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9605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搬运把手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把手,属于包装领域。



背景技术:

生活中的纸箱或其他箱体结构一般需要搬运把手帮助搬运。常规方案为在箱体结构的侧壁上开口,增加中空板扣手;但中空结构会在搬运时,手伸入箱体结构内部,这种结构对于需要保温的包装来讲,会降低保温效果。

故需要一种搬运把手结构,满足结构稳定,不用中空结构实现良好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搬运把手,实现结构稳定,无中空结构实现良好保温效果。

一种搬运把手,包括外置件和内置件,外置件和内置件通过可折叠连接部连接;外置件一面设置有手扣件,外置件还设置有贯穿的手扣孔,外置件远离手扣件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贴片,第二贴片上设置有多个卡口;内置件上设置有第二卡片,所述凸尖设置在该第二卡片上;内置件上的凸尖与外置件上的卡口卡合。

进一步的,外置件设置有第二突出边,内置件设置有第一突出边;该第一突出边与第二突出边通过可折叠连接部连接实现外置件和内置件的通过可折叠连接部连接。

进一步的,沿第二贴片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弧形面,第二贴片和两个弧形面构成一个环状空间,该环状空间与正对应手扣孔。

进一步的,内置件上还设置有第一卡片,第一卡片和第二卡片平行设置;使用时第一卡片贴合在环状空间中。

进一步的,第二突出边沿着环状空间远离第二贴片的一端设置,第二突出边垂直于手扣孔贯通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可折叠连接部连接,以及内置件凸尖与外置件卡口卡合实现结构稳定的目的;安装好后第一卡片贴合在环状空间中;使箱体结构开设搬运孔的侧壁夹在内置件和外置件之间,实现结构稳定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搬运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内置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置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该搬运把手使用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搬运把手;20‐外置件;21‐手扣件;22‐手扣孔;23‐第二贴片;24‐卡口;25‐弧形面;26‐第二突出边;30‐内置件;31‐第一卡片;32‐第二卡片;321‐凸尖;33‐第一突出边;40‐可折叠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结合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一种搬运把手100包括内置件30和外置件20;内置件30和外置件20通过可折叠连接部40连接,使内置件30相对外置件20能够沿着可折叠连接部40折叠;该可折叠连接部40可以为软塑料薄片结构或者铰接结构。

如图2,该搬运把手100的内置件30包括第一卡片31和第二卡片32,第一卡片31和第二卡片32平行设置;第二卡片32远离第一卡片3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凸尖321,此处优选方案为在第二卡片32上对称设置两个凸尖321,使第二卡片32受力平衡。内置件30还包括第一突出边33。

如图1和图3,搬运把手100的外置件20一面设置有手扣件21,外置件20还设置有贯穿的手扣孔22,手扣件21沿着手扣孔22设置,使使用者在使用该搬运把手100时将手指伸入手扣孔22扣住手扣件21实现搬运;外置件20远离手扣件21的一面设置有第二贴片23,第二贴片23上设置有多个卡口24,该多个卡口24分别与第二卡片32上设置的相应的凸尖321卡合;沿第二贴片23的两端还分别设置有弧形面25,第二贴片23和两个弧形面25构成一个环状空间,该环状空间与正对应手扣孔22;沿着环状空间远离第二贴片23的一端还设置有垂直于手扣孔22贯通方向的第二突出边26。

如图1、图2和图3,第一突出边33和第二突出边26通过可折叠连接部40实现外置件20和内置件30的可折叠连接。

如图4,使用时,将搬运把手100穿过预设的搬运孔,使内置件30在箱体结构的内层,外置件20在箱体结构的外侧;沿着可折叠连接部40折叠,使第二贴片23上设置卡口24分别与第二卡片32上设置的相应的凸尖321卡合,第一卡片31贴合在环状空间中;使箱体结构开设搬运孔的侧壁夹在内置件30和外置件20之间。弧形面25与第二卡片32配合;搬运时,将手指伸入手扣孔22扣住手扣件21,实现搬运。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在理解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所作的非创造性变化和变形,应该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