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施工过程中,为保障安全需要将输电线路进行接地。目前,电力系统使用的接地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线夹、软铜线或导线、接地端线夹、导线端线夹和杆等构成;另外一种是由线夹、软铜线、接地端和接地端线夹构成。在施工过程中,接地线需要随时携带。接地线不用时,可以将软铜线缠绕在杆上或者直接缠绕起来。然而,上述缠绕方式操作复杂,并且容易造成接地线的损坏,携带和使用均不方便。传统技术中,有桶形的接地杆收纳装置,但是桶形的收纳装置不能适用于不同型号、数量的接地杆,而且传统的带杆接地线收纳装置仍然存在接地杆收纳不稳定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本发明针对传统的带杆接地线收纳装置仍然存在接地杆收纳不稳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该绕线装置具备直接利用接地线缠绕在绕线装置上来实现捆绑、压紧地线杆的功能。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能够根据接地杆的不同型号和数量调整接地杆容纳空间,从而使得接地杆的收纳更加方便、稳定。
一种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包括背靠架和两个绕线架,所述绕线架间隔设置于所述背靠架,至少一个所述绕线架转动安装于所述背靠架,转动所述绕线架使所述绕线架相互靠近形成绕线部,所述背靠架和所述绕线架围成接地杆容纳空间,接地线缠绕于所述绕线部使所述绕线架相互靠近收紧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并压紧收纳于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的接地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靠架包括一个转动轴,一个所述绕线架转动安装于所述于转动轴,另一个绕线架固定安装于所述背靠架。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靠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转动轴,两个所述绕线架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架包括缠绕部和把手部,在与竖向方向上设置的所述转动轴对应的横向方向上,所述缠绕部设置有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轴和固定设置所述把手部的相对的两端,在所述竖向方向上,所述缠绕部设有用于缠绕接地线的相对的两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缠绕部具有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用于扩大所述背靠架和所述绕线架围成的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动轴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背靠架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动轴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把手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靠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倚靠接地杆的弧形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背靠架底部的用于支撑接地杆的托板,所述托板垂直所述背靠架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板的周边设有围挡,所述围挡与所述托板共同形成收纳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板底部设有多个通孔。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包括两个绕线架和一个转动轴,所述绕线架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绕线架使所述绕线架相互靠近围成绕线部,所述绕线架和所述转动轴围成接地杆容纳空间,接地线缠绕于所述绕线部使所述绕线架相互靠近收紧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并压紧收纳于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的接地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架包括缠绕部和把手部,在与竖向方向上设置的所述转动轴对应的横向方向上,所述缠绕部设置有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轴和固定设置所述把手部的相对的两端,在所述竖向方向上,所述缠绕部设有用于缠绕接地线的相对的两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缠绕部具有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用于扩大所述背靠架和所述绕线架围成的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动轴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转动轴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的长度,所述把手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托杆部。
