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林贴合治具及菲林贴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21741阅读:507来源:国知局
菲林贴合治具及菲林贴合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贴合治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菲林贴合治具及菲林贴合系统。



背景技术:

在将3D玻璃放置于贴合治具后,再将菲林贴于玻璃上之前,首先需要对贴合治具上的3D玻璃进行光学对位,而光学对位需要通过光学识别软件对拍照摄像设备获取的3D玻璃的图像进行解析识别;对于结构不同的3D玻璃,在使用正面光源或背面光源对3D玻璃进行照射时,由于贴合治具设计不合理,容易出现光学识别软件无法解析识别或误判的问题,进而导致贴合产品易出现偏位不良、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菲林贴合治具及菲林贴合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贴合治具设计不合理,容易出现光学识别软件无法解析识别或误判的问题,进而导致贴合产品易出现偏位不良、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菲林贴合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的一面开设有玻璃仿形槽,用于放置玻璃;所述治具本体相对的另一面设置有挡光层,且所述挡光层在所述治具本体上的位置与放置于所述玻璃仿形槽内的玻璃的开孔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玻璃仿形槽的两个相对的长边侧均开设有对位通孔;所述治具本体由透明材质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本体相对的另一面开设有挡光凹槽,所述挡光层设于所述挡光凹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仿形槽内设置有真空吸附通孔,用于对放置于所述玻璃仿形槽内的玻璃进行吸附。

进一步地,所述玻璃仿形槽相对的两个短边侧均设置有定位挡块,用于对放置于所述玻璃仿形槽内的玻璃进行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本体相对的另一面开设有定位销孔,用于将所述治具本体定位于治具工作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治具本体上还开设有治具安装孔,用于将所述治具本体安装于治具工作台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夹手,用于夹装所述治具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对位通孔为矩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挡光层为黑色油墨层或不透光贴膜;所述透明材质为亚克力材质或钢化玻璃材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菲林贴合系统,包括所述的菲林贴合治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菲林贴合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治具本体的一面开设有玻璃仿形槽,用于放置玻璃;治具本体相对的另一面设置有挡光层,且挡光层在治具本体上的位置与放置于玻璃仿形槽内的玻璃的开孔的位置相对应;玻璃仿形槽的两个相对的长边侧均开设有对位通孔;治具本体由透明材质制成。将玻璃放置于玻璃仿形槽后,玻璃便位于治具本体上方;使光源从治具本体的下方向上照射,光在挡光层处发生衍射,然后射入玻璃的开孔的边缘,开孔的边缘由于散射而发亮,这样便有利于光学识别软件能够成功解析识别,减小了误判的可能性,避免了贴合产品易出现偏位不良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的菲林贴合系统,包括所述的菲林贴合治具。基于上述分析可知,该菲林贴合系统有利于光学识别软件能够成功解析识别,减小了误判的可能性,避免了贴合产品易出现偏位不良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菲林贴合治具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菲林贴合治具的另一视角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菲林贴合治具的装配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夹手未与治具本体相接触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治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治具本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治具本体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治具本体的后视图。

图中:

100-治具本体;101-玻璃仿形槽;102-挡光层;103-玻璃;104-对位通孔;105-开孔;106-真空吸附通孔;107-定位挡块;108-治具安装孔;109-定位销孔;110-定位销;111-延伸部;200-夹手;201-弧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菲林贴合治具,包括治具本体100;治具本体100的一面开设有玻璃仿形槽101,用于放置玻璃103;治具本体100相对的另一面设置有挡光层102,且挡光层102在治具本体100上的位置与放置于玻璃仿形槽101内的玻璃的开孔105的位置相对应,也就是说,玻璃103放置于玻璃仿形槽101后,挡光层102与玻璃的开孔105相对;玻璃仿形槽101的两个相对的长边侧均开设有对位通孔104;治具本体100由透明材质制成。

具体而言,治具本体100呈板状结构,玻璃仿形槽101放置的玻璃为3D多曲面玻璃;玻璃仿形槽101的形状与放置的玻璃的形状相同,而玻璃仿形槽101的面积大于玻璃的面积,实际使用过程中,玻璃仿形槽101的长度比玻璃的长度略长,例如玻璃仿形槽101的长度比玻璃的长度长0.2mm~0.4mm;玻璃仿形槽101的宽度比玻璃的宽度略长,例如玻璃仿形槽101的宽度比玻璃的宽度宽0.1mm~0.4mm,具体的可以为0.2mm;这样使玻璃仿形槽101的长及宽均略大于玻璃的长及宽,有利于调整玻璃在玻璃仿形槽101中的位置,便于对位。挡光层102用于对光进行遮挡,使光不能通过挡光层102。挡光层102的形状与玻璃的开孔105的形状相同,且挡光层102的面积大于玻璃的开孔105的面积。玻璃仿形槽101的每个长边侧的对位通孔104的数量均为两个,也就是说,治具本体100上对位通孔104的总数量为4个。玻璃仿形槽101的其中一长边侧的两个对位通孔104之间的距离等于玻璃仿形槽101的另一长边侧的两个对位通孔104之间的距离;玻璃仿形槽101的其中一长边侧的两个对位通孔104的孔心之间的连线平行于玻璃仿形槽101的另一长边侧的两个对位通孔104的孔心之间的连线。玻璃放置于玻璃仿形槽101后,玻璃遮盖对位通孔104的一部分。

