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托盘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24439阅读:437来源:国知局
电动托盘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托盘车。
背景技术
:电动托盘车,又称电动搬运车及电动托盘搬运车,其适用于重载及长时间货物转运的场合,可大大提高货物搬运效率,现广泛应用于物流、仓库、工厂、机场、体育场馆、车站机场等等。现有技术当中,目前使用的电动托盘车,只能充当叉车的作用,即待转运物品无法在电动托盘车上进行传动运输,当将待转运物品放置于电动托盘车上时,待转运物品的位置也随之固定,该种方式不利于装卸货,实用性差。不仅如此,目前使用的电动托盘车,由于受自身结构(如撑杆的长度)的限制,导致其将物品抬升的高度有限,且抬升的过程不平稳,物品容易从其叉臂上滑落,无法满足使用要求。技术实现要素: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待转运物品在其上进行传输的电动托盘车。一种电动托盘车,包括底板,还包括顶板及托盘组件,所述顶板设于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传送装置,所述顶板上设有第二传送装置,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有连接梁,所述连接梁的一侧开设有一滑槽,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托盘及与所述托盘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托盘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顶板上,用于驱动所述托盘沿所述滑槽往返移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底板上,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衔接,且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顶板上,所述托盘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衔接。上述电动托盘车,通过设置的所述底板、所述顶板及所述托盘组件,并在所述底板上设置所述第一传送装置,且在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设置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同时所述托盘在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下,能够往返移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且能够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和第二传送装置衔接,故待转运物品能够从所述底板上输送至所述顶板上,因此所述电动托盘车能够使待转运物品在其上进行传输,便于装卸货,且提高了实用性。不仅如此,由于所述托盘沿所述滑槽往返移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顶板之间,使得所述托盘的升降过程平稳,物品不容易滑落。进一步地,所述托盘上设有第三传送装置,所述底板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传送装置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顶板的顶部设有贯通所述顶板的贯通槽,所述第二传送装置安装于所述贯通槽内,所述滑槽延伸至所述安装槽及所述贯通槽内,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底板上,所述托盘收容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衔接,当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顶板上,所述托盘收容于所述贯通槽内,且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衔接。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组件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驱动装置电性连接,所述安装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一行程开关,所述贯通槽的内壁上设有第二行程开关;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一行程开关及所述第二行程开关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感应到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底板上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托盘移动,且当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感应到所述托盘移动至所述顶板上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驱动所述托盘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托盘包括托板及设于所述托板一侧的滑块,所述第三传送装置设于所述托板上,所述滑块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传送装置的一侧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固设于所述托板上;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及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感应到待转运物体移动至所述第三传送装置上,且所述第一行程开关感应到所述托盘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托盘朝向所述顶板移动,当所述第二行程开关感应到所述托盘,且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持续感应到所述待转运物体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装置朝向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传送,以将所述待转运物体转运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进一步地,所述顶板的顶部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通过调节支架固设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感应到所述待转运物体转运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上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装置停止传送,并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托盘返回至所述底板上。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支架包括第一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竖直安装于所述顶板的顶部,所述第二伸缩杆沿所述第二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水平设置,且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自由末端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固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自由末端上。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及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杆,所述升降驱动电机通过安装板固设于所述顶板的顶部,所述丝杆与所述滑块螺纹旋合连接,以构成滚珠丝杠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托盘车还包括一楼梯,所述楼梯连接于所述底板及所述顶板的同一侧的端部之间,所述楼梯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夹角为60°。