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化风电维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5325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化风电维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电维修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化风电维修装置。



背景技术:

风电塔大多设置在偏远山区,维修较为困难,现有风电塔维修多采用大型履带吊完成,而大型履带吊运输不便、施工成本高,自攀爬风电维修起重机应运而生,自攀爬风电维修起重机使用时需要多种辅助设备,运输和安装极为不便,另外,风电维修起重机在偏远地区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燃料耗尽、油路故障等紧急状况,工作稳定性难以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运输和安装便利且工作稳定性较好的集成化风电维修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成化风电维修装置,包括运输车、折臂吊机、风电吊机、抱臂结构、抱臂结构专用工装以及集成辅助模块,所述折臂吊机用于所述抱臂结构和所述风电吊机的吊装,所述折臂吊机和所述集成辅助模块固定在所述运输车的底盘的中部,所述抱臂结构固定在所述抱臂结构专用工装上,所述抱臂结构专用工装固定在所述运输车的底盘的后端,所述风电吊机一端固定在所述运输车的底盘的前端,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运输车的车头上。

所述集成辅助模块包括发电机、备用油箱、应急油路和液压绞盘。

所述运输车的底盘的后端设有用于防止所述抱臂结构松脱的挡板。

所述抱臂结构专用工装包括固定底架、伸缩油缸、伸缩平台、翻转油缸和翻转平台,所述伸缩油缸的底座固定在所述固定底架上,所述伸缩油缸的顶座固定在所述伸缩平台上,所述翻转油缸的底座固定在所述伸缩平台上,所述翻转油缸的顶座固定在所述翻转平台上,所述抱臂结构固定在所述翻转平台上。

所述固定底架、所述伸缩平台和所述翻转平台均为框架结构,所述固定底架内设有凹槽,所述伸缩平台与所述凹槽相匹配,所述伸缩油缸驱动所述伸缩平台在所述固定底架的凹槽内进行滑动。

所述凹槽为矩形凹槽。

所述翻转平台上均设有用于对所述抱臂结构进行支撑的支撑臂。

所述支撑臂沿所述翻转平台的长度方向两两成组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风电维修装置,包括运输车、折臂吊机、风电吊机、抱臂结构、抱臂结构专用工装以及集成辅助模块,折臂吊机用于抱臂结构和风电吊机的吊装,折臂吊机和集成辅助模块固定在运输车的底盘的中部,可保证折臂吊机工作时的结构稳定性,由于抱臂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将抱臂结构专用工装设在运输车的底盘的后端,可保证抱臂结构运输和安装的稳定性,风电吊机一端固定在运输车的底盘的前端,另一端固定在运输车的车头上,可充分利用运输车的空间,集成辅助模块可保证维修装置在运输车在紧急状况下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抱臂结构专用工装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化风电维修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中所示,包括运输车1、折臂吊机2、风电吊机3、抱臂结构4、抱臂结构专用工装5以及集成辅助模块6,集成辅助模块6包括发电机、备用油箱、应急油路和液压绞盘,折臂吊机2和集成辅助模块6固定在运输车1的底盘的中部,抱臂结构4固定在抱臂结构专用工装5上,抱臂结构专用工装5固定在运输车1的底盘的后端,风电吊机3一端固定在运输车1的底盘的前端,另一端固定在运输车1的车头上。

折臂吊机2用于对抱臂结构4和风电吊机3进行吊装,因此,将折臂吊机2设于运输车1的底盘的中部,从而保证折臂吊机2在工作时的结构稳定性,避免发生倾覆。

抱臂结构4固定在抱臂结构专用工装5上,抱臂结构专用工装5固定在运输车1的底盘的后端,由于抱臂结构4占用空间较大,将抱臂结构4设在运输车1的底盘的后端,可保证抱臂结构4运输和安装的稳定性。

风电吊机3一端固定在运输车1的底盘的中部,另一端固定在运输车1的车头上,可充分利用运输车1的空间。

集成辅助模块6包括发电机、备用油箱、应急油路和液压绞盘,配备发电机,在工作现场无工作电源时,可以正常进行检修维护工作,必要时进行应急照明;配备大容量备用燃油箱,在主燃油箱油量不足时可以保证车辆运输、发电机及液压系统正常工作;配备应急油路,在主油路出现故障时仍可以使用备用油路进行工作;配备液压绞盘,扩大整个动力电源使用范围,同时可以使风电维修起重机在不利情况下在指定位置进行工作。

如图2中所示,抱臂结构专用工装5包括固定底架51、伸缩油缸52、伸缩平台53、翻转油缸54和翻转平台55,伸缩油缸52的底座固定在固定底架51上,伸缩油缸52的顶座固定在伸缩平台53上,翻转油缸54的底座固定在伸缩平台53上,翻转油缸54的顶座固定在翻转平台55上,抱臂结构4固定在翻转平台55上。

抱臂结构4固定在翻转平台55上,以便进行运输,伸缩油缸52驱动伸缩平台53运动,进而再通过翻转油缸54驱动翻转平台55进行角度变化和距离调节,进而将抱臂结构4精准地安装在风电塔筒体上。

固定底架51、伸缩平台53和翻转平台55均为框架结构,可以节省材料,还能减轻专用工装的重量,减小运输车的载荷,另外,采用框架结构,固定底架51、伸缩平台53和翻转平台55之间相互接触时,接触面积较大,结构更加稳定。

固定底架51内设有矩形凹槽,伸缩平台53与矩形凹槽相匹配,伸缩油缸52驱动伸缩平台53在固定底架51的矩形凹槽内进行滑动,采用上述结构,一方面矩形凹槽可为伸缩平台53的滑动提供导向,另一方面,伸缩平台53卡在矩形凹槽内,伸缩平台53在通过翻转油缸54驱动翻转平台55进行俯仰动作时,矩形凹槽可以为伸缩平台53提供扭矩支撑,避免伸缩平台53发生倾覆,另外,采用矩形凹槽,易于进行加工,且矩形凹槽与伸缩平台53配合面较大,伸缩平台53在矩形凹槽内滑动结构稳定,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可采用弧形等其他形状的凹槽。

翻转平台53上均设有用于对抱臂结构4进行支撑的支撑臂,支撑臂沿翻转平台53的长度方向两两成组设置,由于抱臂结构4体积较大,设置支撑臂,可实现对抱臂结构4的稳定支撑,另外,支撑臂沿翻转平台53的长度方向两两成组设置,则翻转平台53对抱臂结构4的支撑更加均衡,抱臂结构4的运输和安装平稳性更好,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支撑臂可以采用S形等其他布置形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