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弧形圆筒式耐火材料模具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685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弧形圆筒式耐火材料模具吊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耐火材料生产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弧形圆筒式耐火材料模具吊装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耐火材料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玻璃、水泥、陶瓷、石化、机械、锅炉、轻工、电力、军工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是保证上述产业生产运行和技术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材料,在高温工业生产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耐火材料依据制品形状及尺寸可分为:标准型、异 型、特异型或特殊制品,内弧形圆筒耐火材料属于特殊制品的一种,这种形状的耐火材料生产时需要相对应的内弧形圆筒模具进行浇注,这种模具通常重量较大,而且这种模具表面没有突出的棱角非常不方便生产人员搬运,经常需要很多生产人员同时操作,不但在生产过程中会浪费较大的人力成本,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也容易在搬运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弧形圆筒式耐火材料模具吊装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筒模具内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吊装装置,吊装装置由吊装环、固定轴、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固定块构成,以此来达到快速便捷的搬运内弧形圆筒模具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弧形圆筒式耐火材料模具吊装装置,包括圆筒模具、腔体和吊装装置,在圆筒模具内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吊装装置,吊装装置由吊装环、固定轴、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固定块构成,第一固定杆上设有固定块和第二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固定轴相连接,第二固定杆上设有吊装环。

所述圆筒模具为圆柱型空心结构,圆筒模具内设有腔体,腔体的上端面与圆筒模具上端出口的下部面相平齐。

所述腔体的两侧均为弧面,腔体两侧的弧面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腔体内设有第二固定杆。

所述第二固定杆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二固定杆上部面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块,第二固定杆上部面的中心位置上设有第一固定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通过固定轴相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通过上部面两端的固定块与腔体两侧面的上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杆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呈平行结构进行设置,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尺寸一致,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与腔体两侧面的上端相连接,第一固定杆与腔体两侧面的连接处和固定块与腔体两侧面的连接处相平齐,第一固定杆的上部面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吊装环。

所述固定块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两个固定块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两个固定块的外侧面分别与第二固定杆的两侧面相平齐,固定块的上部面与第一固定杆的上部面相平齐,两个固定块的上部面分别与腔体的两侧面的上端相连接,两个固定块的下部面均与第二固定杆的上部面相连接。

所述固定轴为圆柱型结构,固定轴穿过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使得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相固定连接,固定轴使得第一固定杆可以在第二固定杆上旋转移动。

所述吊装环为环状结构,吊装环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杆的上部面相连接,吊装环的上端穿出圆筒的出口,起重设备将吊装环向上拉动的时候,吊装环带动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固定在腔体的上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弧形圆筒式耐火材料模具吊装装置,包括圆筒模具、腔体和吊装装置,通过在圆筒模具内设有腔体,腔体内设有吊装装置,吊装装置由吊装环、固定轴、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和固定块构成,以此来达到快速便捷的搬运内弧形圆筒模具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便捷,不但可以快速便捷的搬运内弧形圆筒耐火材料生产模具,而且可以有效的避免搬运过程安全事故的发生,极大的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装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腔体;2、圆筒模具;3、吊装装置;4、吊装环;5、固定轴;6、第一固定杆;7、固定块;8、第二固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2图中:一种内弧形圆筒式耐火材料模具吊装装置,包括圆筒模具2、腔体1和吊装装置,在圆筒模具2内设有腔体1,腔体1内设有吊装装置,吊装装置由吊装环4、固定轴5、第一固定杆6、第二固定杆8和固定块7构成,第一固定杆6上设有固定块7和第二固定杆8,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8通过固定轴5相连接,第二固定杆8上设有吊装环4。

所述圆筒模具2为圆柱型空心结构,圆筒模具2内设有腔体1,腔体1的上端面与圆筒模具2上端出口的下部面相平齐。

所述腔体1的两侧均为弧面,腔体1两侧的弧面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腔体1内设有第二固定杆8。

所述第二固定杆8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二固定杆8上部面的两侧均设有固定块7,第二固定杆8上部面的中心位置上设有第一固定杆6,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8通过固定轴5相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杆8通过上部面两端的固定块7与腔体1两侧面的上端相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杆6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第一固定杆6与第二固定杆8呈平行结构进行设置,第一固定杆6与第二固定杆8的尺寸一致,第一固定杆6的两端分别与腔体1两侧面的上端相连接,第一固定杆6与腔体1两侧面的连接处和固定块7与腔体1两侧面的连接处相平齐,第一固定杆6的上部面的中心位置上设有吊装环4。

所述固定块7为圆柱型或棱柱型结构,两个固定块7呈对称结构进行设置,两个固定块7的外侧面分别与第二固定杆8的两侧面相平齐,固定块7的上部面与第一固定杆6的上部面相平齐,两个固定块7的上部面分别与腔体1的两侧面的上端相连接,两个固定块7的下部面均与第二固定杆8的上部面相连接。

所述固定轴5为圆柱型结构,固定轴5穿过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8使得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8相固定连接,固定轴5使得第一固定杆6可以在第二固定杆8上旋转移动。

所述吊装环4为环状结构,吊装环4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杆6的上部面相连接,吊装环4的上端穿出圆筒的出口,起重设备将吊装环4向上拉动的时候,吊装环4带动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8固定在腔体1的上部。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弧形圆筒式耐火材料模具吊装装置,在使用时,先将圆筒模具2的内部设置好两侧为弧面的腔体1,然后将第二固定杆8上部面的两侧设置好固定块7,再将第二固定杆8上部面上设置好第一固定杆6,将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8通过固定轴5连接好,然后将第一固定杆6的上部面上设置好吊装环4,装置就可以使用了,将第一固定,6和第二固定杆8通过固定轴5的旋转靠近在一起,然后将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8竖着穿过圆筒模具2的上部出口进入腔体1内,再将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8通过固定轴5的旋转横向交叉打开,将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8通过吊装环4向上提拉使得第一固定杆6的两端和第二固定杆8上固定块7的上部均与腔体1上部相固定连接,起重设备向上吊动吊装环4使得第一固定杆6和第二固定杆8带动圆筒模具2向上移动,从而搬运圆筒模具2到指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