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2850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述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工业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使得纺织机械科技化得到不断地提升,实现高度自动化的纺织机械设备趋向于高速、高产方向发展。然而,作为传统文化遗产得以保留下来的手工织布业也在利用自身的优点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并在市场上占有一隅之地。而传统的手工织布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为了保留手工织出来的布匹所具有的特殊特点,同时又能降低整个织布过程的劳动强度和提高生产效率而衍生出来了半自动化手工织布。

在半自动化手工织布业中,木头是指一种缠绕纱线的木质的具有特殊结构的零件;而将购买回来的纱绞返绕到适合于做经线、纬线的木头上的机械设备称为木头打线机。在半自动化手工织布制作经线和制作纬线的时,均需要首先完成木头打线;在所有的工序做完以后,发现第一步工序做出来的打了线的木头数量较多而没有用完,直接存放在仓库里不仅占据空间较大,而且木头架也不能重复使用,造成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因此必须使用返线机将木头上的纱线重新制作成线绞以便存放。但是现有技术中有一个技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那就是线绞制作完成后如何方便快捷的从返线机上取下来,而又不把最做好的线绞打乱而影响线绞的后续使用,也不会将线绞中的某些纱线扯断。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设计一种能够在方便快捷的取出线绞的同时又不会对线绞的质量造成损坏的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包括中间轴、偶数个转动盘和多根支撑杆以及一根折叠杆;所述支撑杆由支撑横杆和连接杆组成;所述支撑杆和所述折叠杆均以所述中间轴为中心呈圆周均匀分布且均与所述中间轴平行;所述转动盘为圆盘状结构,该转动盘中央设置有与所述中间轴直径一致的圆形通孔;所述转动盘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中间轴上,且从左至右开始依次计数的每相邻两个所述转动盘之间形成的间隔宽度与所述连接杆的宽度一致;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杆连接,另一端卡在相邻两个所述转动盘之间的间隔内形成过渡配合;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撑横杆垂直。

进一步,所述中间轴为实心轴或空心管轴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为了方便快捷的将线绞取下,所述折叠杆由所述支撑横杆和折叠连杆组成,所述折叠连杆包括折叠连杆上段和折叠连杆下段;所述折叠连杆上段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杆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销与所述折叠连杆下段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折叠连杆下段的下端卡在相邻两个所述转动盘之间的间隔内形成过渡配合;所述折叠连杆上段与所述支撑横杆垂直。

进一步,所述折叠连杆上段下端设置为圆弧过渡的插舌结构;所述折叠连杆下段上端设置为圆弧过渡的插口结构;所述折叠连杆上段下端的插舌结构插入所述折叠连杆下段上端的插口结构并通过连接销连接;所述折叠连杆上段可绕连接销中心轴线在所述折叠连杆下段上翻转。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折叠连杆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

进一步,为了使线绞从支撑杆上取出时不受损伤,所述支撑横杆进行抛光打磨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通过设置折叠连杆上段可绕连接销中心轴线在所述折叠连杆下段上翻转来改变所有支撑横杆说围成的周长,以便能快捷的取下线绞,使用更方便。

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所有的支撑横杆进行了抛光打磨处理,不会对线绞的质量有所损伤,提高了线绞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设计巧妙、取材简单、制造工艺简单、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中间轴;2-转动盘;3-支撑杆;31-支撑横杆;32-连接杆;4-折叠杆;41-折叠连杆;41a-折叠连杆上段;41b-折叠连杆下段;5-连接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包括中间轴1、六个转动盘2和四根支撑杆3以及一根折叠杆4;所述支撑杆3由支撑横杆31和连接杆32组成;四根所述支撑杆3和所述折叠杆4均以所述中间轴1为中心呈圆周均匀分布且均与所述中间轴1平行;所述转动盘2为圆盘状结构,该转动盘2中央设置有与所述中间轴1直径一致的圆形通孔;所述转动盘2平行间隔设置在所述中间轴1上,且从左至右开始依次计数的每相邻两个所述转动盘2之间形成的间隔宽度与所述连接杆32的宽度一致;所述连接杆32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杆31连接,另一端卡在相邻两个所述转动盘2之间的间隔内形成过渡配合;所述连接杆32与所述支撑横杆32垂直。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所述中间轴1为空心管轴。

优选地,为了方便快捷的将线绞取下,所述折叠杆4由所述支撑横杆31和折叠连杆41组成,所述折叠连杆41包括折叠连杆上段41a和折叠连杆下段41b;所述折叠连杆上段41a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杆31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销5与所述折叠连杆下段41b的上端活动连接;所述折叠连杆下段41b的下端卡在相邻两个所述转动盘2之间的间隔内形成过渡配合;所述折叠连杆上段41a与所述支撑横杆31垂直。

优选地,所述折叠连杆上段41a下端设置为圆弧过渡的插舌结构;所述折叠连杆下段41b上端设置为圆弧过渡的插口结构;所述折叠连杆上段41a下端的插舌结构插入所述折叠连杆下段41b上端的插口结构并通过连接销5连接;所述折叠连杆上段41a可绕连接销5中心轴线在所述折叠连杆下段41b上翻转。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32和所述折叠连杆41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

优选地,为了使线绞从支撑杆3上取出时不受损伤,所述支撑横杆31进行抛光打磨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的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的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半自动化手工织布返线机的线绞周长调节机构,当线绞制作完成后,将折叠连杆上段41a向下用力推,此时折叠连杆上段41a就会连接销5为中心沿折叠连杆下段41b上端的圆弧向下运动,此时,折叠杆4与四根支撑杆3所围成的圆周周长将会减小,将线绞从线绞支架6上取下即可;若需继续制作线绞,向上推折叠连杆上段41a即可。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