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乙烯基甲醚用甲醇储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0711阅读:4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甲醇储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乙烯基甲醚用甲醇储罐。



背景技术:

乙烯基甲醚的制备需要用到甲醇,而甲醇由于具有易燃易爆以及具有很高毒性的特点,在生产使用以及储存时的安全就尤为重要,一般的操作方法都是轻拿轻放或者在密闭的环境中操作使用,而在储存时的防泄漏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由于传统用于储存甲醇的储存罐都只是普通罐体,当发生泄漏时无法有效得知,而且无法有效避免其泄露,传统的甲醇储存罐的强度较低,容易损坏发生泄露,对此我们推出一种乙烯基甲醚用甲醇储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乙烯基甲醚用甲醇储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乙烯基甲醚用甲醇储罐,包括第一密封罐和第二密封罐,所述第一密封罐位于第二密封罐内,所述第一密封罐的外壁与第二密封罐的内壁通过连接臂连接,且第一密封罐与第二密封罐之间形成空腔,所述第一密封罐的下端设有出液管,且出液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二密封罐靠近出液管的外侧设有密封门,且密封门的两侧贯穿设有阀门,所述阀门位于第二密封罐内腔的一端与出液管通过软管连接,所述软管上设有与第二密封罐内腔相俩通的副管,且副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密封门位于第二密封罐内腔的一侧设有可燃气体传感器,所述第二密封罐的外侧设有分别与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可燃气体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面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罐的内壁设有绝热层,且绝热层为三元乙丙橡胶层。

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罐的下端设有用于固定的底部支架。

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包括分别控制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开关以及处理并显示可燃气体传感器感应信息的微处理器和显示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乙烯基甲醚用甲醇储罐,有益效果在于:使用两侧罐体对甲醇进行存储,使罐体的强度大大提高,当第一密封罐的出口发生泄漏时,甲醇气体进入第一密封罐和第二密封罐之间的空腔内,不会发生泄露,密封门的设置便于检修工作的进行,可燃气体传感器及时发现第一密封罐是否泄露,发生泄露时,可选择全部抽出第一罐体和空腔内的甲醇,进行维修工作,也可在甲醇使用完之后再进行维修工作,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乙烯基甲醚用甲醇储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第一密封罐1、第二密封罐2、连接臂3、出液管4、软管5、密封门6、阀门7、副管8、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可燃气体传感器11、控制面板12、绝热层13、底部支架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乙烯基甲醚用甲醇储罐,包括第一密封罐1和第二密封罐2,第一密封罐1位于第二密封罐2内,第一密封罐1的外壁与第二密封罐2的内壁通过连接臂3连接,且第一密封罐1与第二密封罐2之间形成空腔,通过两侧罐体对甲醇进行存储,使罐体的强度大大提高,有效防止甲醇的泄露,第二密封罐2的内壁设有绝热层13,且绝热层13为三元乙丙橡胶层,三元乙丙橡胶层用于隔绝外界热量,防止高温环境下对第一罐体1内的甲醇造成影响,第二密封罐2的下端设有用于固定的底部支架14,用于固定该罐体。

第一密封罐1的下端设有出液管4,且出液管4上设有第一电磁阀9,第二密封罐2靠近出液管4的外侧设有密封门6,且密封门6的两侧贯穿设有阀门7,阀门7位于第二密封罐2内腔的一端与出液管4通过软管5连接,出液管4和软管5用于放出甲醇液体,在出液管4和软管5上分别通过第一电磁阀9和阀门7进行控制,起到双重密封的效果,当第一密封罐1的出口发生泄漏时,甲醇气体进入第一密封罐1和第二密封罐2之间的空腔内,不会发生泄露,密封门6的设置便于检修工作的进行。

软管5上设有与第二密封罐2内腔相俩通的副管8,且副管8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0,副管8用于抽出空腔内泄露的气体,防止甲醇气体残留在空腔内对后期维修工作造成影响,密封门6位于第二密封罐2内腔的一侧设有可燃气体传感器11,第二密封罐2的外侧设有分别与第一电磁阀9、第二电磁阀10和可燃气体传感器11电连接的控制面板12,可燃气体传感器11用于及时发现第一密封罐1是否泄露,如发生泄露时,可选择全部抽出第一罐体1和空腔内的甲醇,进行维修工作,也可在甲醇使用完之后再进行维修工作,使用更安全,控制面板12包括分别控制第一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0的开关以及处理并显示可燃气体传感器11感应信息的微处理器和显示屏,用于分别控制第一电磁阀9和第二电磁阀10的工作以及及时发现可燃气体传感器11的感应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