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上料装置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自动上料对接装置。
背景技术:
流水线生产中将成摞产品在生产线上进行打散并有序间隔排列,需要操作人员长时、高强度的操作,劳动强度大,且人工操作难免出现误差造成排序间隔不均匀,不利于后续工作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旨在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将成摞产品有序间隔进行输送自动上料对接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上料对接装置,包括储料筒、承载盘、传动机构,所述储料筒设于承载盘上方,所述承载盘为半圆形,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转盘、第二转盘,所述第一转盘设于承载盘上,所述第二转盘设于第一转盘正下方,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之间设有同步轴,所述同步轴由下至上依次穿透第二转盘中心、承载盘圆心、第一转盘中心,所述第一转盘与第二转盘均与同步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盘环周开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二转盘环周开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卡槽,所述四个第二卡槽之间均设有条形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为弧形,所述第二卡槽内嵌有主动转轮,所述主动转轮沿半径方向设有一条支杆,所述支杆向外一端上方设有滚轮,所述主动转轮圆心处还嵌有主动轴。
进一步限定,所述主动转轮为圆形,所述主动转轮半径与第二卡槽的半径相等,所述滚轮与主动转轮圆心距离等于条形卡槽底部与主动转轮圆心距离。
进一步限定,所述滚轮中心处嵌有固定销,所述固定销下端嵌入支杆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所述滚轮与固定销之间设有轴承。
进一步限定,所述承载盘弧形面上设有弧形围挡,所述弧形围挡下端设有卡接凸棱,所述弧形围挡通过卡接凸棱与承载盘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储料筒用于作为成摞产品或零部件的存放,使用时将产品或零部件有序的叠放于储料筒内;主动转轮中心插有主动轴,主动轴可以与电机等驱动设备连接,主动转轮嵌入第二卡槽内且一侧设有支杆,支杆向外一端上设有滚轮,当主动转轮转动的同时,带动支杆转动并通过滚轮周期性的滑入或滑出条形卡槽,进而拨动第二转盘转动;第二转盘与第一转盘通过固定连接于同步轴上,第一转盘在第二转盘转动的同时也将作间歇性转动,第一转盘上开有第一卡槽且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的数量相等、排列方式相同,在转动的同时将同角度转动,储料筒设于第一转盘上方且该位于第一卡槽的正上方,存放于储料筒内的产品或零部件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当第一转盘转动的时候产品或零部件将逐个进入第一卡槽并随第一转盘的转动而转动,承载盘用作产品或零部件的支撑,承载盘为半圆形,可以在承载盘的一侧下方设置输送带或其他传送设备,当产品或零部件随第一转盘移动至承载盘的直线边时,将自动掉落自输送带上,通过间歇性周期转动的方式将产品或零部件均匀的分布于输送带上;储料筒、承载盘、同步轴等可以通过各种方式用外接支架进行固定;固定销固定设于支杆外端,滚轮套于固定销外且于两者之间设置轴承,使滚轮的滚动更加灵活;弧形围挡通过卡接凸棱与承载盘的弧形面上端卡接,对产品或零部件的移动轨迹进行限位,防止其在输送过程中掉落。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能够将成摞产品有序间隔进行输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上料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动转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储料筒1、承载盘2、传动机构3、第一转盘4、第二转盘5、同步轴6、第一卡槽7、第二卡槽8、条形卡槽9、主动转轮10、支杆11、滚轮12、主动轴13、固定销14、轴承15、弧形围挡16、卡接凸棱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自动上料对接装置,包括储料筒1、承载盘2、传动机构3,储料筒1设于承载盘2上方,承载盘2为半圆形,传动机构3包括第一转盘4、第二转盘5,第一转盘4设于承载盘2上,第二转盘5设于第一转盘4正下方,第一转盘4与第二转盘5之间设有同步轴6,同步轴6由下至上依次穿透第二转盘5中心、承载盘2圆心、第一转盘4中心,第一转盘4与第二转盘5均与同步轴6固定连接;第一转盘4环周开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一卡槽7,第二转盘5环周开有四个均匀分布的第二卡槽8,四个第二卡槽8之间均设有条形卡槽9,第二卡槽8为弧形,第二卡槽8内嵌有主动转轮10,主动转轮10沿半径方向设有一条支杆11,支杆11向外一端上方设有滚轮12,主动转轮10圆心处还嵌有主动轴13。
优选的,主动转轮10为圆形,主动转轮10半径与第二卡槽8的半径相等,滚轮12与主动转轮10圆心距离等于条形卡槽9底部与主动转轮10圆心距离。
优选的,滚轮12中心处嵌有固定销14,固定销14下端嵌入支杆11通过螺纹配合连接,滚轮12与固定销14之间设有轴承15。
优选的,承载盘2弧形面上设有弧形围挡16,弧形围挡16下端设有卡接凸棱17,弧形围挡16通过卡接凸棱17与承载盘2连接。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动上料对接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