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滑移装置及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位于所述底板的底部中心位置上,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气缸及吸盘,所述吸盘与所述气缸的活塞轴的自由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吸盘朝向或远离地面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托盘的顶部沿垂直所述第一传送装置的传送方向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一防护栏。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的托盘移动至底板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的托盘移动至顶板上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托盘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的控制结构框图。图6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底板10顶板20连接梁30托盘组件40楼梯50滑移装置11安装槽12第一传送装置13第一行程开关14第二传送装置22贯通槽21第二行程开关23滑槽31控制器41托盘42驱动装置43托板421滑块422第三传送装置423升降驱动电机431收容槽4211丝杆432安装板433第一红外传感器60第二红外传感器70调节支架80第三红外传感器90第一伸缩杆81第二伸缩杆82支撑装置15气缸151吸盘152防护栏424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包括底板10、顶板20、连接梁30、托盘组件40及楼梯50。所述底板10的底部设有滑移装置11,所述滑移装置11采用万向轮,所述电动托盘车通过所述滑移装置11可移动至指定位置上。所述底板10的顶部设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的内壁上安装有第一传送装置13及第一行程开关14。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包括平行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一传动轴,所述第一传动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2的两侧壁之间,所述第一传动轴由第一传送电机带动,所述第一传送电机设于所述底板10内,通过控制所述第一传送电机正转或反转,可相应的带动所有的所述第一传动轴同行转动,进而控制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的传送方向。所述顶板20设于所述底板10的上方,所述顶板20的顶部设有贯通槽21,所述贯通槽21的底部贯穿所述顶板20,所述贯通槽21内安装有第二传送装置22及第二行程开关23。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包括平行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二传动轴,所述第二传动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贯通槽21的两侧壁之间,所述第二传动轴由第二传送电机带动,所述第二传送电机设于所述顶板20内,通过控制所述第二传送电机正转或反转,可控制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的传送方向。所述连接梁30连接于所述底板10和所述顶板20之间,且所述连接梁30位于所述安装槽12及所述贯通槽21的同侧,所述连接梁30朝向所述安装槽12的一侧开设有一滑槽31,所述滑槽31延伸至所述安装槽12及所述贯通槽21内。所述托盘组件40包括控制器41、托盘42及与所述托盘42连接的驱动装置43,所述托盘42与所述滑槽31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3用于驱动所述托盘42沿所述滑槽31往返移动于所述底板10与所述顶板20之间,所述控制器41与所述驱动装置43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43。当所述托盘42移动至所述底板10上时,所述托盘42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衔接(如图2所示),且当所述托盘42移动至所述顶板20上,所述托盘42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衔接(如图3所示)。具体地,所述托盘42包括托板421、设于所述托板421一侧的滑块422及设于所述托板421上的第三传送装置423。所述驱动装置43包括升降驱动电机431及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3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杆432,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31通过安装板433固设于所述顶板20的顶部,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31固设于所述安装板433的一侧表面上,所述控制器41固设于所述安装板433远离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31的一侧表面上。其中,所述托板421上开设有收容槽4211。其中,所述滑块422与所述滑槽31滑动连接,所述丝杆432穿过所述贯通槽21,且所述丝杆432与所述滑块422螺纹旋合连接,以构成滚珠丝杠结构。可以理解的,当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31正转或反转时,将相应的带动所述丝杆432跟随同步转动,根据滚珠丝杠结构的传动原理,所述丝杆432将相应的带动所述托盘42沿所述滑槽31朝向所述顶板20或朝向所述底板10移动。其中,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包括平行间隔排布的若干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收容槽4211的两侧壁之间,所述第三传动轴由第三传送电机带动,所述第三传送电机设于所述托板421内,通过控制所述第三传送电机正转或反转,可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的传送方向。其中,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31、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4、所述第二行程开关23及第三传送电机分别与所述控制器41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4及所述第二行程开关23用于对所述托盘42的移动位置进行限位。当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4感应到所述托盘42时,代表所述驱动装置43驱动所述托盘42已经移动至所述底板10上,此时所述托盘42收容于所述安装槽12内,且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衔接(如图2所示),此时所述控制器41将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31停止驱动所述托盘42移动。同理,当所述第二行程开关23感应到所述托盘42时,代表所述驱动装置43驱动所述托盘42已经移动至所述顶板20上,此时所述托盘42收容于所述贯通槽21内,且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衔接(如图3所示),此时所述控制器41将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31停止驱动所述托盘42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的一侧设有第一红外传感器60,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60固设于所述托板421的顶部,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60与所述控制器41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60感应到待转运物体移动至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上,且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4感应到所述托盘42时,所述控制器41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31正转,以驱动所述托盘42沿所述滑槽31朝向所述顶板20移动,当所述托盘42移动至所述顶板20上时,所述第二行程开关23感应到所述托盘42,且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60持续感应到所述待转运物体时,所述控制器41控制所述第三传送电机相应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朝向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输送,以将所述待转运物体传送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上。