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补偿链安装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29309阅读:19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补偿链安装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补偿链安装架。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为平衡电梯上下运行时曳引钢丝绳造成的重量差,电梯必须安装补偿链装置,但安装补偿链装置后补偿链装置的运行会带来摆动不稳定等问题,电梯补偿链挂在轿厢和对重的底部,在电梯运行过程中,尤其是起动或者停止过程中,如果摆动幅度过大,容易与井道内的部件,如缓冲器、张紧轮等部件刮碰而产生危险。现有的补偿链,固定连接在电梯轿厢的底部,安装后不能依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因此,用于安装补偿链装置的支架自身必须有稳定的结构,并且,对补偿链有一定的限位作用,因此,发明一种电梯补偿链安装架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补偿链安装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补偿链安装架,包括电梯轿厢、安装架和补偿链,所述安装架设置于电梯轿厢底部且与电梯轿厢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一端设有第一U型栓,所述第一U型栓底部设有补偿链,所述安装架中部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一侧设有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与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架底部设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固定轴与辅助支架活动连接,所述滚轮外壁设有活动轮,所述活动轮外壁开设有凹槽,所述活动轮与补偿链环绕连接且镶嵌与凹槽内部,所述补偿链另一端设有旋转吊环,所述旋转吊环顶部设有第二U型栓,所述第二U型栓顶部设有对重块,所述对重块与第二U型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孔与第一U型栓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活动轮与补偿链环绕圈数设置为一圈。

优选的,所述滚轮与固定轴之间设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补偿链外壁设有塑料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通过设置辅助支架与活动轮,将补偿链环绕于活动轮表面的凹槽内部,活动轮与补偿链环绕圈数设置为一圈,一方面有利于固定补偿链,另一方面有利于补偿链进行补偿性的活动,结构简单,滚轮与固定轴之间设有橡胶垫,橡胶垫有利于增大滚轮与固定轴之间的摩擦力,使补偿链只是在需要时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滚轮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梯轿厢、2安装架、3第一U型栓、4调节孔、5 对重块、6第二U型栓、7补偿链、8旋转吊环、9辅助支架、10滚轮、11活动轮、12凹槽、13固定轴、14橡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电梯补偿链安装架,包括电梯轿厢1、安装架2和补偿链7,所述安装架2设置于电梯轿厢1底部且与电梯轿厢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2一端设有第一U型栓3,所述第一U型栓3底部设有补偿链7,所述安装架2中部设有调节孔4,所述调节孔4一侧设有辅助支架9,所述辅助支架9与安装架2固定连接,所述辅助支架9底部设有滚轮10,所述滚轮10通过固定轴13与辅助支架9活动连接,所述滚轮10外壁设有活动轮11,所述活动轮11外壁开设有凹槽12,所述活动轮11与补偿链7环绕连接且镶嵌与凹槽12内部,所述补偿链7另一端设有旋转吊环8,所述旋转吊环8顶部设有第二U型栓6,所述第二U型栓6顶部设有对重块5,所述对重块5与第二U型栓6固定连接。

所述调节孔4与第一U型栓3相配合,当第一U型栓3在使用过程中距离不合适时,可以直接将第一U型栓3换到调节孔4上,方便有效,有利于提高使用效率,所述活动轮11与补偿链7环绕圈数设置为一圈,一方面有利于固定补偿链7,另一方面有利于补偿链7进行补偿性的活动,结构简单,所述滚轮10与固定轴13之间设有橡胶垫14,橡胶垫14有利于增大滚轮10与固定轴13之间的摩擦力,使补偿链7只是在需要时活动,所述补偿链7外壁设有塑料套,有利于降低补偿链7与其他结构摩擦时的噪声。

本实用工作原理:使用时,将安装架2固定安装于电梯轿厢1底部,将补偿链7安装于第一U型栓3底部,通过设置辅助支架9与活动轮11,将补偿链7环绕于活动轮11表面的凹槽12内部,活动轮11与补偿链7环绕圈数设置为一圈,一方面有利于固定补偿链7,另一方面有利于补偿链7进行补偿性的活动,结构简单,滚轮10与固定轴13之间设有橡胶垫14,橡胶垫14有利于增大滚轮10与固定轴13之间的摩擦力,使补偿链7只是在需要时活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