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VCM马达弹片折耳摆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01606发布日期:2018-09-21 22:38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VCM马达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VCM马达弹片折耳摆盘设备。



背景技术:

音圈马达,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并实现直线型及有限摆角的运动。利用来自永久磁钢的磁场与通电线圈导体产生的磁场中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产生有规律的运动的装置。因为音圈马达是一种非换流型动力装置,其定位精度完全取决于反馈及控制系统,与音圈马达本身无关。采用合适的定位反馈及感应装置其定位精度可以轻易达到10NM,加速度可达300g。

目前,在制造音圈马达需要进行多道工序,在众多工序中弹片折耳摆盘的工序尤为重要,在现有技术中多为人工将代加工的弹片放置在折耳机构上实现折耳作业,这样的加工方式增大了人力的输出,也会使得加工的精度部准确,进而会影响加工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VCM马达弹片折耳摆盘设备。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VCM马达弹片折耳摆盘设备,包括柜体、治具传送机构、折耳机构、料盘传送机构和机械手,所述料盘传送机构和治具传送机构均固定安装在柜体的顶部,所述机械手5和折耳机构3位于料盘传送机构4和治具传送机构2之间并且固定安装在柜体1的顶部,所述机械手5包括安装在柜体1顶部的定位座、驱动机构和机械手臂5a,驱动机构驱动机械手臂5a 在治具传送机构2的送料端、折耳机构3的顶部以及料盘传送机构4的储料端之间移动产品,所述折耳机构包括定位工装和若干个驱动部件,若干个驱动部件呈矩形分布在柜体的顶部,所述定位工装位于若干个驱动部件构成的矩形区域内的中心位置并且固定安装在柜体的顶部。

进一步的,每个驱动部件均包括定位板、第一气缸和气夹,所述第一气缸竖直设置在定位板的侧部,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杆竖直向上设置,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有连接板,所述气夹水平设置在连接板的顶部并且夹取方向朝向定位工装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治具传送机构包括第一机架、治具、第一驱动电机、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传送带和分别设置在机架两端的多个带轮,所述机架固定安装在柜体的顶部,两个第一传送带套设在多个带轮上并且与其配合转动,所述治具传送机构的中间位置设有夹取工位,所述夹取工位包括定位机构和夹紧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和夹紧机构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用于夹持治具两端尖角处的两个夹紧部件,每个所述夹紧部件均包括抵紧块和第二气缸,所述抵紧块的末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气缸伸缩杆的端部。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安装板、固定块和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竖直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第三气缸的伸缩杆竖直向下设置,所述固定块固定安装在第三气缸伸缩杆的端部,所述第三气缸的末端设置在两个第一传送带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料盘传送机构包括第二机架、第二传送带、第一储料区、第二储料区和第三储料区,所述第二机架固定安装在柜体的顶部,所述第二机架与第一机架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机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带轮,所述第二传送带套设在带轮上,所述第一储料区和第三储料区分别设置在第二机架的两端,在工作状态下第二储料区在第二传动带上传动并且位于第二机架的中间部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料区包括第一料盘架、第四气缸和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的一端,所述第一料盘架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四气缸位于第一料盘架正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储料区包括多个叠放的料盘、第二料盘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料盘架的侧部设有多个呈矩形分布用于对料盘限位的第五气缸,第二料盘架的侧部对应于每个第五气缸均设有一个定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固定安装在定位座上,所述机械手臂安装在驱动部件的顶部,所述机械手臂安装在驱动部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手臂的末端设有用于吸取待折耳产品的吸嘴,所述吸嘴为弹性吸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VCM马达弹片折耳摆盘设备,将代加工的弹片放置在治具上,代加工弹片的治具通过治具传动带的传送,传送至治具传动带的夹装工位时,第三气缸通过伸缩杆推向固定块使得第三气缸的整体缸身向上运动将带有代加工弹片的治具顶起,第二气缸带动抵紧块向治具的尖角处运动将治具抵紧,机械手上的吸嘴将代加工弹片吸取,搬运装置折耳机构的定位工装上,通过对应弹片每侧的侧耳均有一个气夹将侧耳夹住,在通过每个气夹下对应的第一气缸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实现对弹片进行折耳,加工好的弹片再通过机械手的吸取搬运至运动在第二传送带的空料盘内,在通过第二传送带的传送,将装满的料盘传送第三储料区,通过第四气缸的推送将装满的料盘层层堆放起来,减少了人工的参与,加快了整个工序的工作进程,也提高了折耳工序精度,提高了折耳工序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治具传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治具传送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图6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柜体1,治具传送机构2,第一机架2a,治具2b,第一驱动电机2c,第一传送带2d,定位机构2e,安装板2e1,固定块2e2,第三气缸2e3,夹紧机构2f,抵紧块 2g,第二气缸2h,折耳机构3,定位工装3a,驱动部件3b,定位板3b1,第一气缸3b2,气夹3b3,料盘传送机构4,第二机架4a,第二传送带4b,第一储料区4c,第二储料区4d,第三储料区4e,机械手5,机械手臂5a,吸嘴5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7所示的一种VCM马达弹片折耳摆盘设备,包括柜体1、治具传送机构2、折耳机构3、料盘传送机构4和机械手5,所述料盘传送机构4和治具传送机构2均固定安装在柜体1的顶部,所述机械手5和折耳机构3位于料盘传送机构4和治具传送机构2之间并且固定安装在柜体1的顶部,所述机械手5包括安装在柜体1顶部的定位座、驱动机构和机械手臂5a,驱动机构驱动机械手臂5a在治具传送机构2的送料端、折耳机构3的顶部以及料盘传送机构4的储料端之间移动产品,所述折耳机构3包括定位工装3a和若干个驱动部件 3b,若干个驱动部件3b呈矩形分布在柜体1的顶部,所述定位工装3a位于若干个驱动部件 3b构成的矩形区域内的中心位置并且固定安装在柜体1的顶部,机械手5通过多个传感装置实现了集上料、搬运料和下料与一体的自动化加工弹片,并且通过气夹3b3和气缸的配合实现了自动化的折耳工序。

