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1219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振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总体而言涉及振动上料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以降低较大工件在上料过程中发生磕碰损伤率的振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振动上料领域中,较大工件通常是指长度为20-45毫米、宽度为6-15毫米、厚度为1-4毫米的工件。目前,较大的工件在通过振动上料装置进行排料时,由于坠落时容易发生磕碰,从而造成工件损伤,导致不合格率大为提高,并影响产品最终的质量。因此,如何防止工件在上料过程发生磕碰损伤,是业界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降低工件在上料过程发生磕碰损伤率的振动上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振动上料装置,用于对工件进行振动上料,包括振动上料盘,所述振动上料盘上设置有用于上料的螺旋上料通道,所述螺旋上料通道在轴向方向上形成不同的螺旋层,在任意两相邻的螺旋层之间具有导引面,所述工件在上料过程中,能够在任一螺旋层经所述导引面滑落至相邻螺旋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引面为平面、弧形面和连续曲面中的任一种,且所述导引面的延伸方向或切线方向与竖直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为锐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引面和上料通道上敷设有减震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导引面上设置有防滑的凸起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螺旋上料通道的入口位置设置有凸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凸台的底部边缘与所述螺旋上料通道相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凸台表面设置有减震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振动上料盘内盛放有柔性浮粒,所述柔性浮粒比重小于所述工件,所述柔性浮粒表面硬度小于所述工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浮粒的比重小于所述工件比重的五分之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柔性浮粒为中空球结构。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振动上料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中,工件在振动上料过程中进行分选落下时,通过导引面的导引滑落,而且仅滑落至相邻的螺旋层,可以大大降低工件滑落时与振动上料盘之间的冲击,不但可以保护工件的表面不受损伤,从而提高表面质量,降低不合格率,而且还能够有效保护振动上料盘,以从整体上提高使用寿命并实际降低振动上料的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和市场价值。在使用传统振动上料装置对较大工件进行上料时,磕碰损伤率在30-50%,而在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振动上料装置时,磕碰损伤率可降低至1-3%。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振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振动上料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振动上料装置中护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振动上料装置中护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振动上料装置中柔性浮球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振动上料盘;10、上料通道;101、第一螺旋层;102、第二螺旋层;103、第三螺旋层;11、导引面;12、凸台;13、上料架;14、护罩;141、顶面;142、斜面;143、定位柱;2、工件;3、柔性浮粒;31、球壁;32、球心。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顶部”、“底部”、“前部”、“后部”、“侧部”等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图1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振动上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振动上料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振动上料装置用于对工件进行振动上料,包括振动上料盘1,振动上料盘1内具有凹槽,在凹槽底部到侧部上方具有上料通道10,以通过该上料通道10对工件2进行振动上料。

该实施例中,上料通道10为连续的螺旋上料通道,从一个断面看下去可分为第一螺旋层101、第二螺旋层102和第三螺旋层103,如果上料规模较大也可以四层、五层甚至更多层,当然如果上料规模较小,也可以只有两层。该实施例中,第一螺旋层101、第二螺旋层102和第三螺旋层103相互连通,且第一螺旋层101在最下方,第三螺旋层103在最上方。

该实施例中,任意两相邻的螺旋层之间具有导引面11,即在第一螺旋层101和第二螺旋层102之间以及第二螺旋层102和第三螺旋层103之间,均设置导引面11。导引面11倾斜设置,以使工件2在自重作用下滑落时进行导引。工件2在上料过程中,能够在任一螺旋层经导引面11滑落至相邻螺旋层,例如从第三螺旋层103滑落至第二螺旋层102,从第二螺旋层102滑落至第一螺旋层101。该实施例中,导引面11为平面或连续曲面或内凹弧面,其间也可设置有防滑的凸起结构,且导引面11的延伸方向或切线方向与竖直面之间具有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为锐角。另外,在对引导缓冲要求更高的情况下,导引面11可以设置为内凹的弧形面或者其他结构的连续曲面,以使其滑落的线路与所滑落到的螺旋层的形式更相配,降低碰撞程度。另外,还可以在导引面11及上料通道10上敷设减震膜,减震膜为柔性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聚氨酯和尼龙,减震膜厚度可以设置为10微米-0.5毫米,以减少工件2的硬性碰撞。

