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油罐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6166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冲击油罐车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罐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击油罐车。



背景技术:

油罐车(oil tank truck):又称流动加油车、电脑税控加油车、引油槽车、装油车、运油车、拉油车、石油运输车、食用油运输车,主要用作石油的衍生品(汽油、柴油、原油、润滑油及煤焦油等油品)的运输和储藏。

公开号为CN101462681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带冷凝油气回收的油罐车,它涉及环境保护及节能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油罐车是带冷凝回收设备的油罐车。它特别适合解决车载油罐为加油站储罐卸油过程中收集油气的一级油气回收系统,减少了加油站一级油气回收系统的投资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带冷凝油气回收的油罐车还同时适用于库区油罐为车载油罐和其它VOC的回收,从整体上节约油气回收成本,使回收效果和回收效益最优化。

公开号为CN2288873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运输原油用的内加热粘油罐车,它包括带有装油口和卸油口的罐体在罐体内设有加温管,与该加温管相连通的蒸汽入口、排气口、排水管置于罐体外部。利用置于罐体内的加温管替代原粘油罐车外设有的加温套,使加热在原油内部进行,蒸汽热量充分传递给原油,减少了热量损失,使能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又可缩短加热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冲击油罐车,本实用新型的油罐车耐冲击性能好,能够防止油罐车急刹车和紧急启动对罐体的损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冲击油罐车,所述油罐车包括汽车车头、与车头固定连接的汽车底盘以及固定于所述汽车底盘上方的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人孔和呼吸阀,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均与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前挡板位于后挡板的前方,所述前挡板向罐体的前方弯曲,所述后挡板向罐体的后方弯曲,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上开有多个通孔。

优选地,所述前挡板和后挡板形成为V形或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前挡板上通孔所占的面积为20-40%,所述后挡板上通孔所占的面积为20-40%。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或方形。

优选地,所述罐体底部通过横梁与所述汽车底盘相固定,以使所述罐体与所述汽车底盘之间形成间隙。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下方设置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与所述罐体的底部流体连通且延伸向所述罐体的后方。

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后部设置有测压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油罐车的油罐中设置有前挡板和后挡板能够防止油罐车急刹车和紧急启动时对罐体的冲击,防止罐体长期被油品冲击造成的损坏,从而提高油罐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罐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罐体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呼吸阀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冲击油罐车,所述油罐车包括汽车车头1、与车头固定连接的汽车底盘2以及固定于所述汽车底盘2上方的罐体3,所述罐体3的顶部设置有人孔5和呼吸阀6,所述罐体3内设置有前挡板7和后挡板8,所述前挡板7和后挡板8均与罐体3的内壁固定连接,且前挡板7位于后挡板8的前方,所述前挡板7向罐体3的前方弯曲,所述后挡板8向罐体3的后方弯曲,所述前挡板7和后挡板8上开有多个通孔9。现有油罐车的罐体中设置有竖直的挡板,但是挡板在油罐车启动时容易造成损坏从而脱落,本实用新型油罐车罐体中挡板设计为弯曲的一方面能够防止挡板被损伤,提高挡板的寿命,还能够提高油品在油罐车急刹车和紧急启动时对罐体造成冲击,进而提高罐体的寿命。

如图2所示,所述前挡板7和后挡板8可以形成为V形或圆弧形,弯曲的角度一般为10-15°。

如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缓冲冲击力,所述前挡板7上通孔9所占的面积可以为20-40%,所述后挡板8上通孔9所占的面积可以为20-40%,所述通孔9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或方形,优选为圆形。

如图1-2所示,为了防止底盘的热量传递给罐体,并且使罐体底部干燥,防止罐体生锈,所述罐体3底部可以通过横梁4与所述汽车底盘2相固定,以使所述罐体3与所述汽车底盘2之间形成间隙。

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将罐体中的油品较为彻底地排出,所述罐体3的下方可以设置有排油管10,所述排油管10与所述罐体3的底部流体连通且延伸向所述罐体3的后方。

如图2所示,为了测定罐体3中油品的深度,且为了防止罐体中压力过大,所述罐体3的后部可以设置有测压表11。

下面提供呼吸阀6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示,呼吸阀包括第一压力阀、第二压力阀和氮气罐;所述第一压力阀包括第一阀体101、中空的第一阀管102和第一阀杆106;所述第一阀体101包括第一下行管103、第一水平管104和第一上开口105,所述第一阀管102的下开口与所述第一阀体101的第一上开口105流体连通,所述第一阀杆106由上至下伸入所述第一阀管102中,所述第一阀杆106的上部固定有手轮107;所述第一阀体101中设置有隔开所述第一下行管103和第一水平管104的第一阀盘108,所述第一阀杆106下部通过第一填料109、第一弹簧110和橡胶塞111与所述第一阀盘108相接触;所述第二压力阀包括第二阀体201、中空的第二阀管202和第二阀杆206;所述第二阀体201包括第二下行管203、第二水平管204和第二上开口205,所述第二阀管202的下开口与所述第二阀体201的第二上开口205流体连通,所述第二阀杆206由上至下伸入所述第二阀管202中,所述第二阀杆206的上部固定有手轮207;所述第二阀体201中设置有隔开所述第二下行管203和第二水平管204的第二阀盘208,所述第二阀杆206下部通过第二填料209、第二弹簧210和橡胶塞211与所述第二阀盘208相接触;所述第一压力阀的第一水平管104与所述第二压力阀的第二下行管203流体连通,所述氮气罐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压力阀的第一下行管103流体连通。该呼吸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在进气管设置氮气罐,能够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对油罐中的油进行氧化,从而提高油罐中油的稳定性。

为了防止油罐中溢出的油污染空气,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压力阀的第二水平管204内可以填充有活性炭颗粒1000,活性炭颗粒能够吸附油气,需要的话可以定期更换。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呼吸阀的密封性能,所述第一阀盘108通过第一橡胶膜112与所述第一下行管103的上端相接触;所述第二阀盘208通过第二橡胶膜212与所述第二下行管203的上端相接触。优选情况下,为了防止橡胶膜被油品腐蚀,可以采用硅胶膜。

如图3所示氮气罐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例如,所述氮气罐包括罐体301、气阀302、出氮气管303、压力表304和气量表305;所述出氮气管303与所述第一下行管103流体连通。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压力阀的第一水平管104可以通过三通阀400与所述第二压力阀的第二下行管203流体连通,三通阀的下方入口可以连通油库。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