每个驱动部件3b均包括定位板3b1、第一气缸3b2和气夹3b3,所述第一气缸3b2竖直设置在定位板3b1的侧部,所述第一气缸3b2的伸缩杆竖直向上设置,所述伸缩杆的顶部设有连接板,所述气夹3b3水平设置在连接板的顶部并且夹取方向朝向定位工装3a设置,通过气夹3b3上下两个气爪将弹片的侧部夹持住,在通过第一气缸3b2在竖直方向上下运动,带动气爪实现对弹片的侧部进行折耳。

所述治具传送机构2包括第一机架2a、治具2b、用于驱动治具传送机构2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2c、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传送带2d和分别设置在机架两端的多个带轮,所述机架固定安装在柜体1的顶部,两个第一传送带2d套设在多个带轮上并且与其配合转动,所述治具传送机构2的中间位置设有夹取工位,所述夹取工位包括定位机构2e和夹紧机构2f,所述定位机构2e和夹紧机构2f相互配合,实现了对装有代加工弹片的治具2b传送,满足了对产品的夹取。

所述夹紧机构2f包括用于夹持治具两端尖角处的两个夹紧部件,每个所述夹紧部件均包括抵紧块2g和第二气缸2h,所述抵紧块2g的末端固定安装在第二气缸2h伸缩杆的端部,两端的抵紧块2g通过对应的第二气缸2h的推送就满足了将装有代加工弹片的治具2b稳固的锁定起来。

所述定位机构2e包括安装板2e1、固定块2e2和第三气缸2e3,所述第三气缸2e3竖直安装在安装板2e1上,所述第三气缸2e3的伸缩杆竖直向下设置,所述固定块2e2固定安装在第三气缸2e3伸缩杆的端部,所述第三气缸2e3的末端设置在两个第一传送带2d之间,在治具2b运送至夹紧机构2f的位置,定位机构2e上的第三气缸2e3将治具2b顶起,就实现了治具2b可以悬置在第一传送带2d的上方,满足了机械手5可以将代加工的弹片搬运至定位工装3a上。

所述料盘传送机构4包括第二机架4a、第二传送带4b、第一储料区4c、第二储料区4d 和第三储料区4e,所述第二机架4a固定安装在柜体1的顶部,所述第二机架4a与第一机架 2a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机架4a的两端分别设有带轮,所述第二传送带4b套设在带轮上,所述第一储料区4c和第三储料区4e分别设置在第二机架4a的两端,在工作状态下第二储料区4d在第二传动带上传动并且位于第二机架4a的中间部位,满足了对加工好的产品实现集中放置,减少了人力的输出。

所述第一储料区4c包括第一料盘架、第四气缸和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4a的一端,所述第一料盘架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四气缸位于第一料盘架正下方,第一料盘架下端设有供料盘穿过的通孔,装满料的料盘在传送带的传送下进入第一料盘架实现料盘的堆加。

所述第三储料区4e包括多个叠放的料盘、第二料盘架和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安装在第二机架4a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料盘架的侧部设有多个呈矩形分布用于对料盘限位的第五气缸,第二料盘架的侧部对应于每个第五气缸均设有一个定位块,通孔第五气缸的控制定时的放置下一个空料盘,实现对加工好产品的装填。

所述驱动部件3b固定安装在定位座上,所述机械手臂5a安装在驱动部件3b的顶部,所述机械手臂5a安装在驱动部件3b上,机械手5多维度的传动实现了对各个工位上的产品实现夹持和放置。

所述机械手臂5a的末端设有用于吸取待折耳产品的吸嘴5b,所述吸嘴5b为弹性吸嘴5b,准确的产品实现夹取。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出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