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体链式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链式输送机是利用链条牵引、承载,或者由链条上安装的板条、金属网带、辊道等承载物料的输送机,比如链板输送机、悬挂链输送机或刮板输送机等,链式输送机具有输送能力大,输送能耗低等特点。
刮板输送机是用刮板链牵引,在槽内运送散料的输送机。现有的刮板输送机在输送粉体时,刮板将输送的粉体推向出料口后,仍有少量粉体残留在刮板上,这样就降低了粉体输送效率,造成了粉体的浪费。并且当单链牵引刮板时,刮板由于受力不均会左右摆动,从而影响了粉体的正常输送,降低了粉体输送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体链式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粉体链式输送装置,包括有机头部、机尾部、中部槽、过渡槽、控制器、链条和设置在链条上的若干个刮板,所述中部槽位于机头部和机尾部之间,所述中部槽通过过渡槽分别与机头部和机尾部相连接,所述中部槽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机头部和机尾部均包括有一链轮轴组,所述链条两端分别与机头部和机尾部的链轮轴组连接,所述链条和刮板均位于中部槽内;所述机头部还包括有机头架和设置在机头架上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机头部的链轮轴组连接;所述机尾部还包括有出料口、卸料机构和设置在出料口上的传感器,所述卸料机构包括有气缸、顶块、固定块和导向块,所述气缸通过固定块连接在出料口上,所述导向块设置在出料口上并位于固定块上方,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导向块并与顶块连接,所述顶块和刮板相互配合,所述传感器和气缸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块顶部为斜坡面并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环形凸台。
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气缸,所述两个气缸的活塞杆均分别连接有一顶块。
优选的,所述顶块顶部表面设置有一层橡胶。
优选的,所述顶块顶部为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链条的数量为一条,所述中部槽包括有上槽、中板和下槽,所述中板设置在上槽和下槽之间,所述中板顶部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条形凸台并分别位于链条两侧,所述刮板底部设置有与条形凸台相互配合的条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上槽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挡块并位于刮板上方,所述挡块顶部为斜坡面。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有电机、液力耦合器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通过液力耦合器与电机相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和机头部的链轮轴组连接。
优选的,所述出料口上还设置有振动器。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粉体链式输送装置,在出料口设置有卸料机构,卸料机构中的顶块通过气缸的带动下,可对上方经过的刮板进行撞击,刮板受力后其上残留的粉体会被抖下并落入出料口内,这样就提高了粉体在出料口的卸料效率,同时提高了粉体的输送效率,避免了粉体的浪费;其中,顶块顶部表面设置有一层橡胶,可缓冲顶块和刮板之间的撞击,降低了撞击声音,并延长了顶块和刮板的使用寿命;顶块顶部为圆弧形,有利于粉体从顶块上滑落,避免顶块上粉体堆积过多而降低撞击效果;导向块可对气缸活塞杆的移动进行导向,防止活塞杆左右偏移而降低撞击效果,导向块顶部为斜坡面使得脱落的粉体滑向出料口;导向块上设置有环形凸台,可防止脱落的粉体进入活塞杆和导向块之间的间隙中而发生堵塞,从而影响活塞杆的上下移动。