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在用户进行呼梯后,为了电梯内用户的舒适度,桥厢往往是通过缓慢加速到匀速后在缓慢减速到达呼梯楼层。但是不管在有无乘客的情况下,桥厢的运行速度均采用缓慢加速到匀速后在缓慢减速的方式,会造成侯梯时间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设有自适应桥厢加减速控制系统的电梯,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设有自适应桥厢加减速控制系统的电梯,包括一控制桥厢运行速度的电梯控制系统,所述电梯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变频器,所述变频器控制连接一驱动桥厢上下运动的电梯曳引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一用于检测桥厢内载客情况的人体感应系统的信号输出端;
所述人体感应系统包括红外传感装置、一用于检测桥厢内载重的压力传感器、摄像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感应装置;
所述人体感应系统安装在所述桥厢的内部。
本发明通过优化传统的电梯控制系统,通过在桥厢的内部设有人体感应系统,检测桥厢内是否有乘客,进而通过控制变频器,实现电梯曳引机调整桥厢的升降速度的调整。本发明通过人体感应系统设有至少一种感应装置,便于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感应装置,保证检测精度。
当人体感应系统感应到桥厢内有乘客时,电梯控制系统控制桥厢的运行方式为缓慢加速后匀速再缓慢减速;
当人体感应系统感应到桥厢内没有乘客时,电梯控制系统控制桥厢运行方式为快速加速后快速减速或者快速加速后匀速再快速减速。
所述红外传感装置包括一相对设置的红外激光器与红外接收装置,所述红外激光器与所述红外接收装置均设置在桥厢的侧壁上,且所述红外激光器与所述红外接收装置距离桥厢底部的距离不小于50cm,且不大于130cm。
便于实现人体的监测。
为了提高监测精度,所述桥厢内还设有一吹风系统,所述吹风系统设有一出气口,所述出气口的出气方向朝下。
本发明通过在桥厢内还设有一吹风系统,便于通过吹风系统实现桥厢内粉尘的吹离,进而防止粉尘对红外激光器与红外接收装置两者对射的信号干扰,造成红外传感装置的判断失误。
所述桥厢内还设有一温度传感器;
所述桥厢内还设有一空调系统,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一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所述空调系统;
所述空调系统包括一热风出口、一冷风出口;
所述吹风系统包括一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上设有风机,所述导流通道的一端设有所述出气口,所述导流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热风出口、所述冷风出口导通。
便于实现桥厢内温度的调整。
所述红外传感装置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
所述人体感应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方向上设有一菲涅尔透镜;
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在桥厢内部,且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安装在桥厢的顶部;
所述桥厢的前侧设有桥厢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方向倾斜向下且朝前,所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方向与所述桥厢顶部构成50°-75°的夹角。
本发明通过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设置在桥厢的顶部,防止用户触摸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进而影响检测精度。本发明通过优化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方向以及菲涅尔透镜,保证感应精度的同时,增加感应距离,可以有效的减少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数量。传统竖直感应方向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顶部需要多方位设置进而保证监测精度,本发明通过采用感应方向倾斜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靠近桥厢前侧处可以不设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减少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数量。
本发明通过在电梯桥厢内部的顶部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便于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应桥厢内是否有人,电梯控制系统根据人体感应系统检测到的桥厢内有人与无人两种情况,控制桥厢的升降速度。当通过人体感应系统判断轿厢内无人时,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曳引机快速转动,进而实现桥厢的快速升降,通过这个改变至少可以缩短2-3秒的时间。当通过人体感应系统判断桥厢内有人时,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曳引机的运行方式为现有缓慢的加速到匀速再缓慢减速的桥厢运行方式。
在普通的住宅楼中,在电梯无载人状态较为普遍的情况下,本专利能缩短电梯无载人状态的运行时间,使乘客无需等待较长时间就可乘坐电梯。
最靠近桥厢门的热释电传感器与桥厢门之间的间距为50cm-60cm。
有效控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数量,且保证监测精度。
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设有至少三个;
所述桥厢的底部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个数相同的开口朝上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所述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外凸于所述凹槽,且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为中央高边缘低的曲面,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的外边缘与凹槽的顶端齐平。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便于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通过将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为中央高边缘低的曲面状,防止绊倒的问题。
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的中央与边缘的高度差为4mm-5mm,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的中央与边缘的横向间距大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的中央与边缘的的高度差。
保证人体走过时的舒适性的同时,保证监测精度。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桥厢的底部且远离桥厢门处。节约压力传感器的设置成本,防止当倾斜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无法对远离桥厢门处的情况进行监测,防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监测死角。
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包括一压电陶瓷膜层,所述压电陶瓷膜层覆盖在桥厢内部的底部;
