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皮带更换用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051071阅读:158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运输皮带更换用夹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运输机皮带更换作业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运输皮带更换用夹板。



背景技术:

在冶金行业中,皮带运输机作为物料的的运输装置,得到广泛应用。运输皮带为运输机的传送装置,属于易耗品,其敷设新装、停机维护、更换等作业时间,在运输机维护作业中所占比重最大。如果将运输皮带作业时间缩短,将大大提高运输机的使用效率。现有运输机皮带更换作业,需在新、旧运输皮带头部打孔,将螺栓通过固定板穿过新旧两层皮带,运用旧皮带带动新皮带,完成更换作业。这种作业过程,皮带头部会有很大损伤,在对皮带进行硫化胶接时,需要将头部切除,整个过程,既增加工作时间,又造成皮带成本的浪费。所以,如何改善作业时间和降低运输皮带的损失,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运输皮带更换用夹板,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提高皮带更换作业效率及安全性、牢固性,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障生产作业顺行。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运输皮带更换用夹板,包括有上夹板和下夹板,其特征在于:上夹板和下夹板的两端分别有对称开度的上栓孔和下栓孔,所述的下夹板的两端下栓孔内轴性连接有栓轴,所述的栓轴中部下栓孔处固性连接有可180°旋转的带耳螺栓,所述的上夹板和所述的下夹板之间的相对面,均布有可咬合皮带表面的多个齿牙。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齿牙为钝头,以免穿破皮带。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上夹板和所述的下夹板之间有与所述的上夹板相同的中间夹板,所述的中间夹板两面都均布有所述的多个齿牙。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的中间夹板和所述的下夹板上表面均布有多个齿牙。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案:将本实用新型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置于待拖拽的新、旧皮带头外,中间夹板置于新、旧皮带头之间,用带耳螺栓对两夹板进行紧固,齿牙随压力慢慢将皮带卡紧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效果:本实用新型首先摒弃了传统的皮带头打孔的方式,节约了成本;使用齿牙作为皮带部分的固定,既固定了皮带,又保障皮带不受损伤;运用带耳螺栓固定夹板,不需要再另行配备螺栓,减少作业期间,螺栓丢失等状况的发生;双齿牙的设计,能更好的固定双皮带,使其所受的拉力均衡,以免拖拽过程中,中部松脱。本发明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提高皮带更换作业效率及安全性、牢固性,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适合同行业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之三;

附图标注说明:1—上夹板,2—下夹板,3—上栓孔,4—下栓孔,5—栓轴,6—带耳螺栓,7—齿牙,8—中间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运输皮带更换用夹板,包括有上夹板1和下夹板2,其特征在于:上夹板1和下夹板2的两端分别有对称开度的上栓孔3和下栓孔4,所述的下夹板2的两端下栓孔4内轴性连接有栓轴5,所述的栓轴5中部下栓孔4处固性连接有可180°旋转的带耳螺栓6,所述的上夹板1和所述的下夹板2之间的相对面,均布有可咬合皮带表面的多个齿牙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齿牙6为钝头,以免穿破皮带。

作为进一步优化,参见图2,所述的上夹板1和所述的下夹板2之间有与所述的上夹板1相同的中间夹板8,所述的中间夹板8两面都均布有所述的多个齿牙7。

作为进一步优化,参见图3,所述的中间夹板8和所述的下夹板2上表面均布有所述的多个齿牙7。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本发明提供的夹板,对本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