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粉体链式输送装置,中板顶部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条形凸台,刮板底部设置有与条形凸台相互配合的条形凹槽,这样就保证了刮板在中部槽内的稳定运行,防止当单链牵引刮板时,刮板由于受力不均而左右摆动,从而提高了粉体输送效率;上槽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挡块,可限制刮板在中部槽内的上下移动幅度,防止刮板从中部槽内脱出,并且挡块顶部为斜坡面有利于粉体滑入中部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机尾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卸料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卸料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向块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中部槽截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刮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中部槽,2-过渡槽,3-链条,4-刮板,5-链轮轴组,6-驱动机构,7-出料口,8-气缸,9-顶块,10-固定块,11-上槽,12-中板,13-下槽,14-条形凸台,15-条形凹槽,16-挡块,17-振动器,18-导向块,19-环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一种粉体链式输送装置,包括有机头部、机尾部、中部槽1、过渡槽2、控制器、链条3和设置在链条3上的若干个刮板4,所述中部槽1位于机头部和机尾部之间,所述中部槽1通过过渡槽2分别与机头部和机尾部相连接,所述中部槽1上设置有进料口,所述机头部和机尾部均包括有一链轮轴组5,所述链条3两端分别与机头部和机尾部的链轮轴组5连接,所述链条3和刮板4均位于中部槽1内;所述机头部还包括有机头架和设置在机头架上的驱动机构6,所述驱动机构6和机头部的链轮轴组5连接;所述机尾部还包括有出料口7、卸料机构和设置在出料口7上的传感器,所述卸料机构包括有气缸8、顶块9、固定块10和导向块18,所述气缸8通过固定块10连接在出料口7上,所述导向块18设置在出料口7上并位于固定块10上方,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贯穿导向块18并与顶块9连接,所述顶块9和刮板4相互配合,所述传感器和气缸8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导向块18顶部为斜坡面并设置有环形凸台19,所述气缸8的活塞杆贯穿环形凸台19;所述固定块10上对称设置有两个气缸8,所述两个气缸8的活塞杆均分别连接有一顶块9;所述顶块9顶部表面设置有一层橡胶;所述顶块9顶部为圆弧形;所述链条3的数量为一条,所述中部槽1包括有上槽11、中板12和下槽13,所述中板12设置在上槽11和下槽13之间,所述中板12顶部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条形凸台14并分别位于链条3两侧,所述刮板4底部设置有与条形凸台14相互配合的条形凹槽15;所述上槽11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挡块16并位于刮板4上方,所述挡块16顶部为斜坡面;所述驱动机构6包括有电机、液力耦合器和减速机,所述减速机通过液力耦合器与电机相连接,所述减速机的输出轴和机头部的链轮轴组5连接;所述出料口7上还设置有振动器17。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在驱动机构6的带动下,链条3作循环运行,粉体通过进料口投入后落在中部槽1的中板12上,然后通过刮板4的推动,粉体被运往机尾部的出料口7进行卸料。其中,中板12顶部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条形凸台14,刮板4底部设置有与条形凸台14相互配合的条形凹槽15,通过条形凸台14将刮板4位置固定,这样就保证了刮板4在中部槽1内的稳定运行,防止当单链牵引刮板4时,刮板4由于受力不均而左右摆动,从而提高了粉体输送效率;上槽11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一挡块16,可限制刮板4在中部槽1内的上下移动幅度,防止刮板4从中部槽1内脱出,并且挡块16顶部为斜坡面有利于粉体滑入中部槽1内。还在出料口7设置有卸料机构和传感器,传感器可用于感应刮板4,当有刮板4经过卸料机构上方时,卸料机构中的顶块9通过气缸8的带动下,可对上方的刮板4进行撞击,刮板4受力后其上残留的粉体会被抖下并落入出料口7内,这样就提高了粉体在出料口7的卸料效率,同时提高了粉体的输送效率,避免了粉体的浪费;其中,顶块9顶部表面设置有一层橡胶,可缓冲顶块9和刮板4之间的撞击,降低了撞击声音,并延长了顶块9和刮板4的使用寿命;顶块9顶部为圆弧形,有利于粉体从顶块9上滑落,避免顶块9上粉体堆积过多而降低撞击效果;导向块18可对气缸8活塞杆的移动进行导向,防止气缸8活塞杆左右偏移而降低撞击效果,导向块18顶部为斜坡面使得脱落的粉体滑向出料口7;导向块18上设置有环形凸台19,可防止脱落的粉体进入气缸8活塞杆和导向块18之间的间隙中而发生堵塞,从而影响活气缸8塞杆的上下移动;设置对称的两个顶块9同时对刮板4进行撞击,从而保证了刮板4左右端受力的平衡,防止刮板4受撞击后左右大幅摆动而影响刮板4的正常运行;出料口7上还设置有振动器17,可将残留在出料口7和卸料机构上的粉体震落并通过出料口7排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