所述压电陶瓷膜层的外表面包覆有一橡胶制成的绝缘层,以所述压电陶瓷膜层作为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感应元件;
位于所述压电陶瓷膜层上侧的绝缘层的厚度小于位于所述压电陶瓷膜层下侧的绝缘层的厚度;
位于所述压电陶瓷膜层上侧的绝缘层的厚度为2mm~4mm;
所述压电陶瓷膜层的厚度不大于1mm。
本发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的结合,保证监测精度,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均监测到有人时,判断为有人状态,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桥厢采用传统的升降速度。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一个监测到有人,另一个监测到无人时,电梯控制系统判断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压力传感器两个中存有故障。电梯控制系统连接一报警装置。提醒维修人员去维修判断。
所述电梯控制系统包括一定时器,所述定时器的信号输出端控制连接两个切换开关,所述两个切换开关分别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与电梯控制系统的连线上以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电梯控制系统的连线上。
便于实现通过两个切换开关中的一个切换开关实现压力传感器与电梯控制系统的导通状态,另一个切换开关实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与电梯控制系统的导通状态,实现压力传感器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分时段进行人体感应。
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一无线电波接收装置,所述无线电波接收装置是一用于接收频率为800兆频或1900兆频的手机通信用无线电波信号。
本发明通过无线电波接收装置感应电梯桥厢内是否有手机通信用无线电波,然后判断电梯桥厢内是否有人。手机是人们目前外出随时携带的通信设备,对于尚未使用手机的儿童,一般外出乘电梯都会有大人陪同,故通过感应手机通信用无线电波可以直观的判断桥厢内是否有人。
所述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一超声波发射装置、以及与超声波发射装置相匹配的超声波接收装置,所述超声波发射装置与所述超声波接收装置相对设置在所述桥厢的侧壁上。
本发明通过在桥厢的侧壁上设有超声波发射装置与超声波接收装置,当桥厢内有乘客时会影响超声波的传输路径,进而通过超声波接收装置获得的信号,进而知晓桥厢内是否有乘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桥厢内部载人状态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桥厢内部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参见图1、图2,设有自适应桥厢加减速控制系统的电梯,包括一控制桥厢1运行速度的电梯控制系统,电梯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变频器,变频器控制连接一驱动桥厢1上下运动的电梯曳引机,电梯控制系统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一用于检测桥厢1内载客情况的人体感应系统的信号输出端;人体感应系统包括红外传感装置、一用于检测桥厢1内载重的压力传感器、摄像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感应装置;人体感应系统安装在桥厢1的内部。本发明通过优化传统的电梯控制系统,通过在桥厢1的内部设有人体感应系统,检测桥厢1内是否有乘客,进而通过控制变频器,实现电梯曳引机调整桥厢1的升降速度的调整。本发明通过人体感应系统设有至少一种感应装置,便于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感应装置,保证检测精度。
当人体感应系统感应到桥厢1内有乘客时,电梯控制系统控制桥厢1的运行方式为缓慢加速后匀速再缓慢减速;当人体感应系统感应到桥厢1内没有乘客时,电梯控制系统控制桥厢1运行方式为快速加速后快速减速或者快速加速后匀速再快速减速。
参见图2,红外传感装置包括一相对设置的红外激光器8与红外接收装置9,红外激光器8与红外接收装置9均设置在桥厢1的侧壁上,且红外激光器与红外接收装置距离桥厢1底部的距离不小于50cm,且不大于130cm。便于实现人体的监测。为了提高监测精度,桥厢1内还设有一吹风系统,吹风系统设有一出气口,出气口的出气方向朝下。本发明通过在桥厢1内还设有一吹风系统,便于通过吹风系统实现桥厢1内粉尘的吹离,进而防止粉尘对红外激光器与红外接收装置两者对射的信号干扰,造成红外传感装置的判断失误。桥厢1内还设有一温度传感器;桥厢1内还设有一空调系统,温度传感器连接一微型处理器系统,微型处理器系统连接空调系统;空调系统包括一热风出口、一冷风出口;吹风系统包括一导流通道,导流通道上设有风机,导流通道的一端设有出气口,导流通道的另一端分别与热风出口、冷风出口导通。便于实现桥厢1内温度的调整。
红外传感装置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人体感应系统包括至少两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的感应方向上设有一菲涅尔透镜;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安装在桥厢1内部,且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安装在桥厢1的顶部;桥厢1的前侧设有桥厢门3,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的感应方向倾斜向下且朝前,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的感应方向与桥厢1顶部构成50°-75°的夹角。本发明通过将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设置在桥厢1的顶部,防止用户触摸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进而影响检测精度。本发明通过优化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的感应方向以及菲涅尔透镜,保证感应精度的同时,增加感应距离,可以有效的减少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的数量。传统竖直感应方向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顶部需要多方位设置进而保证监测精度,本发明通过采用感应方向倾斜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靠近桥厢1前侧处可以不设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减少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的数量。
本发明通过在电梯桥厢1内部的顶部安装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便于通过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感应桥厢1内是否有人,电梯控制系统根据人体感应系统检测到的桥厢1内有人与无人两种情况,控制桥厢1的升降速度。当通过人体感应系统判断轿厢内无人时,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曳引机快速转动,进而实现桥厢1的快速升降,通过这个改变至少可以缩短2-3秒的时间。当通过人体感应系统判断桥厢1内有人时,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曳引机的运行方式为现有缓慢的加速到匀速再缓慢减速的桥厢1运行方式。
在普通的住宅楼中,在电梯无载人状态较为普遍的情况下,本专利能缩短电梯无载人状态的运行时间,使乘客无需等待较长时间就可乘坐电梯。最靠近桥厢门3的热释电传感器与桥厢门3之间的间距为50cm-60cm。有效控制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的数量,且保证监测精度。
