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防坠电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作为高层建筑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电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电梯作为人们上下高层建筑的重要工具,其安全性一直是各大厂商和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指标之一。
由于不正确的使用以及电梯本身存在的安全隐患极易导致电梯坠落事故的发生,从而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目前防止电梯坠落的安全防护装置是限速器操纵的安全钳,当电梯下坠到一定速度时,限速器操纵安全钳制停轿厢。然而在速度较高时操纵安全钳,极易对轿厢、乘客、导轨等造成较大危害,并且该防护装置的结构组成较为复杂,故障率高、维护不便等。因此基于该问题,有必要研发一种安全可靠的新型电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能够有效的防止轿厢坠落的防坠电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坠结构复杂、故障率高、维护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坠电梯,包括设置于电梯井内的轿厢,所述轿厢与所述电梯井之间密封连接,且所述轿厢将所述电梯井分成下部的密封缓冲段和上部的升降段;所述轿厢上设有能根据阀内气体的流速大小或轿厢的速度调整开闭程度进而控制是否连通所述密封缓冲段和所述升降段的减速阀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阀组件包括:设有活动腔的主体、设置于所述活动腔内的活动挡板和使所述活动挡板复位的复位结构;所述活动腔设有连通所述密封缓冲段的第一管口和连通所述升降段的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二管口位于所述活动挡板的两侧;所述活动挡板设有通气孔,所述第二管口在所述活动挡板板面上的正投影不与所述通气孔交叠。
进一步的,所述复位结构包括:连接所述活动挡板的弹性机构和/或重力复位结构;所述重力复位结构包括所述第一管口位于所述活动腔下方,所述第二管口位于所述活动腔上方,所述活动挡板设置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二管口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通气孔圆周均匀分布于所述活动挡板上且所述第一管口在所述活动挡板板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通气孔交叠;所述活动挡板包括用于封堵所述第二管口的封堵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口和所述第二管口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管口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管口的直径;所述封堵部位于所述活动挡板的中心。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阀组件包括传感器和通过所述传感器控制的阀门;所述传感器包括检测减速阀组件内气体流速的流速传感器或检测轿厢速度的速度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与所述电梯井之间通过密封环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井的截面成椭圆形,所述轿厢的截面成椭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电梯井的下端设置有逐渐收缩的缓冲段。
进一步的,所述轿厢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所述电梯井密封的密封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防坠电梯的减速阀组件根据阀内气体的流速大小或轿厢的速度判断轿厢的当前状态;若为下坠状态则减速阀组件关闭,使得密封缓冲段密封,内部压力升高,从而使轿厢减速。若为正常运行状态,则减速阀组件保持开启,平衡密封缓冲段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防坠电梯的立体装配图;
图2为图1的防坠电梯的主视图;
图3为图1的防坠电梯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坠电梯的减速阀组件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活动挡板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防坠电梯的电梯井的主视图。
图中:1-电梯井、11-密封缓冲段、12-升降段、13-缓冲段、2-轿厢、21-密封环、3-减速阀组件、31-主体、311-活动腔、312-第一管口、313-第二管口、32-活动挡板、321-通气孔、322-封堵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现对本发明提供的防坠电梯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防坠电梯,包括设置于电梯井1内的轿厢2,所述轿厢2与所述电梯井1之间密封连接,且所述轿厢2将所述电梯井1分成下部的密封缓冲段11和上部的升降段12;所述轿厢2上设有能根据阀内气体的流速大小或轿厢2的速度调整开闭程度进而控制是否连通所述密封缓冲段11和所述升降段12的减速阀组件3。
本发明提供的防坠电梯,与现有技术相比,减速阀组件3根据由所述密封缓冲段11向所述升降段12的气体的流速大小或轿厢2的速度判断轿厢2的当前状态;若为下坠状态则减速阀组件3关闭,使得密封缓冲段11密封,内部压力升高,从而使轿厢2减速。若为正常运行状态,则减速阀组件3保持开启,平衡密封缓冲段11的压力。
具体的,电梯井1采用截面为矩形或圆形的电梯井1,电梯井1内可以设置有与轿厢2配合的导轨;轿厢2相应的设计成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圆形,侧面相应的设置导向装置。电梯井1也可以不必设置导轨,相应的轿厢2也可以不必设置导向装置。轿厢2与电梯井1之间通过密封环21进行密封,使得电梯井1在轿厢2之下的部分形成密封的密封缓冲段11,密封缓冲段11允许存在一定的泄漏量。减速阀组件3可以采用传感器和电控阀的形式,也可以采用机械结构来实现。减速阀组件3可以采用设置一根连通密封缓冲段11和升降段12检测管和一根连通密封缓冲段11和升降段12的通气管,检测管内安装流速传感器;通气管安装电控阀。减速阀组件3还可以采用机械式结构。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5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坠电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减速阀组件3包括:设有活动腔311的主体31、设置于所述活动腔311内的活动挡板32和使所述活动挡板32复位的复位结构;所述活动腔311设有连通所述密封缓冲段11的第一管口312和连通所述升降段12的第二管口313,所述第一管口312和所述第二管口313位于所述活动挡板32的两侧;所述活动挡板32设有通气孔321,所述第二管口313在所述活动挡板32板面上的正投影不与所述通气孔321交叠。