同理,当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60感应到待转运物体移动至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上,且所述第二行程开关23感应到所述托盘42时,所述控制器41控制所述升降驱动电机431反转,以驱动所述托盘42沿所述滑槽31朝向所述底板10移动,当所述托盘42移动至所述底板10上时,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4感应到所述托盘42,且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60持续感应到所述待转运物体时,所述控制器41控制所述第三传送电机相应的转动,以使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朝向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输送,以将所述待转运物体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上。进一步地,所述顶板20的顶部还设有第二红外传感器70,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70通过调节支架80固设于所述顶板20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的一侧。所述底板10的顶部还设有第三红外传感器90,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90通过与所述调节支架80的结构一致的支架固设于所述底板10的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的一侧。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70及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90分别与所述控制器41电性连接,当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将待转运物体传送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上时(代表目前待转运物体由所述底板10上传至所述顶板10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70感应到该待转运物体,所述控制器41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停止传送,且控制所述托盘41返回至所述底板10上。同理,当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将待转运物体传送至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上时(代表目前待转运物体由所述顶板20下传送所述顶板10上),所述第三红外传感器90感应到该待转运物体,所述控制器41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停止传送,且控制所述托盘41返回至所述顶板10上。其中,所述调节支架80包括第一伸缩杆81及第二伸缩杆82,所述固定杆81的竖直的安装于所述底板10的顶部,所述第二伸缩杆82沿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的传送方向水平布置,且所述第二伸缩杆82的一端固设于所述固定杆81的自由末端上,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70固设于所述第二伸缩杆82的自由末端上。可以理解的,通过调节所述第二伸缩杆82的长度,可以调节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70和与所述托盘41之间的距离,从而确保当待转运物体完全从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上转运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上后,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70才感应到该待转运物体,确保该待转运物体平稳的传输。所述楼梯50连接于所述底板10及所述顶板20的同一侧的端部之间,所述楼梯50与所述低板之间的夹角为60°。通过设置所述楼梯50,使得操作人员可以直接方便的攀爬到所述顶板20上。以下结合具体使用场景详细说明所述电动托盘车的工作过程:当需要将待装车物品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上转运至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上进行装车时,首先将所述电动托盘车移动到指定的位置上,并控制所述托盘41移动至所述底板10上,且控制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朝向所述托盘41传送,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远离所述托盘41传送,然后将该待装车物品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上,该待装车物品将被传送至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上,此时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60感应到该待装车物品移动到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上,且所述第一行程开关14感应到所述托盘41,此时所述控制器41将控制所述托盘41沿所述滑槽31朝向所述顶板10移动,当所述第二行程开关23感应到所述托盘41时,所述控制器41控制所述托盘41停止移动,此时由于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60持续感应到该待装车物品,所述控制器41将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朝向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传送,以将该待装车物品转运到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上,当该待装车物品完全转运到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上时,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70感应到该待装车物品,所述控制器41控制所述第三传送装置423停止传送,且控制所述托盘41返回至所述底板10上,以进行下一个物品的转运。可以理解的,当需要将待卸车物品从所述第二传送装置22上转运至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上进行卸货时,整个工作过程与上述装车的过程相反。本发明上述实施例当中的电动托盘车,能够实现使待转运物品在其上进行传动运输的目的,便于装卸货,并且通过设置的传感器模块,使得整个传输过程自动化,提高了整个所述电动托盘车的智能化程度,且提高了传输效率。不仅如此,由于所述托盘41沿所述滑槽31往返移动于所述底板10与所述顶板20之间,使得所述托盘41的升降过程平稳,物品不容易滑落,同时所述电动托盘车通过滚珠丝杠结构来带动所述托盘41的升降,使得所述托盘41的抬升高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请查阅图6至图7,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本实施例当中的电动托盘车与第一实施例当中的电动托盘车大抵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电动托盘车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底板10的底部还设有支撑装置15,所述支撑装置15位于所述底板10的底部中心位置上,所述支撑装置15包括气缸151及吸盘152,所述吸盘152与所述气缸151的活塞轴的自由末端固定连接,所述气缸151用于驱动所述吸盘152朝向或远离地面移动。当需要将所述电动托盘车固定时,通过控制所述气缸151,以将所述吸盘152驱动与地面吸附,增加稳固性。所述托板421的顶部沿垂直所述第一传送装置13的传送方向的两侧分别固设有一防护栏424,所述防护栏424用于进一步确保物品不会从所述托盘41上滑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