架和胶带卷以及用于输送电池的输送装置,支架上设有和胶带卷铰接的置胶轴和拉动胶带卷在置胶轴上转动的动力机构,胶带卷包括连续带状的底膜,底膜上设有沿底膜的长度方向呈分段式均匀分布的胶体,每段胶体的上表面均单独覆盖有保护膜,支架上还设有将底膜和胶体分离的分离组件,经过分离后的胶体的底部用于和经过输送装置输送来的电池的上表面进行贴合。应用贴胶设备时,先将胶带卷套装在置胶轴上,然后将胶带卷的引出端拉出,并使胶带卷上的胶带经过分离组件后,将引出端固定在动力机构上。输送装置会连续地将电池输送至和分离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处,随着动力机构拉动胶带卷,胶带即可从胶带卷上被拉出,同时经过分离组件对胶带进行分离后,胶带上的胶体和电池的上表面进行贴合,即可实现对电池的贴胶。重要的是,胶带式贴胶相对于胶水贴胶来说,不会大量散发挥发性气体,不污染环境,而且通过胶带粘接后不需要加温固化,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贴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贴胶设备的胶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贴胶设备的胶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为支架,11为置胶轴,2为胶带卷,21为胶带,211为底膜,212为胶体,213为保护膜,3为滚筒,4为主辊轮,5为副辊轮,6为尖端部,7为压紧轮,8为电池,9为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目前对电池的贴胶主要是通过胶水进行粘接,不仅不环保,而且贴胶效率较低。
基于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胶设备,先将胶带卷套装在置胶轴上,然后将胶带卷的引出端拉出,并使胶带卷上的胶带经过分离组件后,将引出端固定在动力机构上。输送装置会连续地将电池输送至和分离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处,随着动力机构拉动胶带卷,胶带即可从胶带卷上被拉出,同时经过分离组件对胶带进行分离后,胶带上的胶体和电池的上表面进行贴合,即可实现对电池的贴胶。重要的是,胶带式贴胶相对于胶水贴胶来说,不会大量散发挥发性气体,不污染环境,而且通过胶带粘接后不需要加温固化,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以下描述中阐述了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贴胶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贴胶设备的胶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一种贴胶设备的胶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贴胶设备,包括:支架1和胶带卷2以及用于输送电池8的输送装置,支架1上设有和胶带卷2铰接的置胶轴11和拉动胶带卷2在置胶轴11上转动的动力机构,胶带卷2包括连续带状的底膜211,底膜211上设有沿底膜211的长度方向呈分段式均匀分布的胶体212,每段胶体212的上表面均单独覆盖有保护膜213,支架1上还设有将底膜211和胶体212分离的分离组件,经过分离后的胶体212的底部用于和经过输送装置输送来的电池8的上表面进行贴合。
应用本实施例提供的贴胶设备时,先将胶带卷2套装在置胶轴11上,然后将胶带卷2的引出端拉出,并使胶带卷2上的胶带21经过分离组件后,将引出端固定在动力机构上。输送装置会连续地将电池8输送至和分离组件相对应的位置处,随着动力机构拉动胶带卷2,胶带21即可从胶带卷2上被拉出,同时经过分离组件对胶带21进行分离后,胶带21上的胶体212和电池8的上表面进行贴合,即可实现对电池8的贴胶。其中一段胶体212和一块电池8应相互匹配。贴胶完成后,将胶体212上部的保护膜213撕下即可。重要的是,胶带式贴胶相对于胶水贴胶来说,不会大量散发挥发性气体,不污染环境,而且通过胶带21粘接后不需要加温固化,因此提高了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动力机构包括滚筒3和驱动滚筒3转动的电机,滚筒3用于缠绕经分离组件分离后的底膜211。通过滚筒3可以将分离后的底膜211进行缠绕回收,因此比较环保。
更进一步地,分离组件包括和底膜211的底部相互接触的尖端部6,尖端部6的尖端位于电池8的上方,尖端包括两块呈预设角度,且通过侧边进行固定连接的平板。其中胶带21应从尖端部6上尖端的一侧绕过另一侧,通过尖端可以将胶体212逐渐地从底膜211上分离出,随着输送带上连续地输送电池8,胶体212的一侧边会先和电池8进行接触,然后逐渐贴合在电池8的上表面上。此外两块平板的预设角度具体视情况而定,只要可以使胶体212从底膜211上分离出均可。
为了提高拉动胶带卷2的稳定性,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贴胶设备,支架1上还设有用于拉紧胶带卷2的主辊轮4和两个副辊轮5,主辊轮4的表面和保护膜213相互接触,副辊轮5位于主辊轮4的两侧,副辊轮5的表面和底膜211相互接触。通过主辊轮4和副辊轮5的相互作用,可以将胶带21拉紧,可以避免拉出的胶带21产生跑偏的情况。
为了便于将胶体212上的保护膜213撕下,保护膜213的一侧突出于胶体212的一侧。当胶体212和电池8贴合后,通过向上拉动保护膜213上突出于胶体212的一侧,即可将保护膜213撕下,以便于胶体212的上表面和其它零部件进行粘接。
其中,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带9。当然也可以通过其它输送装置来输送电池8,传送带9只是优选的一种方式,具体视情况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支架1上还设有用于将胶带21的底膜211贴紧在尖端表面的压紧轮7。通过压紧轮7,可以使胶带21的底膜211紧贴在尖端表面,以便于更好地将胶体212从底膜211上分离出来。其中优选在尖端的上下方各设一个压紧轮7,以便于控制胶带21经过尖端时,底膜211被弯折的角度和尖端上两块平板的预设角度相互一致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顺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贴胶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