减速阀组件3主体31部分内部设有活动腔311,活动腔311为圆柱形腔体,活动腔311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管口312和第二管口313;第一管口312通过管道连接到轿厢2的底板,连通密封缓冲段11;第二管口313通过管道连接到轿厢2的顶板,连通升降段12。活动挡板32为圆盘形,位于活动腔311内,横设在第一管口312和第二管口313之间。活动挡板32上的通气孔321位于靠近边缘的位置,所述通气孔321对应于所述第二管口313外。所述活动挡板32能够在所述复位结构的驱动下将所述第二管口313打开,所述活动挡板32能够在第一管口312的气流驱动下将第二管口313封闭。当电梯正常运行时,活动挡板32在所述复位结构的驱动下将所述第二管口313打开,第一管口312的气流吹起活动挡板32,经过通气孔321流入第二管口313;当轿厢2下坠时,第一管口312的气流流速增大将活动挡板32吹向第二管口313,此时通气孔321位于第二管口313的外部,活动挡板32将第二管口313封闭。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坠电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连接所述活动挡板32的弹性机构和/或重力复位结构;所述重力复位结构包括所述第一管口312位于所述活动腔311下方,所述第二管口313位于所述活动腔311上方,所述活动挡板32设置所述第一管口312和所述第二管口313之间。
复位结构可以采用弹簧,弹簧的一端连接活动挡板32,另一端连接第一管口312或活动腔311的腔壁。复位结构也可以采用重力复位结构,第一管口312、活动挡板32和第二管口313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活动挡板3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实现复位。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5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坠电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通气孔321圆周均匀分布于所述活动挡板32上且所述第一管口312在所述活动挡板32板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通气孔321交叠;所述活动挡板32包括用于封堵所述第二管口313的封堵部322。
通气孔321圆周均匀分布于所述活动挡板32上,保证活动挡板32受力均匀,不会再活动腔311内偏转跑位。通气孔321对应于所述第一管口312内,使得活动挡板32在复位状态下,第一管口312的气流能直接经过通气孔321进入第二管口313,减少对活动挡板32的作用力,减少复位结构的动作。
进一步的,如图4至图5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坠电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管口312和所述第二管口313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管口31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管口313的直径;所述封堵部322位于所述活动挡板32的中心。第一管口312和第二管口313成圆形。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坠电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减速阀组件3包括传感器和通过所述传感器控制的阀门;所述传感器包括检测减速阀组件3内气体流速的流速传感器或检测轿厢2速度的速度传感器。
减速阀组件3采用阀门连通密封缓冲段11和升降段12,阀门内安装有流速传感器。轿厢2下坠时,阀门内气体流速加快,流速传感器控制阀门闭合。减速阀组件3也可以采用连通密封缓冲段11和升降段12的阀门和检测轿厢2速度的速度传感器,速度传感器通过检测轿厢2的速度,确定轿厢2是否下坠,控制阀门的开闭。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坠电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轿厢2与所述电梯井1之间通过密封环21密封。密封环21可以采用橡胶密封环21。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坠电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梯井1的截面成椭圆形,相应的所述轿厢2的截面成椭圆形。轿厢2和电梯井1的截面成椭圆形可以省略导轨和导向装置。椭圆形边缘过度平滑更容易实现密封。在保证轿厢2面积的情况下,减少了密封部分的长度。
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坠电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电梯井1的下端设置有逐渐收缩的缓冲段13。具体的,缓冲段13可以为倒锥型。缓冲段13可以设置电梯井1的最下面几层在当电梯坠至缓冲段13后,由于缓冲段13逐渐收缩,轿厢2与缓冲段13的气密性更好,同时摩擦力也一定程度的增大,使得缓冲效果更好。更进一步的,缓冲段13可以设置在电梯的最下层之下,建造时可以将其建造成具有更好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提供的防坠电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轿厢2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与所述电梯井1密封的密封环21。进一步增强密封性,尤其是在轿厢2在开门情况下坠落时。
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中未作具体说明的技术特征,可以与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相同。
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提及的“上方”、“下方”等相对位置概念,应当理解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常规状态下的位置关系,其仅仅用于对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清楚的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