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梯检测装置,特别是一种轻便式智能电梯门板开启力测试仪。
背景技术:
现今电梯成为各个楼层必备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出行必经途径,因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电梯的质量是否安全可靠密切相关,按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号修改单中所要求的电梯测试条款,需有相应的检测仪器对电梯产品的相关质量特性进行测试,其中对电梯门板开启力的测试,需要对电梯门板两侧施力,在一定的力度下,观察电梯门板是否有损坏或变形或脱轨等情况。
而今的电梯门板检测都需要经过试验室中的大型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大型检测设备大多结构复杂,体积较大,而在多数情况下检测流程需要在现场环境进行,不能将产品拿到试验室进行测试,因此往往给检测人员带来很多麻烦,无法精确地检测电梯门板的安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轻便的利于携带的智能电梯门板开启力测试仪。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轻便式智能电梯门板开启力测试仪,包括用于插入两块电梯门之间的门缝中且使左右两块电梯门开启的左拉板、右拉板,以及分别与左拉板、右拉板连接以驱使左拉板、右拉板打开或靠拢的四连杆驱动机构、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力传感器,该力传感器设置在四连杆驱动机构上以检测左拉板、右拉板作用在电梯门上压力的大小。
所述连杆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左拉板的第一力臂、连接右拉板的第二力臂、第一杆、第二杆、驱动部件;该第一杆和第二杆其一的两端之间设置有中部枢接轴,另一与中部枢接轴咬合以实现第一杆和第二杆相互交叉铰接;第一力臂靠近左拉板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滑槽,该第一杆的一端设置有能够在第一滑槽上前后移动的第一定位轴,第二力臂靠近右拉板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滑槽,该第二杆的一端设置有能够在第二滑槽上前后移动的第二定位轴,第一力臂背离左拉板的一端、第二杆的另一端铰接,第二力臂背离右拉板的一端、第一杆的另一端铰接,该驱动部件与中部枢接轴连接以推动中部枢接轴前后移动。
所述连杆驱动机构包括连接左拉板的第一力臂、连接右拉板的第二力臂、第一杆、第二杆、驱动部件;该第一杆和第二杆其一的两端之间设置有中部枢接轴,另一与中部枢接轴咬合以实现第一杆和第二杆相互交叉铰接;第一力臂背离左拉板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杆的一端与第一力臂靠近左拉板的一端铰接,第二力臂背离右拉板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杆的一端与第二力臂靠近右拉板的一端铰接,第一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在第二滑槽上前后移动的第一定位轴,该第二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在第一滑槽上前后移动的第二定位轴,该驱动部件与中部枢接轴连接以推拉中部枢接轴前后移动。
所述驱动部件包括电机、与中部枢接轴连接的螺杆以及套接在螺杆上的丝母套管,该丝母套管与螺杆通过螺纹连接,该电机驱动丝母套管转动以带动螺杆前后移动。
所述驱动部件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该电机分别与第一支架的一端、第二支架的一端铰接,第一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一力臂背离左拉板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架的另一端与第二力臂背离右拉板的一端铰接。
所述左拉板与右拉板上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位移传感器,该位移传感器包括信号发射端、信号接收端,该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其一设置在左拉板上,另一设置在右拉板上。
所述位移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或者光栅尺或者磁柵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电梯门板开启力测试仪,左拉板、右拉板插入电梯门之间,工作人员控制四连杆驱动机构带动左拉板、右拉板相背移动,进而左拉板、右拉板抵压在左右两侧电梯门上并且对两侧电梯门施加压力,力传感器检测左拉板、右拉板作用在电梯门上压力的大小并反馈到控制系统中,工作人员清晰地从控制系统中得知施力的大小,在各个施力参数下,工作人员可以观察电梯门是否损坏或脱轨,对电梯门的安全性能进行准确评估,四连杆驱动机构结构简单,四连杆驱动机构采用的连杆结构,中间会存在大量空隙,并且连杆重量也比较轻,使得整个电梯门板开启力测试仪非常轻便,利于携带,连杆结构也能牢固可靠地对左拉板、右拉板施加足够大的力,测量精确。
左拉板与右拉板上设置有与控制系统电性连接的位移传感器,在四连杆驱动机构带动左拉板、右拉板打开的过程中,位移传感器不断记录左拉板、右拉板之间的距离并输入到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即可快捷地得出在不同施力大小的过程中,电梯两侧门板的打开情况,更加方便工作人员整合数据,准确地对电梯安全性能进行评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电梯门板开启力测试仪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电梯门板开启力测试仪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电梯门板开启力测试仪的爆炸图。