本发明提供的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具有背靠架和至少一个转动安装于所述背靠架的绕线架。接地杆倚靠于所述背靠架。所述绕线架能够通过转动相互靠近,并与所述背靠架一起形成接地杆容纳空间。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可以根据倚靠在所述背靠架上的接地杆的数量通过转动所述绕线架进行调整。放置好接地杆后可以在所述绕线架上缠绕接地线,收纳接地线的同时紧固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利用接地线缠绕在所述绕线架上固定接地杆,使接地杆放置更为稳定,同时达到了收纳接地线的目的。通过所述绕线架转动能够灵活控制接地杆容纳空间,使用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杆接地线与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组装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杆接地线与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组装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弯折结构的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弯折结构的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背靠架,110、转动轴,120、弧形部,130、绕线架,131、缠绕部,132、把手部,200、绕线部,300、接地杆容纳空间,410、围挡,400、收纳槽,420、托板,430、通孔,133、缠绕部,134、把手部,500、托杆部,600、接地杆,700、接地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技术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10,包括背靠架100和两个绕线架130。所述绕线架130间隔设置于所述背靠架100。至少一个所述绕线架130转动安装于所述背靠架100。转动所述绕线架130使所述绕线架130相互靠近形成绕线部200。所述背靠架100和所述绕线架130围成接地杆容纳空间300。接地线700缠绕于所述绕线部200,使所述绕线架130相互靠近收紧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并压紧收纳于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的接地杆600。
所述背靠架100用于给收纳在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10的带杆接地线700的接地杆600提供支撑。所述背靠架100可以为平板构成的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直杆(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直杆也可以是起同样作用的曲杆)构成的支架结构。所述绕线架130用于缠绕带杆接地线的接地线700。为了方便缠绕接地线700,所述绕线架130可以是平板组成的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直杆组成的支架结构。所述绕线架130转动安装于所述背靠架100的形式可以为铰接等。
所述绕线架130在所述背靠架100的安装位置之间有一定距离,使转动至少一个所述绕线架130与所述背靠架100围成接地杆容纳空间300。相互靠近的两个所述绕线架130形成可以用于缠绕接地线700的所述绕线部200。根据所述绕线架130和所述背靠架100的形状不同,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的轮廓可以为三角形、梯形或具有弧形边缘的图形。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10能够利用接地线700缠绕在所述绕线架130上对接地杆600进行捆绑、压紧、固定。具体地,接地杆600可以放入所述容纳空间中,并且倚靠在所述背靠架100上。接地线700可以沿着所述转动轴110的延伸方向缠绕于两个所述绕线架130形成的所述绕线部200。缠绕后的接地线700可以给接地杆600施加一定压力,从而使得接地杆600更加稳定地倚靠于所述背靠架100。上述方式起到了收纳接地线700和收纳、固定接地杆600的双重效果。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的大小可以通过转动所述绕线架130进行调整。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的调整使得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10可以收纳不同数量、型号的接地线700。上述结构使得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10使用更加方便灵活。
请参见图3-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靠架100包括一个转动轴110,一个所述绕线架130转动安装于所述于转动轴110,另一个绕线架130固定安装于所述背靠架100。通过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轴110的所述绕线架130靠近固定安装于所述背靠架100的所述绕线架130,即可形成缠绕接地线700的所述绕线部200。所述背靠架100和所述绕线架130围成接地杆容纳空间300,接地线700能够缠绕于所述绕线部200并压紧收纳于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的接地杆6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靠架10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转动轴110,两个所述绕线架130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轴110。优选地,两个所述转动轴110平行间隔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转动轴110为直杆,所述直杆的长度范围可以为520mm~1000mm。两个所述转动轴110由两个相互间隔平行的直杆连接固定,所述两个相互间隔平行的直杆的长度范围可以为166mm~196mm。两个所述转动轴110和所述两个相互间隔平行的直杆构成所述背靠架10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靠架100由两个所述转动轴110和两个平行间隔的并与所述转动轴110垂直的直杆组成。由直杆构成的所述背靠架100节省材料,结构简单。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架130包括缠绕部131和把手部132。在与竖向方向上设置的所述转动轴110对应的横向方向上,所述缠绕部131设置有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轴110和固定设置所述把手部132的相对的两端,在所述竖向方向上,所述缠绕部131设有用于缠绕接地线700的相对的两端。