该实施例中的上料通道10的入口位置设置有凸台12,凸台12具有平顶或凸顶,边缘具有倾斜的平面或曲面,凸台12的底部边缘与螺旋上料通道相接。该实施例中,凸台12上还可以设置减震结构,该减震结构可以是减震膜,也可以是如图3和图4所示的护罩14。图3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振动上料装置中护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振动上料装置中护罩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护罩14包括顶面141、斜面142和定位柱143。其中,顶面141为平面结构,斜面142位于顶面141的边缘并与顶面141之间具有夹角,定位柱143用于插入凸台12上的定位孔中,以使护罩14固定在凸台12上。护罩可以采用ABS、尼龙、聚氨酯或其他柔性材料制成。

该实施例中,振动上料盘1为凹槽结构,凹槽内盛放有柔性浮粒3,柔性浮粒3比重小于工件2。在一具体的实施例中,柔性浮粒3的比重小于工件2比重的五分之一。柔性浮粒3的最小外部尺寸需大于分选宽度,以防止柔性浮粒3穿过分选机构,排出振动上料盘1。图5是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示出的本实用新型振动上料装置中柔性浮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柔性浮粒3为中空球结构,具体可以采用硬质浮球,包括球壁31和球心32。其中球壁31较薄,球心32中空,其中可以是空气或者充入其他气体,外径为8-25毫米。该实施例中的柔性浮粒3在工件2上料过程中位于振动上料盘1的凹槽底部,高于堆积的工件2,并不影响工件2的上料,如果有工件坠落时,起到缓冲作用。特别的,柔性浮粒采用柔性材料,诸如塑料、橡胶、树脂等。

该实施例中,通过上料架13为振动上料盘1加料,工件2直接进入凸台12上,并通过楔形斜面进入凹槽底部,在进入凸台12时通过护罩14减震,从凸台12滑落时通过柔性浮粒3减震,然后依次通过第一螺旋层101、第二螺旋层102和第三螺旋层103进行上料,在上料过程中,通过分选结构进行分选时,工件2沿着导引面11滑落,从第三螺旋层103滑落到第二螺旋层102,或从第二螺旋层102滑落到第一螺旋层101,滑落高度较小,而且在导引面11导引下,与各螺旋层之间碰撞较小,而且还可以在导引面11上安装减震薄膜,以进一步减少工件2的碰撞损伤,如果有工件2意外从第三螺旋层103滑落至第一螺旋层101,柔性浮粒3也可以起到非常好的缓冲作用,因为柔性浮粒3的特殊结构,其浮在上方,使得其缓冲作用非常明显。

该实施例中,工件2在振动上料过程中进行分选落下时,通过导引面11的导引滑落,而且仅滑落至相邻的螺旋层,可以大大降低工件2滑落时与振动上料盘1之间的冲击,不但可以保护工件2的表面不受损伤,从而提高表面质量,降低不合格率,而且还能够有效保护振动上料盘1,以从整体上提高使用寿命并实际降低振动上料的成本,具有很高的经济性和市场价值。在使用传统振动上料装置对较大工件进行上料时,磕碰损伤率在30-50%,而通过内部数百次使用实验后可知,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振动上料装置时,在仅采用导引面后即可将磕碰损伤率降低至1-3%,在采用柔性浮粒、减震结构和减震膜后还可进一步大幅降低磕碰损伤率至0.5%以下。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多个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多种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是仍不能对本实用新型的所有可能实施方式进行穷举,而其中各种方案的具体结构并非仅可以应用于各自的实施例中,其相互交叉的技术方案仍是本实用新型应有的实施例。而且,其中各种具体结构,仅为方便说明,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上述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所示出的具体结构和工艺过程仅仅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而且,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对以上所述所示的各种技术特征按照各种可能的方式进行组合以构成新的技术方案,或者进行其它改动,而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