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梯装置,具体而言是一种用于电梯升降曳引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的曳引装置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主要由曳引机、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和反绳轮组成,近年来,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和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电梯的舒适度和安全也更为关注,要使电梯运行平稳安全,就需保证在电梯安装调试与验收时不会出现曳引力不足打滑溜车或导轨强度不够产生轿厢震动的问题。传统电梯的曳引装置的曳引包角最大仅能达到160°,不能保证曳引绳在曳引轮上不打滑,也造成没有足够的摩擦力来实现曳引传动。如图1所示,11为曳引轮,12为钢丝绳,13为导向轮,包角大小为导向轮处的夹角,其与H成正比,与TZ值成反比。随着电梯轿厢面积的增大或受井道空间的限制,轿厢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深度或宽度较大,TZ值增加,直接影响电梯的曳引能力。曳引能力不足不仅会导致钢丝绳打滑,缩短钢丝绳寿命,而且有可能引起轿厢意外移动导致剪切事故的发生,直接影响乘客安全。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曳引装置采用复绕结构,致使电梯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电梯装置。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梯曳引装置,包括:曳引机,导向轮,导向轮安装座,轿厢绳头板,轿厢反绳轮,轿厢,对重反绳轮,对重;钢丝绳经对重反绳轮垂直向上经过曳引机的曳引轮,曳引机一端通过钢丝绳与对重反绳轮相连,另一端直接与轿厢反绳轮相连接;轿厢反绳轮一端通过钢丝绳与曳引机相连,另一端与导向轮相连。导向轮安装座安装在轿厢绳头板上,导向轮安装于导向轮安装座;轿厢的顶部与所述轿厢反绳轮连接。
进一步地,该电梯曳引装置采用2 :1曳引比。轿厢绳头板远离曳引机机架,并布置在承重梁下端。导向轮与曳引机关于轿顶轮中心对称布置。电梯曳引装置的机房包括曳引机、导向轮、轿厢绳头板、以及对重绳头板。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电梯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针对大TZ值的电梯结构,本实用新型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复绕结构改用单绕结构,能够降低成本;针对普通的电梯方案,可适当减小切口角角度,提高钢丝绳的使用寿命,同时,钢丝绳可降档使用,降低成本。将曳引机移至靠近对重的位置,一端与对重反绳轮相连,另一端直接与轿厢反绳轮相连接。由于采用此种结构,系统中心高就由原来曳引轮中心到导向轮中心的高度差转变为曳引轮中心到轿顶轮中心的高度差,大大增加了包角。随着轿厢下行,系统中心高将随着轿厢的下降而变大,包角将趋向于180度,大大增加了曳引能力,减少了钢丝绳打滑的可能性,提高了钢丝绳寿命。
更进一步地,将导向轮由原来的承重梁下端转移至承重梁上端,并关于轿顶轮中心对称布置。曳引机机架处增加一组纵向导向轮,对曳引机机架作水平方向的位移约束,但不妨碍机架在垂直方向的压缩回弹。因此,轿顶轮两端钢丝绳偏角角度相同,水平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轿厢运行过程中不存在水平激励,保证轿厢舒适性不受影响。
更进一步地,轿厢绳头板远离曳引机机架,并布置在承重梁下端。因此,机架尺寸关于曳引机中心对称布置,结构更加紧凑,橡胶受力更加均匀,机架水平倾角较小,可减小轿厢的垂直振动激励。
更进一步地,承重梁的受力点从中心转移至两端,整体刚性增强,挠度变小,电梯稳定性变强。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图1是电梯包角的几何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装置的机房布置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梯装置的轿厢升降变化示意图。
其中,1、曳引机;2、导向轮;3、导向轮安装座;4、轿厢绳头板;5、轿厢反绳轮;6、轿厢;7、对重反绳轮;8、对重;9、对重绳头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2所示,该电梯曳引装置包括曳引机1,导向轮2,导向轮安装座3,轿厢绳头板4,轿厢反绳轮5,轿厢6,对重反绳轮7,对重8。钢丝绳经对重反绳轮7垂直向上经过曳引机1的曳引轮,曳引机1一端通过钢丝绳与对重反绳轮7相连,另一端直接与轿厢反绳轮6相连接。轿厢反绳轮5一端通过钢丝绳与曳引机1相连,另一端与导向轮2相连。导向轮安装座3安装在轿厢绳头板4上,导向轮2安装于导向轮安装座。轿厢6的顶部与所述轿厢反绳轮7连接。
优选地,该电梯曳引装置采用2 :1曳引比。
优选地,轿厢绳头板4远离曳引机机架,并布置在承重梁下端;机架关于曳引机中心对称布置。结构更加紧凑,橡胶受力更加均匀,机架水平倾角较小,可减小轿厢的垂直振动激励。并且承重梁的受力点从中心转移至两端,整体刚性增强,挠度变小,稳定性变强。
优选地,导向轮2与曳引机1关于轿顶轮中心对称布置。由于轿顶轮两端钢丝绳偏角角度相同,水平分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轿厢运行过程中不存在水平激励,保证轿厢舒适性不受影响。
如图3所示,该电梯曳引装置的机房包括曳引机1、导向轮2、轿厢绳头板4、以及对重绳头板9。
如图4所示,左图示出了当电梯轿厢6位于底层时,TZ值最小,包角最大;右图示出了当电梯轿厢6位于顶层时,TZ值最大,包角最小。由此可见,电梯运行时,系统中心高就由原来曳引轮中心到导向轮中心的高度差转变为曳引轮中心到轿顶轮中心的高度差,大大增加了包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轿厢下行,系统中心高将随着轿厢的下降而变大,包角将趋向于180度,大大增加了曳引能力,减少了钢丝绳打滑的可能性,提高了钢丝绳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