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有至少三个;桥厢1的底部设置有与压力传感器个数相同的开口朝上的凹槽,凹槽内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外凸于凹槽,且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为中央高边缘低的曲面,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的外边缘与凹槽的顶端齐平。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便于提高检测精度。本发明通过将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为中央高边缘低的曲面状,防止绊倒的问题。
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的中央与边缘的高度差为4mm-5mm,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的中央与边缘的横向间距大于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的中央与边缘的的高度差。保证人体走过时的舒适性的同时,保证监测精度。
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桥厢1的底部且远离桥厢门3处。节约压力传感器的设置成本,防止当倾斜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无法对远离桥厢门3处的情况进行监测,防止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的监测死角。
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一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包括一压电陶瓷膜层4,压电陶瓷膜层4覆盖在桥厢1内部的底部;压电陶瓷膜层4的外表面包覆有一橡胶制成的绝缘层5,以压电陶瓷膜层4作为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感应元件;位于压电陶瓷膜层4上侧的绝缘层5的厚度小于位于压电陶瓷膜层4下侧的绝缘层5的厚度;位于压电陶瓷膜层4上侧的绝缘层5的厚度为2mm~4mm;压电陶瓷膜层4的厚度不大于1mm。本发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与压力传感器的结合,保证监测精度,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与压力传感器均监测到有人时,判断为有人状态,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电梯桥厢1采用传统的升降速度。当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与压力传感器一个监测到有人,另一个监测到无人时,电梯控制系统判断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与压力传感器两个中存有故障。电梯控制系统连接一报警装置。提醒维修人员去维修判断。
电梯控制系统包括一定时器,定时器的信号输出端控制连接两个切换开关,两个切换开关分别设置在压力传感器与电梯控制系统的连线上以及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与电梯控制系统的连线上。便于实现通过两个切换开关中的一个切换开关实现压力传感器与电梯控制系统的导通状态,另一个切换开关实现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与电梯控制系统的导通状态,实现压力传感器与热释电红外传感器2分时段进行人体感应。
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一无线电波接收装置,无线电波接收装置是一用于接收频率为800兆频或1900兆频的手机通信用无线电波信号。本发明通过无线电波接收装置感应电梯桥厢1内是否有手机通信用无线电波,然后判断电梯桥厢1内是否有人。手机是人们目前外出随时携带的通信设备,对于尚未使用手机的儿童,一般外出乘电梯都会有大人陪同,故通过感应手机通信用无线电波可以直观的判断桥厢1内是否有人。
人体感应系统还包括一超声波发射装置、以及与超声波发射装置相匹配的超声波接收装置,超声波发射装置与超声波接收装置相对设置在桥厢1的侧壁上。本发明通过在桥厢1的侧壁上设有超声波发射装置与超声波接收装置,当桥厢1内有乘客时会影响超声波的传输路径,进而通过超声波接收装置获得的信号,进而知晓桥厢1内是否有乘客。
桥厢的内壁涂覆有一反光层。本发明通过在桥厢的内壁设有发光层,便于保证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监测精度,防止监测死角的问题。优化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倾斜设置时的监测死角。
桥厢的顶部排布有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桥厢的前侧设有桥厢门,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角度从前至后分别为45°~60°、120°~140°、45°~60°。本发明通过选取不同探测角度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节约成本的同时,保证监测精度。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感应方向竖直向下时,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角度从前至后分别为60°、120°、60°,相邻的间距为30cm。或者,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中前侧的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感应方向向前倾斜45°、竖直向下、向后倾斜45°,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的探测角度从前至后分别为45°、140°、45°。相邻的间距为30cm-40cm。该种排布方式监测效果更优异。
电梯控制系统与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通过一切换开关相连,电梯控制系统设有一计时电路。通过切换开关控制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间隔开启进行监测,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从前至后分别为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第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电梯控制系统控制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开启3秒后关闭,当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关闭后,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开启5秒后关闭,当第二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关闭后,第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开启3秒后关闭,当第三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关闭后,第一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开启,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依次循环开启。本发明通过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间隔开闭。本发明通过三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顺序开启,防止单个有灰尘的干扰,影响测量精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