图4是本发明电梯门板开启力测试仪的控制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电梯门板开启力测试仪,包括用于插入两块电梯门之间的门缝中且使左右两块电梯门开启的左拉板11、右拉板12,以及分别与左拉板11、右拉板12连接以驱使左拉板11、右拉板12打开或靠拢的四连杆驱动机构2、与控制系统3电性连接的力传感器4,该力传感器4设置在四连杆驱动机构2上以检测左拉板11、右拉板12作用在电梯门上压力的大小,其中,控制系统3包括常规的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工作人员用于操作的控制台、显示屏等等,力传感器4为压力传感器,四连杆驱动机构2可以接入控制系统3中。
使用本设计时,先将左拉板11、右拉板12插入电梯门之间,工作人员控制四连杆驱动机构2带动左拉板11、右拉板12相背移动,进而左拉板11、右拉板12抵压在左右两侧电梯门上并且对两侧电梯门施加压力,力传感器4检测左拉板11、右拉板12作用在电梯门上压力的大小并反馈到控制系统3中,工作人员清晰地从控制系统3中得知施力的大小,在各个施力参数下,工作人员可以观察电梯门是否损坏或脱轨,其中,四连杆驱动机构2可以接入控制系统3中,工作人员可从控制系统3中对四连杆驱动机构2进行控制,先在控制系统3中设定一个施力值(如1000N),控制系统3控制四连杆驱动机构2带动左拉板11、右拉板12运作,四连杆驱动机构2对左拉板11、右拉板12的施力逐渐增大,当力传感器4检测到四连杆驱动机构2对左拉板11、右拉板12的施力值等于预设施力值(1000N)时,检测仪停止,工作人员观察电梯门是否损坏或脱轨,对电梯门的安全性能进行准确评估,四连杆驱动机构2结构简单,四连杆驱动机构2采用的连杆结构,中间会存在大量空隙,并且连杆重量也比较轻,使得整个电梯门板开启力测试仪非常轻便,利于携带,连杆结构也能牢固地对左拉板11、右拉板12施加足够大的力,测量精确。
本设计的四连杆驱动机构2有多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其中,连杆驱动机构2包括连接左拉板11的第一力臂21、连接右拉板12的第二力臂22、第一杆23、第二杆24、驱动部件5;该第一杆23和第二杆24其一的两端之间设置有中部枢接轴25,另一与中部枢接轴25咬合以实现第一杆23和第二杆24相互交叉铰接;第一力臂21靠近左拉板11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滑槽211,该第一杆23的一端设置有能够在第一滑槽211上前后移动的第一定位轴231,第二力臂22靠近右拉板12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滑槽221,该第二杆24的一端设置有能够在第二滑槽221上前后移动的第二定位轴241,第一力臂21背离左拉板11的一端、第二杆24的另一端铰接,第二力臂22背离右拉板12的一端、第一杆23的另一端铰接,该驱动部件5与中部枢接轴25连接以推动中部枢接轴25前后移动。
连杆驱动机构的另一实施例为包括连接左拉板的第一力臂、连接右拉板的第二力臂、第一杆、第二杆、驱动部件;该第一杆和第二杆其一的两端之间设置有中部枢接轴,另一与中部枢接轴咬合以实现第一杆和第二杆相互交叉铰接;第一力臂背离左拉板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滑槽,第一杆的一端与第一力臂靠近左拉板的一端铰接,第二力臂背离右拉板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二滑槽,第二杆的一端与第二力臂靠近右拉板的一端铰接,第一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在第二滑槽上前后移动的第一定位轴,该第二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能够在第一滑槽上前后移动的第二定位轴,该驱动部件与中部枢接轴连接以推拉中部枢接轴前后移动。
而在驱动部件5包括电机51、与中部枢接轴25连接的螺杆52以及套接在螺杆52上的丝母套管53,该电机51驱动丝母套管53转动以带动螺杆52前后移动,电机51与丝母套管53连接位置处设置有推力轴承,使得转动更为平滑,此处的驱动部件5还可以采用气缸,而力传感器4可设置在电机51上检测电机的扭力。
驱动部件5还包括第一支架54、第二支架55,第一支架54、第二支架55均为Y字型,该电机51分别与第一支架54的一端、第二支架55的一端铰接,也就是第一支架54、第二支架55劈叉的一端与电机51铰接,具体如图1、图3所示,第一支架54的另一端与第一力臂21背离左拉板11的一端铰接,第二支架55的另一端与第二力臂22背离右拉板12的一端铰接。
为了使得评估结果更加精确,左拉板11与右拉板12上设置有与控制系统3电性连接的位移传感器6,该位移传感器6包括信号发射端61、信号接收端62,该信号发射端61和信号接收端62其一设置在左拉板1上,另一设置在右拉板12上,此处位移传感器6为红外线传感器或者光栅尺或者磁柵尺,信号接收端62接收来自信号发射端61发射的信号,输入到控制系统3中测出左拉板11、右拉板12之间的距离。
在四连杆驱动机构2带动左拉板11、右拉板12打开的过程中,位移传感器6不断记录左拉板11、右拉板12之间的距离并输入到控制系统3中,控制系统3即可快捷地得出在不同施力大小的过程中,电梯两侧门板的打开情况,将记录相关数据并得出此次检测的开启力与开启距离的曲线图,可以全面记录此次检测过程中的数据信息,不需人为的在检测过程中干涉操作及记录,更加方便工作人员整合数据,准确地对电梯安全性能进行评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先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