可以理解,所述缠绕部131的结构不限,可以是各种便于缠绕接地线700的结构。如所述缠绕部131可以是平板组成的结构,也可以是由直杆构成的结构。所述缠绕部131可以为多边形板状结构。优选地,所述多边形板状结构可以为大致的四边形结构。所述四边形结构在所述横向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两端可以分别安装于所述转动轴110和所述把手132。所述四边形结构在所述竖向方向上具有相对的两端用于缠绕接地线700。所述相对的两端可以设置方便缠绕接地线700的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缠绕部131由两根相互平行间隔的直杆构成。构成所述缠绕部131的两根相互平行间隔的直杆的长度范围可以是138mm~196mm,间隔距离范围可以是216mm~376mm。构成所述缠绕部131的两根相互平行间隔的直杆在所述横向方向上一端通过所述转动轴110与所述背靠架100转动连接。在所述竖向方向上,接地线700可以缠绕在构成所述缠绕部131的两根相互平行间隔的直杆上。构成所述缠绕部131的两根相互平行间隔的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把手132固定连接。
所述把手部132用于用户抓持。所述把手部132固定安装于所述缠绕部131。当使两个所述绕线架130相互靠近时,用户可以单手握住两个所述把手部132,提起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10。可以理解,所述把手部132的结构不受限制,只要能够固定安装于所述缠绕部131并可以提供抓持功能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把手部132由直杆构成,所述直杆的长度范围可以为396mm~616mm。构成所述把手部132的直杆与所述缠绕部131固定连接。所述缠绕部131将构成所述把手部132的直杆和所述转动轴110连接起来。杆状结构重量轻,节省材料。所述把手部132方便用户旋转所述绕线架130,同时方便抓持。所述缠绕部131具有收纳接地线700的作用。所述把手部132和所述缠绕部131固定连接使结构简单紧凑。
请参见图5~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缠绕部131具有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用于扩大所述背靠架100和所述绕线架130围成的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
所述弯折结构可以扩大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设有弯折结构的所述缠绕部131的横截面为折线形。可以理解,这里不限于所述弯折结构,只要能扩大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的结构(如弧线形),都适用于所述缠绕部131。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动轴110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背靠架100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131的长度。所述背靠架100用于给接地线700提供支撑。当所述背靠架100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131的长度时,放置在所述背靠架100上的接地杆600更加稳定。另外,当接地线700缠绕在所述缠绕部131上时,接地线700不易滑落。上述结构即增加了接地杆600倚靠的稳定性,又增加了接地线700的容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110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把手部132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131长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10在使用过程中,接地线700缠绕在所述缠绕部131上。由于所述把手部132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131的长度,使得接地线700不易滑落。上述结构同时提高了接地线700的容纳量,提高了在搬运过程中接地线700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动轴110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背靠架100的顶部固定设置有用于倚靠接地杆600的弧形部120。
所述弧形部120安装在所述背靠架100的顶部。所述弧形部120进一步增加了接地杆600倚靠的面积。接地杆600可以倚靠在所述弧形部120上,进一步提高了接地杆600放置的稳定性。另外,弧形设计还防止了对人的误伤,提高了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10使用的安全性。所述弧形部120可以是弯杆结构,也可以是端面为弧形的平板。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部120是弧形弯杆。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10还包括安装于所述背靠架100底部的用于支撑接地杆600的托板420。优选地,所述托板420垂直所述背靠架100设置。所述托板420可以是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具有节约材料的优点。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板420为平板结构,易于加工。
本实施例中,接地杆600倚靠在所述背靠架100上的同时,接地杆600的一端还可以放置在所述托板420上。所述托板420用于防止接地杆600的滑落,提高了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10在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另外,上述结构还减小了接地线700对接地杆600的拉力。
进一步地,所述托板420的周边还可以设有围挡410。所述围挡410与所述托板420共同形成收纳槽400。所述收纳槽400用于放置接地杆600的把手部132。所述围挡410可以由具有镂空结构的板材构成,也可以是由围绕在所述托板420周边的铁丝网状结构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围挡410为弧形的板状结构,以方便加工。所述围挡410可以防止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10在搬运过程中接地线700的滑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托板420底部可以设有多个通孔430。所述托板420可以是镂空网状结构。所述镂空网状结构具有多个通孔430。所述托板420还可以是开有多个所述通孔430的平板。由于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10常在室外使用,阴雨天气容易在所述收纳槽400中积水。积水可以通过所述通孔430排出,防止积水腐蚀接地线700和接地杆600。
