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58250阅读:6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装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散货运输集装箱。



背景技术:

集装箱作为多式联运的国际通运交通物流运输工具,其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涉及行业也越来越多。

目前为降低运输成本,越来越多的散货不再通过袋装或吨袋进行集装箱,而是使用散货型集装箱直接运输散货,然而对于运输散货(如颗粒、粉料等)或含水性货物(垃圾、泥浆等)介质时,受温度、湿度等外部环境因数的影响,货物在集装箱内部往往会形成结块等现象,到达目的地后箱内货物出现卸出困难、较多残留问题,甚至是出现无法卸出的问题,这就需要人工或者外部设备来进行箱内货物的卸出,大大降低了货物的运输效率,增加了散货型货物的运输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集装箱,以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集装箱包括围成集装箱的内部存储空间的底板、顶板、侧板和端板,其特征在于,货料从能相对集装箱运动而使集装箱内部与外界连通的顶板或端板处卸出,

其中,当货料从顶板处卸出时,至少有一个侧板与顶板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且大于0°,当货料从端板处卸出时,至少有一个侧板与所述端板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且大于0°和/或顶板、底板中的至少一个与端板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且大于0°。

优选地,所述端板设置为卸料门。

优选地,卸料门为对开门或单开门。

优选地,顶板与集装箱铰接或相对集装箱可移除。

优选地,侧板朝向集装箱内部的一侧为平板结构。

根据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由六个面包围形成一个装货空间(两端、两侧、顶、底),其中一个面为卸料面,与卸料面对应的为非卸料面,其余四个面连接在卸料面与非卸料面之间,卸料端箱内截面大于非卸料端箱内截面,使得箱体内部形成有斜度,便于货物的卸出,以及减少卸料后箱内散货的残余,适用于流动性不是很好的散货卸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左视图,其中货料从端板处卸出,且端板采用的是对开门;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4为图2中A-A向视图;

图5为图2中B-B向视图;

图6为图1中D-D向视图;

图7为图2中C-C向视图;

图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主视图,其中货料从顶板处卸出,且顶板与集装箱铰接;以及

图9为图8中E-E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

第一优选实施例

如图1-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100包括围成集装箱方形的内部存储空间的底板110、顶板120、两个侧板130和两个端板140。端板140包括位于卸料端的端板141和位于非卸料端的端板142。端板141构造为能够相对集装箱100运动而使集装箱100内部与外界连通的卸料门。通过将集装箱100的非卸料端抬起,货料能从卸料门处卸出。至少有一个侧板130与端板141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且大于0°和/或顶板120、底板110中的至少一个与端板141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且大于0°,集装箱100的卸料端的端板141的面积大于非卸料端的端板的面积,这种设计使得箱体内部形成斜度,便于货物的卸出,以及减少卸料后箱内散货的残余。

优选地,卸料门为对开门或单开门。

为了更加有利于货物卸出和防止货料残留在箱体内,本实施例的集装箱100的侧板130的朝向集装箱内部的一侧为平板结构。

第二优选实施例

为了简洁起见,这里不再赘述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本实施例与第一优选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8-9所示,至少有一个侧板230与顶板之220间的夹角小于90°且大于0°,集装箱200的卸料端的顶板220的面积大于非卸料端的底板110的面积。这种设计使得箱体内部形成斜度,便于货物的卸出,以及减少卸料后箱内散货的残余。卸料时通过将集装箱200翻转90°,货料从能相对集装箱200运动而使集装箱200内部与外界连通的顶板220处卸出。优选地,将集装箱200向垂直于侧板230的方向翻转90°,使散货从集装箱200内卸出。

优选地,顶板220与集装箱200铰接或相对集装箱200可移除。

根据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集装箱由六个面包围形成一个装货空间(两端、两侧、顶、底),其中一个面为卸料面,与卸料面对应的为非卸料面,其余四个面连接在卸料面与非卸料面之间,卸料端箱内截面大于非卸料端箱内截面,使得箱体内部形成有斜度,便于货物的卸出,以及减少卸料后箱内散货的残余,适用于流动性不是很好的散货卸货。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中出现的诸如“设置”等术语既可以表示一个部件直接附接至另一个部件,也可以表示一个部件通过中间件附接至另一个部件。本文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特征可以单独地或与其它特征结合地应用于另一个实施方式,除非该特征在该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不适用或是另有说明。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方式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