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冻型保温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13327发布日期:2018-06-05 21:22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冻型保温包装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包装箱,具体公开了一种冷冻型保温包装箱。



背景技术:

包装箱主要用于存放、运输货物,为保证食材的新鲜,需要提供一个低温的环境,保温包装箱能够实现以上功能。

目前大部分的保温包装箱都是配合冰块、冰袋等冷冻保鲜介质确保保温箱内部的温度,以对食材进行保鲜。最常见的保温包装箱都是通过在泡沫箱等保温能力强的箱体底部铺设一层冰块形成,但大小不一的冰块共同形成的层面不平整,放置食材不方便;且在运输过程中,冰块不断吸热融化以确保保温箱内处于低温的环境中,但融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水分,冰水与食材接触,容易影响食材的正常口感,还会导致食材发生变质,保鲜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冷冻型保温包装箱,设置合理的结构有效隔离食材与冰块,保温保鲜效果好,且能够提供的平整空间以放置物品。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冻型保温包装箱,包括箱体、箱盖,箱体的内腔覆盖有保温层,箱盖下设有隔热层;箱体内设有置物平台,置物平台上设有若干通孔,置物平台下固定有至少三只支撑脚,置物平台与箱体的内腔底部形成置冰储水隔层,底部的保温层上设有防水层。

进一步的,保温层为聚苯乙烯泡沫板或EVA塑料板。

进一步的,防水层为PTFE膜。

进一步的,箱体外包覆有耐磨抗压层。

进一步的,箱盖底部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与箱体的尺寸匹配。

进一步的,通孔均匀分布于置物平台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冻型保温包装箱,设置合理的结构,有效隔离冰块与食材,冰块吸热融化形成的水分不会与食材接触,能够有效确保食材不会因与冰水接触而影响食用效果,对食材的保鲜效果好,能够提供一个平整的空间供食材放置,防水效果好,能够确保包装盒外壁干爽,使用方便,且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置物平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箱体10、保温层11、防水层12、耐磨抗压层13、箱盖20、隔热层21、密封环22、置物平台30、通孔31、支撑脚32、置冰储水隔层33。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冷冻型保温包装箱,包括箱体10、箱盖20,箱体10的内腔覆盖有保温层11,箱盖20下设有隔热层21;箱体10内设有置物平台30,置物平台30上设有若干通孔31,置物平台30下固定有至少三只支撑脚32,置物平台30与箱体10的内腔底部形成置冰储水隔层33,底部的保温层11上设有防水层12。

取出置物平台30,将冰块放入置冰储水隔层33中,再将置物平台33放回箱体10内,再将需要冷冻保存的食材放在置物平台33上,最后盖上箱盖20即可进行冷冻保存;在冷冻型保温包装盒运输的过程中,冰块逐渐吸热融化,以确保包装盒内部的温度足够低,融化了的冰块变成水还是储存于置冰储水隔层33中,食材不会接触到处于置物平台33下的冰水。

本实用新型设置合理的结构,有效隔离冰块与食材,冰块吸热融化形成的水分不会与食材接触,能够有效确保食材不会因与冰水接触而影响食用效果,对食材的保鲜效果好,置物平台33能够提供一个平整的空间供食材放置,防水效果好,能够有效确保包装盒外壁干爽,使用方便,且整体结构简单,制作成本较低。

基于上述实施例,保温层11为聚苯乙烯泡沫板或EVA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板是由含有挥发性液体发泡剂的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预发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的白色物体,有微细闭孔的结构特点,保温效果好;EVA塑料是乙烯和醋酸共聚形成的,全名叫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具有优良的抗冲击性能和热密封性能,EVA塑料板时通过EVA塑料制成的。

基于上述实施例,防水层12为PTFE膜,PTFE膜中文名称为聚四氟乙烯膜,具有优良的防水性能,PTFE膜的微孔孔径是水滴直径的0.005%-0.02%,即使是最小的水滴也不能通过。

基于上述实施例,箱体10外包覆有耐磨抗压层13,优选地,耐磨抗压层13为塑料复合板,能够有效提高包装盒的耐磨抗压性能,有效包装箱能够循环使用的次数。

基于上述实施例,箱盖20底部设有密封环22,密封环22与箱体10的尺寸匹配,能够提高包装箱的密封性,防止外部的热量进入包装箱内,从而有效提高包装箱的保温性能。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孔31均匀分布于置物平台30上,能够有效提高冰块对置物平台30上热量吸收的均匀程度,从而有效提高包装箱的冷冻保温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