该实施例提供的菲林贴合治具,将玻璃放置于玻璃仿形槽101后,玻璃便位于治具本体100上方;使光源从治具本体100的下方向上照射,也即光源与挡光层102位于治具本体100的同一侧,玻璃的四周边缘通过漫反射原理使边缘形成明暗界限,进行边缘位置识别,从而便于进行角度调整;光在挡光层102处发生衍射,然后射入玻璃的开孔105的边缘,开孔105的边缘由于散射而发亮,这样便有利于光学识别软件能够成功解析识别,减小了误判的可能性,避免了贴合产品易出现偏位不良的情况发生,提高了生产效率。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治具本体100相对的另一面开设有挡光凹槽,挡光层102设于挡光凹槽中。

具体而言,挡光凹槽为非贯通槽,即挡光凹槽不贯通治具本体100相对的两个面。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挡光层102为黑色油墨层或不透光贴膜。

具体而言,通过在挡光凹槽内涂覆黑色油墨形成黑色油墨层,或在挡光凹槽内贴不透光贴膜。不透光贴膜可以为黑色聚四氟乙烯膜或黑色铝塑膜。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挡光层102不仅局限于以上两种,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取其他形式的挡光层102,用以实现挡光的功能;对于其他形式的挡光层102该实施例不再一一具体赘述。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玻璃仿形槽101内设置有真空吸附通孔106,用于对放置于玻璃仿形槽101内的玻璃进行吸附。真空吸附通孔106与真空负压装置(未示出)相连通。

具体而言,真空吸附通孔10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真空吸附通孔106成行列分布;该实施例中,多个真空吸附通孔106成6列8行排布,这样有效覆盖了玻璃表面的60%以上,保证了真空吸附效果有效性和稳定性。成6列8行排布的多个真空吸附通孔106位于玻璃仿形槽101的中部。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玻璃仿形槽101相对的两个短边侧均设置有定位挡块107,用于对放置于玻璃仿形槽101内的玻璃进行定位。

具体而言,玻璃仿形槽101的每个短边侧的定位挡块107的数量均为两个,玻璃仿形槽101的其中一短边侧的两个定位挡块107之间的距离等于玻璃仿形槽101的另一短边侧的两个定位挡块107之间的距离。定位挡块107的上端伸出玻璃仿形槽101的槽底。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治具本体100上还开设有治具安装孔108,用于将治具本体100安装于治具工作台上。

具体而言,治具本体100的长度方向与玻璃仿形槽101的长度方向相一致;治具本体100的宽度方向与玻璃仿形槽101的宽度方向相一致;治具安装孔108位于治具本体100相对的两个长边侧;治具本体100的每个长边侧的治具安装孔108的数量均为4个,也就是说,治具本体100上治具安装孔108的总数量为8个。治具本体100的每个长边侧的4个治具安装孔108中,相邻两个治具安装孔108之间的距离相等。治具安装孔108为通孔的形式。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治具本体100相对的另一面开设有定位销孔109,用于将治具本体100定位于治具工作台上。

具体而言,定位销孔109位于治具本体100相对的两个长边侧;治具本体100的每个长边侧的定位销孔109的数量均为2个,也就是说,治具本体100上定位销孔109的总数量为4个。治具本体100的其中一长边侧的两个定位销孔109之间的距离大于治具本体100相对的另一长边侧的两个定位销孔109之间的距离,可选的,治具本体100的其中一长边侧的两个定位销孔109之间的距离比治具本体100相对的另一长边侧的两个定位销孔109之间的距离大3mm~10mm;通过使治具本体100的其中一长边侧的两个定位销孔109之间的距离大于治具本体100相对的另一长边侧的两个定位销孔109之间的距离可以避免治具装错方向,进一步保证治具安装的准确性。定位销孔109为盲孔的形式。定位销110插装于定位销孔109中,定位销110还插装于治具工作台上的定位孔中。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治具工作台为现有技术,不再对其结构进行具体阐述。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菲林贴合治具还包括夹手200,用于夹装治具本体100。

具体而言,夹手200具有与治具本体100的周向相配合的弧面201;使用时,将治具本体100固定于治具工作台后,通过4个夹手200将治具本体100进行夹装,以进一步保证治具本体100安装的稳定性。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治具本体100相对的两个短边侧还具有延伸部111;使用时,夹手200能够限位于定位挡块107与延伸部111之间。

具体而言,治具本体100的每个短边侧的延伸部111的数量均为两个。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对位通孔104为矩形通孔。由于,玻璃放置于玻璃仿形槽101后,玻璃遮盖对位通孔104的一部分,因此当采用户矩形通孔后,可以便捷的对玻璃在玻璃仿形槽101内的位置进行调节。

该实施例可选的方案中,透明材质为亚克力材质或钢化玻璃材质。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制成治具本体100的透明材质不仅局限于以上两种,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由选取其他形式的透明材质,用以实现透光的功能;对于其他形式的透明材质该实施例不再一一具体赘述。

该实施例中,利用菲林贴合治具对3D多曲面玻璃进行光学对位工作过程为:

将治具本体100固定安装于治具工作台后,再利用夹手200对治具本体100进行夹装,并将夹手200固定于治具体工作;然后将3D多曲面玻璃放置于玻璃仿形槽101中;光源从治具本体100的下方向上照射治具本体100,3D多曲面玻璃的四周边缘通过漫反射原理使边缘形成明暗界限,以实现对边缘位置识别,从而便于进行角度调整;光在挡光层102处发生衍射,然后射入3D多曲面玻璃的开孔105的边缘,开孔105的边缘由于散射而发亮。而位于玻璃正上方的拍照摄像设备便对玻璃进行拍照,然后再通过光学识别软件对拍照摄像设备获取的图像进行解析识别即可;待对位完成后,拍照摄像设备回到待机位置,避免干涉贴合。需要说明的是,光学识别软件为现有技术,光学识别软件对拍照摄像设备获取的图像进行解析识别为现有技术,该实施例中不再具体阐述。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了一种菲林贴合系统,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菲林贴合治具。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