请参见图7,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20。包括两个绕线架130和一个转动轴110,所述绕线架130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轴110,转动所述绕线架130使所述绕线架130相互靠近围成绕线部200,所述绕线架130和所述转动轴110围成接地杆容纳空间300,接地线700缠绕于所述绕线部200使所述绕线架130相互靠近收紧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并压紧收纳于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的接地杆600。
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用来收纳接地杆600。所述缠绕部131用来缠绕接地线700。为了方便缠绕接地线700,所述绕线架130可以是平板组成的结构。,也可以是由多个直杆组成的的支架结构。通过转动所述绕线架130可以控制所述绕线架130和所述绕线架130形成的所述接地杆600的容纳空间。所述绕线架130靠近所述绕线架130后组成的绕线部200能够缠绕接地线700。
所述绕线架130可以设置有凹形结构以增大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同时可以倚靠接地杆600。所述凹形结构的轮廓可以为弧形、多边形等。所述绕线架130可以为直杆组成的结构,也可以为平板组成的结构。所述凹形结构可以为直杆或平板弯折或搭接形成的结构。
使用时,将接地杆600倚靠在所述绕线架130形成的夹角中,转动所述绕线架130使所述绕线架130相互靠近。所述绕线架130形成合适的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后,在所述绕线架130沿着放置的所述接地线700长度延伸方向缠绕接地线700。在收纳接地线700的同时收紧了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缠绕接地线700的同时也能给接地杆600施加了压力,使得接地杆600放置更为稳定,牢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绕线架130包括缠绕部131和把手部132,在与竖向方向上设置的所述转动轴110对应的横向方向上,所述缠绕部131设置有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轴110和固定设置所述把手部132的相对的两端,在所述竖向方向上,所述缠绕部131设有用于缠绕接地线700的相对的两端。所述缠绕部131用于缠绕接地线700。可以理解,所述缠绕部131的结构不限,可以是各种便于缠绕接地线700的结构。如所述缠绕部131可以是平板组成的结构,也可以是由直杆构成的结构。所述把手部132用于用户抓持。所述把手部132固定安装于所述缠绕部131。当使两个所述绕线架130相互靠近时,用户可以单手握住两个所述把手部132,提起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20。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缠绕部131具有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用于扩大所述背靠架100和所述绕线架130围成的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所述弯折结构可以扩大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设有弯折结构的所述缠绕部131的横截面为折线形。可以理解,这里不限于所述弯折结构,只要能扩大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的结构(如弧线形),都适用于所述缠绕部131。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转动轴110的延伸方向上,所述转动轴110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131的长度,所述把手部132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131的长度。
所述背靠架100用于给接地杆600提供支撑。所述背靠架100的长度分别大于所述缠绕部131的长度和所述缠绕部131的长度的结构使放置在所述背靠架100上的接地杆600更加稳定。另外,由于所述背靠架100的长度和所述把手部132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131的长度,缠绕在所述缠绕部131上的接地线700不易滑落。上述结构即增加了接地线700的容纳量,又增加了接地杆600的倚靠面积,提高了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20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所述转动轴110的延伸方向上,所述把手部132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131长度。所述把手部132的长度大于所述缠绕部131的长度。上述结构使得接地线700不易滑落,同时增加了接地线700的容纳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20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背靠架100端部的托杆部500。
接地杆600倚靠在所述背靠架100上的同时可以将接地杆600的一端放置于所述托杆部500。所述托杆部500可以是多孔结构,所述多孔结构具有节约材料的优点。所述托杆部500可以是平板结构,方便加工。所述托杆部500使所述带杆接地线绕线装置20在搬运过程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防止接地线700的滑落。另外,上述结构还减小了接地线700对接地杆600的拉力,减少对接地线700的损坏。
使用时,将接地杆600的一端放置于所述托杆部500,接地杆600倚靠在所述背靠架100上保持稳定。转动所述绕线架130,将接地杆600限制在所述绕线架130和所述背靠架100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将接地线700缠绕于所述绕线架130限制所述绕线架130的转动并固定接地杆600。
本发明可以根据接地杆600的数量、型号转动所述绕线架130,能够灵活调整接地杆容纳空间300。通过缠绕接地线700限制所述接地杆容纳空间300并固定接地杆600,收纳接地杆600的同时增加了搬运过程中的稳定性,方便实用。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准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